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 梅花诗(邵雍梅花诗十首全文)

更新时间:2023-03-03 01:38:03 阅读: 评论:0

邵雍的梅花诗

《梅花诗》又名《邵雍谶语》、《梅花易数之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道士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因预言诗中有“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所以称为《梅花诗》。

第一节 北宋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节 南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节 蒙元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节 朱明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节 满清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节 北洋政府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节 国民政府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节 当朝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节 未来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节 未来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扩展资料:

邵雍(1012年1月21日—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十六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三十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

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诗


邵雍 梅花诗

一、第一首诗预言北宋靖康事变。事情发生在邵雍死后第50年(公元1126):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二、第二首诗预言南宋兴废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叁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三、第三首预言元朝史事。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四、第四首预言明朝史事。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首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首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首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首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首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璧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节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全诗的题目即来自这里,所以叫《梅花诗》。经过严冬考验后的……遍及中国大陆以及全世界,如凛傲霜雪的朵朵梅花迎接着春天的到来。那是正法传遍人间的时刻。天地回春,拨乱反正。到这里,诗中头一句的「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也就清楚了。世界上,无论是哪一门的修炼,佛家也好、道家也好、西方的宗教也好,都讲人是来自天上,而修炼的目的就是要返本归真,重返天国。所以才有「天门开」和「几人归去」之说。前文说,不懂得修炼,可能不易理解这种解法。其实,许多人都是从非常美好的地方来的,为的就是能得到正法的融炼。然而,多少人来到这里等待得法,又有多少能得法圆满而归呢?又有多少人被这滚滚红尘所迷惑而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永远被埋在这人世沧桑中,再也无法回复那本有的圣洁和辉煌呢? 「欲将剥复问前因」的「剥」、「复」为易经中的两卦。所谓剥极必复,也叫物极必反。历史如转轮,有前因必有后果。「欲将剥复问前因」也就是说,敢问这历史的跌宕往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暗指:人类历史的纷扰坎坷是为了某种最终的目的而安排的。「寰中自有承平日」意思是这无比广阔浩瀚的寰宇自然会迎来其「承平」之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沧桑之后,在承受了种种磨难和痛苦之后,甚至也包括前文「连宵风雨」所指的……所遭受的史无前例的迫害之后,这茫茫寰宇终究会进入一个大同承平的时代。如果说人类的历史是按照了一定的规律或史前的安排在演化的话,那么这部历史大戏的结局便是个大圆满。 「四海为家孰主宾」是说这部历史大戏的主角是位以四海为家的人物。事实上,……四海为家,足迹遍满世界各地。后半句「孰主宾」,是问:在这场大型的人类历史剧中,究竟谁是主角,谁又是配角?纵观这预言中所描述的历史变迁,一切不是按预先排好的剧本在上演吗?也许,一切真像……;也许,这正是「欲将剥复问前因」中的「前因」,也就是《梅花诗》整篇预言的主题。

被人千百次解读,邵雍的《梅花诗》,究竟表达了些什么?

“十二月将终,还惊岁律穷。藏冰方北陆,解冻未东风。草昧徒寻绿,花梢强觅红。探春春不见,元只有胸中。”邵雍《穷冬吟》“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选自邵雍《梅花诗》节录。

一、解读

《穷冬吟》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理学家易学家邵雍的作品之一。他在极冷的12月,写下这首《穷冬吟》,这个穷冬,是指冬天的最后一个月,但是很显然他另外有点含义,就是冬天快过完了,而不是说这是一个贫穷苦难的冬天。

二、如何描绘12月

12月将要过完了,惊讶又一连到了岁末。北方的大陆田园,正值风雪冰霜,东风未到,霜雪尚未解冻。那么在草的上面徒劳地寻找绿色,在树梢上强行地要想看到春花。在这样的季节寻访春天,春天是看不见的。但春天藏在了心中。这是向冬至致敬,也是向春天致意。因为在农历的十二月,其实早已经蕴含春天的生机。此时太阳从冬至日开始起回归,虽然草木树梢都没有转绿,但实际在气象学家,天文学家,聪慧的文学家的心里,春天其实已经来了。它不在眼前,却在冰寒里酝酿,在万事万物的骨子里,在人们的心中。

