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越南取代中国成为下个世界工厂,你觉得可能吗?
我认为越南完全可以成为世界工厂,因为越南有着充分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除此之外,指导水平也已经大大提升。
我国一直以来有着世界工厂的称号,可以说我国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我们的制造水平是离不开关系的。很多国外企业也愿意在中国地区设立工厂,这样做无论是对于外企以及中国而言,都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水平的进步,如果再成为国外企业设立工厂的地点已经有些不合适了。
越南将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根据世界有关组织的调查,中国已经在逐渐失去世界工厂的称号。在不久的将来,越南将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毕竟越南在这方面已经具有了充分的条件,除此之外,中国地区的工人成本在不断增加当中。很多国外企业已经不愿意在中国地区设立工厂,当然这对于我国而言也会有一定的好处。
越南有很多的廉价劳动力。国外企业之所以愿意在中国地区设立工厂,是由于中国之前的劳动力较为廉价。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当中。因此国外企业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停止中国地区的所有工厂,而越南的劳动力市场现状与我国之前的现状几乎一模一样。有着充分的劳动力,并且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这也吸引了很多外资企业在该地区设立工厂,这样能够充分降低生产成本。
基本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标准。要想成为世界工厂,除了拥有低廉的劳动力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制造水平,而越南的制造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尤其是越南的轻工业可以说是十分发达的,因此很多的服装品牌公司都会选择在越南地区开始工厂。但是,在重工业这一方面越南还有所不足。
越南会成为世界工厂吗?
疫情终将过去,世界从此不同。
——题记
越南经济正飞速崛起。
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越南曾以防疫“优等生”而著称,录得了2.91%的经济增速,超越中国(2.3%),位居世界第二,冠绝亚洲和所有发展中经济体。2022年,在中国工厂因应对奥密克戎而阶段性停工、外贸厂商因堵港而焦虑之时,一组越南的统计数据,再次扰动着市场的神经,很多人不禁发问——
追赶了几十年,越南终于跑到了中国前面?
越南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越南对中国的出口替代
过去数年,9700万人口的越南,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产业转移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早在2000年,耐克、阿迪、苹果、三星等众多世界级品牌就已经在越南创建代工厂,越南制造业开始成为中国的潜在竞争对手。
近几年的数据,似乎坐实了这一说法。2021年9月以来,美国从东盟进口的份额已经高达10%。从最新披露的3月份数据来看,美国对东盟的进口环比2月提升了1.2个百分点,而从中国进口的份额从去年9月的19.7%降至16%,环比2月则快速下降了2个百分点。
一升一降,显露了东盟对中国进口替代趋势的苗头。
一升一降,升的贡献,越南占了大头。 据越南统计总局、计划投资部、工业贸易部等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越南2022年一季度出口总额为885.8亿美元,同比上升12.9%。除服装等产业外,手机及零部件、电子产品、电脑及零部件的出口金额和数量也都有所扩大,出口额超过273亿美元,相当于其2021年半年的销售额。2021年9月后,越南对美国的出口规模增长超过20%。
具体来说,在越南传统擅长的服装产品领域,美国市场中1/3的鞋类制品以及1/5服装,印有“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标识;在电子产业方面,三星超50%的手机出口以及1/3的电子产品出货量,由越南生产。
除了已经在越南有所布局的三星、英特尔、LG等国际品牌之外,例如立讯精密、温斯顿、和硕、歌尔等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疫情后到越南布局,准备将越南打造成重要生产基地。
从再长一点的周期看,从2002年的364.5亿美元,到2021年创造 历史 新高的6685.4亿美元,20年间越南进出口额增长了17倍,贸易规模跃居全球第20位。 排在越南前的19个国家中,大部分是能源或者矿产出口,只有中国、印度,以制造业见长。
眨眼间,我们不起眼的南方邻居越南,紧随中、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世界工厂的雏形。叠加国内在中美贸易冲突后的产业链外移焦虑,很多人不禁担忧,越南将会取代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
拆解越南的出口结构
就目前来说,在细分领域,越南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已经初显苗头。但整体来看,制造业向越南的所谓转移,实际上是中国供应链的溢出而非替代。
产业链的过多和过快外移,可能导致中国产业空心化,需要警惕。但适宜的产业链外移,有助于中国的产业升级,也有助于推动形成以中国为关键分工节点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扩大中国产业链的国际影响力。
首先,从总体上看,越南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并不明确。
