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黄河的古诗

更新时间:2023-03-03 13:57:49 阅读: 评论:0

简短故事-许昌旅游

写黄河的古诗
2023年3月3日发(作者:佛言)

古诗词《黄河》原文及鉴赏

《黄河》

唐代:罗隐

莫把阿胶向此倾,此中天意固难明。

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

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

【鉴赏】

这首《黄河》,不是真要赋咏黄河,而是借事寓意,抨击和讥

嘲唐代的科举制度。

一开头,作者就用黄河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

试的虚伪性,揭露官场正和黄河一样污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

的阿胶都倾进去,也无济于事。接着又用“天意难明”四字,矛

头直指统治者。

下面两句,作者进一步描画科举场中的黑暗。李白诗有“君

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黄河古来又有九曲之称,如刘禹锡

《浪淘沙》词:“九曲黄河万里沙”。诗人巧妙地把这两层意思联

系起来,驰聘想象,写道:“解通银汉应须曲”。表面上是说黄河

所以能够通到天上去,是因为它河道曲折。可是“银汉”在古人

诗词又常用来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这句的真实意思是说,能够

通到皇帝身边去的(指通过科举考试取得高官显位),必是运用“曲”

的手段,即不正当的手段。唐代科举考试,特别是到晚唐,主要

不是在考察学问,而是看士子有没有投奔巴结当权人物的本领,

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败的。

古人误以为黄河发源于昆仑山,所以作者说它“才出昆仑便

不清”。这也是有寓意的。“昆仑”同“银汉”一样,是指朝廷豪

门贵族甚至当朝皇帝。因为那些被提拔荐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

与贵族、大臣私下里勾结,一出手就不干不净,正如黄河在发源

地就已经污浊了一样。

五、六两句,包含了两个典故。第五句是指汉高祖在平定天

下、大封功臣时的誓词,誓词里说:“使河如带,泰山若砺。”翻

译出来就是:要到黄河象衣带那么狭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样平坦,

你们的爵位才会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第六句说的是汉代

张骞奉命探寻黄河源头。据说他坐了一只木筏,溯河直上,不知

不觉到了一个地方,看见有个女子正在织布,旁边又有个放牛的

男子。张骞后来回到西蜀,拿这事请教善于占卜的严君平。君平

说,你已经到了天上牛郎织女两座星宿的所在地。

作者借用这两个典故,同样也有寓意。上句是说,自从汉高

祖大封功臣以来(恰巧,唐代开国皇帝也叫“高祖”),贵族们就

世代簪缨,富贵不绝,霸占着朝廷爵禄,好像真要等到黄河细小

得象衣带时才肯放手。

下句又说,封建贵族霸占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

(天上的北斗,古代天文学属于紫微垣,居于天北极的周围。古

人用以象征皇室或朝廷。(他们既然占据了“北斗”,那么,要到

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试求官的人),只要经他们的援引,自然

飘飘直上,不须费力了。

由此可见,诗人虽然句句明写黄河,却句句都在映射封建王

朝,骂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贴切。这和罗隐十次参加科举考

试失败的痛苦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

传说“黄河千年一清,至圣之君以为大瑞”(见王嘉《拾遗记·高

辛》),所以诗人说,三千年(应是一千年)黄河才澄清一次,谁

还能够等得着呢?于是笔锋一转,不无揶揄地说:既然如此,就

不劳驾您预告这种好消息了!换句话说,黄河很难澄清,朝廷上

的乌烟瘴气同样也是改变不了的。这是对唐王朝表示绝望的话。

此后,罗隐返回家乡杭州,在钱镠幕下做官,再不到长安考试了。

这首诗艺术上值得称道的有两点:第一,诗人拿黄河来讽喻

科举制度,构思巧妙;其次,句句紧扣黄河,而又句句别有他指,

手法也颇为高明。诗人对唐王朝科举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

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诗中语气激烈,曾有人说它是“失之大怒,

其词躁”(见刘铁冷《作诗百法》),即不够“温柔敦厚”。

这是没有理解罗隐当时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论”。

扩展阅读:罗隐戏秀才的故事

据传,罗隐年青时就很有文才,能够出口成诗,但由于家里

穷,不得不经常外出做短工度日。清明边的一天,他帮东家种田,

天上飘起了蒙蒙细雨,便跑回东家屋里吃点心,东家就捧来一壶

酒和一盘米粿,就在这时,东家来了三个秀才,于是,东家就招

呼他们一同就餐。秀才们瞧不起眼前这位种田的小伙计,故意七

嘴八舌地对罗隐提出刁难的话题说:“面对此时此景,不妨各人做

一首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才能动手动口——做得出,有得吃,

做勿出,只能干瞪眼。可否?”罗隐心里暗暗好笑,却有意为难

的说:“这恐怕不容易吧。”

三个秀才得意地放肆大笑说:“这是我等用餐前的规矩,反正

有话在先,做得出,饱口福,做勿出,流口涎。”于是,其中一位

立马拂袖先吟:“清明时节雨纷纷,秀才下乡觅诗文。吃个米粿喝

杯酒,来年一定登龙门!”

罗隐听罢,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贵人倒胸有大志,可惜志大

才疏。”没等罗隐说完,第二位又迫不及待的吟上了:“清明时节

雨淋淋,秀才下乡祭祖坟。磕头干嚎多辛劳,黄酒米粿解烦闷。”

罗隐失声笑道:“原来是个假孝子!”此时,第三位秀才早按

捺不住了,就摆摆手抢着高声念道:“清明时节雨飘飘,秀才下乡

访姣姣。吃饱喝足转一圈,觅得佳丽藏金屋。”

罗隐嗤地笑道:“失敬失敬,足下原来是位登徒子。”秀才们

却不理会罗隐的奚落,一个劲地催他作诗。罗隐挥挥手说:“莫急

——莫急,我的诗长着呢,诸位可要耐心听着噢,勿要中间打断,

不然,我就要做不下去的。”秀才们以为罗隐做不出,故作托词,

便一齐说道:“不打断,不打断,你尽管往下做!”罗隐轻咳一声,

从容吟道:“清明时节雨滴答,种田老倌肚饿煞。喝杯老酒润润喉,

吃个米粿填肚角”——罗隐一仰脖子喝完了酒,嚼着米粿继续往

下念:两个三个不够饱,再加四、五、六、七、八”……他边念

边吃,没等秀才们反应过来,就把一盘米粿吃得净光,尔后,打

个饱嗝,续了最后两句:“填饱肚子下田去,哪有闲空瞎搭白!”

说罢扬长而去,剩下三个秀才坐在那儿干瞪眼。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3:5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2306912110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写黄河的古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写黄河的古诗.pdf

上一篇:清澈的小溪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