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24颗“超宜居”星球,人类可以准备“搬球”了吗
地球目前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随着地球环境逐渐恶化,全球变暖的加剧,以及地球自身的演化等,地球将趋于越来越不宜居的状态演化。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生前曾表示,地球迟早会灭亡,人类为了延续生命,应该到外太空寻找可移居的星球。
科学家一直在试图寻找人类的新家园。而最近美德科学家宣称,发现了24颗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太阳系外行星。
我们都知道行星自身不发光,因此搜寻起来恒星困难得多。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家第一次在宇宙中发现系外行星后,便开始寻找宇宙中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目前,科学家发现了4500颗太阳系以外的行星。
而就在近日,美德两国研究人员宣布,根据一系列"行星超宜居"标准:行星质量、体积、年龄、温度、是否有水的存在、与恒星距离等进行比对后,最终从这4500颗系外行星中精挑细选出来24颗可能是潜在的“超宜居”的行星。通过观测研究表明,这24颗行星的基本条件看上去,比地球优越许多。
但这24个超宜居候选星球里,没有一个可以满足科学家设定的所有宜居条件,一般只能满足3或4个条件,不过这也已经意味着有可能比地球还要宜居。
恒星寿命
首先要有恒星提供能量来源,也就是要有光和热,地球的能量就来自于太阳。太阳的寿命相对来说比较短,它燃烧得比较快,再过50亿年就会燃烧殆尽,进入死亡阶段,最终演化成白矮星并吞没地球。
这24颗系外行星,所在星系内的恒星不是像太阳(G级恒星)那样的恒星, 而是表面温度小一点,质量小一点的K级橙矮星。
这种矮星比太阳的温度相对低一些,燃烧更稳定一些,在燃烧时长上比太阳更有优势,据计算,它们的寿命能够达200亿到700亿年,而太阳仅100亿年。但太阳系花了40多亿年才在地球上孕育出高级生命。
超宜居行星的恒星的漫长寿命,将使这些行星极有可能在更长的时间跨度上,演化成一个比地球更为宜居的环境,诞生并发展生命。
表面温度
据观测研究表明,这些系外行星离它们恒星的距离适中, 这让它们的地表平均气温比地球高5度左右。如果这些行星是岩质星球,且有拥有海洋的话,就会有点类似于地球上热带雨林那种暖湿的生态环境,这将促使物种更加多样性。
此外,这些系外行星也有足够的引力,束缚住大气层。大气层可以起到保护伞的作用,保护星球生物免遭宇宙射线的侵袭。至于,那上头有没有氧气和水,目前还不得而知。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宜居,并不表示这些星球上一定拥有生命体,仅表示它们的条件有助于生命体生长。
那么,“超宜居星球”距离我们有多远呢?既然这些行星比地球更完美,我们是不是可以收拾收拾,准备“搬球”了?遗憾的是,这24颗宜居行星距离地球皆超过了100光年。这么遥远的距离,也是劝退率极高的!以人类目前的航天科学水平,恐怕难以飞抵,甚至无法到达。按照目前飞得最远的航天器——旅行者一号的速度,也要飞行180万年。
这些行星离我们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其实即使是单纯的探测研究它们都很有难度。观测得也就不那么清楚 ,探究的结果不排除会有一定的偏差。想要透彻观测这些“超宜居星球”,就需要研发出更先进的太空望远镜。
不过,这些行星确实比我们的地球条件更好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这24颗“超宜居”星球只是有更宜居的潜力,而非确认它们实际上是可居住的。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观测,判断究竟哪些目标行星是真正有可能宜居的。
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科学家发现24颗宜居星球,各项条件都很好,不排除存在地外生物
很多人都认为,地球是宇宙中最完美的一颗星球,认为地球上出现生命,是因为地球无论是气候还是环境,包括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都是最优越的,然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却表明,事实上并非如此。
地球并不完美
拿太阳系来说,很多研究者都表示,在太阳系早期,太阳系中最宜居的星球并不是地球,而是火星和金星。
大量证据表明,至少40亿年前,火星和金星上面就已经是宜居期了,而这个时候的地球上,还是冥古宙后期,大量的小行星、彗星等连环轰炸,让地球上根本就没有办法诞生生命的奇迹。
此外,也有研究者认为,太阳系中第一颗孕育出生命的星球,可能也不是地球,而是目前人类正在积极探测,希望可以进行太空移民的火星。
这意味着,即使在太阳系中,地球也并不是最完美的,至少一开始地球并不是完美的,而且未来伴随着太阳的演化,大约10-20亿年后,即使没有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伴随着太阳活动,地球也会变得不再宜居。