分别对比同期美国从东盟和中国的进口数据即可发现,东盟和中国的对美出口,并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比如,2021年,美国从东盟进口的月均占比为10%,较疫情前2019年的月均8.2%确实上升了1.8个百分点。但同期,美国从中国的进口份额,月均占比分别为17.7%和17.9%,仅微降0.2个百分点。所以,不能仅仅基于数据占比的波动,就推断东盟(包括越南)对中国出口形成替代关系,东盟出口份额的走高与中国出口保持高景气并不矛盾。
其次,在细分领域,越南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有所初显。
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尤其是越南具备传统优势的服装、鞋帽、玩具类产业,越南或许对中国出口具有部分替代效应。例如,美国从越南进口的主要商品中,服装类的份额从2021年9月的14.3%升至2022年2月的18.9%;鞋靴类和帽类的份额分别从20.4%和8.4%升至25.5%和14.3%。同期中国对美出口的相关商品份额则出现小幅回落或震荡。
但是,中国对外包括服装鞋帽在内的轻工产品出口份额的回落,或许主要是受防疫和俄乌局势扰动,目前很难判断越南的“替代”是阶段性的还是永久性的。比如,中国的轻纺织业主要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四省。浙江绍兴柯桥区的绍兴轻纺城,是全球最大的化纤面料基地,有超过1万家企业从事生产和内外贸易,出口到135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前,柯桥区主要靠参加国际展会获取新订单,通过国际快递收集样品联系客户,但疫情防控显著降低了国际航班和国际快递的运力和速度,导致旧订单延期、新获客困难。
除对美出口降低外,中国的对欧出口也同比降低,越南的对欧服装鞋帽等轻工产品出口则同比上升。 原因是,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的对欧出口主要走海运,而乌克兰的敖德萨港口是中欧贸易的重要中转站。 受战争影响,原经敖德萨的货物只能转道中欧班列或者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运费和时间都有所上升。考虑到当前国内局部疫情对于国内供应链的扰动也尚需一定时间修复,而东南亚地区复工复产正进一步推进,因此预计来自东盟包括越南的出口替代效应或阶段性增强。但是否能永久替代中国的市场份额,现在尚未可知。
再次,越南仍处于中国制造早期低附加值的组装阶段。
在轻工领域,越南对中国形成短期替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的纺织业已经形成了从化工原料到成品的完整产业链,但越南仍然主要停留在“来料加工”阶段,即进口化纤原材料,利用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进行半手工纺织。缺乏化工和机械产业链,相当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机械等基础工业设施,其实进口自中国。
在电子产品领域,尽管三星等电子巨头希望将越南打造为新的生产中心,但就目前来讲,越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组装基地,而不是生产基地。这一点体现在贸易数据上,贸易额虽然大了,但工业增加值却很低,主要的利润仍然掌握在包括欧美日韩和中国在内的外国厂商手中。
最后,越南承接了很多中国的直接投资和主动产业转移。
东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越南超过韩国成为了中国第三大出口目的国。中国对越南的出口有两大特点:第一,中国向越南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是中间品。第二,中国企业对越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是带来对越南中间品出口上升的重要原因。
事实上,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关税减免和原产地累积原则促进了中国向越南的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使得中越在国际分工上的关系更为紧密,部分中国对欧美国家的顺差转变成了中国对越南、以及越南对欧美的顺差,反而减轻了中国国际收支失衡过于集中的压力。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越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2302亿美元,按美元计同比增长19.7%,中国对越顺差在450亿美元左右。
可见,现在的中越经贸关系较类似于此前日中经贸关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重要节点,越南则有成为次级节点的潜力。部分供应链环节向东南亚溢出,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网络规模变得更大了。
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越南的成就
先来看最直观的几个数据——
2020年越南GDP总量为271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91%,相比2010年增长了1552.26亿美元;人均GDP为2785.72美元,同比增长1.98%,比2010年增长了1467.83美元;人均国民总收入为2660美元,增速为2.7%,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1410美元。20年间,进出口规模增长了17倍。
这是越南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自由市场改革的“阶段性成果”。伴随全球产业转移,越南外贸还在提速,一切或许只是开始。
越南的机遇
