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42光年,超大型“超级地球”被发现,科学家却担忧不已
科学家预言,未来人类会面临 历史 上空前严重的 生存危机 , 能源枯竭 、 生存空间减小 、 自然环境恶化都将成为毁灭人类的可能因素。 终有一天,地球会变得无法再居住,人类会离开这个摇篮。 但是,离开了地球,人类该去哪里呢?
茫茫宇宙,不可能只存在地球这一个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根据天文学家的推测, 全宇宙宜居的行星数量在1亿颗以上,这其中不乏超级地球。 因此,当地球被人类糟蹋得无法居住时,这些 星球就会成为我们 太空移民 的选择 。
只是,经过初步 探索 发现, 它们离地球的距离,少则几十光年,多则上百上千甚至上亿光年 ,人类如何达到?还有,既然它适合生命居住,难道就不会先有其他文明诞生吗?万一比人类高级呢?
天文学家将地球作为依据和衡量标准,得出了一个划分标准,那就是 类地行星 。所谓类地行星并不是一定要和地球一样具有什么,这个“类”是类似,只要和地球有多处相似,即使 没有水、没有生命、没有文明也可以被划分进这个范围 。
类地行星 首先得是一颗 岩石星球 ,即以 铁 为主要 核心物质 , 硅酸盐 为主要 地幔物质 ,存在 地壳 和众多的 地貌 特征。因此在太阳系存在三颗类地行星,它们分别是 水星 、 金星 、 火星 和一颗 类地矮行星谷神星 。而在太阳系外,存在着数以亿计的类地行星。在人类还没有飞出太阳系的情况下,若是要太空移民, 火星 成为了最热门的候选。
如果一颗类地行星要存在生命,它必须满足生命所需的四大条件。第一个最重要的, 那就是必须要有有机物,这是组成生命的必要物质,因此该星球需要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
第二个条件就是 液态水 ,宇宙中有水的星球不计其数,其中大部分是固态水。液 态水含有氢氧元素,是合成有机物的关键原料,也是优越的溶剂与反应场。
第三个条件,是一定要有 大气 , 大气的成分可以与现在的地球不一样,但必须起到保护该星球的作用,反射宇宙中的各种辐射,保持行星的地表温度。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需要一颗 恒星 提供稳定的能量, 维持生命活动很长时间,达到演化的目的 。
因此它还得满足处在 宜居带 的范围内。 宜居带是天文学家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设定的一个区域 。即这颗行星需要围绕一颗恒星转动,而它与母恒星的距离需要满足接受到的辐射热量适中,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冷。 不同的恒星系宜居带的位置不一样,根据中心恒星的大小和热量衰减梯度划分。
超级地球 又称“超级类地行星”,是指在满足类地行星条件的条件下,质量还十分巨大的行星 。超级地球的质量上限一般是 10个 地球。理论上,质量超过地球10倍的行星,很有可能不是 岩石星球 ,会是类似木星一样的 气体星球 。
当然,也不排除这个行星所在的恒星系中心, 有一颗巨型的母恒星,质量在8个太阳以上,这样,就算质量在10个地球以上,它很有可能还是岩石星球 。还有就是,母恒星比较小而它距离母恒星却很近,这种情况, 就算大于10地球也无妨 。
人类发现类地行星的时间得追溯到1992年,最初发现的两颗类地行星质量在地球的4倍以上 。直到2005年,才发现了第一颗围绕主序星旋转的超级地球 格利泽 876 d 。从那以后,几乎每年都会有超级地球被发现,人类距离自己太空移民又近了一步。
这些超级地球里面,有一些非常年轻,有一些又非常古老。天文学家表示, 年龄在30亿岁以下的 超级地球 ,存在生命的可能非常小 。因为按照地球的进化历程,生命出现在大约 35亿 年前,现在的生态环境是经过 30亿 年才形成的。
如果一颗超级地球的年龄在 30亿 年以下, 它的生态环境还没有成型 。但这并不是说超级地球越古老越好,它的年龄最好也不能超过 100亿 岁。这是因为恒星的寿命是有限的, 只有在主序星时期,恒星才能提供稳定的能量, 通常主序星时间在100亿年左右,且这个时间长度与恒星的质量成反比。 100亿岁以上的类地行星,有可能围绕的已经不是恒星,而是 白矮星 。
