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
作为⼀位优秀的⼈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教学效率。怎样写教
案才更能起到其作⽤呢?下⾯是⼩编帮⼤家整理的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欢迎阅
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1
⼀、教学⽬标:
(1)正确理解健康的完整概念;掌握⼼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2)确⽴保持与增进⾝⼼健康的正确态度与⾏为⽅式
⼆、教学重点:
(1)健康的概念
(2)健康的表现形式
三、教学步骤:
(⼀)健康的概念:
在⾝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们对健康的理解往往是不同的。有⼈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的,这种理解是不全⾯的,还有⼈没有
疾病、⾝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当然进了⼀步,但还是不够完整。健全的⾝体状态除了⾝体⽆疾
病、⽆缺陷外,还应包含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能⼒和对疾病的抵抗
⼒等。
(⼆)什么是⼼理健康:健全的精神是指⼼理⽅⾯的状态。
尽管⼼理健康的标准因社会、时代、⽂化传统和民族的不同⽽有很⼤的差异,但⼈们认为以下三条
应是⼼理健康的⼈所共有的:
(1)⾃我控制的能⼒:⼼理健康的⼈善于控制⾃⼰的情绪,不为⼀点⼩事⽽激动,不会⼀遇问题
就紧张、慌乱,更不会任凭情绪发泄做出越轨的⾏为,⽽是沉着、冷静,善于理智地处理各种事务和问
题。
(2)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个⼈在⽣活中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成功,也会有挫折和失败,
外界的影响也是各种各样的。⼼理健康的⼈总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外界各种影响,既不因胜利
⽽冲昏头脑,也不因挫折⽽灰⼼丧⽓,能恰如其分地估计周围发⽣的⼀切,应付⾃如。
(3)保持内⼼平衡的满⾜状态:⼼理健康的⼈有⾃知之明,处事乐观,从不提出超越现实条件的
过⾼要求,知⾜常乐。另外,从社会交往的⾓度看,⼀个健康的⼈总是乐于同他⼈交往,在群体⽣活中
能协调相处,互相尊重,乐于助⼈,态度热情,关系融洽。健康的⼈还总能从容地承受⽣活和⼯作中的
各种压⼒⽽不感到过分疲劳。
(三)⾝体健康与⼼理健康的关系
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精选5篇)
(1)⾝体健康是⼼理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个⼈若是健康⽋佳或是疾病缠⾝,⾃然
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他两个⽅⾯。⼼情不好、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定程
度上影响⾝体健康。
(2)⼈们要维护和保持⾃⼰的健康,除了注意⾝体健康外,还要注意保持健全的精神状态和健全
的社会交往。
(3)为了有效地保持和增进⾝⼼健康,我们必须树⽴正确的⽣活态度。在家庭、学校、社会与⼈
的交往中要严天律已,宽以待⼈;要善于正确地理解对⽅,并建⽴起协调融洽的⽣活氛围;要正确对待
⽣活中碰到的挫折和失败,做到意志坚定,百折不挠,勇于进取。
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2
“⼼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课题:男⼥两性的智⼒特点
教学⽬的引导学⽣认识到男、⼥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智⼒差异及产⽣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活动⼀:学⽣以⾃⾝的实际情况,来谈谈在⼩学与初中阶段班级、年级及⾃⼰的成绩与分布情况
(男⽣、⼥⽣)。
活动⼆:引导学⽣⾃⼰说说什么是智⼒,智⼒包括哪些⽅⾯。
总结:智⼒包括记忆、思维、感知、语⾔等诸多⽅⾯。男、⼥两性的智⼒在各个⽅⾯都表现出⼀定
的差异,如⼥性的语⾔能⼒胜过男性,⽽男性在⽴意新奇,运⽤抽象名词上⽐较更胜⼀筹,⼥性偏向于
形象思维,⽽男性偏向于逻辑思维。
活动三:先调查学⽣,让说产⽣男⼥两性智⼒差异的⼼理及⽣理原因:
1、⼼理原因:⼥性的语⾔能⼒⽐男性发展得早,故使⼥性在学龄学期具有压倒男性的优势,因最
早的学校学习集中在语⾔能⼒、符号识记⽅⾯,⽽这正是⼥性的优势所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学习
的内容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这时的智⼒测验内容多集中于这⼀⽅⾯,⽽男性智⼒优势恰
好反映在这⼀⽅⾯。许多⼥孩在学习内容发⽣转变时,未能及时转变以前那种形象思维的⽅式,从⽽导
致成绩不佳。
2、⽣理原因:男性染⾊体⽐X染⾊体要短,所携带的基因数也⼤⼤少于X染⾊体,故患遗传病的男
性绝对多于⼥性,使男性智⼒低下者⼤⼤超过了⼥性,男性的智⼒⼜使他们在后期的学校学习中盖过了
⼥性。
活动四:讨论影响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原因:
1、⽗母对男孩、⼥孩的不同期望。
2、社会对男⼥形成的⼀套刻板印象。
3、个⼈的意志努⼒。
活动五:讲故事(教师激励学⽣,个⼈努⼒的没有性别差异!)
