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10篇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1)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已经教过的内容有:1、怎样提问题;2、怎样把问题变成课题;3、如
何研究课题;4、怎样查找资料;5、教学评价。有些教学内容在本学期教学中有涉
及,但没有拿出课时讲授,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要作专门的讲解,如:调查与采访;
课题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等。
二、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
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1、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主题的探究实践,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
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并经历科学研
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发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
学会分享与合作,养成科学态度与科学道德。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目标就是要培
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集
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对
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在思维训练中,首先就是训练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其次是思维的目的和方向;第三是开阔思路、知识准备、选择方法。对学生的所
有能力训练,都要在学生参与的活动中进行,教师起一个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具
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怎样提问题、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如何研究课题。
1、怎样提问题。包括这样一些方面:
(1)什么是问题?(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尚待解决或弄不明白的事)
(2)问题从哪里来?(看到的---即观察到的、触到的---实践中遇到的、嗅到
的---生活中遇到的、听到的---生活中遇到的、想到的---来自外部原因或内部
2/31
原因的驱使;所有问题都是通过人的五官感知而来,因此,这些问题又有主动和
被动之分。人的五官感知外部世界后,是否产生问题,就在于人们对此的思考和
有没有问题意识了。)
(3)怎样提问题,即提问题的方法;(提炼关键词或中心词,从是什么、为什
么、怎么样三个方面提问题;提炼关键词或中心词,从类别、范围、原因、结果、
解决五个层次上提问题;运用发散思维的八种方法提问题:a、横向思维法、b、
纵向思维法、c、逆向思维法、d、侧向思维法、e、分合思维法、f、颠倒思维法、
g、质疑思维法、h、克弱思维法)
(4)问题的范畴或领域(所有问题可归为三个领域:社会、自然、自我)
2、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这里要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1)什么是课题。课题是问题的深化,课题是由一些有价值、有创造的问题
进一步形成的。(张怡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__.(141-142).)
课题就是针对某一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定问题,有明确而集中的研究范围、
目的和任务的问题。课题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内容上课题必须是成立的、合理
的、可行的,可以从已知的条件开展实际的研究;二是在形式上必须是规范的,
适合用科学的术语或通用的规则来表述。如课题“农村秸秆焚烧问题调查及对策”
即由“农民为什么要焚烧秸秆?”“焚烧秸秆有什么危害?”“秸秆有哪些方面可以
利用?”等若干问题组成。课题也是有明确意义的科学问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
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将“问题”升华为“课题”,即让学生在问题意识
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课题意识。所谓课题意识,就是指学生在产生困惑、疑问、
不解即问题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构建更深层的心智图式,如“我为什么要研究
这个问题?”“我要研究的问题涉及什么范围或边界?”“我怎样开展研究才是合适
的?”“通过我的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等。
(2)怎样把问题转变为课题。在我们所提的众多问题中确定哪个问题作为我
们研究的课题,这要经过我们的分析来确定。
A、作为课题的问题要符合这样几条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可行
性原则。这里的创新性与科学家研究中的创新性有着本质的区别,只要求所研究
3/31
的课题对学生来说有意义就可以。
B、对问题分类,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知识基础、时间可能、条件许可、经费
许可、学习要求等)的课题。(1)根据问题回答的要求分类,一般可分为“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的问题一般属于基础知识的问题,往往可以通
过到图书馆查找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类书籍找到答案。这种问题的解决一般比较简
单,通常可以通过撰写读书报告的研究形式来完成。"为什么"的问题是属于比较
深一层次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根据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或查阅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怎么
办"的问题属于决策类的问题。它不仅要回答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回答
怎么办。这就需要研究者全面地、综合地看待问题,做出决策。(2)根据问题的
回答方式分类,一般可分为:①读书报告类。主要以文献方法获取信息,然后汇
编成文。②社会调查类。通过调查获取信息,解决问题。③观察记录类。针对自
然现象,不改变条件,坚持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运用观察的现象和数据来回答问
题。④参观访谈类。参观访谈法,通过参观一些特殊场所,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从而获得信息,回答问题。⑤实验研究类。通过改变受控条件进行实验,从而获
得实验数据、现象和结果,解决问题。⑥设计制作类。根据自己知识和经验创造
性地发明和制作一些模型或实物。
把第一和第二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考虑,确定选择什么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
题,但是,作为课题,其文字表达有要求。
C、完善问题的陈述。作为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要清楚研究的对象、研究
的范围、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方法,在课题的表述中,要清楚地告诉人们,你研
究的课题重点是什么,研究方向是什么,是什么范围内的问题,用什么方法来研
究。作为第一次接触课题研究的同学们,他们往往在这些方面模糊不清,因此,
课题研究的开展也就比较困难。
完善问题的陈述,就是要求我们根据选择课题的原则、问题的分类和课题陈
述的一般要求(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法),对问题的陈述进行完善,
使一般的问题陈述变为课题的陈述方式。课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式,也可以是疑
问式。
4/31
3、如何研究课题。
课题一经确立,必须制定详尽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
具体设想,是着手具体研究活动的框架,也可以称作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计
划或方案的基本结构如下:
(1)课题的界定与表达:揭示课题的论点,形成课题目标,以指导研究过程。
课题名称必须简洁、具体、明确。对于刚刚接触课题研究的学生来说,这点在教
学中可以不作要求。
(2)课题的由来:说明产生课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课题产生的背景。告
诉人们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是什么原因激发了你想研究它的。
(3)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揭示课题的价值和课题的研究方向、重点。
(4)课题研究范围的具体表述:即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及实验实施,
