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洛依德心理学(佛洛依德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更新时间:2023-03-03 01:35:52 阅读: 评论:0

弗洛伊德主要的心理学主张是什么?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本能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本能”是指人格的推动性或者动机性的驱动力量,是身体内的刺激的源头。本能的目的是通过某些行为,如进食、饮水、性行为等,来消除或减少这种刺激。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的本能(death instinct)。

生的本能包括饥饿、渴、性。生的本能是为了个体和种族的存续,因此是维持生命的创造性力量。生的本能通过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能量形式表现出来。死的本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可以指向内部,表现为自虐和自杀等,也可以指向外部,表现为仇恨和攻击等。


著名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后私人开业治疗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1936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

中文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外文名    Sigmund (Schlomo) Freud

国籍    奥地利

民族      犹太人

出生地      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弗赖堡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原名西格斯蒙德·弗洛伊德(Sigis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摩拉维亚省弗赖堡镇(Freiberg,现Príbor,即捷克共和国的普日博尔市)的一个犹太家庭。

研究催眠      在巴黎跟随沙可学习期间,他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从对躯体的研究转向对心理的研究。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兴趣是在1884年与医生约瑟夫·布洛伊尔合作期间开始产生的,使弗洛伊德学会用新方法治疗癔病。后来通过学习认为催眠疗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催眠,最后弗洛伊德放弃了催眠术而转向自由联想。

创立理论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将共同研究成果写成《歇斯底里症研究》,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研究歇斯底里症的过程中,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1897年,弗洛伊德开始了他的自我分析。主要方法是分析自己的梦。在进行了两年的自我分析后,他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性紧张累积而引起的。写成了《梦的解析》一书。

随着《梦的解析》出版,精神分析运动逐渐发展起来。1905年,他发表了三本重要的著作:《多拉的分析》,《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性学三论》

学派分裂    在精神分析影响日盛的时候,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由于学术见解的不同,组织开始出现分裂。

1913年弗洛伊德的《图腾与禁忌》出版发行,重要性仅次于《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声称发现了三大真理:梦是无意识欲望和儿时欲望的伪装的满足;俄狄浦斯情结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儿童具有性爱意识和动机。弗洛伊德在1920年建立了死本能理论,即死的愿望,生本能或存活本能的对立面。1939年9月23日,弗洛伊德因口腔癌在伦敦去世。

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精神分析的方法

精神分析要研究潜意识现象,但是因为潜意识本身不能被直接认识,所以必须通过一些独特的方法才能对它进行研究。这些方法包括自由联想法、梦的解析法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自由联想法      自由联想是一种不给予任何思想限制或指引的联想。

梦的解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他把梦分为“显梦”和“隐梦”两部分。显梦是指人们真正体验到的梦。隐梦则指梦的真正含义。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与意识的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过失”变现出来,比如口误、笔误、误读、错放、遗忘和误解等。

本能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本能”是指人格的推动性或者动机性的驱动力量,是身体内的刺激的源头。把本能分为两类: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饥饿、渴、性。通过被称为“力比多”的能量形式表现出来。死的本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可以指向内部,表现为自虐和自杀等,也可以指向外部,表现为仇恨和攻击等。

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两个方面。

人格结构    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

人格发展      按照性感带的阶段性不同,个体的成长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口唇期是从出生到出生的第二年,这个阶段对婴儿口腔的刺激,是性满足的主要来源。肛门期是从1到3岁,这一阶段性敏感区转到肛门。性器期是从3到5岁,这个阶段生殖器成为性敏感区。这一阶段的性满足涉及对异性父母的性幻想以及玩弄和展示生殖器。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正是在这一阶段产生的。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成人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潜伏期是5到12岁,这一阶段儿童力比多受到压抑,没有明显表现。生殖期是从12岁到20岁,这一阶段个体的性器官开始发育成熟,力比多压抑逐渐解除,生殖期成为主导的性敏感区,其他性敏感区成为辅助的性敏感区。

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论

焦虑论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自我在感受到威胁时提出的一种警示。他认为,焦虑可能使个体不恰当地使用防御机制,从而导致心理疾病。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原始焦虑阶段,二是后续焦虑阶段。原始焦虑主要是出生创伤,它是后续焦虑的基础。弗洛伊德把焦虑划分为三种类型: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焦虑。客观性焦虑是指个人在现实世界遇到实际危险时产生的恐惧。神经性焦虑是在担心因为表达本能欲望而担心被惩罚时产生的。道德焦虑是在从事或者是思考违背良知的行为时产生的。