那个时候,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会超过60摄氏度,表面的液态水也会随之蒸发,用不了多久,地球就会变成“金星第二”了,甚至有可能比如今我们看到的金星,情况要更加严重,自然,除了太阳系之外,在宇宙中,地球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包括前段时间,就有研究者发现,银河系中存在液态水、浓厚大气层和适宜温度等诸多适合生命诞生条件的星球数量,是非常多的,甚至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这个建模分析也再次表明,地球并不是宇宙中最宜居、最特别的那一个。
科学家发现24颗宜居星球
自从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天空中的行星,伴随着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之后,科学家们也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更远的太空。
于是,当在太阳系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天体时,有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可能太阳系之外,也有行星的存在,不过,寻找系外行星的道路却并不顺畅,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行星本身并不发光,所以,想要找到系外行星,就需要观察恒星表面的阴影,寻找它的规律。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行星围绕着恒星运行,当行星途径恒星表面的时候,这个阶段,恒星的表面会有周期性出现一个阴影,这样一来,通过分析这个阴影出现的周期,再通过大量的观测数据加以分析研究,就可以发现系外行星了。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第一颗系外行星,如今,20多年过去了,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数以千计的系外行星,虽然这些系外行星也只是浩瀚宇宙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人类来说,每一颗行星都是一个特别的外星世界,已经足够人类去研究了。
那么,在这么多的系外行星之中,究竟哪一颗和地球最像呢?根据资料显示,目前,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已经成功锁定了24颗系外行星,并且认为这24颗系外行星上的气候环境,要比地球更要宜居。
这意味着,这24颗系外行星,每一颗都要比地球更完美,如果它们的年龄足够大,比方说在30亿岁以上,那么,这24颗系外行星上,或许每一颗上面都有着文明存在,如果它们比地球年龄还要大,那么,我们一直在寻找的高等外星文明,可能就存在于这24颗系外行星之上。
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判断出这24颗系外行星宜居的呢?有趣的是,虽然在寻找地外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们一直都以地球生命作为参考蓝本,不过,在寻找系外宜居行星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却并不认为和太阳系一样的黄矮星系统中,可能存在着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奇迹。
哪些恒星系统最有可能孕育生命?
答案是红矮星系统和橙矮星系统。也就是说,那些比太阳质量小,亮度没有太阳明亮,而且寿命要比太阳长很多的小恒星周围,才是最有可能孕育生命,并且存在着外星文明的地方,是不是感到特别不可思议?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为何说太阳不完美呢?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大约再过10-20亿年左右,地球就会因为太阳演化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说白了就是太阳进入到生命后期阶段,这个时候,太阳会变得更热,同时也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自然,地球接收到的热量也就会更多,地球也就会变得不再宜居。
所以,对于一个想要长期稳定发展的外星文明,或者是生命星球来说,它们如果是围绕着红矮星或者是橙矮星运行,那么,他们就不需要有这些苦恼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种恒星类型,特别是最小的红矮星,它们的寿命甚至可以是太阳的数倍,甚至是数十倍、数百倍,而且由于它们本身热量较低,也不会对宜居带中的行星构成太多的威胁,对于上面的生命来说,也有充足的时间用来演化,自然也就不需要担心时间不够用,当母星变得不宜居之前,自己还没有办法找到新家园了。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宇宙中,红矮星也是最普遍存在的恒星居民,而和太阳类似的黄矮星数量占比却并不多,自然,我们寻找地外生命,就需要从最普遍的地方开始着手。
比方说在我们周围,距离我们最近的4.2光年之外的比邻星系统中,它就是一颗红矮星的周围存在着一颗宜居行星,或许,上面已经有外星文明在观察地球了,你认为呢?