越南最根本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年轻的廉价劳动力。越南9000多万人口中,处于15-65岁阶段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约为69.3%,这意味着越南拥有6500万左右的劳动人口,而1.94的生育率,则意味着“年轻”优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而越南最大的城市胡志明市的一线工人的月薪仅仅在人民币2000元左右,是中国一线城市工人平均收入的1/2-1/3。年轻的廉价劳动力,才是真正让产业巨头们着迷的地方,也是越南未来十几年内能否取得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越南最大的机遇在于频繁“加群”(自由贸易协定)。自2007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先后和日本、韩国、英国等世界多国签署自贸协定,成为地区国家中签署自贸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还积极加入区域自贸协定,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越南与英国自由贸易协定》(UKVFTA),以及最近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各种贸易协定提供的关税优惠等极大地便利了越南的国际贸易,降低了贸易成本。
越南左右逢源的策略使得国际产业持续迁入越南。不仅三星、耐克等国际资本将越南作为新的全球生产基地,优衣库、阿迪、HM等国际连锁品牌也将自家工厂搬至越南,越来越多的中国台湾以及大陆供应商也在投资越南。恰逢中美竞争加剧,越南既不得罪中国,又与欧盟和美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在美越日益火热的贸易中,达成了美国驻越大使丹尼尔所说的——有史以来最牢固的伙伴关系。现阶段的越南,似乎一门心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都有很大的热情参与。
越南未来的机遇或许在互联网数字经济新战场。2010年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始效仿中国互联网模式,创建了东南亚版的阿里、京东、美团。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咨询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东南亚电商报告》指出,越南互联网经济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570亿美元,届时将反超印尼,成为东南亚第一。胡志明市更是力推“数字化转型计划”,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要占该市国内生产总值的25%,至2030年提升到40%。越南政府也更重视数字经济时代的数据保护,2022年3月,越南政府通过《个人数据保护法》草案的第27/NQCP号决议,如果最终版本提交国会通过,将成为该国在个人数据跨境传输监管体系中的重要法律。
外资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助推越南经济发展。过去十年越南并购交易达上千宗。2021年越南全国新批、新增外国直接投资和股权并购金额311.5亿美元,同比增长9.2%。加工制造业吸收外资占总额的58.2%,其后依次是占比18.3%的电力,以及占比8.4%的房地产。进入2022年,外资延续快速流入势头。亚洲开发银行(ADB)驻越南代表处首席代表杰弗里斯(Andrew Jeffries)表示,在疫情和全球地缘政治波动的背景下,全球投资流量有所减少,但流入越南的外国投资资金很可能将会逆势增长。
日前,李嘉诚旗下地产旗舰长实集团与日本欧力士集团,通过越南当地合作伙伴万盛发集团,会见了越南胡志明市市长潘文迈,共同商讨在胡志明市的投资事宜。长实集团总裁赵国雄在会上表示,长江实业承诺将与万盛发一起在最短的时间内,向这些领域注入大量资金。并将胡志明市定位为金融和技术的战略中心,并承诺引进高端房地产项目,涵盖住宅、办公室、商业中心、 娱乐 等业务。越南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越南的挑战
第一,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的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一般。
越南的主要运输方式为公路,公路总里程约47000公里,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构成主要公路交通网。铁路总长3160公里,运行速度低,设施设备老旧。如果你去过越南(其实东南亚几个国家都差不多),你一定会对他们美丽的自然风光、拉胯的基础设施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铁路覆盖里程有限,如果你想从越南南部鼎鼎大名的胡志明市去隔壁平顺省的美奈镇(南部不可不去的海滩之一),虽然仅仅只有200公里,但你要从 汽车 转绿皮火车再转长途巴士,耗费需整整1天。这也是近年来越南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原因。 越南政府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关键交通基础设施,计划在2030年将现有公路网络扩张5倍以上。 空运和水运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第二,教育落后,基层工人流失,中高端人才极为短缺。
在教育层面,越南2001年才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也意味着目前的产业工人大多仅有小学文化,难以从事技术复杂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越南主要承接了中国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产业的原因。