资料采集等情况,一般来说课题研究越精深,课题研究范围越小。
(5)研究的方法、途径:方法与途径务必明确,为实现研究目标可用多种方
法进行。如:观察研究、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项目
设计等。
(6)研究的步骤、进度:研究的具体规划,确定每一步骤的时间安排。进度
必须明确,否则研究拖沓,极易落空。此外,步骤与进度充分体现创造性的整、
分、合的劳动,是确保研究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
(7)成果的呈现形式:可以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或发明创造实
物等,此外成果的检测、评价手段等也应明确。
(8)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如果是小组形式的研究,各人的分工明确,以便使
研究顺畅高效。应当指出,研究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对原计划进行修订完善,要学会将计划性和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9)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素质、物资情况、经费情况、
领导支持情况、时间、空间等进行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提出解决办法。
对这几个步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进行一些训练,第一是让他们记住这样
5/31
几个步骤,第二是让他们熟悉怎样完成这些内容,这也是课题研究中的难点和重
点。
当计划制定好了以后,就要着手收集资料了。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小组成
员每人负责一块,通过不同的方法去收集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料,如:从网站上
查找、报刊上查找、图书馆里查找、调查、走访、实验等。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2)
—、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为什么会想到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的特定对象
是什么;通过研究,试图实现什么;想弄明白的问题是什么;决定通过什么方法来
验证研究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具体的时间安排和实施步骤怎样(尤其是
一开始准备实施的步骤),需要哪些工具和资料;如何得到这些工具和资料;小组
成员如何分工合作;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研究成果是研究报告、实物,还是其它;
以及导师的建议和鉴定等。其中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主要部分。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
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名称要简洁明了。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
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概括出来,让人能够从题目中看出要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二)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有的也称“问题的由来”,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是指通过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
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
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
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
6/31
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有时,
也可以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顶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要紧
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五)研究课题的可行性
可行性论证是指课题研究所需要的条件,即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如上网
和设计问卷等比较基础的方法)、实验器材、研究经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及教师的指导能力等。另外,,还应提出该课题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哪
些困难和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学校和老师帮助等等。
(六)研究的内容和难点
高中阶段,研究学习课题研究的类型大致有科学实验类型、读书报告类型、
社会调查类型和项目设计类型等。无论是哪种类型,都要有具体的研究内容和预
计的研究难点。
(七)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开题报告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进度、时
间安捧安排等。
(八)成员分工
开题时,要明确课题组每个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角色和应完成的任
务,如组织协调、资料搜集和处理、撰写报告、外出调查、拍摄等等。
(九)预期成果及表达形式
预期成果即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
式有很多,
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等,一般是论文或调查
7/31
(实验)报告等形式,成果表达方式是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形式来表现。
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
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二、撰写开题报告注意事项
1.课题研究背景说明大而空
2.课题研究价值判断欠全面正确
3.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研究问题偏离课题中心
4.研究步骤不合理,研究方法欠科学
5.对课题研究困难估计不足
为了方便开题会上进行开题报告,有能力的课题组应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运用PowerPoint制作好开题报告会所需要的PPT演示文稿(幻灯片),还应
该做好开题的答辩准备。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3)
高三(8)班语文科第一次研究性学习总结(作业:给第一次月考答题提建议、
写反思活动)
一、答题卡上分别有两名同学提出建议,而且每名同学分别有4点以上的建
议;除了两名同学的建议之外,还有自己的反思、总结或者努力的方向。更为值
得庆幸的是,有一名同学找来了3名同学提建议。(共33人)
二、部分同学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建议,显得很醒目。
三、同学们提出的建议操作性很强,可以指导我们高考复习。
念名字
一、少数同学只有1名同学的建议(缺少另外一名同学的建
议,或者只有两名同学的建议而没有本人的反思)。(共21人)
8/31
念名字
二、有3名同学只有一名同学提建议(缺少另外1名同学的建议,本人也没
有写反思)。(共3人)
1、多积累基础知识;2、掌握小说类文章阅读的答题模式;
3、作文要切合题意,不要偏题;4、字体尽量写得美观;5、选考题要慎重
选择;6、背诵题要尽量拿满分;7、提高
选择题命中率;8、作文要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题材新颖;9、作文要
拿54分以上;10、文言文要积累实词的意思,要结合语境理解;11、默写要仔细
检查,切忌粗心大意;
12、卷面书写有待提高;13、提高作文的文采;14、作文例子较少,没有抓
住材料的中心,字迹不清楚,涂改较多,卷面不整洁;15、回答小说类文章阅读
或者实用类文章阅读要分点回答,条理比较清晰;16、作文字数写到950字比较
好;
17、文章中没有优美语句;18、要仔细审题;19、文言文翻译要抓住关键词;
20、作文要适当用排比、比喻手法;21、做题目不能太赶,要看清要求;22、作
文的涂改不要太明显,应该逐字划掉,轻划即可;23、作文举完例子后,分析不
到位;24、材料作文要记得引用材料;25、实用文体发挥得比较好,继续发扬;26、
古诗词这方面要多做题,掌握答题技巧;27、诗歌鉴赏要把握好诗歌的主题(作
者的情感);
28、合理分配考试时间;29、实用类文体答题仍需改进,要分点来答;30、
注意把握好时间,试卷上不要留空;31、平时要多练习、多总结、多跟同学交流;
32、默写只得5分,要加强,拿满分;33、书写方面最好不要连笔,太潦草了影
响得分;34、多加强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35、建议同桌多多阅读美文,增加作
文的文采;36、每天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37、现代文阅读还有提升空间;38、
掌握小说主要情节的作用;39、看一些标杆作文,搜集一些优美语句;40、强迫
自己,抓好早晚读。祝你成功!