24颗“新地球”被发现,比地球更适人类生存,仅距离100光年
自从地球上有生命诞生后,人类就一直在不断改造地球,对地球上的资源向来是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自诩,最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曾预言: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地球灭亡是我们人类迟早要面对的事情。所以能够早日找到地球以外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星球迫在眉睫,因此科学家们也一直 探索 寻找其他宜居星球。
什么是宜居星球?
想要克隆地球,这对科学家们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只能另辟蹊径重新寻找宜居星球,那么到底什么是宜居星球呢?其实宜居的标准很简单,比如这个星球的质量、体积、表面温度、包括星球的年龄,里面是否有水资源,与恒星的距离等等,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宜居的星球上并不要一定拥有生命体存在,只要这个星球有助于生命繁衍生长的条件都可以。
科学家们在经过不断的 探索 研究中,最终从4000多颗行星中挑选出来仅有24颗适合宜居的行星。而且美国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挑选出来的行星比地球更加适合居住,这到底又为何呢?
24颗宜居星球,拥有六要素,比地球更适合居住
从上千颗的行星中最终挑选出24颗宜居星球,对于科学家来说是相当的不容易,这24颗宜居星球都有六个共同要素,第一它们都属于非常稳定的恒星,是所有恒星系中最适合宜居的,第二它们都拥有地磁场,第三它们都拥有大气层,第四,它们的尺寸都刚刚好,不是那种特别大的卫星,第五,这些宜居星球的周围也有一些其他较大的行星守卫者,一旦出现陨石坠落,都会被这些较大的行星抵挡,不用担心被撞击的问题,第六它们都处于星系宜居带当中。
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长期居住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已有数千年,在众多恒星中,地球属于岩石星球,也是矿质资源,元素最多的星球,在宇宙中地球是最古老的星球,已经40多亿岁了,它无时无刻不停地塑造着自己的环境,日新月异变化着。而宜居星球想要跟地球一样稳定,必须要有合适的距离,不能距离星系中心太近,也不能距离太远,只要在合适的范围才适合居住,这个范围被科学家们称作为星系的宜居带。其次,宜居星球所具备的保护性磁场和体积够大,有足够的引力来保留大气层。如果它的质量是地球的1.5倍,它的内部将保持更长时间的活跃大气层。由此可见,一颗长期稳定,且拥有多种元素的行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人类居住的首要条件。
为何说24颗宜居星球比地球更完美?
