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别出新意

更新时间:2023-03-04 12:20:04 阅读: 评论:0

戒烟的方法-金融理财

别出新意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一句简短的结婚祝福语)

【导语】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的思考都毫⽆掩饰地表现在其⽂学作品中,其中⼜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下⾯是⽆忧考

分享的苏轼古诗《於潜僧绿筠轩》原⽂译⽂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於潜僧绿筠轩》

宋代:苏轼

宁可⾷⽆⾁,不可居⽆⽵。

⽆⾁令⼈瘦,⽆⽵令⼈俗。

⼈瘦尚可肥,⼠俗不可医。

旁⼈笑此⾔,似⾼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译⽂】

宁可没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

没有⾁吃不过⼈会瘦掉,但没有⽵⼦就会让⼈变庸俗。

原因是⼈瘦还可变肥,⼈俗就难以医治了。

旁⼈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似⾼还似痴?”

那么请问,如果⾯对此君(⽵),仍然⼤嚼,既要想得清⾼之名,⼜要想获⽢味之乐,世上⼜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

兼得的美事呢?

【赏析】

这⾸诗是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节,批判物欲俗⾻。诗以议论为主,但写得很有风采。

据《晋书·王徽之传》记载,王羲之的⼉⼦王徽之,为⼈⾼雅,⽣性喜⽵。有⼀次,他寄居在⼀座空宅中,便马上令⼈种

⽵。有⼈问其原故,他不予正⾯解释,“但啸咏指⽵⽈:‘何可⼀⽇⽆此君!’”这“可使⾷⽆⾁,不可居⽆⽵”便是借此典⽽颂于潜

僧。因为典故中有着那样⼀位风采卓异的形象,诗⼊⼜⽤了“可”、“不可”这样的选择⽽肯定的语⽓,⼀位超然不俗的⾼僧形象

便⽴刻跃然纸上。

“⽆⾁令⼈瘦,⽆⽵令⼈俗”是对“不可使居⽆⽵”的进⼀步发挥。它富哲理,有情韵,写出了物质与精神、美德与美⾷在⽐

较中的价值;⾷⽆⽢味,充其量不过是“令⼈瘦”⽽已;⼈⽆松⽵之节,⽆雅尚之好,那就会“令⼈俗”。这既是对于潜僧风节的

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警。接着⽤“⼈瘦尚可肥,俗⼠不可医”申⾜此意,就更鞭辟⼊⾥。⼀个⼈,最重要的是思

想品格和精神境界。只要有了⾼尚的情操,就会有松柏的孤直,梅⽵的清芬,不畏强暴,直道⽽⾏,卓然为⼈;反之,就会汲

汲于名利,计较于得失,随权势⽽俯仰,视风向⽽转移,俗态媚⾻,丑⾏毕现。这种⼈,往往⾃视⾼明,⾃以为得计,听不进

奉劝,改不了秉性,所以诗⼈说这种“俗⼠不可医”——医之⽆效。

以上为第⼀段。这⼀段的特点是:出语精警,议论精辟,发⼈深省。

⽂似看⼭不喜平。上⾯全是诗⼈议论,虽出语不凡,但若直由诗⼈议论下去,便有平直之嫌,说教之讥。因⽽下段重开波

澜,另转新意。由那种“不可医”的“俗⼠”站出来作⾃我表演,这就是修辞学中的“⽰现”之法:“旁⼈笑此⾔:‘似⾼还似痴’”这

个“旁⼈”,就是前⾯提到的那种“俗⼠”。他听了诗⼈的议论,⼤不以为然;他虽然认为“不可使居⽆⽵”是⼗⾜的迂阔之论,腐儒

之见,但在⼝头上却将此论说成“似⾼、似痴”,从这模棱两可的语⽓⾥,显⽰了这种⼈世故、圆滑的特点;他绝不肯在论辩中

作决绝之语⽽树敌。

下⾯是诗⼈对俗⼠的调侃和反诘:“若对此君仍⼤嚼,世间那有扬州鹤!”诗意谓:⼜想种⽵⽽得清⾼之名,⼜要⾯⽵⽽⼤

嚼⽢味,⼈间何处有“腰缠⼗万贯,骑鹤上扬州”这等美事。名节⾼的⼈难得厚富,厚富的⼈难得名⾼;做官的⼈⽆暇学仙,得

道的⼈⽆暇做官;⾷⾁的⼈⽆⾼节,⾼节的⼈不⾷⾁;两种好处都不能兼得,多种好处就更不能兼得了。

这⾸诗以五⾔为主,以议论为主。但由于适当采⽤了散⽂化的句式(如“不可使居⽆⽵”、“若对此君仍⼤嚼”等)以及赋的

某些表现⼿法(如以对⽩⽅式发议论等),因⽽能于议论中见风采,议论中有波澜,议论中寓形象。苏轼极善于借题发挥,有

丰富的联想⼒,能于平凡的题⽬中别出新意,吐语不凡,此诗即是⼀例。

扩展阅读:苏轼主要成就之诗作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的思考都毫⽆掩饰地表现在其⽂学作品中,其中⼜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千七百多⾸苏诗

中,⼲预社会现实和思考⼈⽣的题材⼗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肚⽪不⼊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

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更可贵的是,苏轼对社会的批判并未局限于新政,也未局限于眼前,他对封建社会中由来已久的

弊政、陋习进⾏抨击,体现出更深沉的批判意识。

苏轼⼀⽣宦海浮沉,奔⾛四⽅,⽣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

眼中,极平常的⽣活内容和⾃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然现

象已上升为哲理,⼈⽣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动、鲜明的艺术意象⾃然⽽然

地表达出来,⽽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

真⾯⽬”和“雪泥鸿⽖”⼀问世即流⾏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

塔》、《饮湖上初晴后⾬》、《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

苦、愤懑、消沉的⼀⾯,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应⼿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

成春。⽽且苏诗的表现能⼒是惊⼈的,在苏轼笔下⼏乎没有不能⼊诗的题材。

以“元祐”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盛时期,苏轼与王安⽯、黄庭坚、陈师道等⼈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峰。

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王、黄、陈三家也许⽐苏轼诗更引⼈注⽬。然⽽论创作成就,则苏轼⽆疑是北宋诗坛上第⼀⼤

家。在题材的⼴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

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种风格推到定于⼀尊的地位。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新⾯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

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的超越,成

为后代⼴⼤读者欢迎的宋代诗⼈。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12:2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9036041230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别出新意.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别出新意.pdf

上一篇:保护耳朵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别出新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 关于酒的诗句
    促销方法-音响有滋滋声怎么解决2023年2月27日发(作者:羽绒被怎么洗)描写酒的诗句好酒不怕巷子深,带酒的诗句数不胜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描写酒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1.酒是古明镜,辗开小人心。——孟郊《酒德》2.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王维《酌酒与裴迪》3.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4.为唤山童多索酒,金钟细酌流霞。——赵长卿
  • 2℃工程合同
  • 2℃宝宝生日
  • 2℃论情
  • 1℃规范化建设
  • 1℃酒的诗句
  • 1℃命题作文
  • 1℃整改落实
  • 1℃我要安全
  • 1℃幼儿园大班班务计划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