9/31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4)
经过几次较为深入的对鲁班湖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我们已经逐步掌握了鲁
班湖的基本情况,这里就我个人在这次研究性学习的看法和感受作以下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我任务重点是负责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其中就包括鲁班
湖的概况,现有旅游资源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原始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当地工作
人员和游客的问卷调查资料的收集。这次是我们四个人第一次在一起进行课题的
研究性学习。由于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不够深,以及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经验,
这就决定了我们四个人必须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集体,用各自的优势去弥补他
人的不足,从而使我们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我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十足的进步。无论是在面对多种选择的关键地方,
还是在应对社会上各类人物上,我都在这次的活动中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无
论是在选择资料内容上,还是在整理资料和统计资料上,我都通过这次活动深刻
体会到了统筹安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无论是在社会实践能力上,还是在社交能
力上,我都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提高和进步。通过这次活动还使我们理解到将课
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性,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来思
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研究性学习个人
自我总结。又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另外,通过这次
活动还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只有一个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社会
上站住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5)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单凭一人之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的。这
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合作,是整个团队,是大家共同的努力。这让我们深有体会,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也看到了合作的巨大力量。一开始大家都忙着各自分
头寻找相关资料,没有分配任务,开会讨论,等到组内开会召集时,才发现,不
是有的资料没找到,就是同样的资料找了好几份。组员们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互
相埋怨,而是赶快聚到一起开会商议补救之策。我们将任务分割成几份,派给组
员,大家同时工作但侧重点不同。比如这个组员负责找关于贾宝玉的,另一个找
10/31
林黛玉的,还有一个又找薛宝钗的,等等。如果有的组员提前完成任务,也会热
心主动的帮助别的组员。正是因为大家共同合作,互相帮助,以集体的利益为主。
在四个人之间,合作的关系依然紧密,如果查找到与其它组员要找的有关的资料,
大家都会拿出来共享,正是由于这样,虽然研究任务很重,我们却也没有耽误很
多学习时间。团队的精神在每个人心中,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
原以为高中生活只是紧张的学习,其实非也。
高中生活原来是如此多彩的。就以“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来说吧,开始还
不知道它有何意义,自开学到现在,这个过程带给我们许多学习的情趣和全新的
感受。
从一定角度看来,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
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同时,学会对信息进行收
集、分析和判断,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完美人格。以往的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它的表面性,片面
性局部性和机械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而研究
性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主体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
的创造性与多样性,学习评价的多元性与社会性等特点,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
特点恰恰可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自由的,宽松的,向上的学习氛围,这
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研究性学习转变了我们的学习观念,和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我的小组而
言吧,说它简单,最终成果只是一个简单的结果。但是,真是搞起来,要多方面
考虑,还要收集有关资料,再加以运用,这自然会遇到许多麻烦,它给我们很大
创新空间和实践机会,转变我们对学习和生活缺少独立思考新发现的一些依赖观
念,改变我们“死读书”的学习方式,创造另一种学习的风气,营造更优的学习
环境。这对学习科学文化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机
会。同时,研究性学习也促进同学们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个我在学习研究中
有切身的体会,像哪个同学有何特长、爱好,对事情处理的态度,协作能力如何,
这都很容易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我作为本组的组长,有时在分配工作
11/31
过于疏忽,执意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结果造成某些缺漏和过失。幸好还不算严重,
否则我真无地自容,组员也没有责怪于我,反而给我补遗拾漏。我想,这不仅仅
是一种责任,还有我们感情的桥梁在起着作用吧。这段日子,我们一起外出调查,
一起查阅资料,一起总结分析,一起解决问题。经历了如此之多,组员之间不知
不觉中建立了友谊,加深升华了友谊,这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无疑会起巨大的作
用。
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激发了自由创新的热情,培养了独立思考、探
究新事物的科学精神,同时提高了我们协作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正好填补了我
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不足。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以上就是我们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们得到了锻炼,无论
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6)
一.选择课题原因
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杆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
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份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
高营养食品,尤其对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适宜的营
养品。
酸奶的制作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选择此课题,不仅可以锻
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学到一些生活小知识,让学生们体验制作
的乐趣。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本次研究性学习以酸奶的制作为例初步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大致