经过相关研究,科学家们发现24颗宜居星球是非常完美的恒星,它的寿命要比地球更长,专家们初步预测它们的稳定期应该是在450亿年以下,而且它只要不偏离轨道,一直处于宜居带,那么星球中的这些生物所获得的能量是能够保证的。此外,从整体外观上来看,24颗宜居星球的体积要比地球大,质量要比地球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会变得越来越热,宜居带也会逐渐向外移动,最终地球会面临枯竭,而24颗宜居星球却没有强大的磁场所产生的紫外线辐射,也不会出现高能爆发,相比之下它的寿命会比地球更长,更完美。
很多人会问道这么完美的星球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专家们预测离我们的距离超过了100光年,最悲观的是人类可能永远都无法飞出太阳系,到达宜居星球居住,除非能够研究出飞行光船,这种光船的速度已经超出我们的感知,不过相信未来有一天,通过 科技 的不断发展,人类终究会实现这一美好愿望。
地球并非最完美?科学家发现24个“超宜居”行星,或更适合居住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 社会 发展迅速, 机械工厂逐渐代替了效率较为低下的手工工厂,蒸汽机的发展使得煤炭成为了越发重要的能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更是大大推动了工业的进程,人类的 社会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魔法般的惊人变化,灯泡、 汽车 、电影放映机、电话等等出现在了世界上, 石油也取代了煤炭,继承了世界主要能源的“王位”。
1870年,全球这一年生产的石油数量就达到了80万吨,但是由于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内燃机和柴油机等等依赖于石油能源的设备被发明了出来, 到了1900年期间,这年石油的生产量就已经增加到了2000万吨,比30年前的石油年产量大了25倍。
而这一场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并不是没有坏处的,比如滥砍滥伐、破坏森林,比如霸占土地,建立城市,又比如过度开矿,随意丢弃和排放废矿、废气、废水、废料等等污染物, 这些行为使得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
到了2021年,世界的环境问题已经越发严重,其中重中之重的就是全球气候变暖 ,这也是因为人类的工厂大量排放污染气体所导致的灾难,里面就包括二氧化碳、甲醛等等温室气体。
持续增长的气候无疑是对人类的一个巨大挑战,冰川、冻土等原本在世界上存在了几十万几百万的冰冻物不断增加融化速度, 而融化的水也使得海平面10年就会升高6厘米,长此以往,未来极有可能淹没沿海城市。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环境问题,地球似乎不再是“人类的美好家园”,,它变得满身脏污,破烂、腐烂且“热气腾腾”, 随着太空技术和宇宙探测水平的深入,科学家们不断向宇宙寻找着可以代替地球的第二个“家园”。
事实上, 宜居行星中的“宜居”两个字指的并不是适合人类生存的意思,而是说适合生命的存在 ,哪怕是一个最原始最简单的细菌。
一般而言,宜居行星是指在恒星的宜居带范围所运转的行星 ,宜居带也被称为是“适合居住带”,是距离恒星较为合适的距离范围,太近会导致行星温度过高,太远则导致温度过低,只有在宜居带靠中间的位置,才会恰当好, 保证所接受的恒星热量足以维持行星地表的液态水存在,而不是冻结或者蒸发。
而根据美国相关研究显示, 宇宙当中或许拥有数量超出人类想象的宜居行星,甚至就连在银河系也有600亿颗以上的宜居行星 ,但是其中能有多少能够拥有生命存在的迹象,却是人类目前无法得知的。
如果想要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移民星球”,光光只是呆在恒星宜居带中的行星条件还远远无法满足, 而是需要符合“超宜居”的标准条件,除了与恒星的距离,还有行星自身的年龄,它的质量和体积,表面温度等等。
这其实也是因为行星的年龄与其内核的运动有关 ,一般情况下,行星如果年纪太小,就像是人类大多数的幼儿园时期一样,比较活跃且不稳定,一切都还在发展的阶段。
比如核心的温度过高、行星系统混乱,这也就会导致该行星的地表频频发生地质灾害 ,什么火山、地震等等都非常活跃,而且还会有许多陨石坠落,从而发生像是地球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一样,原本占领了地球上亿的恐龙都难以幸免,彻底消失在了世界中。
但是如果行星年龄太大,就会类似于老年人一样, 因为内核冷却而失去生机和活力,不再会有磁场的存在,地表也会变得荒凉而寂静。
最合适的行星年龄是在50亿~80亿岁之间, 这个期间行星内核才是最完美的适合生命发展的状态。
除此之外, 一个“超宜居”行星还需要有合适的表面温度和含氧量 ,比如平均温度与地球类似,或者超过后者2 到3 是最为合适的,同时大气氧气含量保持在25%到30%之间。
这也是因为氧气是生物存在的必备条件, 如果没有充足的氧气,生命也就无法诞生,而适宜的温度也能为生命提供发展和进化的支撑。