人物影响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开创潜意识心理的研究,开创了人格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并促进自我心理学的发展,并且在心理治疗领域,影响了很多后来的治疗方法体系。首创了潜意识心理学体系。

传统心理学往往从外向内探索,而精神分析心理学则从内向外、从深层向表层研究。弗洛伊德创立动力心理学,认为本能、欲望是人的心理或者人格发展变化的推动力和起因。他还开创了西方的人格心理学,并使之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学派。

人文领域    弗洛伊德在社会学中也是一位有很多独到的看法。他写了五本主要的社会学著作:《图腾与禁忌》《群体分析及自我之分析》《幻觉的前景》《文明及其不满》《摩西和一神教》

人物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T. H. 黧黑说:“如果一个人的伟大程度可以用他对后世的影响来衡量,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几乎没有一项探讨人性的问题没有被他触及过。弗洛伊德、达尔文和马克思可算是20世纪西方思潮的三位先知……他对人类的本性和必然的灾难充满了悲观的结论,但在这种悲观的宿命论中却存在着一丝的希望,希望人们能以理智面对自己的潜意识和黑暗的本性,唯有如此才能扭转人类的命运。”

1、人的举动都不是无端的做出。——弗洛伊德

2、文明意味着压抑,我们即需要遵从,也需要满足本能,而两者之间存在着冲突。——弗洛伊德

3、男人用下半身思考——弗洛伊德

4、笑话的范围是无界限的。——弗洛伊德

5、一句话可以赐福与人,也可以把人逼入绝望。——弗洛伊德

6、当一个人处于不能克服无法避免的痛苦中时,就会爱上这种痛苦,把它看成幸福。——弗洛伊德

7、梦的内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其目的在于满足意愿。——弗洛伊德

8、宁肯听任自己失望,也绝不乱存奢望。——弗洛伊德

9、妒忌是一种感情状态,如悲伤一样,可以归结为是正常的。——弗洛伊德

10、压抑的实质是一种拒绝机制,一种把某些东西拒绝在意识之外的功能。——弗洛伊德

11、无知就是无知,谁也没有权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东西。——弗洛伊德

12、人类心灵中一切罪恶作为一种倾向被包含在潜意识中。——弗洛伊德

13、咱们整个心理活动似乎都是在下决心去求取欢乐,避免痛苦,而且自动地受唯乐原则的调节。——弗洛伊德

14、笑话给予我们快感,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度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弗洛伊德

15、任何宗教,即使是自称为博爱的宗教,对于那些不属于它的人们,也一定是冷酷无情的。——弗洛伊德

16、我坚信人类文明是以牺牲原始的本能为代价而创造出来的。——弗洛伊德

17、梦就有如那骗子,梦者本身就是那国王。——弗洛伊德

18、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弗洛伊德

19、在人的潜意识里,人的性欲一直是处于压抑的状况,社会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规则使人的本能欲望时刻处于理性的控制之中。——弗洛伊德

20、梦的“显露的内容”都与近期的经验有关,“隐藏的内容”则与早期的童年经验有关。与近期经验相比,童年经验的影响要深刻得多。——弗洛伊德

21、个体的发展不过是生命的偶然情况的的一个简短的重复而已。——弗洛伊德

2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的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弗洛伊德

23、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弗洛伊德

24、女生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是永恒麻烦的源泉,但她们依然是咱们所拥有的那一种类中最好的事物。没有她们,情形会更糟。——弗洛伊德

25、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弗洛伊德

26、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弗洛伊德

27、女人应该使男人变的温和,但不使他变得软弱。——弗洛伊德

28、移情的本质是对儿时被压抑的某种依恋情感的重新体验。——弗洛伊德

29、我想不出比获得父亲的保护更强烈的儿童需要。——弗洛伊德

30、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咱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弗洛伊德