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3
班会⽬的:
通过班会,引导学⽣正确认识⾃我。针对本班⼀部分同学学习⽬的不明确,经常不完成作业进⾏分
析,增强学⽣的责任感,告诉学⽣应该珍惜今天的学习环境,严格要求⾃⼰,激发学习热情。慢慢摒弃
厌学这个坏习惯,使同学们明⽩知识的积累能⼒的培养是成功的前提,命运在⾃⼰⼿⾥,未来的路要靠
⾃⼰创造。若想⾃⼰的梦不再是虚幻,就要先踏踏实实的⾛好每⼀步路,就在我们脚下,⼀直通到我们
的梦想之颠!现在还⼩,应该从⼩养成习惯。
班会形式:
让好学⽣们⾃⼰发⾔,说说⾃⼰对于学习的认识,然后再叫不经常完成作业的⼈谈谈
班会主题设计:
让学⽣们从⾃⼰的⾝边搜集例⼦,⽤于班会中。
班会准备:
1、召开班⼲部会议:针对班上所存在的问题,确定以《如何解决厌学问题》为主题。
2、收集资料:围绕《如何解决厌学问题》收集相关资料(例如:厌学导致的严重后果的案例;厌
学⼼理的⼼理测验题等资料)。
3、确定主持⼈:王思睿
班会过程:
⼀、班主任致辞:
我们班是⼀个团结友爱,上进的班级,经过了四年多的努⼒⼤家都有所进步。但是有⼀部分的同学
还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厌学的现象,不完成作业。为了我们在以后的⽇⼦⾥更好的学习,深刻了解厌学
的危害性及其⾃信的重要性,我们班特地搞了这次的主题班会。下⾯宣布主题班会开始。
⼆、主持⼈发⾔:
“每个⼈的⼀⽣中有许多个阶段,⼩学阶段是⼀个打基础的阶段,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然⽽,有
些同学从现在起就不完成作业,有厌学的现象,这些可怕的困惑围绕着⼤家,使我们离学业的成功越来
越远,最后就影响到我们今后的⼈⽣道路。接下来,我们来看两个很典型的⼩学⽣因厌学问题⽽导致犯
罪的案例。”
典型案例1
林某学习基础差,上课听不懂,下课不想学,导致对学习没有信⼼。⽽且学习⽬的不明确,容易受
⽹络、游戏的影响,把本来应该集中在学习上的注意⼒转移到其他爱好上。再加上⽗母对孩⼦过于溺
爱,不忍⼼对孩⼦严格教育,对孩⼦的管教和约束⼒度不够,导致林某出现厌学⼼理。于3⽉11⽇晚,
林某在⽹吧⾥玩⼀种⽤⼑捅⼈的暴⼒游戏时,由于他技术⽋佳,每次都被⼈捅倒。坐在林某旁边的⼀名
年龄相仿的少年陈某也在玩同⼀游戏,陈某忍不住对林某冷嘲热讽。在⽹络上杀红眼的林某当即⽕冒三
丈,因他平常专打⾎腥暴⼒的游戏,操起⽹络⼑剑或枪炮,冲上去就杀他个天昏地暗,鲜⾎淋漓,不杀
死对⽅就决不下⽹线。沉浸在暴⼒游戏中不可⾃拔。结果抓起⽹吧⽼板的菜⼑,砍断陈某的脖颈、砍断
⽹吧⽼板⼿臂,致使⼀死⼀伤残,铸成悲剧。最后直到警⽅赶到现场,林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了
⼈。会不会坐牢?”