比如在地球上,热带雨林气候就是平均温度稍微高于地球平均温度,氧气浓度也较高, 从而繁衍出了比其他气候环境下更加茂密的植物,和更加多样化的生物。
为了保证有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获取较多的资源, 科学家认为“超宜居”行星也应当拥有体积大于地球10%,质量在地球1.5倍左右的条件。
而且根据月球的潮汐作用对地球生命的重要地位, 行星最好能够拥有一颗质量在其1%到10%之间,半径处于该行星10到100倍之间的卫星,从而形成潮汐效应。
当然,这并不代表“超宜居”行星就一定要满足上面的所有要求,这只是最理想状态的行星环境, 而这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对宇宙中发现的4000多个系外行星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确认了其中有24个“超宜居”行星。
它们虽然都没有完全符合上面的要求,但是几乎都满足其中的4个条件左右, 相对于生命对于环境的需求而言,甚至比地球还要更适合人类居住。
根据科学家们的观测,这24颗宜居行星都比地球46亿年左右的年龄都要稍微大一些,体积也是地球的1到2倍之间,并且更加湿润和温暖, 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都有一颗更加完美的恒星。
我们都知道,太阳是生命生存和发展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条件之一,生命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太阳, 而我们的太阳属于是黄矮星,在天文学里被叫做是GV恒星,光谱的类型属于G。
黄矮星的寿命年龄大概是100亿年左右 ,当它体内的核聚变将氢消耗完时,就会脱离主序阶段,膨胀成为红巨星,这个期间根本无法满足生命存在的需要。
太阳已经存在了50亿年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太阳还有大概50亿年的寿命 ,但是实际上随着太阳年龄的增大,它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发不稳定, 10亿年后就可能会将地球烧成一片火炉,远远无法坚持到50亿年的时间。
类似于太阳这样的G型主序星在银河系的数量非常少,只有6% ,最多的反而是M矮星,也就是红矮星在银河系的数量占据了75%左右。
M矮星的体积和质量都比太阳小得多,质量只有太阳的7%到60%,这也就导致了M矮星的核聚变速度较慢,从而表面温度和辐射强度也低于太阳, 因此寿命较长,能存在超过1000亿年的时间。
但是M矮星每天会出现好几次耀斑 ,颜色也会从原本的红色变成蓝色, 紫外辐射在那一段时间会大幅增强,提高到好几百甚至是好几万倍 ,如此强烈的能量足以将恒星周围的一切生命都击溃。
只有当M矮星进入中年,磁场活动变弱,开始稳定发射能量 ,这样才能使得行星可以拥有适合生命出现和发展的环境。
事实上,最完美的恒星是K矮星,也被叫做是橙矮星 ,它大概占银河系中恒星的13%,寿命比太阳这类的黄矮星要长, 大概在150亿到300亿年左右 ,比起太阳而言并没有那样明亮,但是也没有M矮星那样暗淡,拥有足够的辐射能量来维持生命的发展。
因此科学家们认为, K矮星是比太阳还要更加完美、更适合生命繁衍的恒星。
尽管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这些“超宜居”行星的所在地, 但是我们并无法在短期内就前往这些行星。
首先自然是因为人类目前的载人技术水平尚且还在发展当中,从1961年一直到现在2021年,人类唯一一次登陆地球以外的星球也不过是发生在月球, 要知道这只是一颗距离地球距离最近的卫星,难度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 , 如果我们想要在太空发展第二颗居住地,那么就必须要有成熟的载人航行飞船和安全登陆星球的技术。
然而实际上,就目前数据来看,当前依旧只有美国一个国家曾经做到了载人登月的 科技 ,并且也已经几十年没有再次登月。 或许我们还需要等几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最终拥有更加完善且成熟的飞船航行技术。
而另外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自然也就是距离了 。
根据数据显示, 这24颗“超宜居”行星都分布在距离地球非常遥远的位置,从几百光年到几千光年都有 ,以光速行驶都需要花费如此漫长的时间,更别提按照人类的 科技 水平来说,且不说能否走出太阳系, 到达最近的“超宜居”行星都需要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年的时间。
事实上,人类还将长期留在地球上生活,就算是发现遥远的宇宙中有更加适合我们生存的星球, 现阶段的 科技 也无法将我们安全带过去。
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了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如果再不努力保护环境,不去尽力缓解变暖趋势,人类必将自讨苦吃。
科学家发现宜居星球 TOI 700d,距地球101光年,平均-2°会有生命?
