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政策

更新时间:2023-03-04 02:33:57 阅读: 评论:0

毕业鉴定怎么写-杨颖演的电影

文化产业政策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人际互动)

⽂化产业重要政策回顾

⼀转眼,改⾰开放已经⾛过四⼗个年头。四⼗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持下,⽂化产业从⼀个⽛⽛学语的⼩孩逐渐成长为

⼀个青春洋溢的少年。2017年我国⽂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5462亿元,这个数据⽐2004年增长了9.3倍。我国⽂化产

业可以说是“政府驱动型发展模式”,每前⾏⼀步,都离不开政策的驱动和指导。值此改⾰开放四⼗年之际,让我们⼀起

来盘点四⼗年来⽂化产业领域的重⼤政策吧!

政策催⽣⽂化产业时期

1978年到1987年的⼗年间,是⽂化产业政策催⽣⽂化产业时期。1978年我国开始实⾏改⾰开放,⼀时间各⾏各业显现

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政府开始出台⼀些政策⿎励⽂化活动。

1980年,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贯彻第四次全国⽂代会精神,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再次确⽴了⽂艺⼯作“百花齐放、百

家齐鸣”的⽅针。这是我国当代⽂化政策极具特⾊的转折点,⽂艺⼯作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1984年,开展“以⽂补⽂”活动,国家⿎励⽂化事业单位利⽤知识举办讲座、设计⼴告,对报社和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

营活动,以此来补贴⽂化经费,为更好地开展⽂化服务⼯作提供资⾦保障。

这些政策激发了⽂化创作的热情,丰富了⽂化活动的类型,为⽂化活动发展为⽂化产业做了铺垫。

政策培育⽂化产业时期

这⼀时期,各类⽂化产业政策相继出台,⽂化政策以引导和培育市场为主。国家开始利⽤政策的引导作⽤,推动⽂化产

业发展。

1988年,⽂化市场这⼀概念⾸次出现在《关于加强⽂化市场管理⼯作的通知》中。娱乐性⽂化开始萌芽,⼴州开设第⼀

个⾳乐茶座,上海和⼴州开始引进录像机并开始⼤规模⽣产。

1991年,“⽂化经济”出现在《⽂化部关于⽂化事业若⼲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

1992年,党的“⼗四⼤”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化经济政策”。

同年,“⽂化产业”这个概念第⼀次出现在国务院办公厅编著的《重⼤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中。

1997年,中共⼗五⼤报告指出,“深化⽂化体制改⾰,落实和完善⽂化经济政策”是践⾏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化建设之

道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推出诸多关于⽂化产业发展的⾦融、财政和税收政策,有⼒地⿎励了我国⽂化产业的发展劲头。

1998年,在国家⽂化部设置了⽂化产业司,在政府职能中将“促进⽂化产业发展”纳⼊其中。

这⼀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政府逐渐放开对⽂化活动的监管,并开始引导⽂化事业向⽂化产业迈进。

政策促进⽂化产业发展时期

这⼀时期,各类⽂化产业政策开始密集出台,⽂化产业开始形成,并逐步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地位。

2000年10⽉,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化产业”概念在⽂化产业政策中

正式运⽤,并⾸次提出“完善⽂化产业政策”,将⽂化产业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

2001年3⽉,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规划纲要》中,⽂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被确认,⽂化产业开始

和⽂化事业共同发展。

2002年,党的⼗六⼤正式将⽂化活动分为⽂化产业和⽂化事业两个⽅向,这⼀举措被称谓⽂化产业的“⼆分法”。此后,

相关部门开始调整⽂化产业的发展⽅向。

2003年,党的⼗六届三中全会进⼀步明确了⽂化体制改⾰的⽅向和⽬标,同年6⽉,全国⽂化体制改⾰试点⼯作会议召

开,会上制定了为推动⽂化体制改⾰运⾏的总体⽅案,将⽂化体制改⾰推向新的发展矩阵。

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化体制改⾰的意见》,这⼀时期,⼴电和新闻出版单位开始依据“创新机制、⾯向市

场”的转型⽅针进⾏国有⽂化事业单位企业制改⾰。同年,政府开始⿎励和⽀持民营资本进⼊⽂化产业。关于⽂化内涵

和外延的统计政策也在这⼀时期萌⽣,如2005年国家统计局印发了《⽂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件,⽂件汇

总了⽂化产业的财务状况和就业⼈员等指标现状。

2006年,《国家“⼗⼀五”时期⽂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这是我国⾸个关于⽂化发展的中期规划。同年,国家统计局发

布了中国⽂化产业的统计数据,这是中国⽂化产业数据的⾸次亮相,此后的⽂化产业发展终于进⼊了有据可依的时代。

2006年还出台了⼀系列新兴⽂化产业政策,如国务院致⼒于管理互联⽹服务营业场所,信息产业部提出推动我国动漫产

业发展的若⼲意见,通过加⼤投⼊⼒度⽀持动漫原创⾏为,推动动漫产业链业态的形成和成熟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