典型案例2
周某是个⾃控能⼒差,学习⽬的不明确的孩⼦,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作业拖拉,敷衍了事,甚
⾄出现抄袭现象;常常考试作弊,违规违纪,对⽼师的批评和教育⽆动于衷,甚⾄产⽣逆反⼼理和对抗
情绪,其家长希望⼦成龙都希望⾃⼰的⼦⼥将来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学习上要求⾃⼰的⼦⼥能够考
出好成绩,能够超越别⼈。因此⼀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红皂⽩,也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的原因,不
是打就是骂,给孩⼦增加了⼼理压⼒,因⽽孩⼦不堪重压,⾃尊⼼受损,厌学的情绪随之产⽣,对其家
长的严加管教不服,不仅厌学,⽽且产⽣对抗⼼理,最后⼀⽓之下,选择了向这世上最亲的家⼈投毒。
”某⽇晚上,他⽤⽛签瓶装了甲胺磷,趁母亲切⼟⾖时,将甲胺磷倒进烧⾁的铁锅中。最后导致⼀死⼀
重伤。
“从上述两例⾎淋淋的铁证告诉我们,⼩学⽣的⼼理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对社会上
普遍的厌学现象,再针对我们班的厌学现象,进⾏分析
三、班主任发⾔。
主要从两个⽅⾯阐述。
①来学校学习的⽬的和意义
②如何认识读不好书的问题
四、班⼲部就我们班所存在的⼀些厌学情况进⾏分析。
①学科厌学
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因为不喜欢某中学科,⽽导致学习成绩⼀直下降,⼀直培养不出学习兴趣。
②过敏性厌学
过敏性,即⼀种在学习情境刺激下产⽣的下意识的较强烈痛苦的情绪反应⾏为。有过敏性厌学的学
⽣对上学接触⽼师、提问、⽗母唠叨等,常常是过敏的。
过敏性厌学的学⽣在其所厌烦的学科学习过程中,⼀般都能体验到极⼤的过敏性痛苦情绪。多发⽣
于上进⼼强,学习⾃觉性⾼的学⽣⾝上,其中⼜以⼥⽣居多。她们⼀般是那种积极努⼒学习、急于取得
成效的学⽣,当其产⽣厌学⾏为后,⼀⽅⾯感到很深的恐惧、担忧,另⼀⽅⾯总是逃避对⾃⼰厌学的学
科的学习。⽽恐惧担忧与逃避⾏为⼜加深了这种厌学⾏为的痛苦体验。
③潜意识条件性厌学
我们班某某学⽣,⾝⾼体健、性格开朗、精神饱满并情绪乐观。就这样⼀个⾝⼼健康得让⼈羡慕的
学⽣,上课总是不能专⼼听讲,⽼师讲课他做⼩动作,回家不认真完成作业。
④⾮过敏性厌学
某某在⼀开始就是那种典型学习困难学⽣,学习成绩在班级后⾯波动。起初她想要奋起直追,可
是,⽆论如何也追不上,后来成线连连下跌。分数⼀次⽐⼀次低。
⾮过敏性厌学不只是对某个学科表现出轻度的不适反应,多以⼼烦为主要体验,但体验不到极端的
痛苦。这类学⽣中有⼀部分是长期学习落后并⽐较认同现状的学⽣;另⼀类是在经过长期努⼒之后进步
不明显或有所退步,信⼼不⾜⽽情绪低落者。
五、主持⼈发⾔:
“看到⼤家总结的⼏种厌学现状,我深感痛⼼,我们以后是继续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还是以更加积
极的态度去⾯对?经过⽼师和班委的商讨,我们总结出了⼏条缓解厌学情绪的措施。现在与⼤家分享:
①缓解学业焦虑
选择适合⾃⼰的⽬标动机⽔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平都容易使⾃⼰产⽣失败体验⽽导致⼼理压
⼒。
未来对于每⼀个⼈来说都是⼀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应将⾃⼰的精⼒和时间投
⼊到现实的⽣活和学习中去。我们还⼩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如果现在不学习,产⽣厌学⼼理,对我们今
后的发展有很⼤的影响。
②正确看待信⼼问题
1、对⾃⼰有⼀个客观、全⾯的评价。
2、体验内⼼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败是由于⾃⼰努⼒不够或⽆效努⼒。
3、制定阶段性⽬标。
4、在不断达到⽬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5、增强⾃信⼼。
6、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③怎样克服精⼒分散
第⼀步,当出现某种厌学情绪时,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
第⼆步,尽快着⼿拟定⼀份复习计划学习。
第三步,努⼒学习,养成良好习惯
六、主持⼈⼩结:
“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受益匪浅。再⼤千世界⾥,遇到不如意的⼈和事数不胜数,那么我们是浑
浑噩噩的度过呢还是该以⼀种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对它呢?现如今我们这⼀代普遍与家长存在着代
沟,所以建议⼤家多坐⼀坐,与班主任聊⼀聊。通过这次班会课,我们班⼜应该以⼀种什么样的⾯貌去
⾯对以后的课程,我们拭⽬以待,期待着转变。在今后的学习⽣活中,我们要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把我们
班建成⼀个优秀的班级体。
七、班主任评价班会:
我们的这次班会⾮常成功,希望同学们⼀起努⼒!