31、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无意识中确信自己不死。——弗洛伊德

32、童年时期的冲动仍然存在于我们的梦中。甚至可以说,我们梦中表现出来的欲望和欲望满足都来自于童年。——弗洛伊德

33、如果我们能把歇斯底里的痛苦转化为寻常的不愉快,收获就相当可观了。——弗洛伊德

34、一种科学要对人类的知识有所贡献,也不必勉强人家信服。坚信不坚信,要看成绩,它能够耐心等待用自我的研究成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弗洛伊德

35、我坚信人类礼貌是以牺牲原始的本能为代价而创造出来的。——弗洛伊德

36、实际上,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弗洛伊德

37、每一个梦都起源于第一种力量(欲望),但受到了第二种力量(意识)的防御和抵制。——弗洛伊德

38、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行为,它是感官将其他来源的材料经过一番加工而形成的产品。——弗洛伊德

39、道德感是人的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弗洛伊德

40、梦中唤起的痛苦感情,正是为了阻止我们提及或者讨论那些痛苦的事情。——弗洛伊德

41、“否认”是某种期望落空之后出现的“修正”。每一次否认都是一次承认。——弗洛伊德

42、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弗洛伊德

43、无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弗洛伊德

44、没有一个没有理智的人,能够接受理智。——弗洛伊德

45、幸福决不是文化的价值标准。——弗洛伊德

46、感情的冲动更接近于基于性本能的欲望冲动。——弗洛伊德

47、人是一个受本能愿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弗洛伊德

48、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弗洛伊德

49、精神分析有三个支柱,即潜意识的心理机制、抗拒和压抑的作用以及性的重要性。——弗洛伊德

50、你的眼睛疲倦了、累了,闭上你的眼睛。——弗洛伊德

佛洛依德心理学

佛洛依德心理学是心态学中的代表,弗洛伊德心态学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除此之外弗洛伊德理论还以泛性论和人格主义为典型。

 一、弗洛伊德理论的潜意识论

  弗洛依德最伟大的地方,就是提出了“潜意识”这个理论。他说,人类很多时候都不是理性的,我们平时做的决定,很大一部分都是潜意识和我们的习惯在影响我们。

意识层次结构理论阐述了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无(潜)意识三个层次。

二、弗洛伊德心态学的人格主义

一句话解释就是“自我·本我·超我”。

1、本我
根据弗洛依德的理论,本我就是我们的潜意识,是我们内心中各种肮脏兽性的聚集地。

如果你现在看到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你心里面默想:“我要和她上床,就现在,不论用任何手段!”这时候,就是你的本我在起作用。

2、超我
超我,就是我们人类在进行大规模合作之后形成的一套有别于动物法则的社会法则。比如你为国家献身,你遵守法律都是超我。

  还是那个女孩,如果你心里想着:“我是人类,不是动物,我如果现在就和她上床那是强奸,我会受到社会的惩罚,我不能这样”,这就是超我在起作用。

  3、自我

  从上面的解释来看,本我和超我是很容易发生矛盾的,因为一个是野蛮一个是文明,一个是肮脏,一个是道德。那么这时候,自我就出来调节问题了。

  这时候,自我起作用了,你就会想:“那么我可以先把这个女孩追到手,然后再和她上床,让她成为我的妻子”

三、佛洛依德心态学的泛性论

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态发展期。

1、口腔期:0-1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弗洛伊德心理学核心思想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

扩展资料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综合医院担任医师,从事脑解剖和病理学研究。

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侵占,赴英国避难,次年于伦敦逝世。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学基础—弗洛伊德

心理学基础—弗洛伊德

心理学有两大基础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分别是SigmundFreud和B.F.Skinner;这两大理论之所以能够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是它们广阔的适用范围,不像其他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们试图对世间一切做出解释,包括日常生活、儿童发展、心理疾病、宗教、战争及爱情;我们学习和了解这两大心理学泰斗和他们的理论,是因为它们是很多理论的基石,而且它们其中很多观点对于我们如何理解现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是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他的理论深深的影响着整个心理学界;他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但他不是因为某一项发现而名扬四海,相反他提出的是几句包容性的心理理论而闻名天下;

