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1/11/11/1
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日愈引人关心。大学生的心理
健康、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甚至关系
到国家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所以每个大学生都应该
学习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
心理健康素质的提高。步入了大学,离社会就又近了一步,当代大学生就必须
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自我心理调节以及自我完善。开拓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一、在人际交往方面。大学生面对压力,容易产生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
有的甚至因此悲观厌世、精神抑郁,种种压力使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从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看,主要是“无端苦闷”、“懒散、不思进取”、
“自卑”、“觉得生活没有意义”等。心理问题已经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大学
生的健康成长。自我认为在以前的人际交往中有许多不足,还需要在社会交往
中不断实践学习、锻炼和提高。人际交往的艺术是一门科学。建立良好的人际
关系一定要坚持正确的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坚持平等、尊重、真诚宽容、互
惠互利、理解的原则。端正交往动机,学会人际交往的艺术,进一步提高沟通
的能力并把握好交往的度。在人际交往中要避免自我中心、注重社会功利性、
多疑与嫉妒。
二、在自我意识方面。大学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
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
许多大学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对生活目
标丧失信心,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空虚和迷茫,表现出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
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形成“只许
成功,不许失败”的信念,总是觉得挫折和失败很可怕,很难接受失败的事实。
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如果不能得到
及时调适,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大学时期是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期,大学
生自我认知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生活和学习方式的选择以及个人将来的发展。
在以前的学习生涯中有段时期处于目标模糊、迷茫失落的状态,在学习、生活
上缺乏明确的目标。只有真正深入地了解自我,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
在个人的生活和发展中取得成功。
总结。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首先,应保
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
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
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尽快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成长环境、学习环境、
校园环境等,应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积极参加课外社团活动,发展社会
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做到学以致
用。再次,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以达到降低和
减少心理障碍,保障心理健康的目的。使人生道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稳健。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20:0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44905121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心理健康状况描述.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心理健康状况描述.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