厌学现象导致的后果是很严重的,如果不好好学习,没有⽂化很容易⾛上犯罪道路,我们班是个优
秀的班集体,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同学都能健康成长,让厌学现象远离我们班。
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4
班会⽬的:
1、学会正确对待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
2、通过活动,帮助学⽣认识早恋的含义及其“利”与弊,
3、引导学⽣把爱慕化为纯洁的友谊,形成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并能利⽤“异性效应”不断完善和
提⾼⾃⼰,顺利地渡过青春期。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泰坦尼克号;蓝⾊⽣死恋;红楼梦;影视海报……听到“爱情”这个话题,你们⼼⾥有什么感受?是
羞涩,是兴奋,还是期盼,抑或是怨恨?不管是什么感受,我们都要⽆法回避。
⼆、论说爱情,
(⼀)各学习⼩组开展讨论:我怎样看待中学⽣早恋?
(⼆)⼩组展⽰:
1、将观点写上⿊板,
2、阐述各⾃观点,
3、适当展开⿊板上观点辩论。
三、明辩爱情,
1、青春的爱(喜欢不等于爱情)
2、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理
3、爱情与友情的区别
四、早恋成因分析:
内部原因:虚荣⼼作怪,错误的荣辱观念造成因为早恋⽽产⽣的错误的⾃我感觉,继⽽引发互相攀
⽐⼥朋友,或者相关暴⼒事件;责任⼼太差,低下的道德⽔平造成对早恋持有游戏的态度,不敢对双⽅
的感情负责,不敢对造成的伤害负责。
外部原因:受爱情书刊、影视作品等影响,受成⼈恋爱影响,⽐如前⼏年《还珠格格》热播时,很
多青少年都开始疯狂模仿;还有作为独⽣⼦⼥在家庭⽣活中的孤僻性,和上代⼈有不可逾越的代沟,没
有同龄⼈进⾏感情交流从⽽引发早恋。
那么畸形早恋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同学们对学习兴趣淡薄,从⽽此类“外物”很容易使同学
们分⼼。孔夫⼦说:年少之时,⾎⽓⽅刚,戒之在⾊。同学们正处于学习的⼤好时机,如果能对学习产
⽣浓厚的兴趣,就能坚定信念,⾃觉做到珍惜时间,不虚度青春韶华。正⽓于内,邪不相侵,就不会出
现学习的时间想着他(她),不会拿学业为代价去畸形早恋,当然也不会本末倒置地去接受种种诱惑或
制造⽆聊的暴⼒事件,从⽽能够正确处理⾃⼰感情发展需要,将男⼥同学之间的友谊正常化。
五、早恋的危害
1、早恋会影响学业。
2、早恋还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理和⼼理痛苦。
3、早恋容易⾛下坡路甚⾄⾛上犯罪的道路。
4、容易出现打架、⽃殴现象。
六、早恋的.对策
1理想观价值观⾼尔基说:⼀个⼈的志向越远⼤,他的才⼒也就发展的越快
2⽇常⾏为规范的教育
3违反纪律、是⼀种不理智的⾏为
4构建严整、和谐、民主的班集
5加强班级⽂化建设,⽤丰富的形式引导学⽣,树⽴正确的交友观。
6家庭教育创造⼀个宽松健康积极⽂明向上的家庭氛围。
七、总结:
爱在⼼中是⼀股催⼈奋进的⼒量,但有时候“爱”在⾏动上可能会成为我们成长的绊脚⽯!以上我们
就时下部分中学⽣的⾏为做了讨论,接下来我想请⼤家谈谈发⽣在⾃⼰⾝上的⼀些⼩故事,也许它是⼀
种没有结局的故事,也许只是成长过程中的⼀种模糊⽽美妙的感觉,但我相信它们都纯真美好,希望在
这样的交流中我们能够更好的认识⾃⼰以及这样⼀个美妙年华中我们所经历的⼀切美好。最后前后呼应
提出问题:我们在恋爱吗?理想爱情的实现⾄少需要具备这样三个条件:相对稳定的⼈格;经济上的独
⽴;了解、容纳、关怀他⼈的能⼒。
中学⽣⼼理健康教育班会教案5
⼀、导⼊:
现在的你们是不是对⾃⼰、对⾝边的异性产⽣了⼀些兴趣,开始关注青春期有关⽅⾯的问题呢?呵
呵,不⽤害羞,我⾸先保证我尊重⼤家的隐私,若我后⾯提问的问题有涉及你们的隐私,你们有权利拒
绝回答。好,现在我们来个“姿势调整”——你们准备好了,敞开⼼扉和我聊聊“青春期”的问题了吗?准
备好的同学可以把双臂张开,做开放的姿势,没作好的同学,可以双⼿环抱地抱在胸前,当你们觉得你
们准备好了,在张开双臂,让我知道你们的态度,谢谢!
