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从审美角度分析张岱作品的《陶庵梦忆》
作者:周颖玉朱权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3期
摘;要:小品文在晚明时期非常盛行。张岱是明末清初的小品文作家之一,他的小品文很
有特色,其中《陶庵梦忆》最具代表性,内容雅俗并盛。本文试从《陶庵梦忆》的内容简
介、书作背景、写作题材﹑审美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其审美特质“以俗为美、融俗于雅”
的结论。
关键词:小品文;张岱;陶庵梦忆;审美角度
作者简介:
周颖玉(1988.11-),女,江苏泰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在校研
究生。
朱权(1988.5-),男,安徽泗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语言文学,在校研究
生。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3-0-02
一、简介
张岱,明末清初散文家,出生于1597年,逝世于1679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宗
子,号陶庵。1597年张岱出生于官宦世家,早年过着富足的生活。然而其晚年穷困潦倒,深
避隐山,仍执着著述。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张岱文笔清新,针砭时弊,作品多描述山水
田园之类,其中部分作品抒发了明代灭亡后的悲伤之情。著有《公祭祁夫人文》、《陶庵梦
忆》、《石匮书》、《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文学名著。《陶庵梦忆》
尤为著名,其余著作却鲜为人知[1]。
最著名之著作非《陶庵梦忆》莫属,全书总承八卷。书中刻画了明朝时期江南民间之风俗
文化,言简而意赅,生动而有趣!其中不乏生活戏曲休养生息等考究,据此,同时本书中含有
大量关于明代日常生活、娱乐、戏曲、古董等纪实。因此,学者视之为研究明朝物质基础文化
之重要参考。
二、写作背景
龙源期刊网
随着历史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的丰富促进了精神文化的革新,人的思想
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伦理道德不再约束人的行为。游山玩水、世俗市井、风景人文进入了
寻常百姓的生活,这种追风潮是张岱的生活写照,其著作也显示出当时的社会面貌。
明朝晚期小品以短小、性灵、内美为核心,本质上的特点是超越现实的观念,追求独具一
格、别具匠心、不落俗套的审美意蕴。但不乏世俗,形式上深受百姓的欣赏需求及喜好,内容
上刻画寻常百姓的生活,写作题材上通俗易懂,语言平易近人,对象广泛[2]。
三、作品鉴赏
《陶庵梦忆》通过刻画作者人生的回忆,表达了封建士大夫内心情感世界,反映出审美格
局,影响至今。“俗趣”既是《陶庵梦忆》审美之核心,同时也是明朝晚期社会的真实写照。人
类本质上向往自由、快乐、自然、平和、真实。其审美观映射出明朝晚期百姓的精神追求和生
活情调[3]。审美要具体从题材、人物等方面入手,表现如下:
题材方面,《陶庵梦忆》是一个晚明文化世俗历史,充满作者对生活品位独到见解。题材
涉及民俗风味、奇人异事、风景名胜、名山大川等内容,波及生活各方面。八卷之中,内容丰
富、题材层叠:“工艺古迹、茶楼舞榭,歌馆酒肆,阅武迎神,养鸟斗鸡、放灯打猎,山水风
景、说书演戏、文物书画”等世俗民情。作者置身其中,乐不思返。张岱喜好大自然,发现自
然之美,抒发人生之情趣[4]。其小品文表现出“自然纯朴”之力量。
作者用自然的角度描写世俗正如在《陶庵梦忆·扬州清明》中描写扬州清明的盛况:是
日,四方流离及徽商西贾、曲中名妓,一切好事之徒,无不咸集。长塘丰草,走马放鹰;高阜
平冈,斗鸡蹴踘;茂林清樾,劈阮弹筝。浪子相扑,童稚纸鸢,老僧因果,瞽者说书,立者林
林,蹲者蛰蛰。日暮霞生,车马纷沓。宦门淑秀,车幕尽开,婢媵倦归,山花斜插,臻臻簇
簇,夺门而入。
作者用热情飞扬的语言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突出表现张岱小品之特性[5]。
本书中写人的篇章也占了很大部分。传统散文一般讲述是大人物,如英雄豪杰、王侯将
相、文人墨客等,但很少有小人物。而《陶庵梦忆》中描述的都是小人物,有戏子、妓女、帮
闲、牙婆,还有街头卖艺之人等等。作者所选人物各有其特点。如“口角波俏,眼目流利,服
饰恬美”的柳敬亭,说书时“缓缓之言,抑扬顿挫,合情合理,切筋入骨”。作者“本真追趣”,
以技艺描写对象,且体现审美意识和新的价值观。作者打破了世俗等级的传统观念,追求真善
美,因此,生命体验深刻,各色人均能洞察。
如他描写了善于雕刻的雕刻家濮仲谦,在小品文《濮仲谦雕刻》中这样写道: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
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
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
龙源期刊网
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
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
雕刻家濮仲谦虽然技艺高超,但是却一贫如洗。他不追名逐利,一生中坚持做人原则,虽
然是一个平民百姓,却很有名气。作者在文中对这位才品双全的普通市民大加赞赏,其实这也
表达了作者本身的人格追求。
从以上对《陶庵梦忆》的分析,可以看出张岱对生活包括生命的自然、本真的审美倾向。
他跳出了文以载道的古文传统,把世俗的生活素材写入文章之中。此新散文写作的特点是当时
的一大趋势。张岱崇尚自然,艺术创作中不拘于传统的“道统”观念,强调真实自然的生活样态
和人的生命价值,崇尚个性和真善美。
四、总结
以上对张岱的小品文《陶庵梦忆》的审美欣赏,表达了明朝中期的人文风格影响。文人不
再追求传统封建的人伦完美人格,人无完人这种观念大有改变。在这本书中,生命正回归它真
实存在状态。文章中强调真实自然的情感和个性的解放,它的核心是“性灵”,与唐宋古文的核
心概念“道统”相对立,使中国散文获得了一次解放。张岱的这部《陶庵梦忆》表达了对世俗生
活的赞美,对故国乡关之思的感叹,体现了“自然”“贵真求趣”的审美倾向。《陶庵梦忆》之
“真切”“灵性”之美,启迪当代人们淡泊名利、追求自然。
参考文献:
[1]尹恭弘.晚明文化与晚明文学研究论丛·小品高潮与晚明文化:晚明小品七十三家评述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
[2]陈水云,周云.论晚明小品的世俗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112.
[3]许卫全.略论张岱《陶庵梦忆》的审美特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4):39.
[4]马兴荣.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点校说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彭知辉.融俗于雅:张岱小品文审美特征浅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49-51.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4:4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261941211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张岱的作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张岱的作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