综上所述, 超级地球若要适合生命生存,首先需要存在30亿年以上 。其次,围绕的恒星质量不能太大,不然主序星时期会太短,因此 中心恒星的质量应该在8个太阳质量之下,1.5个太阳最好 。最后就是这个 恒星 系的年龄也不能太大,不然它的母恒星离衰亡不远了。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恒星 HD 69830 ,它的颜色还是 橙红色 ,质量为太阳的 86% ,以它为中心组成了一个恒星系。其中位于该星系宜居带的是它的第三颗行星,编号为 HD 69830 d ,质量是 17个 地球。 经过分析,这颗“超大型”的超级地球很有可能存在生命。
恒星 HD 69830 的年龄大约在 70亿 岁,还处在 主序星 时期,因此会有连续不断稳定的能量辐射到 HD 69830 d 上。而超级地球上,很可能存在 液态水,含氧的大气层,因为结构和地球一样,它的地核也是含有铁,所以存在磁场 。最关键的是,它距离地球只有 42光年 ,在人类所发现的超级地球里,它的 距离算是比较近的 。如果人类发展出更先进的空间技术,想要移民到那里也不是不可以。
不过呢,天文学家提醒,这颗超级地球的质量超级大,因此 引力 也会很大,一些地球上的运动,如跑步、跳高和跳远,根本就没办法进行,人很变得很笨重。不过人类目前还不知道这颗星球的半径、公转和自转周期等数据,不知道在上面一天有多少个小时、一年有多少天?白天多长,晚上又有多长? 唯一知道的就是,人类如果在这颗超级地球上居住,很快便会失去大长腿,全部变身成粗壮的武大郎。
但是,随着 探索 进程的推进,科学家们也开始担忧不已。 HD 69830 d 的年龄在 70亿 岁,而地球的年龄在 46亿 岁,如果它的进化历程和地球一样,那么这颗星球上潜伏着的 科技 文明会先进我们 24亿 年。这是什么概念? 类似于人与蓝细菌的差距 。也就是说 HD 69830 d 上的“外星人”想对付地球人, 相当于地球人对待 蓝细菌 ,它们可以把人放进培养皿中观察 。
1964年,前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将外星文明划分为三个等级,用来衡量人类文明与之的差距。
第一个级别 ,是该文明能够使用自己行星及周围所有卫星的总能源。 类比人类就是,我们不仅能够支配地球上的所有资源,还能将 月球 的所有能源拿来自己使用。
第二个级别 , 是该文明能够将自己所在恒星系的所有能源归为己用,相当于人类可以使用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太阳系星体的能源,连小行星和彗星都不放过。第三个级别 ,就是这个文明可以把自己所在的 银河系 的资源 掌握在手里。
如果每个级别算 1分 的话,人类现在的文明约有 0.71分 ,因为人类的确掌握了地球所有的资源,但是月球的资源并没有被我们使用,我们只是采集了它的很小一部分资源拿回来做研究。 HD 69830 d文明比我们领先24亿年,很有可能分数在2—3分之间 。那么它们对付人类,简直是降维打击。在这样的差距面前,一切都是徒劳的。
然而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个更绝望的事情, 卡尔达舍夫等级的使用条件是在银河系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文明的范围已经超过银河系,卡尔达舍夫等级是不适用的。在此基础上,天文学家们假设了 第四个等级 ,即 该文明学会了使用宇宙中的暗物质与暗能量,能够无限穿梭于宇宙的各个角落, 黑洞 、虫洞 成为其技术的一部分。 这个等级的文明已经达到主宰宇宙的高度。
科学家们为什么这么担忧高级文明?因为人类的 历史 告诉我们, 科技 的差距有的时候会触发很可怕的开关。
我们将 工业革命 作为人类 历史 的分水岭,在那之前全世界的 科技 差异并不大,都处于经验 科技 时期。所谓经验 科技 就是在人类长期的工作中摸索出来的一些经验教训,没有系统性地总结其中的规律,需要一个人将经验传输给下一个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距离现在不过300年左右,也就是工业文明只比农业文明先进300年,就是这样短暂的差距,让农业文明最后败在了工业文明的钢铁之下。
还好,这个差距可以追回来, 历史 证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过度的时间可以短到二三十年。 300年 的差距用 30年 追,那么 24亿 年的差距需要多少多少年来追呢?答案是 2.4亿 年。 人类要用2.4亿年的时间去追赶,相当于人类从三叠纪世纪追到现在。 可当人类追上的时候,人家同时也在进步,始终这个差距会存在,除非它们停滞不前,或者出现大衰退。