在咱们好不容易离开了太阳系,该找一个落脚点好好休整一下了。恒星肯定不能选,它们表面都有好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落上去可就没命了。
要是能找到行星,那可太好了。有行星,就有可能有生命,咱们就能和外星人建立联系了。就算没有外星人,也可以在这个地方建造基地,让咱们暂时休整一下。
你可能觉得找到行星还不容易吗?用望远镜看一看,不就知道有没有行星了吗?
其实,寻找太阳系之外的行星实在是太难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肯定知道,行星是围着恒星转的,恒星本身特别明亮,旁边的行星自己不发光,只能反射恒星的光。就像咱们太阳系里的地球和火星一样,只能反射太阳光,太阳系里自身发光的只有太阳自己。
所以如果咱们用望远镜找行星,就只能在别的恒星身边找。可这太不容易了,打个比方吧,行星就好比是夏天的夜晚围着路灯飞舞的小虫子,恒星就是路灯,要在很远的地方看见路灯附近的小虫子可不是容易的事。
你想,虫子很小,直接看根本看不见。而且它们又隐藏在路灯的光辉里,就算能有一点点反光,也察觉不到,找行星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可怎么办呢?
天文学家想了个好办法。看不见行星没关系,行星要围着恒星转,如果正好转到恒星和咱们地球之间,行星就会把它自己的恒星遮挡住一小块。被挡住一小块的恒星肯定就要变暗一点。
而且还不只是变暗一次。行星每转一圈,就遮挡一次。所以恒星总是有规律地变暗。只要用望远镜盯着恒星看,看它是不是有规律地变暗就好了。而且,变暗的时间间隔正好就是行星围着这颗恒星转一圈的时间。
你看,这就是天文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把找行星这个问题转化成了观察恒星的亮度变化。是不是很聪明?
行星特别小,恒星特别大,小小的行星挡住大大的恒星,肯定挡不了太多,所以恒星就算是变暗了,也不会变暗太多,只是稍稍变暗一点点。
我帮你算了一下,假如在很远的地方有一颗像我们太阳这样的恒星,身边有一颗像我们地球这样的行星,遮挡一下会变暗多少呢?大约只能变暗一百万分之一的亮度。你看看,这个变化实在太微弱了。
也就是说,咱们需要的是特别灵敏的望远镜,需要能一刻不停地盯着恒星检测,还要能发现一百万分之一这么小的亮度变化。你说这个任务是不是太难了?
这么难的任务,咱们在地球上肯定是没办法完成的。
为什么呢?你想,望远镜建在地面上看星星,旁边突然开过去一辆大卡车,车灯一照,天空的亮度可能就变了,还会超过百万分之一。或者天气稍微有一点点变化,比如飘过来一小片云,亮度可能也会变化好多。
望远镜要特别精密,还不能放在地球上,那怎么办呢?
又有天文学家想了个好办法,干脆用火箭把望远镜发射到太空里去,让望远镜成为太空望远镜,在太空里观察星空。这回好了,地面上有什么干扰也不怕了,天气有什么变化也不受影响了。
开普勒望远镜
还真有,这个望远镜的名字叫“开普勒”,和欧洲一位天文学家的名字一样。开普勒望远镜个头不大,重量跟一辆小 汽车 差不多,但是威力可不小,它被发射到太空里,和地球一起围着太阳飞,不受地球上的影响,可以尽情观察星空了。
而且开普勒望远镜就死盯着一个地方,从天琴座到天鹅座的一小块区域,一直盯着看,不停地拍照片,就是要找一找哪颗恒星的亮度有规律地变暗了。
就这样不停地找,找了好多年,找到了吗?
