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1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项目施工高空作业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2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桥梁施工高空坠落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
定及进一步好转以及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工作
重点,提出预防事故的思路和办法,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有针对性
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知识》
4应急救援原则
1常备不懈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3迅速、准确
5工程基本情况
我部承建的****工程((K0+000~K54+946.424))段、机电、交安、绿化及房建工程,
位于陕西省****和****境内,长度为54.946公里,为高速公路,地形平缓。
6周边环境、社区情况
本段地势平坦,线路在204省道、神延铁路中间,区域内主要为农田、村庄、煤矿。
7危险源的分布情况
本指挥部管段范围内高空作业施工安全事故危险源主要分布情况:
1墩台身施工
2中高空作业
3架梁作业
4机电安装作业架
5房建脚手架
8专家咨询系统
与所在地****建立对口联络,聘请相关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咨询小组,对我部
的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咨询与指导。并****人民医院建立救援联络,负责我单位伤害事故的救
援咨询和指导工作。同时,建立和****当地消防、派出所的联系,定期聘请专家和专业技术
人员来我单位进行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以及其他有关安全生产方面问题的指导。
9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9.1指挥部成立高空作业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指挥部各部门负责人、调度,各经理部经理、总工程师、安质部长
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
联系电话:****-****手机****
9.2职责
指挥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
1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和事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2千方百计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严格执行有关救护规程和规定,严禁救护过程中的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避免救护
中的二次伤亡和财产损失;
10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法
10.1常备急救装备
1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
救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2通讯装备:指挥部和各经理部配备手机和固定电话,并配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和
建立宽带网络。
10.3联络方法
1电话联系
指挥部:****-****
2传真联系
指挥部:****-****
3网络联系:通过因特网联系。
4手机联系:指挥部应急反应联系方式:详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总预案)中
11应急救援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11.1应急救援队伍建立
各经理部都必须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组织机构和救援队伍。
11.2应急救援队伍任务
1当发生突发性重大安全事故时,应急救援队伍要通过事前计划和制定的应急救援措
施,利用一切力量迅速控制事故的发展并尽可能排除事故,救援和保护好现场人员和场外人
员的生命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小限度。
2应急救援队伍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2)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3)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
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4)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
(5)向有关部门和媒介提供详实情况;
(6)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
(7)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1.3应急救援队伍训练
1应急训练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救援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
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和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
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2应急训练的主要目的:
(1)测试预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在事故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点;
(2)测试紧急装置、设备及物质资源供应,辩识出缺乏的资源(包括人力和设备);
(3)提高现场内、外的应急部门的协调能力;
(4)判别和改正预案的缺陷;
(5)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在单位应急管理的能力方面获得大众的认可和信心;
(6)改善各种反应人员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调水平;
(7)明确每个人各自岗位和职责,增强应急反应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
(8)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3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基本内容:
各单位要采取讲座、模拟、自学、小组受训、受训者和教师互动和考试等方法,对应急
救援队伍进行培训。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应急救援人员分别培训。
培训基本内容:
(1)报警
(2)疏散
(3)救援
(4)指挥和配合
4应急救援演习
(1)目的:应急救援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救援队伍间的协同救援水平和实战能力,
检验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和运作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提高应急救援的实战水平。
(2)演习类型
①基础演习
②专业演习
③战术演习
④自选科目演习
(3)演习的方法和内容
①单项演习:
a通信联络、通知、报告程序演练
b人员集中清点装备及物资器材到位(装车)演练
c防护行动演练
d医疗救护行动演练
e消防行动演练
f公众信息传播演练
②组合演习;
③全面演习(综合演习)。
④演习的时间:各单位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演练时,要精心设计,精心准备,