三、为何敬仰他

他研究了历史上的偏门,《河图》《洛书》伏羲的八卦六十四卦图。写出了《皇极经世书》,这样运用易理,研究宇宙起源以及社会变迁规律的著作。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一个著名的理论家,易经研究者。而他的《梅花诗》,是站在一个非常宏观的高度来看待历史。其中梅花是他自己的坐标。他在大历史的边缘,像梅花一样的站立,但是又不完全是那种道家或者儒家的冷眼虚无,这让他的梅花诗别具一格,有着很深的历史感和洞察力。而梅花同时又是一种乐观强烈的比喻,比喻文化和人民。虽然战乱不止,风云跌宕,梅花却永远的开放。

这10首梅花诗,一种预言,人们渴望在不安定里,获得和平或者幸福的启示。


宋,邵康节 梅花诗的出处

宋,邵康节 梅花诗的出处

北宋的一代鸿儒邵雍的《梅花诗》

《梅花诗》又名《邵雍谶语》、《梅花易数之梅花诗》,是北宋时期易学家、道士邵雍所作的十首预言诗。因预言诗中有“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所以称为《梅花诗》。

扩展资料

点评

清徐珂《清稗类钞·方伎类·梅花诗》说:“宋邵康节其论本朝者云:‘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此言世祖入关,定鼎燕京,后开海禁,与各国通商,有粤寇洪秀全之乱,而宣统辛亥八月十九日黎元洪起义武昌也。”

邵康节名叫邵雍,研究《易经》有名,并把八卦占卜法改造成简单的《梅花心易指掌法》和《梅花数》两种。后人便托名伪造《梅花诗》。从上引文“其论本朝者云”一句来看,它也有所谓对宋、元、明各代的预言。但是,北京大学版社出版的傅漩琮等主编的《全宋诗》却只字不及邵雍有《梅花诗》,可见是民间的伪作,而且当在武昌起义之后较长之时。

民间还有一种托名邵雍所作的算命书《铁板神数》,也叫《蠢子数》。明杨慎《丹铅录》指出:宋代学者张载有病,曾问邵雍:你很会算命,能对我的病算个结果吗?邵雍说:如果是天命(即大规律)我可以知道,而世俗人一般所说的命(即具体事情),我就无从知道了。杨慎据此而言:“康节之言如此,今世游食术人,妄造大定数,蠢子术,托名康书,岂不厚诬前贤?”所言游食术人就是不从事劳动生产,游手好闲,各地辗转,靠算卦骗人度日的所谓术士。正是这种人伪造各种预言书。

徐珂《清种类钞·方技类·以蠢子数推命》说:“此书于国初由关东传至山西。原书八箱,五箱损于水,遂有无从检查之八字,即诉之此流失之数。但云传自康节,在宋以前即能测定满洲姓氏耶?如瓜尔佳氏、妞钴禄氏者,皆能算出,即可知其伪矣。”

徐珂不相信宋代人能预知清代满洲人会有那些姓,从而认为这本书是伪作,这是很对的。所谓《铁板神数》卜书的册数多得要用八个箱子装,过河时五箱掉在水中,算命术士遇到对有的人按八字不会算命时,便说这些命的算法因书掉在水中失传。这本身就是胡说。宋代的书巳不是木简,一种书会有这么多册?算命的术士运送算命书,却算不出它会掉在水中,成了极明显的自我暴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梅花诗


梅花诗:大雪纷飞是什么意思

大雪纷飞指的是雪花大量飘落的样子,形容雪非常大。


《梅花诗》又名《邵雍谶语》。


第一节 北宋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1)天门荡开,指靖康元年金人攻破开封掠徽钦二帝史事,事情发生在邵雍死后第50年。天门,即北宋国都城开封。

