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源于介子推的传说,介子推有什么故事吗?
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重耳得知后感激涕零。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则不慕名利隐居绵山
重耳追悔莫及,火烧绵山以寻找,事后却发现介子推背着老母死在一棵枯柳下,并留下遗言:“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当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柳树竟然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以寒食后一天为清明。 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节气的意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各地都发展出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扫墓源自商朝,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从唐朝开始,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扫墓时首先要整修坟墓,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
这种仪式,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古人认为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祸福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培墓是极为重要的祭奠仪式.
扩展资料扫墓祭祀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春祭大节,与春祭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春祭的扫墓祭祖习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于先秦时期南北风俗各异,有些地方扫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
先秦时代北方中原一带扫墓主要在寒食节与寒衣节,到唐宋后清明扫墓才开始在全国范围盛行。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上古四时祭仪中春季祭祀宗庙的大礼称为春礿(后为春祠)之礼。唐代是各地墓祭风俗融合时期,沿袭清明墓祭风俗,并扩大到整个社会。
从《礼经》的记载看,古代北方中原并没有清明上墓祭扫的例规,到了唐朝时清明上墓祭扫已成风气,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在宋元时期,清明节已融汇了寒食与上巳两个节日习俗,并相传至今。
介子推与清明节的故事(清明节与介子推的历史故事)
清明节作文介子推的故事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接下来我整理了清明节作文介子推的故事(精选5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节作文介子推的故事 篇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写的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清明节是24节气之一,是一个传统的民俗节日。每当到清明节时,人们都会去扫墓踏青植树等。一提起清明节还得从介子推的故事说起。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着,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要给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愿意做,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作文介子推的故事 篇2晋国的公子重耳由于遭到陷害于是被迫带着一群家臣出逃,其中包括介子推。他们一路上要吃的没吃的要住的没地儿住,病厄交加,处境相当的穷困潦倒。介子推为了保全重耳的性命,决然的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给他食用。后来,重耳登上了晋国王位,听信奸臣的奉承变得昏庸无道,介子推苦心孤诣的劝导却没有什么用,对于重耳的失望便归隐了山林。重耳知道后就派人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于是就派人把整座山都给烧了,山烧完后便发现介子推与母亲已葬身火海。晋文公悲痛欲绝下,当天下令全国人们禁烟火、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另外为了纪念他还把后一天作为清明节。
介子推非常的钟于国家,一片心诚啊,就和三国时代的神人诸葛亮一样,热衷报效刘备,在刘备死后还用心的辅助他的儿子,语文课本中的《出师表》完完全全的可以看出来。相传介子推死前还留下用血写的诗,他是在用生命来告诫晋文公一定要“清明勤政复清明”。由此可见这个节日的重要性,介子推的故事能被世人传承下来,不单单是只是为了纪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记住中华民族上下五千优良的道德品质。
清明节作文介子推的故事 篇3介子推不言禄写的是重耳在封赏时,介子推和介子推的母亲之间的对话,全是一些不贪图功名利禄的言行举止。
晋国的公子因为内战,在外逃窜十九年,后来成了晋国的帝王,晋文公复位后加封进爵于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人,谄媚的人太多导致重耳忘记了封赏介子推淡泊名利,几次三番的劝解君王清明持正,但是君王重耳根本就没有听见去。就在重耳想起介子推时,介子推高风亮节,早已经归隐山林和老母亲过上了舒适的田园生活,远离世俗。由此可以看出介子推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介子推不言禄,一方面反映了他的忠于君主忠于国家的爱国思想,另一方面突出了他不贪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
介子推不言禄暗藏了精神营养中的精华,人人都应该学习介子推的那种礼贤下士、两袖清风,淡泊名利、除恶荐贤的高尚情操。做人应该保持一颗公正的心态,做一个正气凛然的中华人。
介子推不言禄也告诉了我们要有一颗无心奉献的心。介子推的不言禄完完全全的体现了古代文人曾写过的一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介子推不言禄之所以流传了下来,就是希望我们继承他的优良的精神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发扬光大。现在的社会上确实有许多的`不良风尚,甚至还有一些人道德败坏。贪图荣华富贵先不说,有些人连尊严都不要了。实在是不善之举啊。
清明节作文介子推的故事 篇4早年重耳出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虐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在重耳落难之时,介子推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属难能可贵。
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后,重耳先生一下子由逃亡者变成了晋文公,时值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是以赏从亡者未至隐者介分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介子推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
