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板栗的功效

更新时间:2023-03-04 02:28:35 阅读: 评论:0

小灯笼-打月饼

板栗的功效
2023年3月4日发(作者:项目建设期)

栗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栗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栗子虽然好吃,但也不能吃多。吃多之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会让

人发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栗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希望有所帮

助!

栗子的禁忌

1、栗子“生极难化,熟易滞气”,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

食。

2、新鲜栗子容易变质霉烂,吃了发霉栗子会中毒,因此变质的栗

子不能吃。

3、脾胃虚弱,消化不好或患有风湿病的人最好不要吃太多栗子,

会让你的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4、糖尿病人忌食。

5、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不宜多食。

6、栗子易滞气,脾胃弱的人、产后的妇女、小儿和病人不宜多食

栗子。

板栗的功效与作用

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壮腰、强筋、止血和消肿强心的功

效,适合于腰膝酸软、腰腿不利、小便增多以及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

腹泻、外伤后引起的骨折、瘀血肿痛、筋骨疼痛等症。

板栗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皆

宜。

板栗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比米饭低,只要加工烹调中不

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进补。

板栗中所含的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能防治高血压病、冠

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

还有极高的糖、脂肪、蛋白质、钙、磷、铁、钾等矿物质,以及

维生素C、B1、B2等,有强身健体之用。

养生价值

①主要功效为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等,治疗反胃、吐

血、腰脚软弱、便血等症,可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媲美。

②唐朝孙思邈认为板栗是“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

③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各种维生素,有抗高血压、冠心病、骨

质疏松和动脉硬化的功效,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④含有维生素B2,常吃板栗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

腔溃疡有益。适用分量每次约10个为宜。

栗子的功效与作用

栗子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淀粉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被人

们誉为“千果之王。栗子全身都是宝,栗木、栗子壳、栗树皮都有妙

用,栗子还可以加工制作成栗子干、栗子粉、栗子酱、糕点和罐头等

等。

其实,栗子还有很好的养生食疗作用,经常食用有养发、补肾、

健脾胃和预防心脑血管等作用。

一、功效与作用

1、栗子所含有维生素B1、B2的量十分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

是大米的四倍。同时,维生素里还富含维生素C,甚至超过了西红柿,

这是一般粮食无法比拟的。栗子所含有的矿物质也非常全面,包括了

钾、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尤其含钾量十分突出,比苹果的含

钾量还高出四倍。栗子所含有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这些营

养物质正是我们的头发所必须的营养,我们每天坚持吃上七八颗栗子,

对头发有很好的滋补效果,时间长了,还可以乌发生发。

2、板栗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对预防和治疗高血

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有一定的功效。另外,栗子富含膳食纤维,血

糖指数比米饭还低,糖尿病人也可以适当地食用栗子。

3、《本草纲目》对栗子的功效做了很详细的描述:栗味甘性温,

入脾胃肾经。栗子含有高淀粉,可以为我们人体提供高热量,而钾有

助于维持正常心跳规律,纤维素能够强化肠胃消化功能。因此,栗子

有健胃消脾和补肾强筋的功效。

在滋补方面,栗子可以跟人参、黄芪和当归所媲美。另外,栗子

还可以治疗反胃、吐血和便血等症状,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

4、因为栗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C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能够保护牙齿和牙龈健康,同时还可以预防癌症、中风和心脏病等疾

病。长期食用栗子还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和筋骨疼痛等症状。

5、栗子含有核黄素和维生素B2,经常吃栗子可以辅助治愈小儿

口舌生疮和口腔溃疡,同时还可以促进皮肤和指甲的正常生长。不仅

如此,经常吃栗子能够提高我们的视力,减轻眼睛疲劳感。

6、我们都知道,孕妇的饮食有很多的禁忌,但是孕妇却可以吃栗

子。孕妇经常吃板栗的话,不仅可以强身壮骨,还能有利于盆骨的发

育成熟,同时还能消除疲劳,有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栗子不仅美味健康,还有诸多的养生疗效,但是也有一些禁忌。

栗子难以消化,不宜多食用,否则会引起胃胀胃痛,婴幼儿以及脾胃

虚弱者不宜多食用板栗。

如今正是栗子大量上市的季节,虽然栗子的做法和吃法有很多,

但大多数还是喜欢吃街头卖的糖炒栗子。糖炒栗子虽然美味,但是有

一些无良商家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工业石蜡油或者是糖精来代替白糖

来炒,这些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如何挑选糖炒栗

子,避免选到劣质的炒栗子呢?

