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更新时间:2023-03-04 03:12:29 阅读: 评论:0

如何写职业规划-场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如何爱自己)

1/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演讲稿6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演讲稿(1)

女士,先生们:

大家好!

那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清澈的小溪欢快地流淌,茂密的树林遮住了毒辣的太

阳,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天空……

它叫百花村,是一个山里的小村庄。村里的经济不好,但这里的人们活得很

开心,因为他们的家园令村民自豪。

致富之风扫遍全国,这里的人们也开始想方设法地赚钱,幻想着有一天也能

过上小康日子。

三年过去了,张家靠砍伐树木住上了小洋楼,李家因为开化工厂搬进了三层

别墅……村民们看在眼里,心中羡慕极了,于是每家每户都寻找着自己的“发家

之路”。

五年过去了,这里的人家家户户都是楼房别墅,生活得十分富足,村民也不

再种田,过着安逸的日子。可是邻村昔日的青山变成了秃山,小溪成了臭水沟,

鸟儿都飞走了,剩下的只有苍蝇、蚊子、垃圾和沙子。村民们也发现土地正在沙

漠化,河里漂着死鱼,树林里几乎只剩些木桩子……但依旧没人管,人们想着:

过一天是一天,等将来环境坏到不能住再说。

没过多久,这里的情况也和邻村一样,村民们流着泪迁走了。

千千万万个“百花村”的教训使人铭记: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百花

村”的悲剧将再次重演!

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相信,人们只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昔日

的百花村就一定会回来的!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演讲稿(2)

女士,先生们:

大家好!

曾经,世界上发生过多少疾病,害死了多少无辜的人,那些人都白白的牺牲了.

实际上大多数的疾病传播都与动物有关,而这些动物也是非常无辜的,只是因为

人类的贪吃或是无知才落得如此下场!

保护动物是每个人都应做到的,如果不从自己做起,并且带动身边的每一个

人,就可能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灾害.反之,你有意识的去保护动物,那么付出

的代价将会降到最低!就拿非典来说吧,因为认为果子狸是野味,很多人都尝过,

但并没认为吃它会传播疾病,终于爆发了非典,大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后果,但

后悔都来不及了!为什么一定要吃山珍海味呢?为什么一定要吃好饭好菜呢?不如

吃一些有营养,含有维生素的蔬菜以及绿色食品,对身体有益还不会饮食不均衡.

再有就是鼠疫,鼠疫是怎么传播的呢?有的人将打死的老鼠直接扔进肮脏的地方,

而死老鼠的尸体会产生很多的细菌,这些细菌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用水就产生了鼠

疫.听大人们说,鼠疫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传播面积很广,死亡率非常的高.还有很

多的疾病都是因为人类不爱护动物,不关心自己与动物之间的和平共处,导致一

些悲剧的发生.如:珍稀动物的灭绝,使得我们现在只能在图片上看到它们的样子;

空气污染使得我们这个城市难得见到鸟儿飞翔……

人类,我们一定要爱护动物,不要因为对动物的残忍反而最后害到自己!让人

与动物的世界能更加和平的相处,让我们人类与动物成为好朋友,让我们这个世

界更美好!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演讲稿(3)

女士,先生们:

大家好!

3/6

一次游山玩水,使我对水和石的和谐共处有了颇深的感触。

那瀑布奔流直下,一泻千里,冲积到潭里,渲出一弥水雾。

我顺瀑布下的小溪前行,看着那霸道的流水冲击着石头。不禁想到,总有一

天水里的石头会被流水完全侵蚀,可它们却始终坚守在这里。我不禁诗兴大发,

这是一种多么悲壮的美!也不免有些心疼,只希望石头能逃到岸上。

望着水愣神的当儿,我发现水中的石有的覆着幽幽的水草,有的里边躲着滴

溜的小鱼。那石头多么俊俏!聪明的我也倏地明白了,水塑造了水中的石,而石

又使水更有魅力。若没有水,石头该多么单调;若没有石,水中世界该多么乏味!

这就像水造就了山的青,而山又成就了水的绿。水和石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浑然

天成。

水和石的和谐共处,塑造了一方唯美的境界,营造了一方生机勃勃的水生态

世界,酿造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很自然地,我想到了人与自然的共处问题。人是贪婪的,过分地向自然索取,

过度地对自然开发,导致大自然这个和蔼的老人发怒,他以各种自然灾害报复着

人类,于是,台风、海啸、“厄尔尼诺”接踵而来。

人和自然从远古就和平共处。自然哺育了人类,人类更应保护自然。所以,

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像水和石一样,共生共存,

和谐相处!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演讲稿(4)

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千百年来,它养育了人

类,让人类生生不息,不断发展。人类是如此依赖大自然。人类拥有自然,但决

不等于人类可以违背自然的意志,否则人类将遭受自然惩罚,只有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才能绵延无尽,不然,会被一种更先进,更文明的生物所取代。

