锚定板挡土墙施工工艺
锚定板挡土墙施工工艺
7.5.1工艺概述
锚定板挡土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填方的轻型支挡结构。锚定板挡土
墙和锚杆挡土墙一样,
也是依靠“拉杆”的抗拔力来保持挡土墙的稳定。但是这种挡土
墙与锚杆挡土墙又有着明显的区别,锚杆挡土墙的锚杆必须锚固在稳
定的地层中,其抗拔力来源于锚杆与砂浆、孔壁地层的摩阻力;而锚
定板挡土墙的拉杆及其端部的锚定板均埋设在回填土中,其抗拔力来
源于锚定板前填土
的被动抗力。依靠锚定板在填土中的抗拔力抵抗侧向土压力,以
维持挡土墙的平衡与稳定。
锚定板挡土墙主要由基础、立柱、挡土板、拉杆、锚定板及填料
等组成,见图7.5.1。
被动区
图7.5.1锚定板挡土墙结构示意
锚定板挡土墙按墙面结构形式可分为肋柱式和板壁式两种。板柱
式挡土墙的墙面由肋柱
与挡土板拼装而成,根据运输与吊装能力可采用单根肋柱,也可
以分段拼接,上下肋柱之间用
榫连接。按肋柱上的拉杆层数还可分为单层拉杆、双层拉杆和多
层拉杆锚定板挡土墙。壁板式
挡土墙的墙面板(壁面板)可采用矩形或十字形板拼装而成,墙
面板直接用拉杆与锚定板连接。
7.5.2作业内容
1、整平场地,预制构件,制作拉杆并对其进行防锈处理;
2、测量放线;
3、开挖基础,
验槽签收;4、灌注基础混凝土;模板按拆,混凝土拌制、灌注、
振捣及养护。5、混凝土肋柱、墙面板制作安装:木模制安拆,钢筋制
安、混凝土拌制、灌注、振捣及养护,成品堆放,吊装定位。6、搭设
辅助脚手架;汽车起重机吊装立柱;7、填筑墙背填料,随填土的升高,
安装
挡土板,同时于板后铺设土上布;8、开挖锚定板及拉杆沟槽;9、
安装锚定板;10、加拉杆拧紧螺帽;11、锚定板槽内孔隙灌注混凝土
填塞密实;12、由下至上逐层填筑填料,直至完成全
部拉杆的安装;13、调试检查;14、安装人行道板及栏杆扶手;
15、包封拉杆外露端头。
7.5.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
1.基本要求
(1)锚杆安装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2)立柱、挡土板表面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现象。
(3)墙背回填符合设计要求。
(4)防、排水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2.检验项目
(1)锚定板挡土墙施工质量要求、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见表
7.5.3-1。
表7.5.3-1锚定板挡土墙施工质量要求、检查数量及检验方法
(2)
表7.5.3-2挡土墙明挖基坑各部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表7.5.3-4挡土墙肋柱、墙面板、锚定板等钢筋混凝土构件允许偏
差及检验标准
7.5.4工艺流程图
锚定板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见图7.5.4。
合基坑检查,位置、各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处理
预制肋柱、墙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拌合物性能检验
摊铺、压实墙后填料,施工上一层
拉杆和锚定板
混凝土填塞锚定板槽孔隙、上拉杆两端杆螺丝并防腐处理、填塞
肋柱拉杆孔洞
安装墙面板、板间填塞砂浆、铺设板后反滤层或土
吊装肋柱、安装就位、支撑肋柱搭设脚手架、临时支撑
基础混凝土浇筑、填塞沉降缝,
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基础模板安装、沉降缝预留测量放样
墙身前边缘距线路中线距离、顶面高程检查,符合验标要求。
强度达到75%以上
摊铺、压实墙后填料,填料符合设计要求,压实质量符合路基相
应部位压实质量标准。
制作拉杆、预制锚定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测放拉杆、锚定板槽位在填筑层上开挖拉杆和锚定
安装拉杆和锚定板
图7.5.4锚定板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边坡清理、地表截排水
基坑基底检查,地基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材料检验
砂、石、水泥等材料进场
7.5.5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
一、施工工序
1.基础施工:必须按设计尺寸,准确施放立柱杯槽,严格控制杯
槽底面的平整度。
2.立柱、挡板预制:构件可采用工厂或就地预制,具体视情况而
定。面板预制模板宜选用组合钢模板,模具均匀涂刷隔离剂,使用后
要及时清理。按规范要求做好钢筋及预埋件的下料、加工、绑扎及安
装焊接等工序,预制时应控制好预埋件(预留孔)位置和混凝土保护
层厚度,不得有漏筋现象。按照配合比配置混凝土,严格控制用水量。
采用振动器振捣,边角处应辅以人工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同时应
做好构件的脱模及混凝土养护工作。
3.安装立柱、挡板:立柱是锚定板挡土墙的主要承重结构,立柱
和墙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方可以安装。立柱就
位后应防止向外倾斜,并须按照设计坡度倾向内侧,立柱进入杯口前,
应于杯槽底铺垫沥青砂胶,并将周边孔隙塞满。
4.对立柱进行校正检查。当立柱全部吊装完毕后,应对全部立柱
纵横向进行检查,重点检查立柱的倾斜度是否符合要求。待确认无误
后,再安装下部挡土板,随之铺设土工布,然后填土夯实。安装挡土
板时应保持平直,防止反位,两层板层间应在端头垫10mm水泥砂浆,