了解酸奶制作的制作原理和过程和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其次,通过研究此课题,
不仅加强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交往能力,还激发了同学
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锻炼了同学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让我们对此次研究充满
无限期待。
12/31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了解的酸奶的制作原理
(2)知道酸奶的作用
(3)分析影响酸奶品质的因素
(4)清楚酸奶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
(2)进行制作酸奶的实验
(3)讨论并交流
(4)总结并归纳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__年11月—11月底)
1.成立课题小组,并进行组内分工;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小组及个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__年1月—20__年5月)
1.围绕课题在网上查找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
2.整理资料并进行小组内交流;
3.小组内进行课题研究实践;
4,展开小组内经验交流与共享活动。
第三阶段:(20__年5月—20__年6月)
1.与其他组交流实践经验并展示课题成果;
2.撰写小组及个人结题报告。
13/31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7)
一正确认识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是指老师不应当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当积极引导
学生,适时地进行点拔、质疑、启发、解惑;从学生角度看,是指学生的学习方
法应当是探究的,学生不应当满足于死记硬背,模仿重复,而应当猜测、尝试、
质疑、发现,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初探体会。提起研究性学习,人们往往会认为
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是为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必须有专门的老师指导,在
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开设专门课程去进行研究。一部分学校正是这样做的,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好违背了教学规律,实际上是重复过去走过的老路,是变
相的旧的教学模式,是新瓶装老酒,曲解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实际上数学研究
性学习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
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鼓励学生介入数学学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
结果有科学性,但并不强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成果都必须独一无二。研究性课
程的意义在于应用、强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以弥补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不足,并
完成从一味研究“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的教育思想的转变。而在这
种观念下知识本身的获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及在获得的过程
中开发出来的各种潜能。
中学生蕴藏着极为丰富和巨大的创造潜能,关键是我们的教育能否营造适合
他们发展的环境,能否为他们创设发展的空间,提供更多发挥其创造潜能的机会。
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的中学生对社会的回报将是无法估量的,让我们为学生
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当前,
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老师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一味地灌输的不良倾向,看起
来讲了不少知识,实际上这些知识并没有被学生所接受,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应
当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
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
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结构
14/31
根据数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结构
可以是:
1、引入: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进度,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具备研
究条件的课题。目的是使学生明确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数学研究性
学习的课题不仅仅是教师提供,还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
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
的课题。
2、独立探究: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
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
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寻求答案,教师可以巡
视,并且尽量鼓励学生按照不同的方案寻求答案,教师还要在这一学生独立探究
的过程中掌握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
3、分组讨论:对学生独立探究中的困惑问题以及重点、难点、疑点,教师
不要急于讲解、回答,要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以小组的形式引发学生各
抒己见,展开讨论或辩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讨论过程中对积极发言
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与肯定,鼓励。
4、总结、引申:就是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巩固深化所学知识。教
师可以让各个小组的代表谈本组的解题方法、学习体会、学习心得,谈学习中应
注意的问题等等,教师再予以“画龙点睛”。这一过程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手段把
各种正确的思路反映出来,以达到全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最后教师可
以在总结引申的基础上在提出一些延续性的问题,供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三研究性学习实例
例1求的值.
这是高三阶段检测试卷中的一道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让学生说自己的
解题方法,一共归纳整理了以下几种不同的解法:
方法1原式====
15/31
方法2原式===
方法3(原式)==·∴原式=
方法4原式===
方法5cos15°=cos(45°-30°)=,同理sin15°=,代入原式计算得.
归纳完之后,教师并不忙于结束,而是请同学讲讲自己的解题想法,由同学
对每种解法进行评价.在评价比较的过程中,同学们加深了对相关知识方法的理
解记忆和灵活的运用,同时他们相互之间也进行了一次思想交流.紧接着教师提
出下面问题让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
1、若把15°换成a,上面的解法中,哪些还“有效”?学生尝试发现,除
方法5其它都还是可用的,从而总结出这类问题的一般性解法.
2、还有其他解法吗?多数学生苦思不得其解.此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
所给的式子与什么公式的结构形式相象?经过一段的思考,有的学生联想到了坐
标平面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公式.对!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再进一步鼓励学生画出示
意图,并认真观察分析,教师予以巡导,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得出了如下的解
法:
