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

更新时间:2023-03-04 07:05:33 阅读: 评论:0

幼儿园小班教案-女装女装

疏导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数据线接口有几种)

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步骤

1.认知疏导。心态问题的解决,归结到一点,就是重构人们的认知。不科

学、非理性、缺乏合理价值观指导的思维或认知方式,可以说是导致种种不良

心态出现的直接原因。思想政治工作应教育和引导人们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引导人们确立和保持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认知

方式,始终保持心理平衡和行为方式的适度性。例如:引导人们学习实事求是、

讲究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以理性驾驭情感,矫正情绪化、非理性的思维习惯;

引导人们学会用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思维来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使思想积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个人问题要区分内外因,以内因为主、外

因为辅,多从自身找原因,努力发挥主体能动性来解决问题;引导人们学会运

用基于平等心、利他心的换位思考,矫正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做好沟通,消

除误会;引导人们学习运用中庸的方法论原则,防止思想和行为走极端;学会

与他人进行合理的比较,不盲目攀比,要认识到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做

好自我激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等等。

2.情感疏导。健康的情感是人拥有正常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们行为的动

力因素,有助于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培

养人们正确的爱憎感情、强烈的自尊心与正确的荣誉感、追求真理和美好前景

目标的情感、成熟的义务感与责任感等。例如加强理智驾驭情感的能力锻炼,

在受到突然刺激、情绪要发作时能保持镇静,反思情绪的合理性;引导人们做

到宽容大度、求同存异,能包容他人的缺点和冒犯;引导人们学会转移注意力,

能够在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陷阱时及时转移注意力,始终保持积极、

乐观的心态;引导人们学会自我对话(写日记等)、放松练习、冥想或禅定练

习、沟通谈心、调整生活方式、开发自身潜能等方法和技巧,能够在遇到突然

刺激时及时有效地疏泄负面情绪、缓解压力。3.社会环境疏导。好的社会环境

对国民心态的影响是巨大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不仅获得金牌总数

第一,而且在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下,营造出一个宽容和谐

的氛围,充分展示出一个大国自信、开放、成熟的国民心态:民众自觉维护公

共秩序,展现出良好的文明修养;民众支持奥运相关政策,体现出对政府的拥

护;人人争当志愿者,体现出奉献精神;热情接待世界各地运动员和宾朋,尽

显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对刘翔因伤退赛、郎平执教美国排球队的态度,体现

出国民包容淡定的心态。通过成功举办一届奥运会,中国的年轻一代变得更加

自信。同时,平和宽容的国民心态、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制

度、自信高尚的国民精神、追求卓越的生命活力等,也开始逐步走进中国人的

日常生活。北京奥运会期间所展现出的健康良好的国民心态充分证明,营造良

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培育健康的国民心态至关重要。

心理疏导是提升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有效支撑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做好常态下人的心理疏导工作,而且要更加重视做好

突发事件中群众的心理疏导工作。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和一定情况

下,突然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影响、产生一定社会后果的重大灾害事件,包括

自然灾害与重大社会事件。前者如“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后者如乌鲁木

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突发事件发生时不仅造成巨大的物质

损失,也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恐惧、悲伤、无助、震惊、报复等消极

心态,以及家园被毁之忧、丧失亲人之痛、灾害惨烈之状,成为盘踞在人们心

头挥之不去的阴影。突发事件中的心理疏导在于整合社会目标,及时做好群众

的思想工作,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引导公众志

趣,充分发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创造心

理相容性,妥善处理善后工作,培育人们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发挥其渗透力、

感召力和战斗力的作用。

1.舆论的正面引导。传播媒体在预防、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中具有普及知

识、动员公众、告知真相、协调各方的信息传播功能,能将突发事件中的各种

有用信息传播给公众。例如在2008年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央电视台24小时不

间断地直播救灾的最新进展情况,不仅为广大民众提供了解整个救灾情况的渠

道,而且为指挥部门的救灾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甚至为广大灾区人民

寻找亲人提供了直接宝贵的信息,对于稳定人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思想政

治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结合突发事件情况与受众复杂心理,准确、合

理、适时、适度地进行正面宣传引导,能很好地起到维护稳定的作用。2.民族

精神和榜样示范起到的疏导作用。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坎坷而愈挫愈坚,遭

受困境而愈磨愈奋,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在面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中

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通过展示民族精神的典型人物,

以其榜样示范的力量,能够使人们有效地形成积极应对突发事件、重新过上幸

福美好生活的心理动机和精神力量。

3.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人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刺激下

逐步形成,同时它又通过行为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从突发事件产生的后果可以看

到,突发事件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长期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认真

关注社会群体的思想动态,也要密切注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第一,要因人而

异,耐心细致地疏通人们的情绪,引导其正确对待突发事件,了解突发事件的性

质、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第二,要帮助人们提高对突发

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引导其自我认识、自我导向、自我调适,

增强自身心理素质。第三,要重点关注灾后幸存者的心理健康康复。研究表明,

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3天到1个月之内,幸存者的心理问题会表现出来,会出

现极度悲观、绝望等情绪,尤其需要注重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千方百

计帮助其调适心理,度过难关。心理疏导是增进群体和谐的积极手段,群体和

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目标。当前,由于金融

危机影响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和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使他们成为需要关注

的群体。他们面临相同的问题——生存压力,有着相同或近似的心理状态,如

迷茫困惑、心理失衡、抱怨不满,甚至意志消沉等。心理疏导工作的着力点是:

1.减压疏导。心理减压是指通过身心放松,从而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

的心态。倾诉、读书、音乐、帮助他人、休息、运动等都是进行心理减压的有

效方法。例如,媒体可以充当疏导农民工心理问题的重要渠道,通过电台节目、

接听热线电话等,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唤起农民工关注自身

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2.择业观疏导。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整个社会就业形

势有关,也与有些大学生不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有关。正确的职业观要求客观

地审视自己,在祖国需要和客观现实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做

好长远规划。3.坚持心理疏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

例如税收财政对自主创业的支持等,创造有利条件,增进就业。此外,引导大

学生扎根基层、支援西部、选择民企等。总之,心理疏导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理

念和内容的着眼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

作,必须把心理疏导的研究和应用放在重要位置,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的重要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7:05: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8473399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疏导.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疏导.pdf

上一篇:有理数练习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疏导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