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更新时间:2023-03-03 01:59:56 阅读: 评论:0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什么?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前苏联。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的本体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58厘米,重83.6公斤。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长240厘米,另一对长290厘米。

之后美国于1958年1月3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探险者”1号人造卫星。法国于1965年11月26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卫星”-1(A-l)号人造卫星。日本于1970年2月11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斯普特尼克一号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升空后发射了3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3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斯普特尼克一号是航天启蒙时代的产物,是冷战时期太空竞争的标志。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什么?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前苏联。

1957年10月,前苏联在卫星成功进入轨道之后才对外宣布他们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卫星,这一消息震惊了整个西方世界。

这是前苏联技术优势的重大展示,很多西方国家开始担心武器会不会从天而降。1958年1月31日,美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家1号”成功发射。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外部特征

它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为58厘米,重达83.6公斤。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天线长240厘米,另一对天线长290厘米。

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频率分别为20.005和40.002兆周,无线电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采用一般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

此外还安装有一台磁强计,一台辐射计数器,一些测量卫星内部温度与压力的感应元件及作为电源的化学电池。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

发射第一科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前苏联。

这个卫星在离地面900公里的高空运行;它每转一整周的时间是1小时35分钟,它的运行轨道和赤道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倾斜角是65度。它是一个球形体,直径58公分,重83.6公斤。内装两部不断放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电发报机。

其频率分别为20.005和40.002兆赫(波长分别为15和7.5公尺左右)。信号采用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扩展资料: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40多年来,中国人造卫星“队伍”不断壮大,并在一些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

除了卫星发射任务的国际合作,中国已和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80个出口合同,整星出口数量达23颗,包括13颗通信卫星、10颗遥感卫星,圆了世界上一批“需要卫星、用不起卫星”国家的梦。

2008年中国发射的“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使委内瑞拉拥有了第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它极大改善了委内瑞拉的国家基础设施,降低了电信服务成本,造福了边远地区民众。

2011年发射的“尼日利亚1R卫星”,为尼日利亚提供超过15万个与通信有关的就业机会,可以为尼方的宽带用户每年节约超过9500万美元,为非洲用户节约电话中继和数据交换业务费超过6.6亿美元。

2015年发射的“老挝一号卫星”,向老挝及邻国提供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目前已实现了110套节目的全国播放功能,改变了老挝国内电视业务依靠邻国卫星转播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卫星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哪个国家哪一年发射成功的?

是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发射成功。

斯普特尼克一号是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利用导弹改制而成,为铝制球体,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球体,有4根鞭状天线,内装有科学仪器。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升空后发射了3个星期信号,在轨道中度过3个多月,围绕地球转了1400多圈,最后坠入大气层消失。斯普特尼克一号是航天启蒙时代的产物,是冷战时期太空竞争的标志。

扩展资料:

斯普特尼克主要构造:

斯普特斯一号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的构造很简单,卫星本体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58厘米,重83.5公斤。

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长240厘米,另一对长290厘米。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频率分别为20.005及40.002兆周,无线电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采用一般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秒,间歇时间与此相同。

此外还安装有一台磁强计,一台辐射计数器,一些测量卫星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感应元件及作为电源的化学电池。它的用途是通过向地球发出信号来提示太空中的气压和温度变化。

历史意义:

斯普特尼克1号毫无先兆而成功的发射,导致美国的极大恐慌,并造成史泼尼克危机,因此亦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赛,成为冷战的一个两强主要竞争点。

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的意义,在于通过量度其轨道变化,有助研究高空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并为于电离层作无线电波传递提供原始的资料。

由于卫星填充了压缩氮,斯普特尼克1号亦因此作了第一次人造物体作陨石探测的尝试, 由于高温的陨石穿透了斯普特尼克1号的表面,导致其内压泄漏,这也为陨石的极端高温提供证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斯普特尼克一号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由哪个国家在1957年发射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由苏联在1957年发射的。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揭开了人类向太空进军的序幕,大大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制和发射卫星的热情。
人造地球卫星指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主要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天气预报、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区域规划、通信、跟踪、导航等各个领域。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应用卫星。按航天器在轨道上的功能来进行分类,就人造地球卫星而言,可分为观测站、中继站、基准站和轨道武器四类。每一类又包括了各种不同用途的航天器。

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时间和国家是什么?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1”。它的名字在俄语中的意思是“旅行伙伴”。这艘重183磅(83公斤)的卫星每98分钟绕地球一圈。

卫星壳体由两个铝合金半球壳对接密封而成,内部充有氮气。壳体内安装蓄电池组、无线电发射机等仪器设备。卫星外部装有4根鞭状天线,2根长2.4m,2根长2.9m。星载无线电发射机采用20.005MHz和40.002MHz的频率发送无线电信号。

该卫星开启了人类的航天时代。该卫星于1957年10月4日由卫星号运载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主要用于获取高层大全密度、无线电电离层传输等方面测量数据。这颗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了21天,然后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殆尽。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99961196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哪个国家).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国家是哪个国家).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