越南本土成熟的中高层管理者非常少,很多工厂只能从“母国”空降管理者。中国的一家服饰制造商早在2019年就在越南投下5个亿开设越南工厂,但至今没有培育出合格的本土管理团队,只能从中国外派。除了中高端人才缺失,越南基层工人也在流失。与中国一样,越南也有很多外来务工者到城市“北漂”。但越南的工资水平较低,高物价、高房租就会成为负担,疫情冲击加剧了劳动力流失。越南公安部预计,胡志明市有超过200万人逃离城市返乡,并且不想再回到城市打工。
第三,配套产业链不健全,相比中国制造,品质仍有差距。
目前东南亚在服装鞋帽、箱包、家具、轮胎和太阳能等领域已形成基本完整的中低端产业链,且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得多,但产业链上的很多配套部件需要全球进口。而且,东南亚的物流能力,包括码头、拖车的作业效率、产能和稳定性都无法和中国相比。在中、高端制造业领域,越南还缺少成规模的完整产业链,工业的配套升级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低端制造业的基础是成本,高端制造业的基础是技术,越南在制造业中缺乏核心技术力量,相比中国制造,品质仍有差距。很多外国客户和中国公司合作数十年,并不会轻易大规模转移订单,而且大规模订单转移,意味着需要重新开模、重拟质检标准,一系列动作对企业来讲都是成本。
越南面临的挑战不止上述几项。
虽然越南的政局较为稳定,政府也在努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持续推行自由市场改革,但上述任何一项事业想取得显著成效,都需要持续十几年的投入甚至一代人、几代人的努力。总体上,全球产业链的多元化布局,可能使得包括越南在内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暂时从中受益。但是在资金成本长期保持低位背景下,数字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可能改变传统的比较优势逻辑,绿色低碳也将成为后发国家赶超的额外约束条件。
种种迹象表明,印度、越南等后发经济体,甚至是全局意义上劳动力密集型、高碳资源密集型的后发经济体,其赶超的 历史 窗口期有可能将逐渐关闭。这个进程的速度取决于数字化、绿色化生产方式的发展速度。无论如何,与过去半个世纪相比,如今后进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之路一定将更加艰难。
总结
纵观近三十年的东南亚经济发展,延续着“学习-复制-崛起”的发展思路,特别是以“中国经验”为蓝本,越南在“革新开放”后逆势崛起,外贸繁荣,内需提振,资产价格抬升,俨然一颗新兴的东南亚经济明珠。
2022年开年,越南实施“与疫情共存”的政策,重点城市逐步开放,抓住了疫情提供的开局先手机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或许将再次得到加强。
这个东南亚国家的雄心壮志是,要在独立100周年(2045年)之际,发展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
但是,疫情提供了机遇,也加速暴露了越南面临的挑战:在越南工业化进程中,仅有人口红利,但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较低,最终会导致产业升级困难重重。如果没有持续的产业升级,所谓的“世界工厂潜力”更可能是一座摇摇欲坠的空中楼阁。
当然,这不代表越南发展不起来。越南仍然有机会,前提是它能以更快的速度复制中国的成功经验,更充分地融入区域和全球经济,还得充分利用中国不具备的某些优势,走出一条“越南特色的制造业强国之路”。
https://www.caixin.com/2022-05-07/101881759.html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7942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58655
https://new.qq.com/omn/20210615/20210615A0ACN600.html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90922776273355299
https://www.tmtpost.com/5973808.html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1/08-31/9554944.shtml
https://new.qq.com/omn/20210121/20210121A0BNCO00.html
https://news.pedaily.cn/202204/490937.shtml
https://www.huaon.com/channel/distdata/746371.html
http://www.tradeinvest.cn/information/10359/
https://mp.weixin.qq.com/s/-IPH2qBud-4Sk9EBHkRLzw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friends@chinamoments.org
越南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2020年越南曾以防疫“优等生”而著称,在2021年却经历了德尔塔疫情的重大挫折,但自去年年末以来,越南经济逐渐走出了疫情阴霾,开始复苏。
据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馆经商处,越南《海关在线》近日援引越南海关总局公共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越南进出口总额达到1760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出口达到891亿美元,进口876.4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5.2%。3月份,越南进出口额达到创记录的673.7亿美元,环比增长38.1%,其中出口347.1亿美元。越南三月份出口额超过了深圳,还引发网络热议。
那么,越南的经济是否已经“满血复活”,甚至有可能成长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呢?