⼆、活动过程:
讨论:
1、你对异性有朦胧的喜欢吗?有过喜欢的⼈吗?
2、你已经“恋爱”或正在“恋爱”吗?
3、你想现在“恋爱”吗?
4、你⽀持“恋爱”吗?若现在有个很符合你的要求的⼈说喜欢你,你会和他(她)成为男、⼥朋友
吗?
5、你知道如何保护⾃⼰不受异性的侵害吗?
(由于担⼼学⽣的隐私性被同学知道⽽避免回答,所以在⼩讨论调查中采⽤特殊的坐姿:⼀⼿放在
桌上,头趴着,另⼀⼿放在头上,⼤家听指导语表决意见,直到我拍掌,⼤家才能⼀起抬头!尊重别⼈
也尊重⾃⼰!)
三、知识点评:
1、青春期性意识的发展⼀般可分为四个时期:
(1)性抵触期。在青春发育之初,有⼀段较短的时期,青少年总想远远避开异性,以少⼥表现得
尤为明显。这主要与⽣理因素有关。由于第⼆性征的出现,使青少年对⾃⾝所发⽣的剧变感到茫然与害
羞,本能地产⽣对异性的疏远,部分⼈甚⾄对异性反感。此期间持续1年左右。
(2)仰慕长者期。在青春发育中期,男⼥青少年常对周围环境中的某些在体育、⽂艺、学识以及
外貌上特别出众着(多数是同性或异性的年长者),在精神上引起共鸣,仰慕爱戴、⼼向往之,⽽且尽
量模仿这些长者的⾔谈举动,以⾄⼊迷。
(3)向往异性期。在青春发育后期,随着性发育的渐趋成熟,青年⼈常对与⾃⼰年龄相当的异性
产⽣兴趣,并希望有机会接触异性,或在各种场合想办法吸引异性对⾃⼰的注意。但由于青少年情绪不
稳,⾃我意识甚强,因⽽在接触过程中,容易引起冲突,常因琐碎⼩事⽽争吵甚⾄绝交,因此交往对象
常有变换。
(4)恋爱期。青春发育完成已达成年阶段,青年把友情集中寄予⾃⼰钟情的⼀个异性⾝上,彼此
常在⼀起,情投意合,在⼯作、学习中互相帮助,⽣活中互相照顾体贴,憧憬婚后的美满⽣活,并开始
为组织未来的家庭做准备⼯作。这时的青年对周围环境的注意减少。⼥青年常充满浪漫的幻想,向往被
爱,易于多愁善感,男青年则有强烈爱别⼈的欲望,从⽽得到独⽴感的满⾜,他们的⼼情往往较兴奋。
2、异性效应:
如某班外出野餐,第⼀次男⼥分席,男孩⼦你争我抢,狼吞虎咽,⼀桌菜吃个精光。⼥孩⼦在嘻笑
打闹中,把⼀桌菜也很快地报销了,杯盘狼藉。第⼆次男⼥合席,情景⼤为改观,男孩⼦你谦我让,⼤
有君⼦之风度,⼥孩⼦温⽂尔雅,⼤有淑⼥之风范。由于“异性效应”,男孩往往为此激励⾃⼰,成绩优
异,谈吐⽂明礼貌,举⽌潇洒⾃如,服饰整洁⼤⽅,富于勇敢探索精神,具有豁达的胸怀和男⼦汉的⽓
质。⼥孩⼦也不知不觉地对⾃⼰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举⽌优美⼤⽅,待⼈温⽂尔雅,⾔谈风
趣,富有修养。
3、异性交往的意义
男⼥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少可以表现为以下⼏个⽅⾯:⾸先,智⼒⽅⾯。男、⼥⽣在智⼒类型是
有差异的。男⼥⽣经常在⼀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的智⼒活动
⽔平和学习效率。
其次,情感⽅⾯,⼈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
是在同性朋友⾝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是有差异,⼥⽣的情感⽐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
⼼,情感中富有使⼈宁静的⼒量。这样,男⽣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平和的⼼绪与同情的⽬光中找
到安慰;⽽男⽣情感外露、粗扩、热烈⽽有⼒,可以消除⼥⽣的愁苦与疑惑。
最后,个性⽅⾯。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我们的⼼理发展往往会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与异性的
多项交往更能丰富我们的个性,多项的⼈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使性格
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保加利亚的⼀位⼼理学家说过:男⼈真正的⼒量
是带⼀点⼥性温柔⾊彩的刚毅。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满⾜,于是,彼此间
