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李白诗歌艺术李福军提要本文认为唐代的饮酒诗,是唐
代酒文化的折射。号称酒仙的李白,酒以诗名,诗以酒名,写下
了不少著名的带有传奇色彩的弥漫着沁人心脾酒香的诗篇。诗与
酒在他的笔下得到完美结合,构成李白诗歌交响乐中最精彩的篇
章,在“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李白与酒的的诗及相关资料
《将进酒》、《把酒问月》、《月下独酌》、《金陵凤凰台置酒》、
《客中作》《南陵别儿童入京》《金陵酒肆留别》等.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
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
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
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金陵凤凰台置酒>
置酒延落景。
金陵凤凰台。
长波写万古。
心与云俱开。
借问往昔时。
凤凰为谁来。
凤凰去已久。
正当今日回。
明君越羲轩。
天老坐三台。
豪士无所用。
弹弦醉金□。【垒土换缶】
东风吹山花。
安可不尽杯。
六帝没幽草。
深宫冥绿苔。
置酒勿复道。
歌钟但相催。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回答者:微积纷-举人五级10-1110:59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
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
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
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乐同销万古
愁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行路难》)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梁园吟》)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
对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四首(其
一)》)
“„„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
二寒夜独酌有怀》)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
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
叔云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
军.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浊酒一杯家万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
有意抱琴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
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
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回答者:什么破名字啊-魔法师四级10-1111:06
以酒论诗——对李白诗风的解析
诗与酒,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最具民族特色的孪生子。
盛唐时期,中国更是诗酒结合的狂热世界。酒因其口感热辣、味
道醇厚、令人迷狂的特性而成为一代诗豪的兴奋剂,催生了无数
脍炙人口的酒诗。李白则更将酒与诗的关系演绎到无以复加的地
步,其诗风也因酒的参与而显得更为豪放、悲壮与飘逸.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少年行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
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
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客中行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山中对酌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
有意抱琴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
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
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原长醉不
复醒。古来圣贤皆寂
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
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
销万古愁。
行路难三首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
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烂草,
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
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
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
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
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大把年纪,
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回答的是一阵爽朗的大笑声。
接着,便听见有人在高声吟诗:“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
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
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
宣平的老翁,他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
知道他住在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
就见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
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
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论怎
么赶也赶不上。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
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
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他撩起袍子又赶了
一程,还是不见老翁,只好失望地回来。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
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
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
一定要找到他!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
也不见老翁踪迹。第三天,第四天,天天落空。第五天一早,李
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
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
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
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
的那位用铁杵磨针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
成针。”要想找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
白紧紧腰带,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
了,摘一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
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他拖着
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转过山口,
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白忘记了疲劳,
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首诗:“隐居三十载,
筑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夫歌垄上,谷鸟戏
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
“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
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
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还真是头回领略哩。他回转身,看见崖石
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
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天
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
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船头弄桨。李
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家在何处?”原来
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
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
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
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李白抬
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重新打量着这位风尘仆仆、满脸汗水的客人,反问道:“你
是„„”“我是李白。”说着,深深地一揖。老人愣住了:“你
是李白?李白就是你?”李白连忙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老人一
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
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求教,实在不敢当,
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
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
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李白真挚的话
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
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
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诗。那朗
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送到百里千里
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
白的游踪。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
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
酒吟诗。他们经常用旁边的泉水来洗酒杯,所以这泉就叫“洗杯
泉”。
有一年,冬天刚到,寒气袭人。住在采石矶的李白,常到街
头的一家酒店里买酒喝。这店是一个姓鲁的财主家开的,人们都
叫他鲁老板。别看这鲁老板表面对人和颜悦色,骨子里才狠哩!
他家用的几个酒保(酒店中的伙计)个个累得弯腰驼背,到头来,
都被他踢出门外。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鲁老板捻着胡子,眯
着眼,笑呵呵地打量着李白,心想,这个穷写诗的离开京都几年
了,带来的钱兴许花得差不多了。记得,李白头次进店,他笑脸
相迎,以后常来常往,他估计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脸色就一次比
一次难看。他暗示小酒保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为李白斟酒:
临走,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便
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边,弦外有音地说:“小店屋
檐太低,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唐初设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学
上有才能的人,为朝廷服务。)这样的大酒壶呵!”李白明知上
回给的钱还够买几次酒,现在看鲁老板这副模样,不愿同他争辩,
就从怀里取出最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扔,“啪”!震得鲁老板两
眼发花,满面乌云立时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识江底浅,
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钱。”他转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
钱!”李白一挥袖子:“算了,别找了,下次再来!”鲁老板两眼
眯成一道缝,一个劲地连说:“是,是!”
