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城

更新时间:2023-03-03 17:52:39 阅读: 评论:0

炒米粉做法-打造什么样的团队

春色满城
2023年3月3日发(作者:冬瓜海带排骨汤)

杜甫《春夜喜雨》阅读

杜甫《春夜喜雨》阅读1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

繁花盛开的世界。

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发生: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

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读作zhòng,沉重。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赏析

本诗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为什么好呢,因为它

“知时节”。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

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

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

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

在“润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

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

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

“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

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

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紧接着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雨夜景色。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

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

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

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

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

“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雨后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

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

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

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

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

“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

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

(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

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

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

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

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

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

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诗人李约有一首《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

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

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杜甫《春夜喜雨》阅读2

阅读课内诗歌并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润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第一句写了________________,

后面三句集中写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画线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体现了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诗题为《春夜喜雨》,在诗篇中“春”“夜”“雨”都有了,

但“喜”字却没有出现过。请仔细读原诗,揣摩体味,说一说诗人是

怎样对春雨抒发了“喜”的感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乃:就发生:促使植物生长。潜:悄悄地润物:使万物受到水

分的滋养。

2.唐杜甫下雨的季节夜雨

3.(1)好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

(2)等到天亮后,看着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妖美红艳,把整个锦官

城变成了花的海洋。

4.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5.诗中将春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

节”,懂得客观需要。春天里,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

雨就下了起来,赞扬了春雨“及时”的特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

声”将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巧妙地表现出来。诗

题中的“喜”字虽然在诗文中没有露面,但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诗

人的欢喜、喜爱之情,并由此情不自禁地想象:明天必定会春色满城。

(意思对即可)

杜甫《春夜喜雨》阅读3

比较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二题。(6分)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用自己的

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3分)

杜诗:

周诗: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

同之处。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

的理由。(3分)

答:(1)杜诗:①春雨来得及时;②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周诗:①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观。

(2)杜诗要点: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好雨知时节”);②

借住拟人修辞塑造形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③展开想像,寄托情感(“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

城”)④虚实结合,富于变化(以时间为线,眼见与想像相结合);

⑤言有尽而意无穷(由“红湿”、“花重”联想到滋润万物)

周诗要点: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②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耕人”、“花”、|“鸥”的作用);

③结构布局的变化性(先言他物,侧面表现,后见主体,正面突出

“春雨”,前后呼应,彼此补充)

评分标准:本题3分,有观点1分;结合诗句进行分析且能言之

成理,2分。本题不要求考生将两首诗进行比较,只须就某一首在艺术

表现方面的个性略作阐释即可。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7:52: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371591214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春色满城.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春色满城.pdf

上一篇:护士简历封面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春色满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