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六⾔”:多⾔、巧⾔、妄⾔,祸从⼝出;慎⾔、讷⾔、不⾔,沉默是⾦
⽂稿|儒风君原创
1、处世戒多⾔,⾔多必失。
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巧;事做得多,不如做得好。
语⾔的精要,在于传达信息。意思传达到了,便点到为⽌。
说多错多,不仅让听者厌倦,也容易暴露⾃⼰的不⾜。
倘若⼝不择⾔,难免伤害别⼈;逞⼀时⼝⾆之快,最终引⽕烧⾝。
管⼦说:“多⾔⽽不当,不如其寡也。”
说合适的话,做恰当的事。
2、巧⾔乱德,⼩不忍则乱⼤谋。
花⾔巧语,是为了粉饰⾃我、迷惑听众;⽽朴实⽆华,是靠内容取胜。
两⼈相恋,倘若虚情假意,那么曾经的⼭盟海誓、⽿边的甜⾔蜜语,都会在⽣活的磨砺中烟消云散。
因为粉饰的语⾔,能暂时说服别⼈;⽽⼀经检验,它的虚假便暴露⽆遗。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
花⾔巧语,暴露了⼀个⼈的虚伪;诚实,却彰显了这个⼈的靠谱。
邪不胜正,假不成真。
3、⽬妄视则淫,⽿妄听则惑,⼝妄⾔则乱。
3、⽬妄视则淫,⽿妄听则惑,⼝妄⾔则乱。
说话随便,会让事情越来越乱;做⼈随便,会让⽣活越过越糟。
信⼝胡说的⼈,对⼈对事都缺乏责任⼼。
说得好听,⽜⽪吹⼤了,等到真让他担事情的时候,便错漏百出,不堪重任。
只有待⼈诚恳、做事认真的⼈,才能做到不妄⾔不胡说。
4、多闻阙疑,慎⾔其余,则寡尤。
孔⼦经常教诲学⽣,说:“虽然你见识⼴博,但不懂的就要保持疑惑,不要乱开⼝;即使是懂的,你也要谨慎地说话,
这样你才能少犯错误。”
祸从⼝出,直⾔贾祸。越是懂的,越得谨慎说话。
碰到专业的话题了,滔滔不绝、⼝若悬河,只顾着⾃⼰的兴致,却全然不顾听者的困倦。
越说越多,越多越错。错的不是专业知识,⽽是做⼈的智慧。
《易经》⾥说:“君⼦以慎⾔语。”
说话,贵在就事论事,点到即⽌,不增⼀⾔,不加⼀嘴。
5、刚毅⽊讷,近仁。
孔⼦最喜欢⽊讷的学⽣,因为他们说的少、做的多。
能躬亲实践、把学到的知识付诸⽣活的⼈,才是仁⼈。
语⾔的另⼀个奇妙之处,在于⼈们总是通过话语来获知信息、相信别⼈。
但让话语本⾝具有魔⼒的,是⼀个⼈的⾏为。
他⾔出必⾏,我们才相信他所⾔不虚。
《礼记》说:“故君⼦寡⾔⽽⾏,以成其信。”
做出来的,叫诚信;说出来的,叫空⾔。
说了能做,叫承诺;说了不做,叫吹⽜。
宁愿在语⾔上打折扣,也不能在⼈品上扣分。
6、治不踰官,虽知不⾔。
不⾔,是⼀种智慧。
我们⽤两年学会说话,却要⽤⼀⽣学会闭嘴。
与⼈交流,学会聆听,不急着表达;学会三思,谨慎择⾔。
⽣活闲聊,学会闭嘴,不评价别⼈是与⾮,不掺和别⼈的家务事。
⼯作办事,学会闭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低头认真做事,抬头才能看见理想的彼岸。
与⼈相恋,学会闭嘴,不动⼼机,真诚相待。甜⾔蜜语再好听,也不如踏实带来的责任感与安全感。
▼
我们是谁?
我们在做什么?
怎么联系我们?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7:40: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868321226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言多必失是什么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言多必失是什么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