二、如何挑选栗子

1、看

选栗子的时候首先要看,我们要看两个方面,第一个是看商贩身

边还没下锅的生栗子。如果生栗子的颜色比较深,绒毛比较少,外表

光亮,那就说明栗子有点老,大家不要购买。反之的话,就说明是新

鲜的板栗。

第二看的是果肉的颜色,我们不要一味地追求果肉的色泽洁白或

者金黄色。如果颜色太过金黄的话,那么有可能是经过化学处理的炒

栗子。如果炒熟的果肉中间呈现出褐色,这个还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因为这是栗子所含的酶发生“褐变反应所导致的,只要味道没变,对

我们的身体健康就没有什么影响。

2、摸

我们买栗子的时候最好带上一些纸巾,买之前先用纸擦一下栗子

的外壳。如果纸巾上有油渍,那就说明炒栗子的过程中加了石蜡油,

建议大家不要购买。

3、尝

我们在买栗子之前,可以先尝一尝栗子的味道。如果栗子入口时

很甜,却没什么回味,仔细品尝的话还能尝到苦味,这就说明栗子是

用糖精炒出来的。用糖炒出来的栗子,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苦味的。

挑选栗子的方法

看色:外壳鲜红、带褐、紫、赭等色、颗粒光泽的,品质一般较

好。若外壳变色、无光泽带黑影的,则表明果实已被虫蛀或受热变质。

捏果:可以用手捏栗子,如颗粒坚实,一般果肉丰满;如颗粒空壳、

则表明果肉已干瘪或闷热后肉已酥软。

手摇:将一把栗子抖在台上或放入手里摇,有壳声音,果肉已干

硬、可解是隔年栗子或原栗子冒充新鲜栗子上市。

品尝:好的`板栗果仁淡黄、结实、肉质细、水份少,甜度高、糯

质足、香味浓、吃口美;反之,硬性无味,吃口差。

鉴粒:栗子颗粒并非越大越好。我国栗子有南栗和北栗之分。北

栗一般颗粒较小,每500克在70-80只左右、扁园形,果皮薄、炒后

容易剥壳,颗粒也较均匀,质量较好。名牌店如新长发等大多进质量

好的北栗。

栗子的养生功效

1、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

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

寿的滋补佳品。

2、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

口腔溃疡有益。

3、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

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4、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

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

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栗子吃多的后果

1、栗子吃多了易滞气、便秘

栗子所含较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作为我们日常平衡饮食中粗粮的

有效替补。板栗每天只需少量食用,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

果,大量食用则会导致便秘和消化不良等症状。

因为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滞留少量的气体,而过量食用板栗会使

肠道内被细菌酵解产生的气体量增多,从而形成胃肠道胀气,严重的

有可能会导致便秘。栗子生吃难消化,熟吃易滞气,所以一下子不能

吃太多,以10颗左右为宜。

2、栗子吃多了易发胖

最近网上“6个栗子等于1碗米饭”的博文被网友疯传,意思是

说,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板栗,却是影响人体健康、引发肥胖的头号大

敌。

板栗吃多易发胖的原因是板栗淀粉含量很高,升血糖指数GI较高

(GI值高的食物对减肥不利),100克板栗的热量达到212大卡,而100

克米饭的热量才112大卡,可见板栗的热量比起米饭来是有过之而无

不及,你还会无所顾忌地吃板栗吗?

3、栗子吃多了影响血糖

栗子属于坚果类,但它不像核桃、榛子、杏仁等坚果那样富含油

脂,它的淀粉很高。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77%,与粮谷类的75%

相当;鲜板栗也有40%之多,是马铃薯的2.4倍。鲜板栗的蛋白质含量

为4%至5%,虽不如花生、核桃多,但略高于煮熟后的米饭。栗子所

含的糖类不低,因此,在吃栗子进补的时候,要避免吃得太多,尤其

是糖尿病人,以免影响血糖的稳定。

栗子的介绍

栗子就是我们常说的毛栗子,板栗。栗子属于壳斗科栗属,板栗

属于坚果类。板栗原产自我国,是我国最早种植的果树之一,已经拥

有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板栗与枣桃杏李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五大名

果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干果树种。栗子树的叶为披针形或长圆形,

叶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葇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

