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3-04 07:17:31 阅读: 评论:0

冻饺子煮多久-君大夫

关于让的作文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风力侵蚀)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精选4篇)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1

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

四岁时,和奶奶坐在故乡的院子里,看着夏夜的月,奶奶微笑着轻抚我圆溜溜

的小脑袋,靠在她身上讲了当天发生的事,表弟在早上来家里玩,可他却一眼看上

了我那视为珍宝的玩具车,非要拿走不可,于是我立马嚎啕大哭起来,这事直到了

夜里才向奶奶倾诉。奶奶听后笑了笑又心平气和地对我安慰道:“那是你小弟弟,

比你小,就应该让着点,这样才能兄友弟恭,家里才会和睦,外面的人都要谦让

了,社会才能和谐”。我听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心里却也好受了些,躺在奶奶

怀中渐渐进入梦乡。

后来我长大了些,亲戚朋友到家里来聚餐,聚前长辈们见到了我都会笑眯眯地

道:“呀,孩子长这么大了,越来越俊俏了呢,比我家那臭小子强多了!”这时我

便会轻蔑的眼神望着对面的小朋友,父母回语夸对面那孩子时,我又会露出一幅不

快的神情。母亲见了,没有当面说我的不是,在饭后把我找到房间里去,神情严肃

地告诉我,朋友见面后,相互夸对方的孩子是一种常见的礼节,是表达对对方孩子

的疼爱,千万别得意了,此为礼,只有你虚心地接受,才是你自己的修养体现,这

叫谦让。

前些日子,过年了,常有来串门的人也总会带来些礼品,拿些红包给我,每次

我都会在推托几次后欣然接受,可总不理解这行为的目的,便向爸爸讨问,父亲于

是告诉我:“这推托实则是一种回让,是一种礼节,一直以来中华民族都有着这种

精神信仰,并不应一味接受,即使是接受,也应该遵从这样礼道。”

我终于有了些对“让”的理解,这便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他人以礼相待时报

之以礼的境界。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2

让是一种取舍。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悦人悦己。有时候看似吃了一点小亏的事

情,却让我们与别人有更和睦的人际关系。小时候,我经常与妹妹争东西,因此我

们关系十分僵硬,时不时会吵上一架。后来,我渐渐懂得了谦让,凡事让着妹妹,

毕竟他人的感受是比一件微不足道的玩具重要得多的。后来,我们的关系就好了很

多,我们相处时都十分愉悦。学会谦让,就学会了成长,也就拥有了快乐。

退让,也是处理事物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由于嫉妒蔺相

如得到重用,扬言给他难堪。蔺相如闻言,令手下之人勿惹廉颇。在巷子相遇也主

动退让。告其亲眷以国业为重,而不及个人私利。廉颇闻言,羞愧不已,于是有了

今天的“负荆请罪”。“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蔺相如的退让,避免了一个国家的

灭亡。退让,体现了一个人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气量。不能够退让,可能解了一时

的心头之快,但是却留下了永远的无法挽回的痕迹,甚至十分严重的后果。学会了

退让,就学会了看得更远,也就拥有了更大的舞台。

忍让,却是十分难做到的。而越王勾践忍着国灭而被羞辱的痛苦,卧薪尝胆,

终于重振越国,成就一番霸业。没有忍耐,没有忍耐中不懈的奋斗与拼搏,哪里会

有成功!当被嘲笑的时候,把屈辱化为前进的动力,就像被泼冷水的石灰一样,散

发出热量。愈是艰难就愈是要坚持,人生才会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忍让,是心灵

对于痛苦的承担。学会了忍让,就学会了坚强,也就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让有很多种,但它们都是灵魂的升华,拥有相同的本质。让,使世界更加美好

而有意义,它是人类文明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3

“无让不君子”可见,“让”从古至今都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让是一种礼,所以称之为“礼让”,而第一次遇到礼让,是在我两三岁时。

上了公交车,我正寻思着哪儿更不拥护一些,但一个“上班族”的青年女子让

着母亲,母亲又让我坐了座位。当时我还小,并不知何为礼,何为让,礼让又是什

么?就毫不客气地坐下了。又问了母亲:“那她为什么不自己坐座位呀,站着多不

方便”!“这是礼让,遇见比自己弱小的,就让着对方,才能使社会更美好”母亲

和蔼地看着我。我也就似懂非懂的知道了礼让。

双方都有礼,不要立刻接受对方的礼。这又是让,称之为“回让”。

一年春节我去姥姥家,等到快要走时,二姨等人给我塞了一堆红包,可我并不

知“回让”,只知大让小,“礼让”是应该的,也就收下了几个。爸爸看势头不

对,急忙也把一些红包发给表姐、表妹、表哥等人。可表哥、表姐并没有马上接

受,而是推辞了一翻,最后拗不过父亲才收下了。回去路上我问起了爸爸红包的

事,他告诉我:“我给你的.堂兄弟、表姐妹红包是还礼,因为别人给红包时显出

了别人之让,而别人既然有礼,那咱们也不能坦然接受吧,所要要回礼,既‘回

让’”!

这回我是明白了,别人“礼让”时还须“回让”。别人“礼让”是别人有礼,

自己“回礼”、“回让”时才突显出自己的谦让。

可又有一件事使我有些懊恼。

“回礼”就回吧,为何还要“推让”一翻,自己送礼而别人不接,那多尴尬

呀,相同,别人的礼送不出去也很尴尬呀!

听爷爷说,这“推让”一般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因为推也推不掉嘛,与“禅让

制”无二,明明是自己想当皇帝,却非要让三四次,最后还不当上吗?

噢,让不都是让礼吗?还有例外!忍让不就是适度让着对自己不利的处境、事

情、或人呀!

从小,家里人就让我懂得了“让”,就是我家的家风!

何时才能再现君子国,携礼仪之风重归中华?

以让为话题的作文4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在世,就免不了与人交往,与人交往

就免不了磕磕绊绊。

“融三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谦让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美德。孔

融祖父六十大寿的时候,他才四岁。当时来了很多客人,有一盘梨,放在寿台上

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应得

的一份,唯独给他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你自

己却分个最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的说:“树有高低之分、人有长幼之分、

尊敬老人孝敬长辈,是做人的道理!”孔融小小年纪就如此谦让,不得不让我们佩

服,一个四岁的孩子竟有如此高的境界。

“让”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它只不过是我国浩瀚文字中的一个,但一个小小

的“让”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含义:“让”是关爱家人一种表现;“让”是社会文

明的体现;“让”是体现一个人待人接物的素养;“让”是宽宏大量的胸襟;

“让”是聪明慧智的取舍。只要我们遇事谦让、退让、忍让、生活中就会少了一些

烦恼,从而会多许多快乐。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担,让我们

领略“让”的含义,“让”出自己的人格,“让”出自己的魅力。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7:1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854511225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关于让的作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关于让的作文.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