方法6若改写成,则可以看成点和点连线的斜率,此时点M,N在单位
圆上,经过角的计算可得.
于是,
例2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的底面是菱形,且(1)证明:
(2)假定CD=2,CC=,记面CBD为,面CBD为,求二面角—BD—的平
面角的余弦值
(3)当的值为多少时,能使AC平面CBD?请给出证明
解:连结AC、AC,设AC与BD相交于点O,连结CO
(1)∵ABCD为菱形ACBD
又∵,则C在面ABCD内的射影H必在的平分线AC上
16/31
即CH面ABCD
···BDCH
·BD面ABCD∵BDAC·BD面CCAA
···CH∩AC=H····BDCC
·····∵CC面CCAA
(2)易知COC是二面角—BD—的平面角
在CCB中,CC=,BC=2,CCB=,由余弦定理BC=
又∵菱形ABCD的内角BCD=60,∴BCO=
在RtBOC中,BO=BC=1,∴CO=
在COC中,CO=CC=,OC=,由余弦定理COC=
(3)当=1时,能使AC平面CBD
理由:∵=1∴BC=CD=CC
······BD=CB=CD
又
∴三棱锥C—CBD是正三棱锥
设AC与CO相交于G,∵AC∥AC且AC:OC=2:1
∴CG:GO=2:1
又CO是正三角形CBD的BD边上的高和中线
∴点G是正三角形CBD的中心
∴CG面CBD即AC面CBD
这是20__年全国高考的题,很多学生对标准答案的“猜想法”有颇多争议,
有点“不服气”:倘若不知道结果,我们该怎么猜想?为此,我指导学生对这一问
题进行了一次研究行学习:咱们不猜想,看谁能把它计算出来?结果,同学们共
17/31
同研究出了以下方法:
另解:设CC=1,CD=x
∵BCD=CCB=CCD=60,易算出cosCCA=
∴cosCCA=
CD=CC+CDCC_CD_cosCCD=x+1
∴CO=CD—OD=(x+1)—(x)=
∵BCD=60∴CDA=120
∴AC=∴CO=·AC=
CA=CC+CA—2CC_CA_cosCCA=
又∵CAG∽COG且相似比为2:1
故CG=CO·AG=CA
∴CG=CO=()
∵CA⊥面CBD∴CA⊥CA∴CA=CG+AG
∴()=()+()
∴
∴·(舍)
故当=1时,能使AC平面CBD
当然,研究性学习必须服从于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学生的认知结构。我们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克服“填鸭式”教学的倾向,又要克服把研究
性学习变成学科竞赛的倾向。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把知识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
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能取得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理想效果。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8)
18/31
一、课题的确定以及其重要性
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课
改以来,学校也相应设置了有关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这次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
我校六安一中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师生都是一个挑战,通过对素质教育的要义进行深入
理解,并结合身边的生活实际,我们小组将课题定为“高一、二、三年课级课余
活动调查分析”。就目前中国学生尤其是即将步入大学走入社会的高中生而言,
课余生活最多的就是补课,即使有一些学生拥有比较好的兴趣爱好,但苦于家长
和学业的压力不得不选择放弃,这就导致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
进而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也降低(主要因为除了学习便所知甚少),最后当面临社会
的检验之时,学而不会用的学生自然会在优胜劣汰的现实中被扫地出局。梁启超
先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作为与国际接轨在二十一世纪飞速
发展的中国更加需要高素质的人材来作为强大的支撑,而这些人材便大多来源于
拥有无限潜力和激情的学生,所以我和我的学习小组做了这个关于高中生课余生
活的研究课程。
二、调查研究的方式和过程
本次调查我们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辅以随机采访高中各级学生的方法,发
出调查问卷150张,收回有效答卷127张,共采访了30位学生,成功采访了27
名各年级高中生,为我们的论文获取了充分的、有足够代表性的数据支持。
三、问卷与采访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与采访我们发现,在接受调查的45名高一学生中有25名学生的课
余生活以上网游戏为主(占总人数55%),11名学生选择阅读课外书(占总人数
24%),9名学生选择辅导班(占总人数20%),其中有20名学生(占总人数40%)受
到家长要求和影响,而选择辅导班的10个人中只有3个人是自愿,占总人数的
6%。上述数据表明,高一学生虽然受家长和学习影响,但还不是太过紧张,有自
由选择课余活动的权力,但多数人却选择了以上网玩游戏的方式度过,这让人不
免担心沉迷于此会影响身心健康。据采访员李程回报的结果,多数上网玩游戏的
19/31
学生是受到家长的外出管制,被限制在家,只能通过这种方式耗磨完原本应该丰
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虽是家长出于一片好心,但是未免过于极端,反而物极则反。
在接受采访的49名高二学生中,竟有36名学生明确表示课余生活受学习和
家长严重影响,超过了73%,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在家长的要求下竟全部上了辅
导班!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高二不满意课余生活的学生比例占到了87%!据采访
员李程和刘梦源回报的信息显示,有的家长即使没有强制让自己的子女上辅导
班,也会限制子女进行别的活动,在随机采访的27名学生里有13名学生表示自
己高二的时候,一些诸如音乐、美术的辅导班课程都被家长叫停,理由是害怕影
响成绩。
在高三学生一共接受调查的33名学生中,除6名学生选择自由的课余生活
并较感满意外,其余26名学生均为辅导班常客(占到了78%),满意度为一般,
但据采访员李程回馈的信息显示,他们均感压力很大,身心十分疲惫,但高考在
即,不能不奋力一搏。
四、对数据分析的结论
通过上述的数据和采访显示出一个趋势,高中生对课余生活的满意度从高一
时是最高,到高二最低,轮到高三的时候小幅回升转为一般。这个趋势背后也有
一定的意义,中国学校的课内生活尤其是高中生活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紧张
是高中学生生活的主旋律,所以才需要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来调和,高一到高二
对课余生活态度的转变也是可以理解。但是,高二的不满意到高三的一般(即可
以接受的态度)转变,不禁让人心忧——真的是不再在乎课余生活了吗?真的对课
余生活改变态度了么?其实在家长的要求下和学业的重压之下,从原来不满的抗
争发展到最后无所谓的麻木不仁——无所谓什么课余生活了,反正自己也改变不
了。中国学生为什么会被说没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我想与此不无关联,生搬硬
套固然是一种没有创造力的表现,但是究其原因,我们大多数的高中生在这个阶
段便已经养成服从的习惯(绝对服从家长,绝对服从自己无法抗拒的东西),以后
步入大学和社会仍将保留绝大部分。别人说是,我不去说不是,那个专家说一,
我就不敢说二——反观美国学生,老师一犯错,必定揭出其短,专家的话他们也
要怀疑半天,这才能创新,打破规矩,才能成新的方圆。
20/31
从整体数据上看,高中生的课余生活时间呈现出一种“从高一到高二递减,
到高三几乎没有”的趋势,虽为高考的大环境所迫,但也不是没有时间实践。从
人步入社会的时间段来看,高中生活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多强的实践能力的时候,
只要能掌握日常生活中一些运用学科知识可以解决的实践能力就可以了——比
如说运用物理学科中电路的知识可以找出导致短路的线路,运用酸碱中和的原理
消除井水里过多的碱等等,都是课余生活中可以实践的事情,也不复杂。考虑到
家长对孩子的种种限制,这也怪不得学生,家生的阻碍永远是孩子不可逾越的鸿
沟。
上述的调查还有一点让人十分担忧,在问卷第二大问中我们设置了B项为
“体育锻炼”供学生选择,结果在接受调查中的127名高中生里只有26个人选
择体育锻炼,占总人数的20%左右,数量少得可怜。坦白地说,这种普遍现象在
全中国都屡见不鲜——“腾讯新闻”曾报道中国当代学生身体素质普遍降低,甚
至不如父辈;_年中日两国学生举办友谊比赛时,中国学生几乎没有坚持到最后
的,而日本学生即使发烧也咬紧牙关坚持到了最后,日方负责人曾高傲地表示“你
们中国的下一代是斗不过我们的”。通讯员江远洋走访了市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室,
心理医生告诉我们:一个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人不仅仅只会是身体好,他的韧性
和坚强度也会增强,充满积极的干劲和充盈的激情,对待生活的态度也会开朗阳
光,坚持定量的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中国人是不是东
亚病夫,不是口头说的算,只有整体国民身体素质提高才是正道,而学生则是最
重要的培养目标——少年强则国强!