前往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又命人葬之于绵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将一山岗定为介子推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清明节作文介子推的故事 篇5介子推是春秋晋国的人,他为人比较低调所以历史上对于他出身的记载很少。而介子推节日指的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置的节日。
当年晋国发生政变,介子推追随公子重耳逃到外面,期间经历了多种苦难艰险。有次路中他们的干粮被土匪抢走,公子重耳因为饥寒交迫晕了过去。介子推见状就忍痛割下身上的肉给重耳吃。重耳因为这事非常感动,觉得介子推是一个忠军爱主的人,许诺以后当上君王一定会好好报答他。
后来在数十年后,重耳终于登上王位,晋国内乱四起,晋文公就没有封赏那些追随他的人。后来就有人去主动请赏,而介子推则认为忠于君王的行为没什么值得奖赏的。对于那些主动求赏贪图名利的人的行为介子推非常的看不上,很气愤就隐退深山做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因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时写过一首诗,这首诗后来传到了晋文公那里,晋文公非常后悔就下令寻找介子推。当知道介子推就隐身在深山里就听信了小人的建议让人三面烧山想逼迫介子推出来。可是三天之后都不见介子推的身影,派人上山去看才知道介子推母子在一棵柳树下已经被活活烧死。
对于此事晋文公非常悔恨,为了纪念介子推这种忠心耿耿不屑功名利禄的气节,就造了一个“寒食节”来纪念他。曾经多次身穿素衣带领文武百官来介子推死去的树下拜祭他。这就是介子推节日的由来。通常清明节的前两天就是寒食节,冬至一百零五天后那一天禁火,那天只吃瓜果点心类的冷食。在普通民众的认知里都觉得寒食节的起源是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事情,人们在那个月不烧明火吃冷的食物,后来逐渐改为清明节的前一天做寒食节。后来人们也常用寒食节来纪念去世的亲人。
历史介子推孝敬父母的故事
介子推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着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
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了。
扩展资料介子推 (春秋时期晋国名臣)
介子推(?—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今山西介休市)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
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历代诗家文人留有大量吟咏缅怀诗篇。
追随重耳
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献的极少。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是引发一系列变乱。
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奔翟,随行贤士多人,主要人士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又有“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犨”之说。
介子推即是其中之一。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也尽了犬马之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介子推介子推的故事简介 关于介子推的故事
清明节与介子推:忠臣杀身以事其君
清明节 是我国民间重要的祭祀节日,此时正是万物复苏。天清地明的时节,是人们祭祖、踏青的好时候,而在人们慎终追远、游赏春光的同时,或许还会想起关于清明节的历史传说,那么就让 传统节日 为你讲述,清明节与介子推的故事。
清明节之所以成为节日,得益于 寒食节 。寒食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一般认为是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的出现,有一个动人的历史传说,与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有关。
传说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献公的五个儿子,为争夺太子位而你死我活、激烈争斗,晋献公的宠妃俪姬为了能把自己所生的儿子立为太子,阴谋害死了既定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躲避俪姬的迫害,流亡狄国、齐国、秦国十九年。
十九年间,臣子介子推甘愿舍命相随、陪伴左右,在重耳贫病交加、食不饱腹的困难时期,为了给病中的重耳恢复体质,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一块肉煮成肉汤给重耳吃下,重耳病好之后知道了此事非常感动,更激励自己必须打回祖国去,有朝一日报答同自己一起流亡的贤臣。
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兴师北伐,打回晋国,一举夺得了晋国君位,是为晋文公。掌权之后,晋文公整肃政务,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几年之后晋国趋于强盛,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晋文公对当年跟随他一起流亡的臣子曾经论功封赏,不知何故,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深谙君臣关系、伴君规则,失望之中,毅然功成身退,不露声色的悄悄背起年迈的母亲,隐居到家乡的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深处。
不久,有介子推的熟人为其打抱不平,匿名质问晋文公为何介子推没有得到奖赏?晋文公这才恍然大悟,甚为自责,立即派人去找介子推,并亲自来到绵山下,而介子推决意避而不见。几天的寻找无果让晋文公很是着急。
有人出主意:介子推是孝子,可以放火烧绵山,留出一条下山小道,起火后,介子推会背着老母亲顺小道下山的。晋文公情急之下,居然同意了这个馊主意,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数十里绵山烧为焦土,却未见介子推母子人影。
大火熄灭之后,人们发现在一个山峰上,介之推拥抱着老母一起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晋文公内疚于心,甚感惋惜,下旨把介子椎母子葬于绵山,按介子推姓氏改绵山为介山,并修建介子推祠堂,自谓:“以志吾过,且旌善人”,每年介子推忌日,晋文公都要率领文武大臣前来祭拜。
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正值清明节气的前一天。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诏旨晋国全国:介子推忌日不举烟火,进冷食。后来,人们称这一天为“寒食节”。晋文公亲往绵山祭奠介子推,首开寒食节扫墓之先河,民众亦自发兴起在此时祭奠亡故亲人的习俗。
大概始自唐、宋,寒食节与清明节气合并,称为清明节。扫墓祭奠进一步得到延续;禁火、冷食习俗便渐趋式微。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97131195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介子推清明节的故事(介子推清明节的故事简短).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介子推清明节的故事(介子推清明节的故事简短).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