壹 “越南制造”抢占全球市场去年,越南在遭遇德尔塔型新冠病毒的疫情时,属于疫区的胡志明南部地区要求企业采取让员工留在工厂内的“工厂隔离”,很多订单流出越南。今年春节后,越南企业开始加速复工复产,并在3月中旬开放入境限制,部分之前回流到我国的订单,开始外流到越南,越南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再次加强。
今年越南服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数据显示,纺织服装是2022年第一季度对越南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的商品类别,增长达14.6亿美元,也是2012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商品。美国继续成为越南最大的纺织服装进口市场,进口额为43.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
胡志明市服装、纺织品、刺绣和针织协会主席则表示,许多纺织和服装企业已经获得了足够的订单,可以生产到今年年中甚至9月。
其次是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部件增加12.2亿美元,主要出口到中国、美国和欧盟;机械、设备、工具及备件增加8.29亿美元,主要出口到美国、欧盟、韩国和中国。
越南还是全球最大的木材产品出口国之一。越南的木材行业的企业也收到了大量订单,他们表示到第三季度甚至是今年年底前可能都忙不过来。
整体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越南出口的前三大市场是美国、中国和欧盟,出口额分别为259.6亿美元、134.4亿美元和114.2亿美元。
外贸繁荣,内需提振,越南展现出了令人出乎意料的经济活力。就连李嘉诚也把它视作投资的下一站。
据越南媒体报道,4月初,李嘉诚旗下的长实集团与日本欧力士集团,通过越南当地合作伙伴万盛发集团,会见了越南胡志明市市长潘文迈,共同商讨在胡志明市的投资事宜。
据越南《工贸报》报道,近日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局副局长陈海清在接受采访中表示,2022年越南出口增速的目标为6%-8%,发挥好已签署自贸协定作用将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大动力。
据悉,越南这些年为了发展外贸,努力“加群”。自2007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先后和世界多国签署自贸协定,成为地区国家中签署自贸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几年越南参与的大型自贸协定陆续生效,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EVFTA)、《越南与英国自由贸易协定》(UKVFTA),以及最近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
陈海清表示,越南自贸伙伴市场规模和需求较大,自贸协定对进出口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2021年,越南对墨西哥、秘鲁等CPTPP缔约方出品均实现了大幅增长;RCEP也为越南企业出口带来更大市场机遇,且中国、韩国、日本等缔约方是越南重要原材料来源地,协定的生效实施将有利于区域供应链。
据预测,越南货物贸易量总额有望在今年创下7000亿美元的新记录。
越南的出口屡创历史新高,“越南制造”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渣打银行经济学家利拉潘(Tim Leelahaphan)表示,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大型科技企业已经或计划将生产活动转移到越南,以实现供应链多元化。越南继续成为电子、纺织和鞋类等领域的区域生产中心。
贰 越南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纵观东南亚近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延续着“学习-复制-崛起”的发展思路,特别是以“中国经验”为蓝本,越南在“革新开放”后逆势崛起,俨然一颗新兴的东南亚经济明珠。
2021年以来,为了吸引外资,越南不断释放积极信号。
三星、诺基亚、英特尔、富士康、和硕、纬创、乐高等全球巨头企业2022年初选择继续在越南追加投资。
亚洲开发银行(ADB)驻越南代表处首席代表安德鲁·杰富瑞(Andrew Jeffries)认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地缘政治波动造成的影响下,全球投资流量有所减少,但预计流入越南的外国投资资金仍在强劲增长。
据了解,已有大量电子、家电制造业也已经将产业链转移至越南,仁宝、戴尔、三星、LG等都在越南建厂,供应链也随之迁至越南,这对中国珠三角制造业来说是个挑战。
深圳市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金心异表示,越南是这轮全球供应链调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它承接的产业链转移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香港、台湾以及大陆的轻纺工业,包括服装鞋帽、玩具等,这些主要转移到了越南的南部,在胡志明市周围;
二是最近这几年的ICT产业转移,主要转到了越南北部的“河太北地区”,最标志性的就是三星电子撤出中国大陆,将它主要的生产基地放在“河太北地区”。
“三星电子的转移是一个最大的带动力量,它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也跟着过去,是导致越南出口额暴涨的主要原因。”
据越南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越南手机和零配件出口额达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4%,创历史记录。其中,三星电子是最大贡献者。三星(越南)公司对越南GDP的贡献率达20%左右。
那么,越南会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与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吗?
