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元宵

更新时间:2023-03-03 13:25:34 阅读: 评论:0

安卓手机截屏-咳嗽不能吃什么食物

故乡的元宵
2023年3月3日发(作者:初一语文教案)

1

长春版《故乡的元宵》文本细读

编写意图

《故乡的元宵》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板块的一篇课文,本板块凸显“民

俗”这一主题。由两篇课文组成:沈从文的《腊八粥》和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民俗,即

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

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

常生活服务。当今青少年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些淡漠,热衷于过洋节。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

文化,不要冷落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我们借助汪曾祺的《故乡的元宵》引领学生走进“民

俗”,感受“民俗”。

主要内容

《故乡的元宵》是汪曾祺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

民间节日活动,为我们营造出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从中可以体会到汪曾祺散文浓郁的生活

情趣和欢乐的气息,展现了乡间的自然与纯美。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

乡土文化的怀恋,以及对故乡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他对年之过去的惋惜,快乐的日子虽有,

可总是很短暂的,我们要享受那幸福时光,但也要学会珍惜,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教学目标

1.认识九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3.了解作者笔下故乡元宵节的相关习俗,体会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喜爱。

4.体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学习作者“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像画面,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由于地域风俗和年代不同,理解课文有困难,边读边想像画面。

题目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

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

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

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正

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

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祝新春的延续,元宵节有成上元节。

2

作者

汪曾祺【1920.3.5农历庚申年正月十五元宵节~1997.5.16】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县城的

一个旧式地主家庭。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北京剧协理事,在海内外出版专著全

集30余部,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异秉》、《大记事》,京剧剧本《范进中举》、《沙家浜》

主要编者之一,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

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写作背景

汪曾祺有着浓烈的乡土文化情怀,80年代起,他写下了大量的忆旧怀人,纪游仿古,谈

论人性,描摹世态人情的散文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壮写故乡的风俗民情的,《故乡的元宵》

写的就是故乡元宵节的习俗。汪曾祺以充满诗意的心态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乡土的交融,营

造出心灵澄静的艺术境界。

基础知识

本课要求认识的9个生字中,“掷”zhi“僧”ng“卸”xie的读音要知道学生读准确,

“捏、盏”的写法应注意,还有“筒”与以前学过的“简”是形近字,注意区分。

高跷:民间舞蹈,表演者踩有脚踏装置的木棍,边走边演。

城隍:迷信传说中守护城邑的神。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像鹿,头上有角,全身有鳞甲,尾像牛尾。古人以

之为仁兽、瑞兽,那它象征祥瑞。

围屏:屏风的一种,通常是四扇、六扇或八扇连在一起,可以折叠。

蓑衣:用草或鬃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轱辘:车轮子。

凄凉:寂寞冷落,多用来形容环境或景物。

欣喜:欢喜,高兴。

重点句子品读

本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通过阅读文本,注意提取相关民俗的信息并想象作者回忆的一幅

幅故乡的风俗画。建议学生提前查找关于元宵节的资料,向长辈了解当地的元宵节风俗,这

些查阅与咨询都能为学习本课打下基础。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的习俗,如送麒麟,吹糖人,

捏面人,抖空竹,看走马灯,看围屏,放灯笼等,这些与学生现在生活较远,为使学生了解

这些习俗,可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这些习俗,激发学习兴趣。

文章开头“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这句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重点突出了故乡的

3

元宵“并不热闹”,引起以下篇章对元宵“不热闹”的描绘。“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

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翠柳’,没有花担子、茶担子。”本句用了五个“没有”来说

明故乡的元宵节是不热闹的。这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好奇,为什么作者故乡的元宵节会这样呢?

从而吸引读者读下去。“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其他地方的元

宵是“闹”,而故乡的元宵却是“静静地”。两相对比,更加衬托出“我们”那里的元宵的“不

热闹”。“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骰子是静静

地卧着,摆赌摊的则抱着膝盖发呆,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摆赌摊的生意不景气,也从侧面反

映出元宵的冷清。“一天快过去了”该段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描写的是元宵那天

白天的情景,重点写其不热闹。后文则宕开一笔,写元宵晚上赏灯、看围屏、放花、放灯笼

的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的对照。“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

节似的。”年年看围屏还是看不够,不看围屏就觉得没有过节,从这一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

作者对围屏、对元宵习俗的热爱之情。最后一段正月十六的情景,所有店铺大开门,开始正

常营业,这也就意味着年就要过去了。人们又开始正常的生活,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年,就

这样过去了。,可见作者对年的依恋,对年过去的惋惜。该段文字与开头相呼应,总结了全文。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节日的古诗词,如《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寒食》等,加深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段意

文章共2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大段。

一、(1~2)总写家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

二、(3~12)写元宵节白天的情景。

三、(13~20)写元宵节夜晚的情景。

四、(21)写过完元宵节,年就过去了。

写作特点

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很值得学习,让学生通过自读,找一找哪些活动是详写,

哪些是略写,文中描绘了故乡元宵节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民间节日活动,其中“看走马灯”部

分是详写;“送麒麟,看围屏,放灯笼”是比较详写的;“吹糖人,捏面人,抖空竹”则一笔

带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知道其好处,使文章生动具体,概

括精炼,画龙点睛,只有浓淡相宜,详略得当,文章才眉目清楚,中心突出。课后布置一篇

小练笔:写一写我们怎样过元宵节,学习文中“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课后习题

一、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4

本篇课文可以说是作者故乡的风俗画,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随着作者的笔触想象作者的思

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培养想象力。

二、思考与交流。

1、作者笔下的元宵节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一说。这道题设计意图是使学

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可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故乡的元

宵节不大热闹,元宵节那天白天没有晚上热闹。只要概括相对合理即可。

2、“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介绍了哪些“灯”?结合相关语句说说各自特点。

这一题应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这个环节是将阅读重点放在了

灯节的“灯”上。设计意图是通过精读重点部分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故乡元宵节的风俗。屋里

有玻璃方灯、琉璃灯、珠子灯、红琉璃泡子。街上有走马灯,里面有来回转动的车、马、人

的影子。孩子们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花灯、马灯等。如:“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

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3、体会本篇文章开头、结尾的妙处,积累写作特点。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习这种写法,

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写法突出故乡的元宵节并不热闹。结尾部分则在介绍故乡风俗习惯的同

时收笔,读来格调清新自然。指导学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

三、拓展与运用

1、请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元宵节有什么特色活动。本环节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对传统佳节

的喜爱,关注自己当地的元宵节的特色活动。可在学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一说。

2、通过本板块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民俗知识?旨在对本板块的学习做一次梳理和小结。

可放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学习。

3、请借助资料了解我国其他传统佳节的民俗。注意搜集并整理其他传统佳节的相关民俗,

使学生了解更多民俗,感受民俗,引导学生多方面去获取信息,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展示。

四、积累

积累的内容是本文中的词语,语文基础知识必须掌握,不仅会写,还要理解意思。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13:25: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211341210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故乡的元宵.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故乡的元宵.pdf

上一篇:神话故事10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故乡的元宵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