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翻译

更新时间:2023-03-03 17:39:56 阅读: 评论:0

玫瑰颜色-店长的职责

梦溪笔谈翻译
2023年3月3日发(作者:住校生)

梦溪笔谈:阳燧照物原文注释及翻译参考

梦溪笔谈:阳燧照物原文注释及翻译参考

阳燧照物

【原文】

阳燧①照物皆倒,中间有碍②故也。算家谓之格术③。如人摇橹,

臬④为之碍⑤故也。若鸢⑥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

束⑦,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

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燧面洼⑧,以一指

迫⑨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无所见处,正如窗隙、

橹臬、腰鼓⑩碍之,本末相格,遂成摇橹之势。故举手则影愈下,下

手则影愈上,此其可见。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

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岂

特物为然,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是非相

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矣哉!

《酉阳杂俎》谓海翻则塔影倒,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倒,乃其常理。

【注释】

①阳燧(suì):一种凹面铜镜,镜面呈抛物面,古代用以聚集阳

光取火,其原理与现今的抛物面太阳灶相似。

②碍:阻碍,文中指光的聚焦处,即凹面铜镜抛物面的焦点。

③格术:古代数学术语,由沈括在这条笔记中最早明确提出,用

现代科学术语来解释的话,大致相当于几何光学。

④臬:船上用来支撑橹的小木桩,即力学上的支点,将摇橹的力

往相反的方向作用于水而产生推进力。

⑤碍:阻碍。这里的碍是一种比喻的用法,即力通过支点后作用

于相反方向,用来进一步说明光通过凹面镜焦点的反射情况。

⑥鸢(yuān):老鹰,猛禽。

⑦窗隙所束:被窗户缝隙所束,文中指光线透过窗户细缝,与光

线透过小孔成像的情况相似。

⑧洼:凹陷。

⑨迫:靠近。

⑩腰鼓:古代一种中间细、两端对称的鼓,这里用腰鼓以细处中

心对称的情况来比喻阳燧焦点与光线反射的关系。

麻菽(shū):芝麻、豆子。菽:豆类的总称。

著物:加于物上,文中指将可燃的东西放到凹面镜的聚光点处。

著:加于……之上。

岂特:岂止,不只是。特:只,仅,独。

然:如此,这样。

鲜(xiǎn):少。

易:换,改变。

《酉阳杂俎(zǔ)》:唐代段成式所撰笔记体小说,20卷,《续

集》10卷,以内容广博而著称。段成式(约803863年),字柯古,

晚唐邹平人。

海翻则塔影倒:出自《酉阳杂俎·卷四·物革》。原文为:咨议朱景

玄见鲍容说,陈司徒在扬州,时东市塔影忽倒。老人言,海影翻则如

此。

【译文】

用阳燧照物体都是倒立的影像,是因为中间有障碍的缘故。算学

家说这叫做格术。譬如人摇橹,作支撑的小木桩成了橹的障碍一样。

像老鹰在空中飞行,它的影子随着鹰飞而移动,如果鹰和影子之间的

光线被窗孔所约束,那么影子与鹰飞的方向就相反了。又像窗孔中透

过楼塔的影子,中间的光线被窗孔所约束,也都是倒垂,与阳燧的情

形一样。阳燧的镜面是凹陷的,当一个手指靠近镜面时,像是正的';

当手指渐渐移远到某一位置,像就不见了;超过这一位置,像就倒过

来了。那个看不见的地方,正如窗户的孔、架橹的木桩、腰鼓的腰成

了障碍一样,物体与像相对,就成了摇橹的情形。所以举起手来影子

就越向下,放下手来影子就越向上,这应该是可以看得到的。阳燧的

表面是凹陷的,对着太阳照,光线都集中在内心。离镜面一二寸的地

方,光线集中成一个点,大小如芝麻粒,照到物体上面,物体一会儿

就燃烧起来,这就是腰鼓最细的地方。岂止物体是这样,人也如此,

中间不被外物阻碍的很少。小的就把利害互相改变,是非互相颠倒;

大的就把自己当成外物,把外物当成自己。不要求去掉障碍,却想看

到不颠倒的物象,太难了啊!《酉阳杂俎》所说海翻则塔影倒,这纯属

虚枉之谈。影像通过窗孔就会颠倒,这才是通常的道理。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7:3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3639629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梦溪笔谈翻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梦溪笔谈翻译.pdf

上一篇:圆的周长ppt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