五、最后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各种数据的分析,我们小组成员经过一番探讨之后,给出以下建
议:
1、高中生应在高一时趁学业较轻之际,抓紧时机通过课余生活强化自己的
各项能力,比如通过集体活动加强个人的团作合作精神,对日后步入社会和适应
工作有相当大的好处。坚持长期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也应当作为课
余生活的重要选择。高二、高三的时候可以减少课余生活的时间,以学习为主,
文武双修。
21/31
2、家长不应过分强求孩子的课余生活,更多地给予孩子自己处理,并给予
一定的指导,这也是对子女独立能力的一种培养。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诸如科学
实验一类的事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在物质上给予支持。
3、学校应减少作业负担和学业重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引导并帮助学生
建立起良好的课余生活习惯,这也同样有利于开展先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学习效率
的提高。主办一些集体活动,借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能
力。
六、课题研究体会
冯骥才先生曾说:“多去看自然博物馆、艺术展等,这些活的,立体的书会
带给中学生更为丰富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人所运用到的知识并非只限于书
本上的条条框框而已,尤其是在这个充满了激烈竞争的二十一世纪,社会所需要
的人才更多的是复合型人才,即使不能保证每一项都是精英但整体知识面较广也
是一种无形的竞争资本,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实践能力能让一个人从一件小
到甚至只是修理同事的电脑这样的事情中也会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其实有
些问题并非只有专家才能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研究学习报告可以较为深刻并充分地揭示出高中学生在
课余生活上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并希望可以为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尽自己的一
份微薄之力。
感谢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的同学与专家!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9)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信息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需要。“教育作为一种
传递文化的工具,它的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
的。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教育传递着不同
的内容,并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
式。”农业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与之适应的是个别式学习;工业社会是大
22/31
工业生产,与之适应的是集体接受式学习;信息时代最大特点是信息的复杂繁多,
对信息快速而准确的处理能力尤为重要,效率低下的传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远
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与之适应的应该是高效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学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实践的需要。随着国家新一
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正式实施起来,各学科
也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语文学科就其性质来说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高
中语文自然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肥沃土壤。相对传统的学习方式和现今的中学生
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性学习方式。虽然研究性学习都在各领域各
学科大力推行与实践,语文学科也进行了不少尝试,然而却是少有真正语文味的
语文研究性学习。具体表现为:语文专题式研究活动的多,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
少;课外校外研究的多,校内课内研究的少;研究性学习方法及理论研究的多,实
践操作研究的少。结果,语文研究性学习背离了自身应有的特点,使语文研究性
学习等同于综合实践课,没有体现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有的特色,改变了语文研究
性学习的初衷,留下的只是一些徒具形式的空壳,影响了学生继续深入进行研究
性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回归语文,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服务,高中语文要有高中
语文的特色,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当然要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个性,基于这
样的认识,我们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内容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以及理论
研究,给“语文研究性学习”下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定义,而国家《普通高中研究
性学习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研究性学习的概定简洁具体、便于操作,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
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这里就明确了研究性学习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特点,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
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
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
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3/31
我们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着建立在国家《指南》对“研究性学习”
的界定基础之上又与高中语文学科紧密结合的产物本身固有的特定内涵。
语文研究性学习,终归还应该是具体的语文学习,而不应该是综合实践课。
因此,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终归还应该是具体的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它的目
标就应该是具体的高中语文,主阵地就是高中语文课堂,当然也不排斥一定的社
区语文活动,以及与其它学科的互相渗透与综合。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但
有研究性质。这种研究性质怎么体现呢?那就是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语文
学习,那么,这种学习就必然是实践性的主动性的学习活动。研究,必然会发现
新的问题,并继而产生新的见解,因此,研究性学习又必然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科学研究,而是获取知识、培养品德、形成能力,总之是
学习,因此,仍然需要老师的指导,要在一定科学思想指导下科学的思考并实施。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为目标,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创造性地从高中语文学习内
容中自主选择、确定相关主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与表
达,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语文学习活动。高中语文研究性
学习的范围是很宽泛的,但凡高中语文学习的听、读、讲、写所有领域都是其研
究学习的对象。
我们的课题遵循“问题就是课题,发展就是成果”思想,坚持“三个结合”
原则,即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生语文学习相结合,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
语文课堂相结合,把语文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生知识的获得、能力、情感、人格的
形成相结合。课题目标定位为高中语文课堂学习实践,旨在研究怎样使高中生在
语文听说读写之中获得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研究高中语文教师怎样进行语文