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尽管健康的两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诸多
的好处,我们也要把握好两性交往的尺度,防⽌“过”与“不及”。
4、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
⾸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性别的意识。思⽆邪,交往⾃然就会落落⼤
⽅。
其次,要⼴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
异性,对异性有⼀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外表像个迷⼈的⼩帅哥,但交往中会发
现他华⽽不实,有的⼈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使。如果只进⾏有限的⼩范围个别交往,
难免会“只见树⽊,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所以,利⽤每⼀次集体活动
的机会,有意识地在更⼴阔的⼈际范围内进⾏交往,是我们⼗分需要的。
再次,交友关系要疏⽽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交往的⼼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
起⼼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
惊、⼼静如⽔的状态。
5、青春期⼼理的⼀般特征:
(1)性⼼理的朦胧性和神秘感。青少年的性⼼理起初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基本上还是⼀种⽣理
急剧变化带来的本能作⽤,好象⿁使神差似地对异性发⽣兴趣、好感与爱慕,但是这种**的萌动,似乎
披着⼀层朦胧的轻纱,其中不少男⼥青年并不了解多少有关性的知识,只是对性有较浓厚的神秘感。这
时他(她)们对异性的兴趣、好感和爱慕,主要由于异性的吸引,正是在此基础上,在朦胧纷乱的⼼理
变化中,性意识会逐渐强烈和成熟起来。
(2)性意识的强烈性和表现上的⽂饰性。青春期⼼理上显著的特点是它的闭锁性和强烈的求理解
性,这也导致了他们性⼼理外显⽅式的⽂饰性。⼀⽅⾯他们⼗分重视⾃⼰在异性⼼⽬中的印象与评价,
另⼀⽅⾯却⼜表现得拘谨、羞涩和冷淡;他们内⼼对某异性很感兴趣,但表⾯上却⼜有意⽆意地表现得
好像⽆动于衷,不屑⼀顾,或作出回避的样⼦;他们有时表现得⼗分讨厌那种男⼥亲昵的动作,但有时
实际上⼜很希望⾃⼰能体验体验……这些⽭盾⼼理的表现,使他(她)们往往产⽣种种冲突与苦恼。
(3)性⼼理的动荡性和压抑性。青春期是⼈⼀⽣中性能量最旺盛的时期。但由于这时不少青年的
⼼理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性道德观和恋爱观,加上⾃我控制的能⼒很弱,因⽽很容易受到外界
因素的影响⽽动荡不安。现实⽣活丰富多采,五花⼋门的性信息,不良的影视镜头,黄⾊的淫秽书刊,
特别是西⽅资产阶级的“性解放”和“性⾃由”的思想影响,极易使个别青年的性意识受到错误的强化⽽沉
醉于谈情说爱之中,甚⾄发⽣性过失,性犯罪。与此相反,另⼀部分青年由于性的能量得不到合理的疏
导、升华⽽导致过分的压抑,有少数⼈还可能以扭曲的⽅式、变态⾏为表现出来,如“厕所⽂学”、同性
恋、窥视或恋物等。
(4)男⼥性⼼理的差异性。青春期的性⼼理由于不同的性别也有明显的差异。在对异性感情的流
露上,男性表现得较为明显和热烈,⼥性表现得含蓄和深沉;在内⼼体验上,男性更多的是新奇、喜悦
和神秘,⼥性则常常是惊慌、羞涩和不知所措;在表达⽅式上,男性⼀般较主动,⼥性往往采取暗⽰的
⽅式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5:49: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937611203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学生心理健康.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学生心理健康.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