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关系宋朝京城是哪个城市)

更新时间:2023-03-03 02:00:28 阅读: 评论:0

北宋历代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扩展资料: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采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这些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也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什么?

北宋历代帝王顺序是:

1、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小名香孩儿。涿郡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政治家、战略家,宋朝开国皇帝。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次子,母为杜氏。

2、宋太宗:

宋太宗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

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3、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

赵恒早年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被册立为太子。至道三年,即位为帝。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促成“咸平之治”。

4、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直至明道二年才开始亲政。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庆历增币”。

5、宋英宗:

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朝第五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

赵曙幼年时被无子的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赵宗实。担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历任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岳州团练使、秦州防御使。嘉祐七年,被立为皇子,改名赵曙,封巨鹿郡公。嘉祐八年,赵曙即帝位。

6、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治平元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正月继位。

神宗在即位之初,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故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推行变法,史称“熙宁变法”。在变法的过程中,神宗以君权的力量,保证了一系列新法的推行。

7、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赵煦早年历封均国公、延安郡王。元丰八年,被立为太子,同年即位,年仅十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

8、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

9、宋钦宗:

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元符三年,赵桓生于坤宁殿。初名赵亶,封韩国公,次年六月晋爵京兆郡王,大观二年晋爵定王,政和五年立为太子,宣和七年,拜开封牧,不久受宋徽宗禅让登基,改元靖康。

钦宗与徽宗听信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金兵围攻开封,却无力抵御。靖康之变后北宋亡国,被金人俘虏北去。南宋绍兴二十六年驾崩于燕京。



历代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是继唐末五代分崩离析之后建立的、一个统一了大半个中国的、新的中央集权的专制王朝。下面是有历代宋朝皇帝列表,欢迎参阅。

  历代宋朝皇帝列表
  宋太祖赵匡胤:

  公元960年:庚申,建隆元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年,后周恭帝柴宗训显德七年

  公元963年:癸亥,建隆四年,乾德元年,北宋灭荆南

  公元965年:乙丑,乾德三年,北宋灭后蜀

  公元968年:戊辰,乾德六年,开宝元年

  公元969年:己巳,开宝二年,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九年,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元年

  公元971年:辛未,开宝四年,北宋灭南汉

  公元975年:乙亥,开宝八年,北宋灭南唐

  公元976年:丙子,开宝九年,宋太宗赵炅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宋太宗赵炅(赵匡义):

  公元976年:丙子,太平兴国元年,开宝九年

  公元978年:戊寅,太平兴国三年,北宋灭吴越

  公元979年:己卯,太平兴国四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片面完毕。

  公元983年:癸未,太平兴国八年,辽景宗耶律贤乾亨五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

  公元984年:甲申,太平兴国九年,雍熙元年

  公元988年:戊子,端拱元年

  公元990年:庚寅,淳化元年

  公元995年:乙未,至道元年

  宋真宗赵恒:

  公元998年:戊戌,咸平元年

  公元1004年:甲辰,景德元年

  公元1008年:戊申,大中祥符元年

  公元1017年:丁巳,天禧元年

  公元1022年:壬戌,乾兴元年

  宋仁宗赵祯:

  公元1023年:癸亥,天圣元年

  公元1031年:辛未,天圣九年,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元年

  公元1032年:壬申,天圣十年,明道元年

  公元1038年:戊寅,景祐五年,宝元元年

  公元1040年:庚辰,宝元三年,康定元年

  公元1041年:辛巳,康定二年,庆历元年

  公元1049年:己丑,皇祐元年

  公元1054年:甲午,皇祐六年,至和元年

  公元1055年:乙未,至和二年,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二十四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元年

  公元1056年:丙申,至和三年,嘉祐元年

  宋英宗赵曙:

  公元1064年:甲辰,治平元年

  宋神宗赵顼:

  公元1068年:戊申,熙宁元年

  公元1078年:戊午,元丰元年

  宋哲宗赵煦:

  公元1086年:丙寅,元祐元年

  公元1094年:甲戌,元祐九年,绍圣元年

  公元1098年:戊寅,绍圣五年,元符元年

  宋徽宗赵佶:

  公元1101年:辛巳,建中靖国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寿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元年

  公元1102年:壬午,崇宁元年

  公元1107年:丁亥,大观元年

  公元1111年:辛卯,政和元年

  公元1115年:乙未,政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元年,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树立金国。

  公元1117年:丁酉,政和七年,金太祖完颜旻收国三年天辅元年

  公元1118年:戊戌,政和八年,重和元年

  公元1119年:己亥,重和二年,宣和元年

  公元1123年:癸卯,宣和五年,金太祖完颜旻天辅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元年

  公元1125年:乙巳,宣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三年,天祚帝被金兵俘获,大辽国亡。

  宋钦宗赵桓:

  公元1126年:丙午,靖康元年

  公元1127年:丁未,靖康二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元年,金国消亡北宋,俘虏宋钦宗赵桓和已退位的宋徽宗赵佶。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宋高宗赵构:

  公元1127年:丁未,建炎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五年,北宋钦宗赵桓靖康二年

  公元1131年:辛亥,绍兴元年

  公元1136年:丙辰,绍兴六年,金熙宗完颜亶天会十四年沿用金太宗完颜晟年号

  公元1149年:己巳,绍兴十九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天德元年,金熙宗完颜亶皇统九年

  公元1161年:辛巳,绍兴三十一年,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金国海陵王完颜亮正隆六年

  宋孝宗赵昚(音“慎”)

  公元1163年:癸未,隆兴元年

  公元1165年:乙酉,乾道元年

  公元1174年:甲午,淳熙元年

  宋光宗赵惇:

  公元1190年:庚戌,绍熙元年,金章宗完颜璟明昌元年

  宋宁宗赵扩:

  公元1195年:乙卯,庆元元年

  公元1201年:辛酉,嘉泰元年

  公元1205年:乙丑,开禧元年

  公元1206年:丙寅,开禧二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元年

  公元1208年:戊辰,嘉定元年

  公元1209年:己巳,嘉定二年,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元年

  公元1213年:癸酉,嘉定六年,金宣宗完颜珣贞佑元年,金国卫绍王完颜永济崇庆二年至宁元年

  公元1224年:甲申,嘉定十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正大元年

  宋理宗赵昀:

  公元1225年:乙酉,宝庆元年

  公元1227年:丁亥,宝庆三年,大蒙古国成吉思汗铁木真二十二年,蒙古汗国灭西夏。

  公元1228年:戊子,绍定元年,大蒙古国也客那颜汗拖雷元年,持续人窝阔台远 征途 中,由拖雷监国。

  公元1229年:己丑,绍定二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元年

  公元1234年:甲午,端平元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大蒙古国木亦坚汗窝阔台六年,金国消亡。

  公元1237年:丁酉,嘉熙元年

  公元1241年:辛丑,淳祐元年

  公元1242年:壬寅,淳祐二年,大蒙古国乃马真后称制元年

  公元1246年:丙午,淳祐六年,大蒙古国乃马真后称制五年,大蒙古国库裕克汗贵由元年

  公元1249年:己酉,淳祐九年,大蒙古国海迷失后称制元年

  公元1251年:辛亥,淳祐十一年,大蒙古国海迷失后称制三年,大蒙古国蒙哥汗元年

  公元1253年:癸丑,宝祐元年

  公元1259年:己未,开庆元年,大蒙古国蒙哥汗九年

  公元1260年:庚申,景定元年,大蒙古国薛禅汗忽必烈中统元年

  公元1264年:甲子,景定五年,大蒙古国薛禅汗忽必烈中统五年至元元年

  宋度宗赵禥:

  公元1265年:乙丑,咸淳元年

  公元1271年:辛未,咸淳七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蒙古汗国正式分裂,元朝树立。

  公元1274年:甲戌,咸淳十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一年

  宋恭宗赵㬎(音“显”):

  公元1275年:乙亥,德祐元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6年:丙子,德祐二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

  宋端宗赵昰(音“是”)

