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风铃:越橘
花似风铃:越橘
按语:风铃造型可爱,⼀串串摇曳在风中,动⼈的声⾳让⼈⼼旷神怡,这种⼈们
喜爱的⼯艺品是谁从⼤⾃然迸发灵感⽽成?⼤千世界,花海如潮,迷醉⼈眼,其实
风铃的花中原型就有很多,你看它们像么?
越橘属是杜鹃花科的⼤家族,达400余种,我国已知91种,24变种、2亚种。越橘
为灌⽊或⼩乔⽊,通常地⽣,少数附⽣。叶常绿,少数落叶。越橘属的花型⼤多呈
钟形、瓮形、壶形等,果⼦⾊彩斑斓,⿊⾊、蓝⾊、⽩⾊、红⾊都有。本属⼀些种
的浆果⼤,味佳,且富含维⽣素C,有较⾼的⾷⽤价值。尤其是分布北温带的⼀些
落叶种类,分布⼴,产量⼤,加⼯成果酱或果⼦冻,在北美已成为商品。
越橘属最著名的种类为被誉为“⽔果皇后”、美瞳之果”的蓝莓,⼀般指青液果组的
种类,如狭叶越橘等,⼴义上为该属中长有蓝⾊浆果所有物种的统称,如半⿊果越
橘组的Vacciniumpadifolium(见上图),俗称蓝莓,落叶⼩灌⽊,⾼可达2.5⽶,花
钟状,分布于海拔900-1500⽶之间的⼭林,喜欢阳光充⾜、温暖湿润、排⽔良好的
⼟壤,果⼦⿊⾊多汁,可栽培⾷⽤或加⼯。⼜如湿⽣越橘组的笃斯越桔(见上
图),别名蓝莓、笃柿、都柿,⼩灌⽊,通常⾼30-40厘⽶,多分枝,枝暗紫褐⾊,
多弯曲。叶互⽣,倒卵形或椭圆形⾄长卵形,稀近圆形,花1-3朵,下垂,花冠绿⽩
⾊,壶形,花期6⽉,果期7⽉,分布于我国吉林、⿊龙江及内蒙古;欧洲,俄罗
斯,朝鲜,⽇本及北美也有分布,⽣于⼭坡,果实可⾷,也可酿酒,是⽐较常见的
⾷⽤蓝莓。
越橘种类繁多,分类上也争议不断,越橘属⼀般分为红莓苔⼦亚属(有时独⽴成
1属)和越橘亚属。红莓苔⼦亚属包括红莓苔⼦组(⽑蒿⾖组)和扁枝越橘组2组,
⽐较著名的有红莓苔⼦(见上图),别名⼤果⽑蒿⾖、北⽅蔓越橘、酸果蔓越橘
等,常绿半灌⽊,⾼10-15厘⽶;茎纤细,有细长匍匐的⾛茎,可达80厘⽶。茎分
枝,直⽴上升,花⼀般2-4朵⽣于枝顶,近于伞形着⽣;花梗细长,花冠淡红⾊,浆
果球形,直径约1厘⽶,红⾊。花期6-7⽉,果期7-8⽉,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北美
洲、欧洲北部、中部,⽣长于北半球亚寒带、寒带的寒冷沼泽地,植株下部埋在苔
藓中,仅上部露出。越橘亚属种类繁多,包括南烛组、贝叶组、青液果组、⼤叶越
橘组、⿊果越橘组、越橘组、湿⽣越橘组等20余组,如坛花组的乌鸦果(见上
图),常绿矮⼩灌⽊,⾼20-50厘⽶,有时⾼1⽶以上,地下有⽊质粗根,有时粗⼤成疙
瘩状,茎多分枝,有时丛⽣,花冠⽩⾊⾄淡红⾊,浆果球形,绿⾊变红⾊,成熟时
紫⿊⾊,花期为春夏以⾄秋季,果期7-10⽉。国内分布于产四川、云贵、西藏等地
区,⽣于海拔1100-3400⽶的松林、⼭坡灌丛或草坡,为酸性⼟壤的指⽰植物。
国⼈⽐较熟悉的越橘属有南烛组的乌饭⼦(见上图),别名⽜筋、南烛等,常绿
灌⽊,⾼1-3⽶,多分枝,枝条细,灰褐带红⾊,叶互和,卵状椭圆形⾄狭椭圆形,
花冠⽩⾊,壶状,花期6-7⽉,浆果球型,成熟时紫⿊⾊,野果除可⾷⽤外还能⼊
药,果期8-9⽉。乌饭⼦多分布于福建、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东、台
湾等地,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适⽣范围较⼴。畲家⼈常于每年三⽉初三采
集其叶,榨汁浸糯⽶,蒸成乌饭⾷⽤,以助阳补阴,明⽬壮肾,乌饭树名也由此⽽
得。坛花组的
江南越橘(见上图),灌⽊落叶或⼩乔⽊,枝条⽆⽑,叶坚纸质,卵形或椭圆形,
急尖或短渐尖,总状花序腋⽣,花梗下弯,花冠⽩⾊,椭圆状坛形,蒴果球形,花
期初夏,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及东南亚,⽣于⼭坡疏灌丛中,全株有毒,花的毒
