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 亚硝酸盐(泡菜亚硝酸盐什么时候含量最高)

更新时间:2023-03-03 02:08:05 阅读: 评论:0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对泡菜的研究揭示了泡菜中亚硝酸盐形成的原因及其消长规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采摘后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蔬菜在腌制和贮藏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但由于发酵初期杂菌(肠杆菌科细菌和真菌等)的硝酸盐还原酶作用,蔬菜中大量硝酸盐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含量急剧增加。随着发酵体系中氧气的减少,乳酸菌的生长导致pH值降低,杂菌的繁殖受限甚至死亡,乳酸菌逐渐演变为优势菌群。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及乳酸菌自身的酶系统,使相当一部分亚硝酸盐被降解,也削弱了还原硝酸盐的能力。至发酵结束时,亚硝酸盐含量降至最低点,甚至消失。所以从整个泡菜的乳酸发酵过程看,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会出现一个亚硝峰,这是不可避免的。

亚硝酸盐来源
1、食物中作为发色剂和防腐剂的亚硝酸盐。
2、从食物中添加的硝酸盐转化而来。
3、蔬菜,尤其是从不新鲜的蔬菜中转化而来。

毒性危害
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又称正铁红蛋白症):过量的硝酸盐摄入能诱导婴儿高铁血红蛋白症,由于人体内大量的亚硝酸盐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高铁血红蛋白含量上升,因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这时人缺氧,临床表现为口唇、指甲发绀,皮肤出现紫斑等缺氧症状,可导致死亡。常发生于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地区,多发于婴儿。
婴儿先天畸形:亚硝酸盐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6个月有内的婴儿对硝酸盐类特别敏感,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甲状腺肿:有研究认为高硝酸盐摄入能减少人体对碘的消化吸收,从而导致甲状腺肿,但硝酸盐是否是人体甲状腺肿的直接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癌症:使用亚硝酸发色时,亚硝酸盐与肉中的胺反应,生成亚硝基化合物,或在为肠道中的酸性环境下转化为亚硝胺,这些亚硝基化合物均是致癌因子。

预防措施
1、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2、食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存放长时间后再食用。
3、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腌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4、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焯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5、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
6、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8、多食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新鲜水果等。
9、蔬菜食用前沸水浸泡3分钟处理,马铃薯放在浓度为1%的食盐水或维生素C溶液浸泡一昼夜。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在对蔬菜进行腌制时,细菌产生的硝酸还原酶,是泡菜中硝酸盐被还原为亚硝酸盐的决定性因素。自然界能产生硝酸还原酶的细菌很多,大约有100多种,如大肠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变形菌、放线菌、酵母、霉菌等。尤其以大肠杆菌、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粘质赛氏杆菌等可使NO3-厌氧地还原到NO2-的阶段而终止,使N02-蓄积起来。

目前制作泡菜,主要是利用菜株自然带入的乳酸菌进行发酵,菜株上附有乳酸菌,必然也有一些有害菌共存。在腌制的初期,酸性环境尚未形成,一些有害的菌类未被抑制,将会出现硝酸还原过程产生亚硝酸盐。在腌制中期或后期,一些能够耐酸、耐盐、厌氧的杆菌、球菌、酵母、霉菌等仍有一定的活动能力。

所以,即使是正常的腌制,亚硝酸盐的产生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条件掌握得好,亚硝酸盐含量就少;当条件控制不当的时候,如非厌氧环境、杂菌污染等,则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生成。


泡菜含有亚硝酸盐吗

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
泡菜是一种腌渍蔬菜,主要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辅以低盐来保存蔬菜并增进其风味,白菜、甘蓝、黄瓜、萝卜、甜椒等是常用加工泡菜的原料。蔬菜腌渍是以乳酸菌为主的多种微生物并存的发酵过程,形成亚硝酸盐不可避免。
亚硝酸盐为强氧化剂,进人人体后,可使血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运氧的功能,致使组织缺氧,出现青紫而中毒。
拓展资料
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减少亚硝酸盐常用的方法就是多泡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增加,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会降低。
当然了,吃法不一样,口味就不一样,适当的添加富含vc的食物,一方面增加口感,也会减少亚硝酸盐的含量的。

