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的主人公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该成语意思是背着剂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在句中一般用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予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成语故事:
廉颇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大将率兵攻打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夺取了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从此被拜为上卿。这之后廉颇勇猛善战之名传遍了各诸侯国。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过赵国宦者令缪贤的门客。后受赵王派遣,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凭着智慧与勇气,完璧归赵,得到赵王的赏识,受封为上大夫。
不久,秦国举兵攻打赵国,夺取了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朴县西南)。第二年再次攻打赵国,杀了两万多人。秦国派使者告诉赵王,说愿意与赵王重修旧好,所以要在西河以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与赵王相会。赵王害怕秦国,不想去。廉颇与蔺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软弱胆小。”在两人的劝说下,赵王决定赴会,蔺相如随从同去,而廉颇就在边境列兵等候。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廉颇和蔺相如都是赵国的肱骨之臣,不过廉颇居功自傲,因为看不惯蔺相如地位在自己之上而出言不逊,蔺相如从国家大局出发并不与他计较。后来廉颇也意识到了错误,就背着荆条去跟蔺相如赔不是。
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后要勇于承担过错,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负荆请罪。那么,历史上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详细内容 01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成语用法
1.连动式;2.作谓语、定语;3.用于赔礼道歉的场合。
示例
将相和,国家兴。将相不和,国家败!
成语辨析
近义词
幡然悔悟、引咎自责、肉袒负荆。
反义词
死不悔改、一意孤行、兴师问罪。
歇后语
丈夫赔礼 ——负荆请罪。
成语故事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与渑池会盟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负荆的是廉颇,请罪的对象是蔺相如。
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假意送给赵国十五座城池,以索取无价之宝和氏璧。蔺相如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他临危不惧,斥责秦王言而无信,使得完璧归赵。之后,他又随赵王到渑池赴宴,使赵王免受秦王的侮辱。
蔺相如因连立大功,被封为上卿,地位在老将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自己的功劳比蔺相如大,职位反而比他低,心中不服,几次借机侮辱蔺相如。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每次都忍让回避。
廉颇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十分惭愧,毅然负荆请罪,二人因此结下生死之谊。廉颇知错就改的精神,成为后人的美谈。
负荆请罪具体解释如下:
【拼音】[fù jīng qǐng zuì ]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
【近义词】面缚舆榇、引咎自责、肉袒面缚、登门谢罪、知错即改、肉袒负荆。
【反义词】兴师问罪。
【例句】我今天来是向你负荆请罪的,昨天我不该出言不逊,实在对不起,请你原谅。
负荆请罪里的主人公是谁
负荆请罪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将相廉颇、蔺相如之间的故事。
廉颇是赵国名将,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率兵攻齐,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被封为左上卿。
蔺相如一开始只是宦官缪贤的门客。赵国因为秦昭王索要和氏璧无法决断,缪贤向赵惠文王推荐了门客蔺相如,蔺相如出色的完成了任务,完璧归赵,赵惠文王拜蔺相如为大夫。后来,蔺相如又在渑池会上立功,被赵王封为了上卿,位列大将军廉颇之上。
这样一来,廉颇便感觉很不服气,他认为:“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廉颇觉得他立了这么多大功,如今竟然屈居一个凭口舌之快、地位卑贱的人之下,这是对他的羞辱,以后要是让他遇到了蔺相如,一定要让他当面出丑。
这些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便不肯与廉颇相会。每次上朝,蔺相如总是称病不去。外出,远远望见廉颇,便立刻调转车子回避。
蔺相如的门客忍不住劝谏:“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本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如今您与廉颇官位相同,廉颇口出恶言,您却畏惧躲避,怕得也大过分了。一般人尚感到羞耻,何况是身为将相的人呢!我们这些人没出息,请允许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觉得廉将军与秦王谁更厉害?”众门客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又说:“以秦王的威势,我都敢在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虽然愚钝,难道会怕廉将军吗?我所考虑的是,强大的泰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呀。如果两虎相斗,必定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忍让,就是考虑到国家大局,不敢考虑个人的私怨。”
听说蔺相如的这番言论以后,廉颇非常惭愧,脱去上衣背着荆条,由宾客带路,来到蔺相如的门前请罪:“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意思是说,我只不过是一个非常粗鄙的人,没想到您有如此宽广的胸怀,请您原谅我的过错。
从此,廉颇蔺相如结为生死之交,一同成为支撑赵国的顶梁柱。
负荆请罪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负荆请罪典故的主人公是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负荆请罪意思是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
廉颇:前327-前243,嬴姓,廉氏,名颇,一说字洪野中山苦陉(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镇)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长平之战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入葬于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郝圩村)。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最重要的有三个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负荆请罪的故事概括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
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
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商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807361148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负荆请罪主人公(负荆请罪主人公是谁的主人公是谁).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负荆请罪主人公(负荆请罪主人公是谁的主人公是谁).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