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逻辑顺序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3-03-03 01:26:09 阅读: 评论:0

自制书签简单又漂亮-咽喉痒咳嗽

逻辑顺序的作用
2023年3月3日发(作者:青岛游玩)

“逻辑”在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应用

一、概念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

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孩子的眼里可以理解成:因为与所以的关系,成年人的

眼里可以理解成:真与假关系,宗教里:它是因果关系,轮

回关系,哲学里:它是辨证关系,数学里(函数)与(导数)

是逻辑应用,所产生的结果。

概念的特征:种差+属概念。

推理的特征: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是:如果前提真,那

么结论一定真,是必然性推理;非演绎推理的逻辑特征是:

虽然前提是真的,但不能保证结论是真的,是或然性推理。

二、高考语文应具备的逻辑思维:

1、分析与综合2、分类与比较

3、归纳与演绎4、抽象与概括

三、逻辑顺序

由总到分(概括到具体)整体到部分

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

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

由原因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

作用:按事物内在联系安排材料,进行说明,可以用逻辑顺

序。事理说明文是阐述事理的,用逻辑顺序便于说明得清楚

明白。

四、复句关系

1.并列复句2.承接复句3.递进复句4.选择复句

5.转折复句6.假设复句7.因果复句

8.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

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

非„„才(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①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②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

能昂首阔步于成功的大道之上。

9.解说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其他分句对这种情况进行解释、

说明或总括。一般不常用关联词语。如:

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

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地站着纺。

10.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结果,一个分句

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

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答题之前,我们应仔细思考,省得过后又来修改。

五、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肢判断运用的逻辑思维

1、以偏概全——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

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特别注意“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

之外、一些、某些”等表范围的词语。严格区别“部分”与“整体”。

2、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

断出来。

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3、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

关系的。

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

两者之间关系。

4、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

法。常见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联系上下

文,弄清楚它们的指代内容。

5、转化失误:

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

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了”等修饰语,把原

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变相对为绝对——注意:“可能”、“一些”、“肯定”、“一定”、

“也许”、大概、绝大多数、差不多等。

6、从必要和充分条件上看:注意“只要„就”(表充分条件)、“只

有„才”(表必要条件)等词。

7、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

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

的一面倒置。

8、曲解原意:指对词句的理解与有效信息句意思发生了偏离,曲

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9、答非所问:尽管选项出自文章,但与题干毫不相干。

六、高考作文常见的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

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

点;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

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⑤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

结论的方法。

⑥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

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⑦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

特殊的论证方法。

⑧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

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

证。

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

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

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

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七、病句中的不合逻辑

1.概念混乱

①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②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2.两面失衡

①在考试的时候,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真细致的作风,是考

试成功的关键所在。

3.自相矛盾

此类语病的特点是,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

冲突。

①他的父亲仍然健在,享年83岁,精神尚佳。

②我断定他大概能会。

4.主客颠倒

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

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5.否定失当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

管理。

6.强加关系

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7.不合事实

指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

认同的公理。

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

到小书房去找。

方法总结

看两面词

1、看是否为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2、虽然都为两面,但面与面交叉不当。

3、特征:有“能否”、“是否”、“有没有”、“好坏”、“优

劣”、“上下”、“左右”、“高低”、“轻重”之类的两面词。

看数词

1、看数词前后是否重复。2、看数词前后是否矛盾。

3、注意点:大约、上下、左右、平均、以上、至少等。

4、“倍数”、“增多”、“提高”、“超过”等词语只能用于数

量的增加。

看否定词

有“避免”、“预防”、“防止”、“忌”、“缺乏”、“杜

绝”“忘”等词用在否定句中也相当于否定词,要考虑句子是否把

意思说反了。

看并列词

句中有“和、与、及、以及、和顿号”等表并列的词或并列短

语。要注意并列是否合理(注意交叉、属种关系)。

一试身手

1.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

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

点宣传的目标。(10湖北)

2.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

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

好。(10湖北)

3.我突然记起黄发垂髫初懂事理的时候,母亲告诫我的一句

话:早起的鸟儿有食吃。(10天津)

4.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

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

重视,不可疏忽。(09全国Ⅱ)

5.对“80后”作家来说,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克服彼此

间的同质化倾向,张扬自己的艺术个性才是他们的发展之路。(09

江苏)

6.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

游地图、古玩、佩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

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09湖北)

7.这次羽毛球邀请赛在新建的贺家山体育馆举行,参赛选手

通过小组赛和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后张碧江、邓丹捷分别获

得了冠亚军。(09辽宁)

8.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只关注一己之屈伸,一家之饥饱,真正

需要关注的是作为接收过高等教育的个体对于群体、社会、他人的

责任和义务。(09湖南)

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

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08江西)

10.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

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动到各社

区。(08湖北)

八、成语中的逻辑判断

成语怎么用,关键看语境;望文莫生义,对象要搞清;辨明

褒贬色,分清轻和重;

谦敬别错位,重复义非明;形近易混淆,逻辑也常考;成语

太生僻,一般错不了。

九、衔接中的逻辑思维

话题的同一性: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围绕

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行文的照应性:语句要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上下句

词语的照应、前后句式的照应。

结构的一致性:句子内部语法结构往往前后一致,同是主谓短语,

同是动宾短语。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

事理的逻辑性:时间、空间、事物发展先后顺序、认识规律(由里、

浅深、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质)、主次轻重顺序等。

风格的趋同性:前后语言的风格应当趋于同一,要平、生动、庄重、

简约,要用修辞格都用修辞格。

组合的俗成性:并列词、句的先后顺序它们遵循的往往是人们在长

期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组合顺序。

音节的匀整性:语段中字数、句式、平仄、押韵等方面力求和谐一

致,以收到音韵和谐的表达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3-03-03 01: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79691190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逻辑顺序的作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逻辑顺序的作用.pdf

上一篇:反思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