性最⼤,亦能产⽣有毒花蜜。
越橘种类繁多,果⼦是诱⼈的浆果,在欧美⾮常受欢迎,果⼦颜⾊多样,既有红
⾊的⼩叶越桔、越橘,也有半⿊果越橘组、⿊果越橘组,还有蓝莓家族的蓝果
⼦,如⿊果越橘组的⽕⼭蓝莓(见上图),常绿灌⽊,通常植株⾼1-1.3⽶,最⾼达
2⽶,叶⾰质,椭圆形,花钟形,红⾊、粉⾊、黄⾊,浆果红⾊、黄⾊或蓝⾊,分布
于夏威夷海拔640-3700⽶的⽕⼭熔岩地带,是夏威夷特有植物。同组的⼩叶越
橘(见上图),别名红越橘树,常绿灌⽊,株⾼1.8⽶,地⽣。叶通常⼩,顶端钝
圆,微凹缺或不凹,全缘。总状花序顶⽣,花冠⼝部多少缢缩成坛状,花期5-6⽉,
浆果球形,产于北美背部,⽣于⾼⼭沼地、⽯南灌丛、针叶林、北美洲的亚⾼⼭牧
场,通常⽣于稍⼲燥的⽣境,但也⽣于相当潮湿的泥炭⼟,性耐寒,有“北国红⾖”赞
誉。
⿊果越橘组最有名的当属⿊果越橘(见上图),别名欧洲越橘、蓝莓,与蓝莓相
类似,落叶灌⽊,植林矮⼩,⾼15-60厘⽶,有匍匐根茎,茎直⽴,多分枝,叶⽚纸
质,卵形或椭圆形,花冠淡绿⾊带淡红⾊晕,球状坛形,花⽩⾊或粉红⾊,浆果为
⿊⾊。花期6⽉,果实7-9⽉成熟。原产地为北欧和中部欧洲、北美洲,在树林和潮
湿的草地均可⽣长,现欧洲不少国家⼴泛栽培,供⾷⽤。Pyxothamnus组的卵叶越
橘(见上图),别名加州越橘、常青越桔,为中型直⽴常绿灌⽊,叶互⽣,常绿有
锯齿,花钟状,粉红⾊,浆果紫⿊⾊,分布于北美洲西北部,从海拔0⽶-3000⽶,
⽣长于阳光充⾜、酸性⼟壤中,在阴凉处也能⽣长,浆果可供⾷⽤,花朵美丽可供
观赏,引种栽培培育出新品种。
越橘属以青液果组的狭叶蓝莓、⿊果越橘组的⿊果越橘和湿⽣越橘组的笃斯越
桔、越橘组的越橘栽培最为⼴泛,如银蓝越橘(见上图),别名旱地蓝莓、⼭坡蓝
莓等,落叶灌⽊,株⾼23-51厘⽶,茎褐绿⾊或红⾊,叶多椭圆形,花圆筒形、钟
形、或瓮形,花⽩⾊、粉红⾊或绿⾊,浆果蓝⿊⾊,分布于北美洲东北部,适应于
多种类型的栖息地,果实供⾷⽤,植株叶⾊漂亮,栽培⽤于绿化或供观赏。⽽越橘
属其他组虽种类较多,但不少种类未⼈⼯栽培,如假轮叶组的⼩轮叶越橘、⼤叶越
橘组的樟叶越橘。樟叶越橘(见上图),别名饭⽶果、长尾越桔,常绿灌⽊,⾼2-
3.5⽶,⼩枝灰⽩⾊⾄褐⾊,具棱,被⽑。叶互⽣⾰质,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
形,总状花序腋⽣,花冠卵状坛形,浆果球形,⿊⾊⾄⿊红⾊,分布于我国西南地
区,⽣于海拔800-1700m的密林或灌丛中。
⽬前经济价值较⾼的越橘属主要有青液果组中的狭叶越橘(见上图)及其变种,
别名矮丛越橘、矮丛蓝莓、野⽣蓝莓,落叶铺匐⼩灌⽊,植株⾼5-40厘⽶,株丛⼤
⽽密,树形匍匐状。叶和⼩枝光滑元⽑。叶⽚狭长。叶⽚墨绿⾊,在秋季变成鲜红
⾊和深红⾊,是⼈⼯栽培⾮常⼴泛的⼀种蓝莓。
狭叶越橘花冠⽩⾊,有红条纹。花期4-5⽉。果⼩,平均重约0.28克,圆形,浅蓝
⾊,有光泽,味甜浓。果实成熟早于伞房花越橘⽽风味与其相似。⼀般是在7-8⽉成
熟,但在最北部收获期可延续到9⽉份。
狭叶越橘天然分布于美国东北部的缅因州⾄明尼苏达州⼀带和加拿⼤东部部分地
区,在开阔、⼲旱的⽯质或砂质⾼地上分布普遍,有时形成单⼀的植被群落,也常
分布到废弃的⼲草地上。
狭叶越橘主要依靠地下茎繁殖蔓延,定期焚烧可使其群落复壮。不仅⾷⽤价值
⾼,也适于庭园、中⼩型园林绿地造景,可种植于路旁、坡地或假⼭旁。是良好地
被植物。
狭叶越橘适宜在充⾜阳光或半阴条件下的酸性⼟壤上种植。播种、扦插繁殖。果
实主要⽤作⾷品的加⼯原料,具有极⾼的经济价值。⼈⼯种植产量低,经济效益
差,⾄今仍依托野⽣资源的抚育利⽤。我国可在河北中部、⼭西中部、陕西北部、
宁夏北部、⽢肃北部、青海北部、新疆中部以北的区域⽣长。
越橘属越橘组的越橘(见上图),常绿矮⼩灌⽊,地下部分有细长匍匐的根状
