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挚《蟾宫曲·长沙怀古》原文|译文|赏析
《蟾宫曲·长沙怀古》这首曲子以作者自己失落开篇,继之以“寻
诗”、“寻春”的消解,最后联想到古代与自己同样遭遇的文人,并
引以为同调,抒写了自己满腹的惆怅和落寞。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蟾宫曲·长沙怀古》原文
元代:卢挚
朝瀛洲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州搴若,
谁为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
词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上还享受着登瀛洲般的幸运,傍晚已在湖滨泊船,去岳麓山寻
求写诗的灵感,到湘水边寻找春天。在水乡中把兰花穿以为佩,在小
洲中拔取香草杜若,又有谁为之招魂呢?只是徒然地极目远望那环绕在
苍梧山上的暮云,湘山昏暗,那湘水之神的宝瑟也聚满了灰尘。世态
纷争,悠久而古老的长沙又接纳过多少的迁客骚人呢?
注释
蟾宫曲:曲牌名,又名折桂令。
长沙:古代又称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
瀛洲:本指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网罗人オ,成
立文学馆。入选者极受人羡慕,称内“登瀛洲”,被视为登临仙境一
样荣幸。元代的集贤院,类似唐文学馆,这里暗喻自己有集贤院头衔。
舣(yǐ):使船靠岸。
湖滨:这里指长沙,因长沙地处洞庭湖边。
衡麓(lù):衡山山麓,即岳麓山,在长沙郊外。
湘水:即湘江,经长沙注入洞庭湖。
泽国:指湖南水乡。
纫兰:佩戴着兰花。纫,连缀起来。屈原《离骚》“纫秋兰以为
佩”。
汀洲:水边沙地。
搴(qiān)若:釆摘杜若。搴,采摘。若,杜若,一种香草。这句由
屈原《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化出,意思是釆一枝香草送给
远方的朋友。
招魂:屈原曾于湘江写下《招魂》篇,为昏君楚怀王招魂。另一
解宋玉为屈原作《招魂》。这里借屈原遭流放暗喻自己。
苍梧:又名九嶷山,在今湖南宁远县,相传为舜所葬处。
黄陵:黄陵山,又名湘山,在今湖南湘潭县北。相传山上有舜二
妃的墓祠。
宝瑟:有二十五弦的拨乐器。舜时只有五弦和二十三弦。舜善拨
瑟,且教二妃拨瑟。
凝尘:积满灰尘。
几度:多少次,多少个。
词臣:本指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这里泛指像屈原、贾谊那样的
文士、骚人词客。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
曲子首句“朝瀛洲暮舣湖滨”,“朝”与“暮”自然是夸张的说
法,意在说明境遇改变之迅速。一看便知作者怀古伤情的原因。作者
早上还在集贤院上任,晚上就已经乘船到了长沙,而从他对集贤院的
称呼“瀛洲”来看,他对那里的生活十分满意。
“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交代卢挚到访洞庭一带的目的,在秀
丽的山水中寻找快乐,表达他随遇而安、自寻快乐的积极人生态度。
“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与招魂?”这三句与屈原密不可分。
“泽国纫兰”出自《离骚》中的诗句“纫秋兰以为佩”;“江洲搴若”
出自《湘夫人》中的“搴汀洲兮杜若”;“谁与招魂”中的“招魂”指
的是宋玉为屈原所作的《招魂》作者徘徊在湘水之滨,隔着悠久的岁
月向沉江而死的屈原致敬,其中也包含着对屈原处境与遭遇的深切理
解。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暮色沉沉,苍梧黄陵山
被晚霞笼罩,极目远望,苍梧山上的陵墓、黄陵庙的湘妃宝瑟已经覆
满尘土,令人心生感伤。
“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词臣!”世态变化万千,长沙千百年
来停留过多少遭逐的文人墨客,他们不受皇帝赏识被贬至此,只能用
文字诉说心中的抑郁和愤懑。这样的历史至今仍在反复。可见作者名
为吊古,实际上是在倾诉自己内心的感慨。他歌颂屈原,歌颂那些历
史上同他一样徘徊湘水不得志的词人忠臣,实际上也在为自己明志。
此曲蕴凄凉于苍劲之中,情真意切,令人感动。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3:2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21254121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招魂屈原.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招魂屈原.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