(2)人去人来,指徽钦二帝被金主完颜亮俘虏,金兵并掠去宗室、后妃、工匠数万人北上黑龙江。金人十万铁骑南下指几人来。北宋由此灭亡。

(3)山河非完璧,指南宋与金国划江淮而治,神州山河从此破碎。

(4)黄金祸胎,指金人及金国都黄龙府也。所谓“不信”者,因女真本为北方一极弱小之少数部族也。经济军事与大宋皆无法相比,但北宋竟以堂堂中华之大而亡于其手。


第二节 南宋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1)湖山一梦,湖即西湖,山即孤山。南宋人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所谓风景不殊,而世情全非也。

(2)云龙北飞,云龙指龙气即王气也。南宋软弱,累世称臣纳贡于金朝,故云王气北飞。

(3)三百年一日,两宋自960年开国至1279年元军南下而亡国,历国计319年。约数300。终者,终结也。堂堂三百年王朝终结乃于一日。

(4)长天碧水,指南宋末代宰相陆秀夫背负幼帝赵丙于南海伶仃洋沉水死难,南宋亡国。所谓“叹弥弥”者,邵雍乃宋人,故言本朝事特具感慨。


第三节 蒙元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1)天地相乘,天数五、地数六合则为十一。元自世祖忽必烈兴国定都北京至顺帝亡国共历11帝。一原读为一圆,即圆合也。

(2)甲子兴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蒙古大汗位。1264甲子年定都燕京,国号大元。

(3)年华二八,指元至正28年朱元璋命徐达北伐攻克元大都。元朝历祚共计163年,亦略应于二八之数。1351年黄河崩决,红巾白莲教起义反元。元至正28年亡国,朱元璋立新朝大明。故云乾坤改。

(4)看尽残花。元亡后元顺帝北奔塞外,死于内臣扑不花之暗害不言者,死而无言也。


第四节 朱明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1)英雄起布衣,指朱元璋本为乞丐出身。

(2)朱门黄几,朱门指朱姓。黄几谐音皇基。朱元璋定都于南京,但皇基尚未稳固,故云“朱门不是旧皇畿”。

(3)飞来燕子,燕子指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废建文帝。迁都于北京。飞来飞去寻常事也。

(4)李花,指李自成。李自成曾为流民,后为流寇。故称李花子。1644年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缢死景山,明朝亡,故言春已非。李闯改朝换代国号称大顺。


第五节 满清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1)胡儿即东胡指女真。满清原为女真旧部。长安指京都,此谓北京。胡儿又指多尔衮,乃努尔哈赤第14幼子。1644年率满清八旗军长驱直入进驻北京。故曰骑马走长安。

(2)海境指海防边境即明屯兵之重镇山海关。吴三桂引清兵,大破李闯军于山海关前一片石战场,清人从此而入主中原。

(3)两言洪水,第一洪指洪秀全。第二洪指黎元洪。清朝败亡于二洪。

(4)汉中指汉阳,即武昌。1910年武昌首义,成立临时新政府与清朝分庭抗礼。清光,指清军。宜者,移也。武昌起义后,清调北洋军移师南下进攻武汉新政府。看者,观望对峙也。


第六节 民国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1)汉天一白指汉人光复。汉江,江汉也。武昌首义于十月十日发动。武汉三镇地在江汉。

(2)憔悴黄花指1911年黄花岗黄兴首义失败,七十二烈士牺牲。总,永也。总带愁,即永远怀着哀愁。

(3)吉曜喻指青天白日旗。箕斗,即北斗,喻北洋军,其首领乃袁世凯也。箕、凯古音相通。斗有魁酋首领之义。

(4)金乌起灭指日本侵华,太阳古称金乌,金乌栖于扶桑,扶桑即日本。海山指清末甲午战争日军黄海海战灭北洋舰队,又攻克旅顺口炮台。1915年日本与袁世凯订立灭亡中国之21条秘约。