  公元1276年:丙子,景炎元年,德祐二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三年

  宋末帝赵昺:

  公元1278年:戊寅,祥兴元年,景炎三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

  公元1279年:己卯,祥兴二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六年,厓山陷落,赵昺被迫投海自杀,南宋消亡。

猜你喜欢:

1.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2. 北宋朝皇帝列表

3. 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4. 夏朝的历代皇帝列表

5. 周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分别是: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

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隰,宋端宗赵昰,宋卫王赵昺

扩展资料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合称二府,掌文武大权。又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主管财政大权,号称计省。这样三司、宰执、枢密使三权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宋代的皇帝按顺序。

宋朝皇帝顺序:

1.宋圣祖赵玄朗: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2.宋僖祖赵朓:汉族,中国唐朝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高祖父。赵朓曾在唐朝为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今北京)三县的县令。

3.宋顺祖赵珽:唐朝官员,宋太祖赵匡胤的曾祖父。北宋建立后,被追谥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其墓称康陵。

4.宋翼祖赵敬:汉族,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是赵朓的孙子、赵珽的儿子、赵弘殷的父亲、赵匡胤的祖父。曾在后唐为官,历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三州刺史。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追尊赵敬为(大宋)简恭皇帝,庙号(大宋)翼祖。

5.宋宣祖赵弘殷:赵弘殷(899年—956年),涿郡(今河北涿县)人,汉族。后迁居洛阳,汉京兆尹赵广汉之后,赵敬之子,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与继位者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少骁勇善战,初事后唐王鎔,有功,留典禁军。

后汉任护圣都指挥使。入后周,以功累迁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子赵匡胤分典禁兵。显德三年(956年)去世,追赠武德军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年),追谥为武昭皇帝,庙号宣祖,陵曰安陵。

6.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7.宋太宗赵光义: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8.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9.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10.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

11.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生于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

12.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13.宋徽宗赵佶: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14.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15.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16.宋简宗赵旉:又名赵敷,即南宋正安帝、魏国公,在位26天。宋高宗赵构之子,母亲为潘贤妃,宋高宗对他格外疼爱。

17.宋孝宗赵昚: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18.宋光宗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19.宋宁宗赵扩: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

20.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

21.宋度宗赵禥: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

22.宋恭宗、宋法宗赵㬎: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蒙古人上谥号恭皇帝,韩林儿上谥号法宗章文敬武睿孝皇帝。

23.宋端宗赵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二年。

24.宋怀宗赵昺: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扩展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宋朝-百度百科


宋朝的皇帝顺序表

1、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 开宝九年(976) ,在位16年。

2、宋太宗赵炅(光义),太平兴国元年(976)- 至道三年(997),在位21年。

3、宋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 乾兴元年(1022) ,在位24年。

4、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 嘉佑八年(1063),在位40年。

5、宋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 四年(1067) ,在位3年。

6、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 元丰八年(1085) ,在位17年。

7、宋哲宗赵煦,元佑元年(1086)- 元符三年(1100) ,在位14年。

8、宋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 宣和七年(1125) ,在位24年。

9、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 二年(1127) ,在位1年。

10、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 绍兴三十二年(1162) ,在位45年。

11、宋孝宗赵眘,隆兴元年(1163)- 淳熙十六年(1189) ,在位26年。

12、宋光宗赵敦,绍熙元年(1190)- 五年(1194) ,在位4年。

13、宋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 嘉定十七年(1224) ,在位29年。

14、宋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 景定五年(1264) ,在位39年。

15、宋度宗赵禥,咸淳元年(1265)- 十年(1274) ,在位9年。

16、宋恭帝赵隰,德佑元年(1275)- 二年(1276) ,在位1年。

17、宋端宗赵昰,景炎元年(1276)- 三年(1278) ,在位2年。

18、宋卫王赵昺,祥兴元年(1278)- 二年(1279),在位1年。

扩展资料: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宋朝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800281146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关系宋朝京城是哪个城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宋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及关系宋朝京城是哪个城市).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宋朝   顺序   历代帝王   京城   关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