人类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动物也如此。可一些人却残害他的“兄弟”,

4/6

不断把自己抬出自然圈,并自以为是自然的主宰者。其实,你想错了,大自然制

造了多少生物,而人类,连一个简单的微生物都造不出来,只能坐在一旁看着罢

了,然后反复研究,得到结论。

一些人类大量的残害自己的“兄弟”,使生态不平衡,不断受到大自然的惩

罚。并把大自然“母亲”看作仇人,责备他的“母亲”,使得“母亲”如此狼狈。

这样下去人类碧将遭受自然惩罚。

若人类的破坏更加严重时,人类可能就会像恐龙一样突然蒸发于世界。取而

代之的是更文明,更具有智慧生物。那时,他们眼里的人类就如我们眼里的蚂蚁。

因此,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大自然,制止那些非人类的做法,那就是保护我们

自己。让我们更好的生活,享受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乐趣,并让兄弟姐妹更好的生

活,享受母亲给予的乐趣。

我们都是大自然的产物,动物也是,植物还是。不能因为权、财而毁了我们

生活的地方,毁了我们自己。

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并不卓越于其他生物。

要保护人类,就要保护其他兄弟姐妹,更要保护大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演讲稿(5)

几十年前,地球是一个活跃着生命的精灵,这里有美妙的大气层,有冷暖适

宜的气候,有清新湿润的空气,鸟兽鱼虫上演着自由的生活,花草树木散发着醉

人的芳香,那浓浓的绿荫给人以抚慰和舒畅……可以说,这便是人与自然之间的

和谐篇章了。

然而,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类将越来越多的污染抛给了哺育他们的成长

的母亲——自然。黑烟笼罩的天空中不见了鹰击长空的雄姿,污浊不堪的河水终

结了鱼翔浅底的身影,与日俱增的人口使城市变得臃肿不堪,各种现代化的机械

争着吵着要主宰这个世界。

终于有一天,大自然负荷不了如此的伤害,他发怒了。于是,气候变异,水

5/6

土流失,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水资源短缺,沙尘暴,非典等接踵而至。人类

终于领略了它的报复,于是人类开始思索人与自然不和谐给他们带来的危害。

所幸的是,已经有一些明智的国家政府和人民,在为自己幸福生活努力奋斗

的同时也在为子孙后代做着长远打算。于是有人提出了要对自然资源珍惜,要使

人与自然达成和谐,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实,两千多年前韩非子就给人类

留下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古训,用到今天这个生态危机四伏的社会,

它更是要警钟长鸣不绝于耳。它告诉我们对水、对森林、对鱼虫鸟兽、对一切的

自然资源的利用都要持长远的有所保留的态度。因为自然和人类一样是个有限的

生命体,而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和谐是鸟儿那坚硬的翅膀的,没有了它,人类再也无法飞翔;和谐是汽车那

提供动力的发动机;没有了它,人类再也无法奔驰;和谐是帆船那种伸展的白矾;

没有了它,人类再也无法冲浪。所以,我们要携手让和谐永存,保卫我们美丽的

家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秀演讲稿(6)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生命的摇篮,是宇宙间唯一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在漫长

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生物在繁衍,形成了今日生机盎然的大好局面,我们人类

成了万物之灵。

在远古时代,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还有各类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了

良好的生存环境,我们更应该自理利用,把地球打扮得更加美丽。可是,却不然,

人类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不顾一切的破坏地球、破坏自然,

使他遍体鳞伤: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水被污染,大量的野生动物被捕杀……

每天有55000公顷森林从地球上消失、15000万吨工业烟尘滞留在大气中、排放

2-3立方公里工业废水、100多种生物灭绝、1400万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大

家看看,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头顶的天空不再那么蓝了,脚下也不再是一方净土了。人类究竟是聪明还是

愚蠢?

6/6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

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失

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够了!够了!我们人类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地球与自然母亲太慷慨啦!一切

都奉献给我们,我们却回报了什么?1998年,他们终于恼羞成怒,用特大洪灾给

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如果我们仍然执迷不悟,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人类的这些行为,自然和地球母亲给我们留下了一句话:“谁无过,而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人们仿佛已经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开始在享受环境的

同时保护环境,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

说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打个比方,我们看一棵树要栽一棵树,要尽我们一

切力量来补偿以前的过失,善待一草一木,保护动物……

人们开始植树造林、保护动物了,电视上也大量宣传环保的口号。人们在沙

漠附近再上了防护林,防止沙尘暴。记得有一则新闻上说:“一位老爷爷在他们

附近的荒山坡上值树,树苗小的时候,他每天都来看一回,浇浇水或除除草,现

在树苗长大了,他还要去其他地方种树,他说,他老了还有他儿子,他儿子老了

还有他儿子的儿子。”老人种树也有大半辈子了,也乐此不疲。一位老人都能如

此,我们有什么不能?这则兴文报道后,更多的人开始植树。很多调皮的小朋友

不再掏鸟窝了,而是在家长的陪同下筑鸟巢。这些事现在已经屡见不鲜了。

我相信这样下去,地球母亲定能恢复原先的美丽,人与自然会更和谐地相处,

是人类更加兴旺,生活更加美好!最后请记住一句话:“善待地球——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3:1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707499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pdf

上一篇:工程档案管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