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博文事件是真的吗(知乎潘博文事件是真的吗)

更新时间:2023-03-03 01:02:21 阅读: 评论:0

近日,知乎上一篇名为“不存在的同学(潘博文事件)”被广泛传播,在文章里,答主和一位同学以及潘博文一同进入废弃的宿舍大楼捡羽毛球,但潘博文从此再也没有出来。更离奇的是,除了答主和同行的那位同学,所有人都完全不记得潘博文,连学生名单上也没有了他的名字。

难道我们生存的世界存在BUG?或者是我们的地球存在平行时空?“消失的潘博文究竟去哪里了”。

平行时空目前只是假说

平行时空和多元宇宙一直都是科学界的假说,这两个其实都是指同一个概念,但是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区别。

斯蒂芬·霍金在《果壳中的宇宙》(2 0 0 1)中提出了体育界的多元宇宙,并且宣称存在一个平行宇宙,那里奥运会的金牌都被中美洲小国伯利兹包揽。对霍金来说,宇宙就像一个“太空赌场”,掷骰子会导致许多不同的岔路,我们只能看见其中一条;然而,所有的路都真实存在。

多重理论还对我们最珍视的一个信念发起了挑战,那就是独特性,宇宙学家亚历山大·怀伦金(Alexander Vilenkin)认为,我们所在的世界会被复制,哪怕是最微小的细节。由于这一过程可延续至无限,那么最终会存在我们的无数个副本,而非仅此一个。

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不同的物理法则支配着其他宇宙,只要物理定律稍微有所不同,那么这个宇宙就不会诞生生命。因此在多元宇宙中,有些宇宙是没有生命的,比如引力常数不同,原子不会稳定存在等。

但是无论是平行时空,还是多元宇宙,都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假说,目前都并没有证实。

其实,我们的世界里从来都不存在“潘博文”,也不存在平行世界,“潘博文”只存在于答主的脑海世界。他自己也解释了“潘博文”是自己为了缓解孤独而创造出来的“幻想中的伙伴”,也称Tulpa。

Tulpa究竟是什么?

在心理学上,“假想伙伴”(Imaginary Companion)是被个体命名、在日常对话中会被提及或者可以直接交流互动的角色,但这个伙伴对外人来说是不存在的。出现这种状况的人群主要是3-11岁的儿童,假想伙伴甚至可以说是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研究者发现拥有假想伙伴的儿童约占52%至65%左右。一篇发表在《国际心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的研究也显示,中国5-6岁的儿童有40%左右拥有“假想伙伴”。

1926 年,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开始关注假想伙伴现象。1934 年,斯文德森发表了真正意义上的有关假想伙伴的研究,并对“假想伙伴”给出操作性定义:儿 童在与他人谈话时提到的某个“看不见的人”,并且认为 自己曾与之游戏生活一段时间,这个人对儿童而言是真实的,儿童甚至给这个人命名,但实际上这个人并不存 在。根据这一定义,假想伙伴即指不被儿童以外的别人 看见的,但是在游戏中儿童却常常与之共同玩耍,似乎拥有独立人格的假想人物。

如今,假想伙伴的定义被扩展,包括另外两种类型:一种是有现实基础的拟人化物品,例如布娃娃、木偶等。另一种就是角 色自居伙伴。在与角色自居伙伴活动中,儿童表现出不同的说话、行为和互动模式,甚至把他们自己当做另一 个不同的人物对待。

在潘博文的故事中,答主称自己在初中时期经历了人际排挤,内心十分孤独,因此潘博文出现在了答主的精神世界里。但我们要指出,拥有假想伙伴并不意味着与心理创伤有关,一些家长甚至粗暴地认为,这样的孩子是不正常的,是病态的,有心理疾病的。这是不对的。

很多时候,假想伙伴是孩子们对人际关系渴求的表现。一些研究发现,有假想伙伴的儿童与人对话时对对话者的信息需求有更好 的理解力,认为假想游戏在孩子沟通技能的发展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但也有研究发现尽管有无假想伙伴的孩子在词汇能力上没有差异,但是有假想伙伴的孩子在叙述故事书里的故事和个人经历时表现出更丰富的叙述手法。

像这位答主就是如此,他在叙述“潘博文”的时候,甚至让读者都感受到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让人脊背一凉,文章细节细腻丰富,让人毛骨悚然,甚至让人对世界产生了怀疑,怀疑世界出现了BUG,将一个活生生的人从世界消除,或者存在平行时空,“潘博文”穿越了。

如何对待孩子的“假想伙伴”

当孩子和你介绍他的“假想伙伴”的时候,不要觉得它们是不正常的,是病态的,有心理疾病的。

这是孩子的一种正常现象,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假想伙伴”是儿童思维和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现象。并且认为假想伙伴的游戏是儿童获得外界的图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通过假想伙伴引导孩子化解负面情绪、克服生活困难。,如果发现这位“假想伙伴”带来了不良影响,比如成为孩子不良行为的借口,或者这种现象和孩子曾经历过心理创伤性事件有关,就要及时介入引导。

“潘博文”事件说明了什么

其实每个人内心中存在一个“潘博文”,就好像答主一样,他一直觉得自己过得很失败,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导致自己一直到现在都很恐惧社交,而“潘博文”的出现则成为了答主的一束光,自己和他去了哪里玩,并且拿游戏排解烦闷,在“潘博文”这里,答主得到了社交满足,对人生重新有了期待。

我们也会遭遇许多的挫折,我们的脑海里也有一个“幻想的我”,以及一个“潘博文“,这是我们对现实人物的想象版本,在“潘博文”身上,我们可以疏解自己委屈、害怕、不安、孤单或者无助的不良情绪,这些帮助有时是我们无法从其他途径获得的。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65411187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潘博文事件是真的吗(知乎潘博文事件是真的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潘博文事件是真的吗(知乎潘博文事件是真的吗).pdf

标签:事件   潘博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