综上所述, 超级地球HD 69830 d,可能存在高级文明,科学家们担忧,这42 光年 的距离对于它们的 科技 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 因为按照它的年龄推断,它先进入人类 24亿 年。如果它们有空间折叠或者虫洞技术,可以瞬间就来到地球,在绝对的高度文明面前,对人类是降维打击。
按照 卡尔达舍夫的等级划分 ,人类目前已经在往第一个等级前进。 经过人类的 探索 ,已经知道 月球上存在大约100万吨氦-3,而100万吨氦-3便可以满足全球的需要 。如果将月球的氦-3全部开发出来,可以供人类使用1万年。
1969年人类便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目前 一共有12位宇航员登上过 月球 ,达到月球的 探索 车更是不计其数 。并且人类已经掌握了从月球返回地球的技术,因此实现地月之间的资源运输,阻碍的唯一因素就是现在 成本太高,载重量有限,带回来的氦-3价值还赶不上发射一次火箭的花费 ,所以才没有实行。一旦人类攻破了往返的价格关,达到第一级别的宇宙文明,只是时间的问题。
能源更够解决,可如何解决地球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都说有一天我们会太空移民,可我们并不确定,是星际穿越先来,还是冰川完全融化先来?与其把希望放在一不确定的事情上面, 不如放在一件肯定的事情上,比如保护环境 。
超级地球被发现,科学家却担忧高级文明的存在,到底在怕什么?
浩瀚无垠的宇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向往和研究的对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对宇宙的探索更进一步,甚至都发现了超级地球。超级地球简单来说就是一些和地球环境比较相似的行星,因为这些行星的体型非常大,所以人们才把它成为是超级地球。
由于地球的人口越来越多,再加上资源有限,也许过了很久之后,地球上面的资源就会被人类消耗殆尽。不仅如此,人类在消耗能源的同时,还对地球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比如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就导致大量的冰川融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为了未来考虑,一直都在寻找未来可以移居的行星,这也是为人类的生存做打算。
虽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终于发现了超级地球,但是科学家们对此却是非常担忧,害怕在这些超级地球上面有着比人类更加高级的文明。科学家们之所以会如此担忧,主要怕的应该就是这些高级文明了。要知道宇宙可是非常大的,在宇宙中也许就会存在有很多像地球一样的行星,只不过凭借着人类现在的技术并没能发现而已。在这些超级地球上面很可能就会存在有比人类更高级的文明,这些文明不管是在什么方面或许都比人类要高级许多。
科学家们正是担心这一点,如果人类在探索的时候不小心被其他星球上的高级文明发现,对人类来说很可能就会面临威胁。大家可以换位思考一下,人类一直就在不断的研究超级地球,那么超级地球上面,如果真的存在有高级文明,也许也在对人类进行研究,甚至还有着侵略地球的想法。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后果当然是非常可怕的。
距地42光年,超大型“超级地球”被发现,科学家却担忧不已
距地42光年,“超级地球”的发现,科学家担忧其存在更高级文明
人类是一种复杂而又矛盾的生物,我们一面需要聚集起来依靠群体的力量在自然界中国生存下去,但另一面在群体的数量在达到一定的阈值时又会出现分裂; 我们一面渴望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另一种文明,另一面又害怕在高级智慧面前我们会走向灭亡。
“宇宙中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这是物理界的学者们经过研究早就达成的共识,地球如此美丽但也如此脆弱, 因此各路科学家为了延长人类的存在时间纷纷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类地行星。