弗洛伊德理论的核心,是一系列关于人类理性的主张,他将人格分为 本我、自我和超我;又将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其中无意识动机拒绝承认人类行为受到意识的绝对支配,如梦境、口误、心理疾病等心理过程其实是无意识动力或无意识冲突;假设你爱上某人准备结婚,问到你想结婚的理由,即使你诚心诚意的回答,却依然存在着不在这些理由中的,支配你行为的其他欲望和动机;精神分析的支持者们认为这些心理过程是无意识的,是人们意识不到的。如果用一些简单的例子来阐述无意识行为,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你是否不明理由的喜欢或者厌恶某个人?你是否有在不应该的场合忘掉某个人的姓名?你是否有在不明理由的情况下做出某些事情?这些都是弗洛伊德研究的无意识行为的范畴;如果这些无意识可以直接选出对人类最佳利益的结果,那自然是很和谐很美好的,可是在我们脑中存在的三种人格却是存在着强烈的内部冲突,而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就是在这一系列冲突事件中的产物。

本我、自我和超我是随着个体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是生物性的一面,追求吃喝拉撒、保暖等,它是盲目的,遵循快乐原则和即时满足,婴儿出生就是这个样子,追求纯粹的快乐和满足;但现实是残酷的,世事总难以尽人如意,当快乐没有办法及时得到满足的时候,你只能通过想方设法满足或是抑制想法,来应对当下的困难,这个结构被称为自我;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试图在现实中找到满足本我要求的方法,找到满足或放弃寻找快乐的方法;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我的出现象征着意识的起源;最后,如果只存在本我和自我,那世界会简单的多,但弗洛伊德又提出了第三种人格结构——超我,超我是社会家庭规范的内化,当你在寻找满足本我的过程中,有些行为是错误的,会收到惩罚,人们的脑中就会形成超我,超我是一种道德良知,就像盘旋在头顶上方的小天使,告诉你哪些行为是不对的。自我是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本我是盲目的,只满足基本需求,超我同样也是盲目的,它不会考虑现实的情况,只会出于道德要求告知个体羞耻、禁止、阻止;在这两个人格争执声音之间的结构,就是自我。

人格结构中,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少部分是意识的部分,是我们的感受,我们的经历;本我的驱动力,本我和超我的力量大都存在于我们无法觉察的无意识之中,就仿佛我们的内脏运作,我们无法通过自我感知感受到他们的存在,它们的活动都是无意识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分位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与特定的动欲区有关;如果你在某一阶段遇到了障碍,没能得到满足,你就会停留在这个阶段;所以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们之所以有不同的人格,是因为人们停留在不同的阶段。

口唇期(0-1岁) :婴儿的快乐来源于口腔,包括吮吸、咀嚼等活动;过早断奶会对他的人格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会使孩子们形成口腔期人格;表现为有些人暴饮暴食,或喜欢嚼口香糖,或吸烟,或过分粘人。

肛欲期(1-3岁) :训练如厕如果出现问题,会形成肛欲期人格,表现为强迫、有洁癖或吝啬

异性期(3-6岁) :固着在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过分男性/女性化、控制欲、恋母/父情节

潜伏期(6-青春期) :相对稳定,将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同学伙伴

成熟期(青春期-成年) :试图与父母分离

成年后,你并没有脱离险境,因为无意识机制依然存在,即使你没有在任何阶段发生固着,你的行为仍然会受到本我、自我和超我的驱使。

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不仅要求你别干坏事,同时还要求你不要有坏想法,当本我的欲望一再被超我压抑之后,这个压抑的过程并不会出现在意识层面,而是会通过梦境和口误表现出来,也会通过特定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很多方法来阻止来自本我的原始欲望,这些方法会进入到意识中,弗洛伊德称他们为”防御机制“,你通过抵制不适当的原始欲望来保护自己;这些防御机制有的会转化为升华,将你很多的能量升华为其他方式释放,如艺术形式展现;防御机制还有可能转化为移置,即将自己某些不道德的想法或欲望以安全的方式释放出去,如欺负弱小的可替代性目标。另外还有投射,即将自己不愿用友的某种冲动投射到别人身上,将自己的想法说成是别人的想法;合理化,将自己的不良行为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最后是退行,即收到打击、压力时会退化到早起阶段,如恋物、哭闹等。所有的这些机制,并非都是病态的表现,他们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我们通常会运用这些机制去维持无意识系统的平衡。有时候,防御机制不起作用,就会造成一种病症,如选择性失忆、恐慌症、精神性失明失聪等,这些就是试图将欲望抑制在无意识之中的防御机制产生的症状。