叁 中越两国在产业链上更多的是互补中科大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副会长陈经表示,中国和越南在产业链上并非是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互补。
他表示,国际产业链重构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出现。越南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廉,且制造体系相对“靠谱”,承接了部分产业的输出,比较突出的是纺织业和电子组装行业。
他说,在这十几年间,越南的发展并没有影响到中国的就业,中国的出口外贸依然高速增长。相反的是,产业链重构促进了中国和越南之间的贸易关系发展。越南从中国大量进口原料或零部件,进行组装出口。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1年中越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2302亿美元,按美元计同比增长19.7%,按人民币计同比增长12%。中国对越顺差在450亿美元左右。中国保持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市场,越南也保持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陈经表示,越南外贸当前还处于组装出口的模式,附加值很低,价值依然掌握在外国厂商手中,本土企业实力弱小,未来能否升级,还有待观察。他指出,产业升级需要长期的规划,并不是水到渠成那么简单。
肆 中国供应链的“外溢”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在其2020年出版的著作《溢出》中指出,制造业向越南的所谓“转移”,实际上是中国供应链的“溢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事实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
“在越南和珠三角的调研告诉我们,从中国向越南转移的,并不是某些行业中的整个产业,而是该产业生产流程中的某些特定环节,主要是对供应链需求较低、人工成本占比较高的环节,通常是最终的组装环节。其他环节很难转移出去,仍然留在中国的供应链网络中。”施展在书中写道。
一位在珠三角从事三十多年加工制造业的工厂老板表示:“前些年是有些厂转去了越南,但后面又有部分转回来了,因为还是珠三角这边的供应链成熟、完备。”
越南的优劣势都显而易见,近亿人口,有大规模的年轻劳动力供应,而且他们也属于儒家文化圈,能吃苦耐劳,愿意加班养家。不过,越南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整体上跟中国没法比,科研院校对经济的支持远不如中国。这意味着越南的产业链向中上游攀升,还需要时间。
金心异表示,“深莞惠”地区的ICT产业链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已经成熟了,上中下游相对齐全,而不仅仅是终端代工。但可以想象,随着终端集成、低端装配这些大规模迁去越南之后,它的核心零部件也会慢慢跟着过去,产业链就会渐渐健全起来。想想20年前的‘深莞惠’,对吧?”
苹果首次在越南生产电脑和手表,抢走苹果订单,越南会是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越南无法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因为当地的产业结构明显偏向于轻工业,导致产业链不完善。而且当地的劳动力普遍受教育水平低,真正的高水平人才十分匮乏。此外越南的国土面积和地形特点也会限制它未来更进一步的发展。综合来看越南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还有非常漫长的路要走,在那之前它需要先解决以上几个问题。
一、严重失衡的工业结构受益于国外投资的不断涌入,越南的经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趋势。即便在疫情的影响之下,该国的GDP仍然能够保持正向增长,这在一众东南亚国家中显得尤为难得。但越南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直接导致当地在生产过程中普遍缺乏关键性的设备,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与此同时这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二、有待普及的全民教育虽然越南的人口数量接近1亿,但是其中真正能够投入到制造业当中的人口却非常有限。缺乏技术工人的现状导致了企业在当地进行招聘十分困难,为了吸引人才只能提升待遇,企业的开支自然也会增加。事实上产能在短时间内的涌入对于越南而言是把双刃剑,国情决定了它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
三、国土面积的先天制约狭长的海岸线是越南在进出口贸易中最大的地理优势,企业不论在哪一个地方建厂,都比较接近港口。所以在越男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轻松地销往世界各地,同时材料的运输也极为便利。但越南的土地毕竟有限,不可能一直承载大面积投资建厂。
你认为越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呢?