模拟实际施工流程,安排多种复杂情况。要通过演练,提高各级负责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职
工的抢险救援能力,完善应急组织和预案。
12预防事故措施
12.1高处作业基本概念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
业。
12.2高处作业预防事故措施
1高处作业的安全规定和技术措施以及所需的料具,必须列入该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
计。
2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
3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并落实所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防护用
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4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
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5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定期(一般一年一次)进行身体检查,凡患有高血压病、心脏
病、贫血病、癫痫病、四肢有残缺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6高处作业人员衣着要灵便。禁止赤脚、穿硬底鞋、高跟鞋、带钉易滑鞋、拖鞋及赤臂
裸身从事高处作业。
7酒后严禁高处作业。
8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防护用品,并定
期进行检查认定。
9高处作业应配置对讲机或规定旗语、哨音作为上下联系信号,并有专人负责。禁止多
人乱喊,以免误操作发生事故。
10高处作业场所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体,应一律给予固定或拆除。所有对象均应安放平
稳并不得妨碍装卸和通行。工具使用后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传递工具、零件、材料时,禁
止抛掷。拆卸下来的对象及余料、废料,应及时清理运走。作业通道、工作平台或登高工具,
应随时清理干净。
11遇有六级(含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悬空和攀登从事高
处作业。不得已需要进行雨天高处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的防范措施。
12高处作业安全设施,如受到台风暴雨袭击后,应逐一进行检查。如发生松动、变形、
损坏、脱落、漏雨、漏电等不安全现象时,应立即修复完善。有严重危险的,应立即拆除,
并重新设置。
13所以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等不得损坏或擅自移动和拆除,如因作业需要拆除、
移动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时,必须经现场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措施后,方可拆除。事
后应及时恢复。
13事故处理
13.1事故上报
1事故上报必须实行系统上报制度,即事故工点第一管理者必须立即向各自经理部第一
负责人报告,安全人员必须向指挥部安质科报告,调度人员必须向指挥部调度报告,确保各
系统信息及时、准确,为事故处理和消除损失的扩大赢得时间,指挥部将在1小时内及时上
报公司和当地安监局。
2事故上报程序
(1)工程安全事故上报程序
事故程度伤亡情况上报时间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重伤人身局部或完全丧失劳动力立即(2小时内)指挥部、公司
死亡1次死亡1-2人立即(1小时内)指挥部、公司、安监局
较大伤亡1次死亡3-9或重伤10人以上立即(半小时内)指挥部、公司、安监局
重大伤亡1次死亡10人及以上立即(半小时内)指挥部、公司、安监局
(2)交通事故上报程序
事故程度上报时间报告程序(逐级上报)交警部门责任认定时间
一般事故12小时内立即报告当地交警、指挥部15天
重大事故立即(6小时内)立即报告当地交警、指挥部20天
特大事故立即(半小时内)立即报告当地交警、指挥部20天
3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原则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及时准确。
4事故调查处理程序:
组织调查组,明确任务,进行分工,尽快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分析事
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责任,对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填写调查报告书,结案归档。
伤亡事故发生后,应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尽快进行调查处理,以便弄清情况、查明
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改进工作,并使领导和职工群众从中受到教育,防
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在调查时,要全面细致查看现场,听取当事者、知情人、见证人和基层领导的陈述;要
注意发现痕迹,广泛收集物证;要做详细记录,进行拍照、画图和录象;要及时了解医疗部
门对伤亡情况的报告;要组织计划、物资、财会部门提出经济损失的分析报告;根据需要,
向有关部门索取与事故有关的生产、技术、设备的资料;组织技术鉴定和模拟试验等等。
5伤亡事故调查组职责
(1)查明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伤亡事故的性质和责任者;
(3)提出对伤亡事故有关责任单位或责任者处理依据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议;
(4)向派出调查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调查组成员签名的伤亡事
故调查报告书。
6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
(2)发生事故的单位(包括单位名称、所在地址、隶属关系等)和与发生事故有关的
单位及有关的人员;
(3)事故的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情况;
(4)事故的经过及事故原因分析;
(5)事故责任认定及对责任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处理建议;
(6)整顿和防范措施;
(7)调查组负责人及调查组成员名单(签名),必要时在事故调查报告书中还应附相应
的科学鉴定资料。
7事故处理
(1)在处理事故时,应结合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分清事故的责任,对责任者
进行严肃处理。
(2)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应当追究有关领导和管理者的责任:
①安全工作无人负责,安全管理混乱;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
②没有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人未经工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
③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
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不执行“三同时”规定;
⑤在推行各种经济承包责任制中没有劳动安全卫生内容要求和相应措施;
⑥设备超过检修、检验、使用期,超负荷以及带病运转;
⑦不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⑧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3)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应追究直接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作业;
②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反劳动纪律;