在⼀定程度上加速了⽂化产业的发展。

2008年⽂化部召开了全国⽂化系统产业⼯作会议,总结了之前探索⽂化产业发展之路的成果和经验,规范了⽂化产业发

展“⼜好⼜快”的标准。2008年也是⼴电⾏业转企改制的关键性⼀年,截⾄2010年,出版单位基本完成企业改制⼯作。这

⼀时期的⽂化产业政策开始向公共⽂化服务体系倾斜,产业组织逐步优化。

2009年,我国第⼀部⽂化产业长期规划⼀⼀《⽂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标志着⽂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

2010年,党的⼗七届五中全会上,把⽂化产业列⼊到国家战略性⽀柱产业之中:

2012年,《“⼗⼆五”时期⽂化产业倍增计划》指出,⽂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略的重要组成都分,这标志着

我国⽂化产业发展步⼊新阶段。

这⼀时期,⽂化产业政策开始密集出台,层次也越来越⾼,⽂化产业逐渐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我国⽂化体制的改⾰

的⽇益深⼊,政府对⽂化产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国家开始培育具有发展后劲的⽂化产业,并出台多

项政策来促进⽂化产业的发展。

⼗⼋⼤以来我国⽂化产业政策发展

⼗⼋⼤以来,跟⽂化相关的新闻越来越热:⽂化消费需求⽇趋旺盛,成为新兴消费热点;覆盖城乡的公共⽂化服务⽹络进

⼀步健全;⽂物保护⼒度进⼀步加⼤;⾮物质⽂化遗产保护传承⽔平进⼀步提升;对外⽂化交流合作品牌逐步树⽴……

从2012年以来,⽂化产业年均增长13.7%,显⽰的是⽂化产业兴旺发展的趋势,更是指向中华优秀⽂化复兴的未来。

这⼀时期,⽂化产业政策发展也呈现出⼀些新特点。

⽂化产业政策新特点

1.形成覆盖体制、⼈才、⾦融、融合的全⾯扶持政策。现阶段我国运⾏的⽂化产业政策涵盖体制建设、⼈才培养、财

政⾦融、国际贸易和产业融合⼏⼤⽅⾯,基本构建了⼀条多部门协调、党和政府全⾯扶持的政策联通⽹。国家开始出台

先关政策推动⽂化产业与⾦融,科技,贸易,旅游等产业的融合。

2.国际化竞争趋势明显,“⼀带⼀路”盘活政策困局。经过30多年的运作与发展,经济和财政政策为⽂化产业的发展提

供了资⾦保障,体制化改⾰孵化出的⼤型公司为⽂化产业“⾛出去”争取了价格优势,健全的产业政策为我国在国际⽂化

战略部署中捍卫了话语权。⽂化部出台的《“⼀带⼀路”⽂化发展⾏动计划(2016—2020年)》等政策,有利于推

动我国⽂化产业⾛出去。

3.数字⽂化创意政策激发“⽂化+”潜能,唤醒产业新发展。⽂化创新是⼗九⼤提出的加快发展⽂化产业的主线。2017

年“数字⽂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为互联⽹时代的⽂化发展提供了⼀条全新路径。“互联⽹+”持续带动⽂化产业不断向“⽂化

+”的⽅向拓展。

⽂化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1.供给端与消费端两端发⼒,双轮驱动增质量

⽬前,⽂化产品的供需⽭盾仍然是制约⽂化产业发展的绊脚⽯。

⽬前,⽂化产品的供需⽭盾仍然是制约⽂化产业发展的绊脚⽯。

因此,从⽂化供给⽅⾯看,未来⽂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仍需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杜绝低俗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淘汰过剩

供给、盘活呆滞供给、清理僵⼫供给;从⽂化消费⽅⾯看,加快建⽴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出台政策营造消费环境、

推动建⽴扩⼤和引导⽂化消费的长效机制。

2.国家⽂化安全政策将受重视,⽂化⾛出去更繁荣

在⽂化全球化交流和贸易的过程中,⼀个国家的⽂化安全不仅与⽂化产业发展的程度成正⽐,⽽且与⽂化产业的国际贸

易化程度成正⽐。

因此,在未来⽂化产业政策设计规划上,不仅应该注重我国⽂化产业“引进来”与“⾛出去”的政策优惠,更应该注重国家⽂

化安全的保护,确⽴以国家利益为最⾼利益的⽂化发展观,建⽴积极的国家⽂化安全预警系统,加快国家⽂化外贸体制

的改⾰,全⾯推进国家⽂化创新能⼒的建设。

3.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市场配置作⽤加强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不仅是深化⽂化体制改⾰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我国

⽂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坚实后盾。

因此,在坚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基本底线的前提下,现代⽂化市场体系的构建将仍然是未来⽂化产业政策的重

点⼯作。⼀⽅⾯完善多层次的⽂化产品市场,满⾜个性化、多样化的⽂化消费需求;加快建⽴完备⾼效的⽂化要素市

场,促进⽂化要素在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效运转。另⼀⽅⾯要加快构建以信⽤为核⼼的市场监管体系,不断提升⽂

化市场的综合执法能⼒。

2018年上半年⽂化产业政策汇总(放⼤可见详情)

2018年下半年⽂化产业政策汇总(放⼤可见详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2:3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684371221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文化产业政策.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文化产业政策.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