崛起的越南,是否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尽管越南地区一直都在放话要大力推广加工制造业,替代在我国变成制造业。还没以往两年,就立即抽脸,连续七万家工厂倒闭。即使并没有产生全球范畴内的新冠疫情,越南地区的制造业梦一样会毁灭。伴随着我国中国的员工工资大幅升高,加工制造业的收益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接单子价钱已经没法压力起加工厂支出。一些行业翘楚就在科学研究以后的加工制造业该如何选择,一度看准了紧邻我国的越南地区。
那边的人力花费低,优惠政策。一时间引起了大量的制造企业前往投资办厂。最初的两年,在全世界范畴内,盛况空前。新闻媒体各种各样报导,把越南地区夸成投资人的人间天堂,有心正确引导了知名品牌生产制造从我国迁移到越南地区生产制造。包含中国的许多公司盲目跟风以往投资办厂,期许在那里可以重构加工制造业光辉。理想化很丰腴,生活的无奈!
换句话说,越南经济相对高度依靠国外市场,离去国外的项目投资、订单信息和产业转移,越南地区一瞬间便会被原形毕露,变为彻头彻尾的农业国,执行严苛的封国对策毫无疑问会造成经济倒退,关起门来抗疫是不太可能的,这就决定了越南地区的不幸。本今年初大量欧洲人带上进化的德尔塔涌进东南亚地区,越南地区难以避免地遭受蔓延到。
越南地区新冠疫情无法控制,南方地区19省/市按标示执行防护,7月份加工制造业生产能力急剧降低。据越南地区融资计划部发布,2022年上半年度越南地区一共有70209家工厂倒闭,等同于每日有400家工厂倒闭。越南地区变为如今那样是很常规的,这算是一个东南亚地区发达国家应对新冠疫情的常规主要表现。并没有巨大的内部结构销售市场,并没有完备强劲的工业生产基本,并没有成熟稳重的医疗体系,只有是这种结论。但无论是否有遭受新冠疫情危害,越南地区都不太可能变成“制造业”。
越南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代工厂吗
当前越南制造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越南制造业还有一段路要走,永远不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整体看,越南制造业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越南制造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电器加工、制鞋、箱包制造等。从贸易结构看,越南出口的产品以纺织品等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很少。近期越南出口增加,也主要是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增加了。但全球市场和销量就在那里,因此也不见得以后它们这些产品的出口会继续增加。
从制造业需要的基础设施、原材料供给、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多个要素看,越南的制造业在全球还属于小打小闹的阶段。当前越南制造业的部门种类和中国的义乌很像,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特别在RCEP生效后,越南很好地利用了原产地规则,转口贸易发展得很好——中国出口了大量的布匹、棉花等初级产品到越南,在越南加工好产品,再被运到马来西亚。
总之,在全球产业链上,越南和深圳不在一个台阶,和中国更不在一个台阶。如果把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分为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幼儿园等级别的话,目前越南制造业处于幼儿园的水平,而深圳已经是大学、甚至是博士后的水平。
越南想要成为世界工厂,面临哪些挑战:
一、要有部门齐全、完整高效、灵活、上下游无缝对接的生产链、供应链。仅仅从物流效率看,现在越南的港口、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
二,除了硬件设施,从软件设施看,成为世界工厂必须要有一支高水平的技工队伍。比如,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工厂,不但是因为有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还有一两亿人的技工队伍。
三,要有一个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从顶层到基层,各个部门能够快速协商、形成合力,而不是政出多门,让投资者受阻。从上面三个条件看,越南还有一段路要走,一时半会儿还成为不了世界工厂,也永远不会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86281142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越南能否成为新的世界工厂.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越南能否成为新的世界工厂.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