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推进全面依法治市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当前,我市正处在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紧扣率先“作示范、勇争先”要求,我市坚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立法、执法、普法等方面,全面建设法治政府,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昌治久安”品牌。
健全立法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通过立法,可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市司法局立法科科长刘丽文表示,为了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引领区,我市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南昌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刘丽文介绍,近年来,我市在数字经济领域部署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创新性,且行之有效的改革政策,破解了数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关键难点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将这些政策、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使其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增强其权威性、实效性和法律约束力,从制度层面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据了解,目前该《条例》的制定工作已完成调研和起草两个阶段。2022年初,起草专班组织召开市直部门立法座谈会,专门听取对我市数字经济立法的意见建议。随后又通过开展各县区立法调研会,进一步摸清摸准了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再通过学习借鉴广东、浙江、北京等省市有关数字经济的立法成果,反复研讨,数易其稿,起草了《条例》建议稿。
“《条例》结合我市实际作了局部创新,将‘数字技术创新’独立成章,以凸显数字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还突出规定了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和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内容。”刘丽文告诉记者,针对数字经济具有的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特点,《条例》实施后,可发挥其促进发展和规范管理的双重功能,以法治破解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痛点堵点,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除了《条例》,我市今年还制定了《南昌市爱国卫生条例》《南昌市梅岭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修订)》。“《南昌市爱国卫生工作条例》针对我市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健康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城乡卫生管理面临严峻挑战等问题,对环境卫生治理、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方面工作作了规定。实施后,能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提高公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刘丽文介绍,该条例针对风景区的规划、保护、建设和利用实施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将在有效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自然文化遗产、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地方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依法办事
全面优化治理能力
“这个摊位未按照建设规范划定,请你们在限期内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将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在东湖区花园角农贸市场,执法人员正对一食用农产品自产自销专用摊位的随意摆放问题进行监管。农贸市场是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地方之一,也是体现城市文明、提升生活品质的窗口。针对农贸市场管理需要,《南昌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我市中心城区和县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经营规范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均适用该条例。
据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陶成介绍,《南昌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分别针对农贸市场消费者、农贸市场开办者、农贸市场经营者的权利义务作了具体规定。“《南昌市中心城区农贸市场管理条例》实施后,南昌市场监管部门将压实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农贸市场日常巡查全覆盖。同时,督促市场开办者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特别是抓好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切实提升规范管理水平;督促市场内经营者按规定记录、销售、贮存食用农产品,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不得占道经营、扩摊经营或流动经营,遵守功能区划分规定。”陶成介绍。
“洗车要在沉淀池里洗,不能把污水排到马路上去。”日前,在西湖区一家名为“车来美”的洗车行内,城管执法人员正在例行检查。据了解,《南昌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的实施,标志着南昌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正式走上法治轨道。
“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店家没有办理排污许可证,会立即进行处罚,并要求在一个月内把排污许可证办理到位。”西湖区朝农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指导员谢善清介绍道,城管执法人员会对辖区进行全面排查,坚决制止乱排乱放行为,做到发现一处坚决查处一处。针对难监管、易反复、假整改等问题,该执法队将加强跟踪督导,确保违法排污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维护好城市环境。
除了管理污水排放,污水处理问题也十分重要。“原来雨污分流分到各个部门做,职责不清晰。现在市级层面设立了市水办,区一级也成立了区水办,两级形成了治水一张网,未来还将通过建、管、养结合,对其进行完善。”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罗建华说。
目前,我市将合流区按污水处理厂收水片区划分为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朝阳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新建区长堎镇)、南昌县污水处理厂治理片区等4大治理片区,并以片区为单位谋划实施重点整治工程,通过在市政道路新建一套污水管网、对原有管网进行清淤修复作为雨水管网使用的方式,实现合流区雨污分流。
全员普法
以鲜活实例实施法治教育
日前,新建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电诈案件,长堎镇各行政村40余名“法律明白人”全程旁听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庭审环节,以“面对面”的方式认识审判程序的规范和严谨,见证法律的庄严及公正。庭审结束后,法官与“法律明白人”进行深入交流,升华大家对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的感悟。
“学习法律知识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最震撼且最具实效的方式莫过于在法院旁听一次庭审。”市普法办普法工作人员肖宁盛表示,为推进公民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让社会公众从鲜活的实例中接受法治教育,今年2月,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联合市铁路运输中院、市中院等单位出台《关于在南昌市组织开展公民旁听庭审活动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旁听庭审受众扩大到全体南昌市公民,实现全民旁听、全员覆盖。
记者了解到,公民旁听庭审活动是我市“八五”普法规划所确定的重点任务——“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的重要举措和创新办法。《方案》将有力提升全民普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审理一个案件,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公民”的效果,为法治南昌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不写作业犯法吗?学生打人犯法吗?”在“民法典进校园”直播普法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短短一小时,观看人次就超过10万,点赞近400万次。“今年5月是我国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我市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联合市普法办、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多家单位及相关县区在豫章大地掀起了一场民法典‘云普法’热潮。”肖宁盛介绍,为切实提升普法的精准性、实效性,此次宣传采取分众分类的普法形式,分别以“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家庭”形式,开展四场“公益律师”直播普法活动,为不同受众群体量身定制普法课程,四场专题直播观看人次达30余万。
市司法局局长李国水表示,直播“带法”是普法形式的有效创新和统筹各方力量开展联动普法的最佳方案,不仅扩大了普法工作的覆盖面,还有效提升了法治宣传的影响力,为我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南昌日报记者 邹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31651177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写作业违法吗?(写作业违法吗?最佳答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写作业违法吗?(写作业违法吗?最佳答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