③发现有发生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既不报告又不采取措施;
④擅自使用机器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设备;
⑤不按规定穿戴、使用防护服装和用具;
⑥设计、施工错误。
(4)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对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者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
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①事故发生后,有意破坏事故现场,或对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
②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或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③事故发生后,不积极组织抢救和抢救不力,以至增加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④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
⑤事故发生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⑥非法制造、安装、检修特种设备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5)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所在单位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在事故查处过程中,对事故责任者要根据情节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教育
和给予经济处罚、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7)要认真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根据国家的政策对伤亡人员及其家属在精神上
给予安慰,在经济上给予帮助。
8应当归档的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材料
(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证书
(9)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11)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12)注明参加事故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13)事故处理批复机关的批复意见
(14)有关事故的资料,除了文字资料外,还包括照(图)片、磁盘及缩微胶片等
14工程抢险、抢修
当工程发生险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工程的抢险抢
修,及时排除险情,要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15现场医疗救护
1应急电话
救护电话:120
2常备物品
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冰袋、各种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装置。急救
包、担架、止血带、氧气袋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或石膏绷带等。
3各施工现场还应配备各种常用急救药品及消毒用品。
4施工现场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骤
(1)现场急救概念
现场急救:就是应用急救知识和最简单的急救技术进行现场初级救生,最大程度地稳定
伤病员的伤、病情,减少并发症,维持伤病员的最基本的生命体征。现场急救是否及时和正
确,关系到伤病员生命和伤害的结果。
现场急救工作,还为下一步全面治疗救治作了必要处理和准备。不少严重工伤和疾病,
只有现场先进行正确的急救,及时做好伤病员转送医院的工作,途中给予必须的监护,并将
伤病情,以及现场救治的经过,反映给接诊医生,保持急救的连续性,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
伤员的生存率。伤病员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救护车或直接把伤病员送入医院,则会由
于浪费了最关键的抢救时间,而使伤病员的生命丧失。
(2)急救步骤
急救是对伤病员提供紧急的监护和救治,给伤病员以最大生存机会,急救一定要遵循以
下四个急救步骤:
①调查事故现场,调查时要确保对你,伤病员或其他人无任何危险,迅速使伤病员脱离
危险场所,尤其在施工现场,更是如此。
②初步检查伤病员,判断其神志、气管、呼吸循环是否有问题,必要时立即进行现场急
救和监护,使伤病员保持呼吸道畅通,视情况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伤口、固定、
保存好断离的器官或组织、预防感染、止疼等措施。
③同步呼救。在施救的同时,另派人拨通120,通知救护人员和车辆,并继续进行施救,
一直要坚持到救护人员或其他施救者到达现场接替为止。此时还应反映伤病员的伤病情和简
单的救治过程。
④如果没有发现危及伤病员的体征,可作第二次检查,以免遗漏其他的损伤、骨折和病
变。这样有利于现场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稳定病情,降低病发症和伤残率。
5施工现场事故急救处理办法
(1)止血
①压迫止血法:先抬高伤肢,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在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
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②指压动脉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别采用指压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
脉、股动脉、胫前后动脉止血法。该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2)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医用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在肢体骨折时,又
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损伤,减少疼痛,预防休克。
(3)搬运
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正确的搬运送医院。
①在搬运严重创伤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伤员时,要平卧运送伤员,头部可放置冰袋,
路途中要尽量避免震荡。
②在搬运高处坠落伤员时,若有脊椎损伤可能,一定要使伤员平卧在硬板上搬运,切忌
只抬伤员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伤员。否则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16紧急安全疏散
施工现场应设立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走道、缓降器、救生袋、救生滑梯等,要教
育和培训从业人员学会自救和求救的方法。发生安全事故时,一定要努力保护自己或他人的
宝贵生命。各级领导和救护组要组织好救护工作,要选择现成的疏散通道和设施,做到尽快
疏散人员和设备。如遇到不能处理的紧急情况,要立即报警请求社会支援。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7:0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345731214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空坠落.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空坠落.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