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

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很多人非常喜

欢的佳品。

栗子喜光,光照不足引起枝条枯死或不结果。对土壤要求不严,

喜肥沃温润、排水良好的砂质或磔质壤土,对有害气体抗性强。忌积

水,忌土壤粘重。深根性,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耐修剪,虫害较多。

另外,其品种不同品种耐寒、耐旱,寿命长达300年以上。

在我国板栗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河北、山东、湖北

(罗田麻城)、信阳罗山、陕南镇安是板栗著名的产区。中国的板栗

品种大体可分北方栗和南方栗两大类:北方栗坚果较小,果肉糯性,

适于炒食,著名的品种有明栗、尖顶油栗、明拣栗等。而南方栗坚果

较大,果肉偏粳性,适宜于菜用,品种有九家种、魁栗、浅刺大板栗

等。树性强剑根系发达,有菌根共生。

板栗的营养丰富,一般人群均可以食用,它适宜老人肾虚者食用,

对中老年人腰酸腰痛,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尤宜。另外,栗子还适

宜老年气管炎咳喘,内寒泄泻者食用。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糖尿病人忌

食;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患有风湿病的人也不宜多食。

栗子的做法

俗话说“八月的梨子,九月的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每每还

未到板栗成熟的季节人们就已经开始想念它的美味。那么板栗都有哪

些吃法呢?

提起栗子,就不得不提糖炒栗子了,这可是栗子最经典的做法,

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吃法之一。

秋季,大量栗子上市,很多人喜欢在这秋风习习的季节里,上街

买一包热乎乎的糖炒栗子吃。或者在家里休闲看电视时,也喜欢边看

边剥栗子吃,真的是一件美事。看着在炒锅里炒的红亮的栗子,顿时

会食欲大增,栗子在炒前请用水浸泡一会,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流

失,避免肉质干硬。整个过程请不停翻炒,使栗子受热均匀。局部受

热会使栗子烧焦,并可能引起爆炸。炒制过程中,温度很高,注意烫

伤!另外糖炒栗子虽然美味可口,但是含糖量比较高,所以糖尿病患

者应慎食。

当然,栗子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做糖炒栗子又可以鲜食、煮食、

菜用,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南方以栗做菜,多与肉炖食,为宴席佳

肴,板栗乌骨鸡、板栗红焖羊肉、栗子炒鸡块、栗子炖猪蹄等家喻户

晓,若列一个清单则可列出几十到上百道菜。北方糖炒栗子,糯、香、

甜,味美可口。将栗子去壳,用水煮极烂,加糯米粉和白糖,揉匀,

入热屉中旺火蒸熟,出屉时撒上瓜子仁、松仁。本糕味香甜糯软,具

有健脾益气养胃,强筋健骨补虚的功效,适用于年老体弱,腰膝酸软,

不欲纳食等病症。取适量栗子粉加清水煮熟为糊,调入白糖即可。栗

子糊具有健脾胃,厚肠道的功效,对于小儿腹泻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

用。

每一种栗子的吃法都各具风味,让人回味无穷,栗子虽然养人又

好吃,但并不是人人适宜。千万不要吃得太多,否则阻滞肠胃难以消

化。特别是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栗子的功效

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

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可见人们对栗子的喜爱和重视。

栗子的营养丰富,栗子能产生的能量很高,所以饥饿的时候吃栗

子就可以缓解你的饥饿感。栗子中还含有大量的淀粉,此外还含有丰

富的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热量也很高,栗子的

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

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栗子还给了人们

更多的惊喜,或许很多人想不到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

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

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虽然达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

含量,但仍然比苹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突出,比号

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这就是为什么栗子素有“干果之王”的美

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的原因吧。

栗子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中医认为栗子有补肾健脾、

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因此栗子又有了“肾之果”的美名。生

食或熟食栗子都有治疗腰腿软弱无力、小便频数、反胃、便血、慢性

淋巴结炎和颈淋巴结核以及因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或因肾虚引起

的久婚不育等疾玻用风干的栗子壳烧成炭再碾成粉状,加蜂蜜调和后

用水冲服可治内痔出血。栗子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有

对抗高血压、冠心并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功效。

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

血压并冠心并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

补佳品。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

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

等,延缓人体衰老。栗子中还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

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总之,栗子真的没有辜负其“千果之王”的美誉,栗子的各种有

用功效为它在人们心中赢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本文发布于:2023-03-04 02:28: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681151221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板栗的功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板栗的功效.pdf

上一篇:设计任务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板栗的功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