研究性教学,使师生都获得高效发展,而不是进行关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
争鸣与建构。
具体说来,我们的研究内容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素养,促进语文学科的“有效
学习”。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养成主动学习品质,扭转长期以来的语文课堂被动接
24/31
受式学习方式,变传统的“听语文”为“学语文”,变传统的“理论语文”为“实
践语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和语文学习效率。
2.开展语文“创新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素养,促进语文学
科的“高效学习”。通过个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探索与指导,激活学生潜在的
创造欲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学习的素养。
3.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培养教师“研究性教学”素养,积极构建高中语
文“有效课堂”、“高效课堂”。通过教学目标双向细目化专题式研究性教学的研
究与实践,培养师生的研究素养,形成特色语文课堂,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我们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建立在现当代中外人文研究、教育研究理论
新成果之上,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精神指导下,并创造性接受
现阶段语文研究性学习研究的新成果。
1.建构主义理论。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
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建
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
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要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来支持“学”,教材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
的对象,媒体成为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的认知工具。
2.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只是一种图式化结构,它永远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语句
把客体对象无限丰富的性质毫无遗漏地表现出来,总会留下许多“未定点”,认
为文本解读具有多元性。文学作品“未定点”的不确定性使作品具有了开放性,
这些“未定点”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予以填充和具体化。当代哲学解释学理论
家伽达默尔说:“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
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
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也就是说,对文
25/31
本意义的解读是一个无限增值的过程,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姚斯说:“在
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的作出反应
的环节,它本身便是一种创造历史的力量。”接受美学认为文本解读的多元性也
是由解读主体的异质性所决定的。个体在思想、阅历等各方面都是异质的,在解
读文本的过程中,作者、文本、读者形成了一个三极的格局,那么,任何解读都
只是审美主体从个人独特的视角去理解诠释。总之,文本的开放性和解读主体的
异质性共同增加了文本解读多元性的可能。同一文本,不同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
在自己的期待视野下对其进行不同的体验、解读与研究。
3.创新教育理论。
创新教育,是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
的综合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以培养
创新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创新
教育在我国作为一种思潮是在1999年6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公布以后形成的。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创
新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在知识传授上,反对“填鸭式”,变消极被动的“满
堂灌”为积极的课堂讨论;在学习内容上,反对只强调“专深”,主张通识教育;
在教学目标上,反对片面追求“结论”,而注意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氛围
上,反对强化“严格”,忽视“赞赏”,而力求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另外,
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正是创新教育思想的要求和体现。
4.比较阅读理论。
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根据心理学原
理,彼此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感知对象,同时或相继出现,可以提高感知效果。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可引导学
生把一个独立的文本放到一个更大的参照系中,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两
篇或几篇文本集中起来,有比较、有分析地进行阅读,打开学生思路的闸门,连
点成线,组线成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让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发
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思维能力。
5.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
26/31
崭新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
智能、空间—知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
认为智力以组合的方式进行,每个人都是多种智能的组合体,教育的功能就是扬
长避短,促进个体独有智能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是承认个体的差异
性,在语文领域之中就应该是承认阅读与表达差异的合理性。因此,语文教学应
该允许并提倡学习主体的在学习活动中的个性阅读与个性表达。
6.近现代语文教学新理论。一是叶圣陶的“例子说”教材观。叶圣陶曾说:
“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选本的阅读
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人们将叶圣陶的教材观归结为“例子说”。
既然教材文本是例子,那么“例子”就不能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而只是“桥
梁”。通过这个“桥梁”到达更广阔的人文空间,“达到不需要教”才是语文教学
的终极追求。二是当代的“大语文”教学观。“大语文”教学观主张语文教学以
课堂教学为轴心,向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语文教学同学生的学
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
把传授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和发展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
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
7.中学语文新课标。新课标是倡导语文教学中经典诗文创新阅读的。《普通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注
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学习多角度
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学习用历史眼
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充分关注学
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
见解”。类似表述还很多,很显然,这些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
点与归宿点的,是倡导经典诗文阅读走个性化多元解读之路的。
四、研究方法与计划
我们的课题创造性借鉴吸收现有的能够拿来为我所用的各种科学研究方法。
27/31
1、文献法。