经过不懈的 探索 研究,一颗距离地球大约42光年的超大型“超级地球”被发现,然而对于人类来说,有欢喜也有忧愁, 抛开距离与环境因素不谈,科学家更担忧的其实是超级地球上可能存在的高级文明。
尽管人类对宇宙的观测从古至今就已经存在,但宇宙的大小这个问题截至目前仍然没有准确的答案,因而宇宙中容纳的星球同样也没有定数。
不过对于人类来说,宇宙中有多少星球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多少符合人类居住条件的“类地行星”。
所谓类地行星,就是类似与地球的行星,这个类似范围很大, 但也必须满足一个硬性条件,那就是岩石星球。
岩石星球的定义非常明确,以铁为主要核心物质、硅酸盐为主要地幔组成物质并且需要存在地壳以及多种地貌特征。
除此以外像体积、质量、形态、环境等等相似都可以算作是类地行星, 但是比较重要的像水、生命以及文明却并不在内。
在大多数人心中,类地行星的首要条件一定是有符合生命诞生的环境,也就是必须满足四大条件。
是必须要有有机物,因为有机物是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没有有机物那么生命也就没有诞生的条件。
是必须要有液态水,之所以要强调液态水是因为宇宙中含有固态水的星球非常多,但固态水中大多没有氢氧元素,生命诞生的概率也就微乎其微。
是必须要有大气层,因为只有存在大气层的星球才能够阻挡宇宙中从四面八方袭来的辐射,从而将地面温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条件就是必须存在一个能够稳定为其提供能量的恒星, 像地球有太阳一样,只有满足了稳定的能源获取,才能够给生命的诞生更多的进化时间。
超级地球也是一颗类地行星,之所以冠以“超级”两个字,是因为它的质量非常大,是地球的十倍左右,而且它非常稀少。
因为在宇宙中,只要是质量超过地球十倍以上的行星,绝大多数都是气体行星, 就像木星那样,但是超级地球在保持着高质量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岩石星球的状态。
当然,类地行星的上限也并非是地球的十倍以上,因为理论上只要恒星的质量够大,那么行星的质量也就可以无限大而不受状态约束。
宇宙中的超级地球其实非常多,2005年以前,我们最大限度观测到的只有质量在地球4倍左右的类地行星,直到2005年格利泽876d倍观测到以后, 几乎至今的每一年都会发现新的超级地球,人类似乎距离向宇宙拓展的梦想又拉近了一些。
不过超级地球虽然是类地行星,但是正如我们前文所说,类地行星并不代表着就适合生命的诞生,因为类地行星的主要评判标准是组成结构,而不是以生命诞生概率的大小来权衡。
对于超级地球上是否有可能存在生命这一问题,曾有科学家表示年龄在35亿年以下的超级地球几乎不可能存在生命,因为以地球为参考, 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时间节点大约是35亿年以前,而超级地球对比地球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超级地球的年龄也不是越大越好,就像我们开头所说,宇宙中没有永恒存在的物质,哪怕是恒星也有熄灭的一天。
所以那些年龄超过100亿年的超级地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因为恒星能够提供稳定能量的时间限度大概也就在100亿年左右。
经过层层筛选,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42亿光年的地方找到了编号为 HD 69830 d的行星,它的质量是17个地球,其母恒星的质量大约是太阳的86%,并且其母恒星仍然处于能够稳定提供能量的主序星时期。
这样的条件与地球是非类似,所以HD 69830 d星球上存在水以及大气层的可能性也很高,如果人类真的到了必须要移民其他星球才能存活下去, 相比火星,或许HD 69830 d更适合人类生存。
超级地球虽然各方面很有可能适合生命诞生与进化,但是与此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个更加令人无法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在超级地球上是否存在比人类文明更加先进的文明? 两个文明一旦发生碰撞,和平与冲突究竟谁会成为主导?