泡菜含有亚硝酸盐吗

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这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并且亚硝酸盐的含量与盐浓度、温度、腌制时间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小作坊或无严格安全检测厂商生产的泡菜更容易出现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因而泡菜不宜多食。

蔬菜在腌制和贮藏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但由于发酵初期杂菌(肠杆菌科细菌和真菌等)的硝酸盐还原酶作用,蔬菜中大量硝酸盐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含量急剧增加。随着发酵体系中氧气的减少,乳酸菌的生长导致pH值降低,杂菌的繁殖受限甚至死亡,乳酸菌逐渐演变为优势菌群。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及乳酸菌自身的酶系统,使相当一部分亚硝酸盐被降解,也削弱了还原硝酸盐的能力。至发酵结束时,亚硝酸盐含量降至最低点,甚至消失。所以从整个泡菜的乳酸发酵过程看,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会出现一个亚硝峰,这是不可避免的。

扩展资料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洋葱、高丽菜等。蔬菜在经过腌渍及调味之后,有种特殊的风味,很多人会当作是一种常见的配菜食用。所以现代人在食材取得无虞的生活环境中,还是会制做泡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泡菜


泡菜亚硝酸盐多久消失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一般在30天左右消失。
一般来说,泡菜在腌制后的第四天,泡菜坛中的亚硝酸盐达到最高峰,第十天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开始有明显下降,到20天之后亚硝酸盐含量已经明显下降,一个月后是很安全的。
泡菜主要是靠乳酸菌的发酵生成大量乳酸而不是靠盐的渗透压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泡菜使用低浓度的盐水,或用少量食盐来腌渍各种鲜嫩的蔬菜,再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带酸味的腌制品,只要乳酸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并使产品隔绝空气,就可以达到久贮的目的。泡菜中的食盐含量为2%到4%,是一种低盐食品。

影响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泡菜中亚硝酸含量的因素有时间温度和含盐量。
泡菜主要是靠乳酸菌的发酵生成大量乳酸而不是靠盐的渗透压来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泡菜使用低浓度的盐水,或用少量食盐来腌渍各种鲜嫩的蔬菜,再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带酸味的腌制品,只要乳酸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并使产品隔绝空气,就可以达到久贮的目的。泡菜中的食盐含量为2%到4%,是一种低盐食品。泡菜属于盐分多的食物,如果食用过多的话对身体健康一定是有一定的影响哦,而且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泡菜中是含有一定亚硝酸盐的了,如果我们适量的吃,那么对于身体来说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吃的太多了,那么无疑就容易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了,需要我们大家尽量避免才行。

泡菜是在蔬菜中加入大量盐及调料制成的半成品菜,但是由于泡菜的制作较简便,耗费的时间比较短,并用料水浸泡,所以泡菜中常含有一定量的硝酸盐类。硝酸盐进入体内后,还会在组织代谢作用下生成亚硝胺。无论是亚硝酸盐还是亚硝胺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特别是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我们大家都知道癌症的危害,是现代社会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杀手了,而且吃泡菜太多了,那么主要会引起食管癌(消化内科,肿瘤科)、胃癌(消化内科)、肝癌和大肠癌(肛肠外科,消化内科,肿瘤科)等。泡菜会导致亚硝酸盐的摄入增加,而且还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一定不要贪嘴,食用不要太多哦。

上面就给大家介绍了泡菜的副作用了,可以发现泡菜虽然本身很美味,但是在吃的时候需要去注意的地方是很不少的了,如果我们吃的太多了,那么就会摄入比较多的亚硝酸盐,不利于我们身体健康,所以大家一定要控制好吃的量才行。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80485114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泡菜 亚硝酸盐(泡菜亚硝酸盐什么时候含量最高).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泡菜 亚硝酸盐(泡菜亚硝酸盐什么时候含量最高).pdf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