第七节 当朝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1)云雾各天,指民初之军阀割据混战。各者,割据也。各据一天。

(2)西北烽烟指蒋冯阎中原大战。又红军长征抵西北据延安。

(3)东客西盗指日本侵华及西方列强入寇中华。

(4)胡儿指东胡,此指俄罗斯、蒙古。1929年发生中东路事件,中俄于黑龙江边境冲突。蒙古在苏俄支持下独立。


第八节 未来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1)“世事局残”指国民党自立党以来一直都只能作惨淡经营。所谓“局初残”者,开棋即是残缺不全之局也。

(2)“共济和衷却大难”一句,暗藏“共和难”三字。又暗喻共产党济兴、国共合作共抗国难。济者,兴起也。却者,抗也。和衷,合作也。难者,艰难也。

(3)豹死留皮,豹古称文豹,又称文狸。象征孙中山。孙中山本名“文”。皮一席指留下三民主义总理遗嘱。但只是一张皮。

(4)最佳秋色指1936年双十二事件,长安即西安,张杨于西安扣蒋发动兵谏抗日。自此中华国运为之一转。


第九节 未来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1)火龙即祝融,南岳太阳神,毛泽东也。燕门即香山。秋,即1949年10月,毛泽东开国于燕门,即天安门也。

(2)原璧读为圆璧。赵氏指孤儿。毛泽东混元一统,但残璧未圆于台湾。遂陷入赵氏子之手。

(3)一苑(院)奇花指百花鸣放运动,春主指东君。东君即毛泽东。百花齐放,春君为主。说开即开,说杀即杀。故曰“春有主”。

(4)连宵风雨指1957年后反右、跃进、文革连宵风雨,运动不断。但毕竟有惊无险故云不须愁。


第十节 未来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1)梅花(华)暗喻华国锋与叶剑英(叶氏出身广东梅县)。有花有叶,故言数点梅花。天地春即1977年所谓“第二个春天”。

(2)剥复指剥极而复,即所谓“拨乱反正”。问前因,即清算历史问题,大平反及大反思也。

(3)环中承平指邓小平开辟小康之世。

(4)四海为家,指改革开放,中国走入世界,渐臻民主(孰主宾),中华国运自此而走向新境界、大复兴。




梅花诗,三四前程

《梅花诗》是托名北宋·熙宁年间易学家邵雍根据自创的梅花易数法,推演成书的一部推测国运的谶语诗作。共作十节卦,每一节卦推测一个朝代的国运,主要记述各朝代灭亡时的情景。有人混乱解释,胡乱饶舌,盅惑大众,反对政治颠覆政权,必遭天杀。
第一节
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
山河虽好非完璧,不信黄金是祸胎
第二节
湖山一梦事全非,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长天碧水叹弥弥。
第三节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兴元;
年华二八乾坤改,看尽残花总不言。
第四节
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
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第五节
胡儿骑马走长安,开辟中原海境宽;
洪水乍平洪水起,清光宜向汉中看。
第六节
汉天一白汉江秋,憔悴黄花总带愁;
吉曜半升箕斗隐,金乌起灭海山头。
第七节
云雾苍茫各一天,可怜西北起烽烟;
东来暴客西来盗,还有胡儿在眼前。
第八节
如棋世事局初残,共济和衷却大难;
豹死犹留皮一袭,最佳秋色在长安。
第九节
火龙蛰起燕门秋,原壁应难赵氏收;
一院奇花春有主,连宵风雨不须愁。
第十节
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
寰中自有承平日,四海为家孰主宾。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86831192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邵雍 梅花诗(邵雍梅花诗十首全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邵雍 梅花诗(邵雍梅花诗十首全文).pdf

标签:全文   梅花诗   邵雍   诗十首   雍梅花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