地球诞生至今大约46亿年,而超级地球的年龄大约在79亿年左右,如果按照地球上生命进化的过程类比,超级地球上的文明将会领先我们30亿年,而30亿年之间所能产生的差距肯定是难以想象的。
就像科幻电影《阿凡达》中所表现的那样,当人类的 科技 凌驾于阿凡达星球之上时,阿凡达星球上的资源成为了人类不顾一切想要夺取的目标,为此阿凡达星球上的文明也好,文化也罢统统不值一提。
同样的,当我们处于弱小的一方,而地球上有高级文明所需要的资源时,我们也就成为了阶下囚。
物理学家霍金曾经告诉我们,不管我们收到来自宇宙那个地方的信号,最好都不要去回应。他之所以会这么说,顾虑到的无非就是当两个文明发生碰撞时的结果。
其实这个结果不用猜想,因为人类 历史 早已证明一个地方只能存在一个文明,这也是为什么在人类 历史 进程中战火不断的原因。
因为在冲突之下,力量的差距根本不会帮助弱小的一方成长,只会加速其中一个文明的灭亡。
不过不论如何,超级地球的存在都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至少这证明地球是人类的起点,但也不会是人类的终点。
6光年外的超级地球被发现,冷到零下170℃,科学家认为有生命
“超级地球”被发现,大小是地球的2.4倍,气候比地球更宜居
还记得在2021年年末的时候,有这么一则消息公开,那就是 思韦茨冰川 ,正在融化,并且信息表示,支撑冰川的关键冰架可能会在3-5年的时间就崩塌,要知道思韦茨冰川是南极洲西部最大的冰川之一,如果真的在5年内,这个关键冰架就这么崩塌了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会开始增快。
要知道海平面上升,那是非常有影响的,比如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一些岛国沉没,会导致风暴灾害加重,像风暴灾害的酝酿,是在大海中进行的,海平面上升,无疑会让风暴灾害加剧,并且还可能会加重洪涝灾害。
而最主要所带来的原因,那就是全球的气候变暖,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冰川融化,还层面增高,很显然思韦茨冰川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由于地球上充满着各色各样的灾难,能源也在逐渐消耗,不少人担心,地球的消亡总会存在,而寻找又一适合人类生活的地球,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这也一度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的方向。
这不如何找到“第二个地球”,也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那么这些年来,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其实我们利用科研手段,找到过一个“超级地球”,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经过研究发现,这颗星球可能比地球更适宜我们居住,这就是 “开普勒22b星球” , 那么这颗星球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地球”,让我们人类的“宜居星球”吗?
这颗开普勒-22B星球,是一颗在类太阳恒星开普勒22宜居带内运行的太阳系外行星,也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个在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轨道上运行的行星,在2009年发现,在2011年正式宣布被证实。
开普勒-22B星球是被开普雷太空望远镜所发现的,这是美国航空航天局专门设计来发现环绕着其他恒星之类地行星的太空望远镜,利用它发现了多个星球,开普勒22-B只是其中之一。
开普勒22-B位于天鹅座当中,和我们地球相差了约638光年,并且开普勒22-B还比较暗淡,我们肉眼也是无法看到的。
开普勒22-B的大小大概是地球的2.4倍,也就意味着在这里居住,将会比地球宽敞太多,而它的特殊温度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表示其的平均温度只有22摄氏度,同样也会拥有一年四季,并且四季都是这样的气候,这么一说,这颗星球的气候真的很舒适,给你一种四季常春的感觉,刚开始发现的时候,不少人认为,这将会是比地球更适宜居住的星球。
不过随着深度的研究,还是有着一定的突破,虽然不能确认,但是很多数据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虽然目前开普勒22-B的质量和表面组成依旧没有答案,只能是用估计来说,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开普勒22-B是被科学家们称为“水世界”的,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这很有可能是一颗“海洋行星”。
并且也能够排除类似地球的组成,可能具有液态或者气态的外壳成分,并富含着易于挥发的物质。
这么一说,虽然气候很合适人类居住,但是你要说它就是人类的“宜居星球”那可还真是不能够。
就算科学家抱有着美好的期待,可是现实问题也还需要面对的,首先我们并不是真正的了解这颗星球,无法预估这颗星球到底在经历着什么。
再者开普勒22-B距离我们638光年,我们该如何才能到达这个星球呢?就不说没有这样技术的飞船,就算有,且不考虑续航的问题,想要到达这颗星球的位置,还需要在太空中前进上千万年的时间才行。
这对于人类来说可真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从技术到续航能力再到时间,没有一样是我们能够拥有的。
因此要寻找一颗 “宜居星球” ,并且该如何到达,都还是任重道远的行动,只能说短期内是无法真正做到,不过起码,我们人类爱 探索 未知,我们当下能做的是解决地球生态环境问题,增加地球的宜居性,让我们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同时还能一边发现更多有意思的未知。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90491144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超级地球被发现(超级地球被发现表面温度22).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超级地球被发现(超级地球被发现表面温度22).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