还真找到了,而且还不少呢。开普勒望远镜就用这种方法,确定了4300多颗太阳系之外的行星,而且还另外有5600多颗恒星旁边也可能有行星,正在等着进一步确认。如果都确认了,一共就有将近一万颗行星被咱们发现了。
一万颗太阳系之外的行星,这就是一万个新世界啊,有可能有一万种外星人,也可能是一万个可能的基地。在这一万个太阳系外行星当中,科学家发现其中有好几百颗位于宜居带内的行星。
就拿咱们自己的太阳系来说,如果离太阳太近了,比如水星和金星,就会太热,水都蒸发了,肯定不适合生命和人类居住。如果离太阳太远了,比如火星甚至木星,又太冷了,水都冻成冰了,也不适合生命和人类居住。只有在离太阳不太近也不太远的地方,比如地球所在的地方,温度正好合适,水是液体状态的,适合生命和人类居住。
这种温度适合居住的范围,就叫宜居带,意思就是适宜居住的地带,地球就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宇宙#
太阳系外发现的这几百颗位于宜居带里的行星,都有液体状态的水,温度适中不热不冷,对生命和人类来说特别合适。
举个例子吧,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一颗行星名字叫 开普勒22b ,它的太阳和咱们的太阳很像,距离咱们 600多光年 。这颗行星比地球大两倍,温度比地球热一些,算得上是一颗超级大号的地球。
再举个例子。2015年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开普勒 452b 这颗行星,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像地球的行星,它的太阳也是最像咱们的太阳的恒星,所以人们把这颗行星叫地球的大表哥。地球大表哥比地球大一丁点,也比地球的年龄大一点点。
你想,它和地球那么像,年纪又比地球大一点,所以咱们了解了它,不就相当于了解了咱们地球的未来吗?这可太重要了。
开普勒望远镜只观测天琴座和天鹅座之间的一小块区域
我要提醒你一下,开普勒望远镜只是对着天上一个固定的地方使劲看,只有天琴座和天鹅座中间的一小块区域,就已经发现了这么多行星,还有这么多宜居的行星。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咱们能往其他地方看,如果能在整个银河系里寻找,是不是能找到更多适合居住的星球呢?
你还别说,在2018年的时候,科学家们又发射了一个望远镜,名叫“苔丝”。它的功能更强大,也更灵敏,计划要追踪20万颗恒星的亮度变化,找到更多的太阳系外的行星,而且苔丝望远镜不再只盯着一个地方了,它对着全部天空看。
苔丝才工作了2年时间,已经发现了1000多颗太阳系外的行星,这个命中率太高了。就在最近,苔丝发现了一颗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的宜居星球,它的名字叫 TOI 700d 。它距离咱们地球101光年,它自己的太阳是一颗红色的小恒星。它比咱们地球略大一丁点,它上面平均的温度是零下两摄氏度。这个温度是不考虑空气的温度,加上空气可以帮它保暖,它一定是非常温暖舒服的星球。
其实,天文学家估计,整个银河系里可能有几十亿颗像地球这种尺寸的,有坚固陆地,而且温度适合的宜居星球。这个数字太大了,这么多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会有多少颗真的有生命呢?有多少生命已经是二型文明甚至三型文明了呢?
看来咱们真得赶快加油了。
刚才说的那些新发现的星球虽然都适合生命居住,但问题是离咱们都有点远,动不动就好几十甚至上百光年。这光年是一种距离单位,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里跑的距离。
咱们飞过太阳系边缘的奥尔特云,最多最多也就走了一光年的路程。而前面说得很像地球的开普勒452b,可是离咱们要1400光年,实在是太远了。
那在太阳系以外,哪颗行星离咱们最近呢?下一集,咱们就去实地考察离咱们最近的太阳系外行星,也是咱们真正的邻居。咱们下集见!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91761144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科学家发现宜居星球(科学家发现宜居星球?).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科学家发现宜居星球(科学家发现宜居星球?).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