精神分析的关键假设在于,你所遇到的问题,实际上反映出了更深层次的冲突,这些冲突被你压抑起来,一旦你理解了更深层次的冲突是什么,问题就会被解决。

弗洛伊德的贡献并不只是局限于个体心理学和个体病理学的研究方面,他对梦境也做了大量的阐释。他认为梦是具有显性梦境(醒后记得)和潜性梦境(隐藏含义)的;他认为所有梦境都是愿望的满足,梦是有象征性的,梦境中的事务往往并不像它们看上去那么简单。弗洛伊德还为宗教做了大量的解释,例如他认为大部分人都想寻求一位全知全能的神其实本质是在寻找在发展阶段所缺失的父亲形象的替代品。

那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它们是科学吗?值得相信吗?

其实,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很多内容都太模糊太容易变通,无法验证它的正确性;但尽管这样,总体来看,动力无意识的重要性仍然不可撼动,已经有很多案例研究证明了心理活动的某些方面确实是无意识的,比如语言理解,母语沟通中,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刻意理解就能快速明白别人的意思,这些理解行为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因素决定着我们的喜恶,已经有很多案例证实这一观点。

无意识实际上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对种族偏见和性别偏见的研究中,会表现的更加明显。从某种程度来说,弗洛伊德理论的大部分内容是操刀驳斥的,但弗洛伊德的理论确实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和日常生活的解释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有哪些理论?

弗洛伊德的三大理论:

一、精神分域理论:

1、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2、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检查功能,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

3、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二、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派生与本我,最理智和符合现实的部分。帮助本我根据现实可能性来满足。

3、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三、性心理发展时期理论:

1、口腔期(出生到一岁左右):前期(0-8月)——吸吮吞咽;后期(8月-1岁) ——吞咽咀嚼吞食产生对养育者的亲密感,把自己与现实环境相分离—自我

2、肛门期(两岁至三岁左右):前期——排泄—解除内部压力—快感体验;后期——保持—痛与性刺激—引起关注

3、性蕾期(四岁至五岁之间):恋母恋父性别认同本我与自我冲突激烈

4、潜伏期(六岁到12岁左右):学习、活动、性本能受到抑制、种族系统天赋

5、生殖期(青春期):青春期开始,异性恋。性快感由口腔、肛门逐渐转移到性器官上。

6、成熟期(青春期以后):心理结构平衡不需要多少心理能量来压抑自己的本我冲动。恋亲情结已经完全或几乎完全消除。

扩展资料

弗洛伊德理论的认可和批评:

1、优势

弗洛伊德的观察为后来的人格理论和研究确立了方向。在他之后的多数人格理论家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借用了重要的精神分析的概念和假设,建立了自己的理论。

弗洛伊德被公认为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人。没有弗洛伊德,心理治疗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这样。诸如自由联想、催眠和释梦之类的方法,已经成为许多治疗师的标准工具。

调查发现,为数众多的年轻的或经验丰富的心理治疗师认为自己的取向是“精神分析的”。人们认为弗洛伊德推广了心理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和概念并促进了它们的发展。心理学者今天研究的许多课题都源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尽管它们不再具有弗洛伊德风味。

2、批评

弗洛伊德可能见过其他人的著作。在弗洛伊德的工作之前,许多“弗洛伊德”思想就曾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弗洛伊德捍卫者认为,弗洛伊德是第一个把许多零散观点组织成一套人类行为理论的人。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提出的许多假设是不可能验证的,支持者认为不能指责他不努力寻找证据支持其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他的理论的很多部分都是“发现”是他在精神分析的各个阶段仔细考察患者的陈述后得出的结果。一些批评针对弗洛伊德理论强调的重点和他的理论色调。他们认为弗洛伊德忽视或低估了人格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

另一些人不同意弗洛伊德只强调本能,而不考虑社会文化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还有人认为,弗洛伊德倾向于关注人格障碍,而不是日常的心理机能和人格的积极面。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85521192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佛洛依德心理学(佛洛依德心理学的主要思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佛洛依德心理学(佛洛依德心理学的主要思想).pdf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心理学   思想   佛洛依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