留出孔隙以利排水。
5.安装锚定板及拉杆
(1)开挖锚定板及拉杆沟槽:开挖前精确放样,要求锚定板孔位
与拉杆上孔眼保持在
同一水平面,成一直线,以保证正确受力。
(2)安装锚定板,板面必须竖直,且在同一标高,使拉杆在同一
直线上受力,防止拉
杆扭曲。
(3)第一道拉杆全部安装完后,需对该层所有拉杆,锚定板及拉
杆端头与螺帽等,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有无扭曲、松紧是否适度、
受力是否均衡等,确认无误后,将锚定板槽周边及板底部孔隙,用混
凝土填塞,锚定板、立柱上的拉杆孔眼用沥青砂胶填塞密实,而后分
层填土,随填土的升高于板后铺土工布。填土要分层压密,其密实度
必须达到设计和验标要求。
(4)按照第一道拉杆锚定板的安装方法,安装第二道、第三道拉
杆,最后填筑路堤顶部土,该层密实度必须达到95%以上。
(5)人行道板和栏杆的安装:在整个锚定板、拉杆、挡土板及填
土施工完成后,需对其受力进行全面观测,当完全稳定后,方可进行
人行道板和栏杆扶手的安装,最后将立柱上外露的拉杆端头螺栓用混
凝土包封,防止锈蚀。
二、质量控制要点
1.肋柱式锚定板挡土墙的肋柱及板壁式锚定板挡土墙的墙面板,
均应预留拉杆孔道,孔道直径应大于螺栓杆端直径,保证肋柱、拉杆、
锚定板准确安装就位与连接。在填土前,连接处的空隙宜用砂浆或沥
青麻筋塞缝。
2.拉杆就位后,旋拧螺母的松紧度宜适度,待全部安装完毕,填
土基本稳定后,再逐层
检查并拧紧,保证各拉杆处的螺母受力一致、均匀。
3.锚定板挡土墙的预制构件应表面平整,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
求,轮廓清晰,线条顺直。在搬运安放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损
坏。
4.肋柱安装前,基础的杯口应打扫干净,铺设一层沥青砂浆,肋
柱正确就位后,应在杯口用木楔塞紧。可视安装中稳定肋柱的实际需
要,设置临时支撑。需设置临时支撑时,可采用斜撑固定法或螺栓固
定法。
5.安装肋柱时设置抵消填土时肋柱前倾位移的预留后仰量,可按1:
0.05的后倾斜度设置,当各构件安装及填土全部完成后,方可拆除基
础杯口中的木楔。以沥青砂浆封塞杯口,使符合设计规定的“铰支”
计算图式。
8.应按照逐层拼装挡土板或墙面板、拉杆、锚定板,逐层填土的
顺序施工。拉杆及锚定板宜在本层填土夯实后,再开挖埋设。
9.安装挡土板时,应做到板与肋柱密贴,可在搭接处涂抹一层砂
浆,保证受力均匀。
10.在开挖的拉槽内,应按设计规定的斜度、位置安装拉杆,并确
保拉杆顺直,拉杆与肋柱、锚定板的联结应牢固紧密。
11.在锚定板坑中安置锚定板时,若采用倾斜拉杆,锚定板与拉杆
形成的角度,应符合设计规定。锚定板与拉杆应有牢固、可靠联结。
12.锚定板挡土墙施工中,放样线和立线杆易受扰动,应经常检查
校正,每层至少一次。
13.填筑墙后填料优先选用透水性材料作墙后填料。如用细粒土时,
路基顶面宜作封闭层。有水浸入时应在墙背底部至墙顶部以下0.5m范
围内填筑不小于300mm厚的透水性材料作为反滤层。反滤层及排水
设施的施工,可与墙后填料同步完成。
7.5.6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
锚定板挡土墙所需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见表7.5.6。
表7.5.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7.5.7作业组织
劳动力组织:锚定板挡土墙工序多,要求工序衔接紧凑,各道工序
应协调合作。具体劳动组织见表7.5.7。
表7.5.7劳动力组织表
7.5.8材料消耗
锚定板挡土墙人工和材料消耗见表7.5.8。
表7.5.8锚定板挡土墙人工和材料消耗表(按每10m3)
7.5.9生产效率
根据表7.5.8人工、材料消耗表得知:每10m3基础混凝土消耗人
工工日22.41,每10m3肋柱、墙面板制安消耗人工工日84.97,每t
钢筋制安消耗人工工日11.17个,每t锚杆制安消耗25.43个工日。
7.5.10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
一、安全生产
1.电工、焊工、钢筋工等工种,必须经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
准持证上岗。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并在实施过
程中督促检查。
2.肋柱、面板在吊装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指挥,无关人员禁止靠
近,禁止双层作业。
3.锚定板挡土墙在填筑、碾压过程中,设专人负责现场机械统一
指挥,距面板0.5米处须设置警戒标志,防止机械倾覆发生伤亡事故。
4.锚杆施工时,应搭设脚手架作业平台、设置防护栏、挂设安全
网。
二、环保措施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严格控制现场的
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噪声、震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尤其要注
意在锚杆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2:26: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040021230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板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板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