第二天黄昏,李白又来了,酒保又为他满满灌上一壶酒。第
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鲁老板很不耐烦,他算算李白丢
下的银子,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语支开酒保,偷
偷地往李白酒壶里兑水。李白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浓,也没说
什么。以后每次来,鲁老板总装得特别热情,亲自为李白灌酒,
暗地里却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无其事。后来鲁老
板干脆给李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李白还以为是酒,高高兴兴地
回到船上,拎起酒壶往杯子里倒,一闻,味道不对;喝一口,“呸”
地吐了出来!一看,才知是又浊又浑的江水。他气坏了,想找店
主论理去。又一想,和这种人没讲头!可是采石矶一带就这一家
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爷面前,李白也不愿低
三下四,更何况对这样一个前(钱)心贴后心的小人呢!更深夜
静,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稳;想写点诗,写不出。多年了,酒,和
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壶下肚,他便暂时忘记愁苦;把雾蒙蒙的
世界,看个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这满目凄凉的采石矶头,连
唯一能使他解闷的酒都没有了!“李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就
写不出诗。他叹了口气,静听着房檐下淅淅沥沥的雨滴声,心都
要碎了。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过一间茅舍,一位两鬓全白的老
人家,朝他点头微笑,热情地请他到屋里坐。一进门,老人朝着
李白便拜:“感谢救命大恩人!”李白呆立着,不知是怎么回事。
老汉含泪诉说道:“我姓纪,老家幽州。那年遭灾荒,我和老伴
带着孩子上山剥树皮。忽然出现两只吊睛白额大虎扑上来,把我
那老伴吃了,我和孩子吓得魂不附体。多亏先生正好漫游到那里,
飞起一箭,连射死了两虎,我父子俩才死里逃生。”李白听了恍
然记起,连忙扶起老汉说:“算不了什么,算不了什么。”老汉说:
“多少年来,为了报恩,我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你,除了你在京都
时,我进不了皇宫外,从金陵到庐州,从宣城到采石,我一直跟
在你身边,捕鱼,打柴。”李白听了,热泪盈眶,一把拉住老人
的手,摇晃着,亲切地问:“孩子哩?”老人顺手一指:“喏,在
酒店里帮工。”李白正想把鲁老板以水当酒的事对老人说,老人
打断了他:“我已听孩子讲啦。那号人,什么事干不出来?!”说
罢,从屋里抱出一大坛子酒,“来,仙人,请开怀大饮吧!”老人
拍拍胸,“往后,你喝的酒,全由我这老头子包啦!”李白乐得
不知如何是好,憋了多天的酒瘾,一下子全冲了出来。他等不得
老人拿菜,端起杯来一饮而尽。饮着,饮着,醉了。他眯着醉眼,
跌跌撞撞地跑到门外“联璧台”上,叫人拿笔;老人知道李白诗
兴来了,赶快递上准备好的笔墨纸张。李白遥望滚滚的大江。如
血的落日,提起笔,一挥而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
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老人伸出颤抖的手,
捧起墨迹未干的草书,奔回茅屋,恭恭敬敬地贴在墙上。
打那起,这间普通的茅屋可热闹起来了。过路的,打柴的,
捕鱼的,都想进来看看墙上的诗,有的抄,有的背,一传十,十
传百。有的还千里迢迢,专门来欣赏这首诗。有人问起是谁写的,
老汉总竖起拇指,自豪地对大家说:“是诗仙李白的手迹!他是
喝了我酿的酒,才写出这般好诗的呀!”一听这话,南来北往的
人都争着到这里,坐下喝两盅,细细品味着这醉人的美酒,领略
着诗人创造的意境„„
也不知从哪天起,老汉开起了酒店,不分日夜,除了为李白
酿酒,还用辛勤的劳作为旅客洗去一路的风尘。从此,“太白酒
家”的店号就亮了出来。那个鲁老板听说姓纪的老头酿酒手艺
高超,生意兴隆。一肚子不快。加上小酒保也跑到太白酒家去,
闹得自家酒店门庭冷落,酒客越来越少,气得他吹胡子瞪眼。左
思右想,也没法子,只得叫佣人捧着几只大元宝,外带两坛美酒,
亲自到江边去拜访李白,目的是想请他也为自己写一首诗,撑撑
门面。李白一眼看出这位鲁老板的来意,冲他摆摆手:“你家酒
池太浅经不住我一口喝啊!”说罢把手一扬,叫船夫开船,只见
竹篙一点,小船轻轻离开江岸,朝江心驶去了。鲁老板急得象热
锅上的蚂蚁,嘶哑着喉咙喊道:“仙人哪仙人,你停停,有话好
说,好说!”跑了几步,被石头绊了一下,“扑通”一声倒在沙滩
上。不久,鲁家酒店关门了,而纪老汉的“太白酒家”生意,却
一天旺似一天。
一年后,老汉不幸病故,李白悲痛欲绝,把酒洒进长江,整
整哭了三天三夜,并且写下一首悼念老汉的诗.纪叟黄泉里,还
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可见,李白与酿酒老汉
情谊多么深厚!千百年来,沿江一带,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店总
以“太白酒家”、“太白遗风”作为店号,用布写好,挑在门前廊
下,表现出对伟大诗人李白的一片真情。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5:4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294131212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李白喝酒的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李白喝酒的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