我们广泛收集并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的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成果,分析借鉴其优
点,改进其不足,大胆拿来为我所用,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运用研究实践之中。
我们从课题开展伊始就创办了“语文研究性学习导报”,开始前半年是每月两期,
后来改为每月一期,向课题组成员及时介绍推荐相关理论文章和课题组自己的科
研成果,给课题组成员以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指导与交流。
2、调查法。
为了摸清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我们印发了相关调查问卷,由各子
课题研究教师负责,在学生中进行信息调查与反馈,从不同角度掌握学生学习习
惯、方法以及对待学习方式转变的态度,从此获得大量而又真实的资料与信息,
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料参考。
3、观察法。
课题研究人员互相深入班级听课,参与校内外课改活动,在听课中了解、掌
握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情况;通过观察不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而观察不同层
次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情况,记录统计并分析所获信息;同时,由教师通过召开学
习主题班会、学习交流活动来观察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方式。
4、归纳法。
为促进课题研究更有效进行,迅速提高课题组成员整体研究水平,我们组织
实验班学生和课题组成员教师及时进行教和学的经验总结,形成教育教学论文和
案例,并以自办的“研究性学习导报”为交流平台,及时发表交流课题组成员的
研究文章、开发的案例、研究成果和学生作品,以期互相学习借鉴,共同提高。
两年来,我们编印了22期导报,及时发给课题组成员进行研究交流。
本课题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具体分四步实施:
(一)课题酝酿确立阶段(20__.10-20__.12)
①确立子课题目录;
②各个教师的具体情况认定,成员申报子课题;
28/31
③总课题审定成员申报的子课题。
(二)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__.12-20__.1)
①各子课题制定相关的研究细目,及课题组成员分工;
②调查了解实验班学生对语文教学现状的看法;
③了解教师前阶段个体研究的情况,找准下阶段研究的重点;
④印发、学习并研究相关理论文章,确立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⑤了解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研究。
(三)实验阶段(20__.1-20__.12)
①理清语文课程资源情况,找准开发和配置的突破口;
②开展子课题的实践研究;
③广泛开展读写专题研究,作好个案积累与分析,使有成型的成果出现;
④有目的地举行围绕课题研究为中心的公开课、研究课等教学实践研究活
动,重点抓好课前集体准备、课后评析反思等环节;
⑤及时写好阶段小结和研究论文,使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将
教学实践的第一手材料及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阶段性专题性成果。
(四)总结结题阶段(20__.12-20__.2)
①各子课题开设课题研究汇报课;
②召开课题研究评议会,撰写子课题结题报告;
③课题组对各子课题进行评估验收;
④申请结题,收集、整理研究成果和教育教学论文等一系列材料;
⑤集中各子课题研究材料,形成课题研究综合成果;
⑥准备总课题结题报告,迎接市教科院专家组进行课题验收。
29/31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报告(10)
一、课题的来源和确定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学实践活动课
的开展,是贯彻这种教育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校都对此
作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在新课改的教材中,各科也安排了有关探究性学习
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软硬件都相对落后,学生基本都来自于农村,他们不
如城里的同龄人见多识广,独生子女或者留守少年的家庭教育环境,使他们缺乏
自信,也缺乏对周围人事的关心。我校实行双休日,对距家较远而不能回去的寄
宿生而言,往往有大量时间可以支配,作为班主任正好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开展一
些有意义的研究性活动。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我校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阅读了大量研究性学
习案例后,结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实际,我将课题定为“校园·生活”。营造一个
文明安全的校园,需要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才能使学生关爱自己的校园,了解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校园主人翁
的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校园文明,远离危险,参与营造“平安校园”,同时,
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道德素质。
二、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
(一)课题目标
1.认识到维护和创造校园文明、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2.让学生学会设计、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合作、讨论以及与他人的沟通,
学会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校园,关爱他人。
(二)方案设计
1.子课题的确立
30/31
“校园·生活”涉及面很广,学生也各有所长,各人兴趣爱好也不一样,又
要调动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和学生共同设计了以下七个课题:
纪律现状与问题、卫生现状与问题、校园安全现状与问题、校园水电节约情
况调查、教学情况调查、校园饮食情况调查、学生课余时间安排情况调查、
2.具体方案设计
课题组成员为高一_班__名同学。在公布七个子课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研
究内容,编成七个小组。每小组任命一名组长,再由组长组织成员共同讨论本小
组研究方案,然后进行分工实施。
三、活动实施过程
1.学习培训:对学生进行社会学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信息分析、撰
写报告等)指导。
2.分组讨论,制定调查问卷并各复印__份。讨论确定本组研究方案并进行
调查。
3.各小组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并撰写调查报告。由班主任进行整体
汇整。
4.课题总结。由班主任撰写整体报告,并利用班会课,对学生的调查活动
进行总结点评。
四、学生的研究成果
(一)纪律现状与问题调查报告
总体来说,我校大多数学生的纪律状况良好,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尊敬师长,
考试和作业过程中都有较强自主性。但也有11%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如打饭插
队,上课玩手机或者睡觉现象等等。
问题存在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自律,同时和部分老师要求不严格也密切相
关。
(二)学校卫生现状调查报告
31/31
对于寝室卫生,有一半同学认为寝室卫生间设计不合理。59%的同学认为寝
室区有异味、不卫生。但同时,同学也坦承各班寝室垃圾能够及时清理。
对于教室卫生,高中部有近五成的班级达不到清洁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
普遍原因是少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于校园卫生区卫生,绝大多数同学能够将垃圾倒在指定场所,对校园卫生
间卫生也基本满意,但近七成的学生认为校园整体不是很清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较强的卫生意识,能够自觉维护校
园和教、寝室卫生,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生活在一个清洁的校园环境中,并承
认这对学习有影响。学生们对良好卫生环境的普遍心理需求,是学校能彻底改善
卫生的希望所在,只要学校适当调整卫生间布局,改善部分设施,加大宣传,班
级进一步加强对卫生管理,并实施有效的监督机制,一个清洁美丽的校园一定会
展现在我们面前。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8:20: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8028501205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高中研究性学习.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高中研究性学习.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