茎,地上部分植株⾼10-30厘⽶。茎纤细,直⽴或下部平卧,枝及幼枝被灰⽩⾊短柔
⽑。叶密⽣,叶⽚⾰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顶端圆,有凸尖或微凹缺,基部宽楔
形,边缘反卷,有浅波状⼩钝齿,表⾯⽆⽑或沿中脉被微⽑,背⾯具腺点状伏⽣短
⽑,中脉、侧脉在表⾯微下陷,在背⾯稍微突起,⽹脉在两⾯不显。
越橘花序短总状,⽣于去年⽣枝顶,长1-1.5厘⽶,稍下垂,有2-8朵花,苞⽚红
⾊,宽卵形,花冠⽩⾊或淡红⾊,钟状,长约5毫⽶,4裂,花丝很短,有微⽑,花
柱稍超出花冠。浆果球形,直径5-10毫⽶,鲜红⾊。花期6-7⽉,果期8-9⽉。
越橘环北极分布,⾃北欧、中欧、北美⾄格陵兰岛和亚洲。中国分布于⿊龙江、
吉林、内蒙古、陕西、新疆。
越橘⽣长环境常见于落叶松林下、⽩桦林下、⾼⼭草原或⽔湿台地,海拔900-
3200⽶,常成⽚⽣长。⽣于⾼⼭沼地、⽯南灌丛、针叶林、亚⾼⼭牧场和北极地区
的冻原,通常⽣于稍⼲燥的环境,但也⽣于相当潮湿的泥炭⼟。
越橘包括2亚种、2变种,即亚种越橘、亚种北部⼭区越桔,
变种⼩型越桔和斑点越桔,多⽣于⾼⼭苔原带,是⽐较常见的越橘属⾷⽤浆果,不
少地区采集野⽣浆果供⾷⽤。
越橘叶可代茶饮⽤,也可⼊药作尿道消毒剂,红果实可⾷⽤当果酱、鲜⾷,味酸
甜。叶可制成茶叶泡茶,叶含乌苏酸、鞣质成分。中医学认为它“利尿消炎”的功
效。
⼩百科
名称:越橘科⽬: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
种类:⽊本原产地:亚洲、欧洲、美洲
花语:⽆应⽤:观赏、药⽤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笃斯越桔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Vacciniumpadifolium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红莓苔⼦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乌鸦果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乌饭⼦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江南越橘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蓝莓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叶越橘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果越橘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卵叶越橘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银蓝蓝莓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樟叶越橘
欣赏杜鹃花⽬杜鹃花科越橘属的越橘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6:02: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809663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南烛.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南烛.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