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么个疑问——为什么一些美国老百姓连最简单的加减乘除都捋不清,但这个国家却摘得了超过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在各方面都做出了诸多遥遥领先世界的东西呢?
很明显,虽然他们都是美国人,但那些不识数的,和搞科研的,不是一批人。
从起点,这两类人就几乎没发生过交集。
如今的美国,制造业严重空心化,无需再像老早前那样,为了培养合格的产业工人,去下本普及大众教育和科学素养——靠着武力和高科技产业,再加上美元这个全球“硬通货币”,通过少量精英人士的“巧妙操纵”,就能顺利薅到全世界的羊毛。
针对普通人的公立教育,凑合一下就ok了,主要教什么,能不能把学生教会了,都不重要;最要紧的还是——千万不可踩了“政治正确”这条红线。
非常典型的就是,日常,你要尊重学生的各种选择,包括他对自己“性别”的选择。
美国常见的32种性别——晕了吧?
具体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
你看一个学生长得是男生模样,说话也是男生的特征,但他的内心可能觉得自己是女生;同理,一个长着女子模样的学生也有可能觉得自己是男的。
所以,在没有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性别”的情况下,老师不能因为对方看着是男生或者像男生就用“he”,也不能因为看着是女生或者像女生就用“she”!
或者,你看到一个男生要进女厕所,也不能上去直接阻拦——按照美国的现行规定,那些“跨性别群体”,能直接按自己心理认同的那个“性别”,选择男女厕所,跟其生理方面是男是女关系不大。
你要阻拦的话,可能会被扣上一个大大的歧视LGBT的“帽子”(LGBT——L-Lesbian女同性恋者,G-Gays男同性恋者,B-Bixual双性恋者,T-Transgender跨性别者的首字母)。
比如,下图这个被众警察摁在地上摩擦的美国老汉,是一名屈辱而悲愤的老爹——2021年5月,他的女儿在学校的女厕所被一名“自认为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生”强暴。
事后,家长马上找到学校理论,但校董会坚持认为女生的父母是在“无理取闹”,来回扯皮就是不给个明确的说法。
同时,老汉夫妇还被一群支持“自认为是女生的穿裙子的男学生就是女性”的家长们包围并指责——强奸案是被刻意用来抹黑LGBT的“阴谋”,他们一家就是美国的耻辱!
女儿被伤害的悲痛,被无端指责的憋屈,还有对没有任何担当的校董会的愤怒,这位老爹终于爆发了,但很快被现场的警察制服并遭到逮捕。
在美国学校,只要注意别踩性别歧视的“雷”,就ok了吗?
哪有这么简单。
教学环境的风险,更是少不了的。
大家可以参考讽刺幽默短片《不一样的数学》里面的情节。
一年级学生丹尼拿着试卷到办公室找到老师威尔夫人。
老师很慈祥很耐心地给丹尼讲2+2=22为什么是错误的——2+2并不是把两个数字放在一起。并举了个形象的例子,两支马克笔再加上两支马克笔,一共是几支马克笔?
没成想,丹尼还在坚持自己的答案——22;
老师用手里的笔告诉他,是4只。
老师的态度和方式都是极好的
可丹尼却仍旧不服,将笔筒打翻后跑掉了。
隔天丹尼的父母来学校找到了威尔斯夫人,询问丹尼究竟做错了什么?
问清楚原委后,丹尼的父母却认为,2+2为什么就不能等于22呢?他们指责威尔斯夫人的教法简直就是纳粹式教学,剥夺了自己孩子自由思考的“权利”。
过来“讨说法”的父母
之后,他们怒气冲冲地去校长那里投诉了威尔斯夫人。
校长也找到了威尔斯夫人“谈话”,劝她在教学上再“开放些”,要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丹尼说2+2=22,就22呗,你抓紧道个歉就得了。
在校长的眼里,指出学生的错误是一种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已经有“政治不正确”的危险了
但威尔斯夫人仍坚持2+2本来就等于4,不肯向22这个结果妥协。
接下来的发展,更加离奇和荒诞。
那头,丹尼父母那么也没闲着。
由于老师不肯道歉,他们干脆组织了大批学生家长在学校门口游行示威。高喊着让学生做主,老师靠边。
眼看着事情越闹越大,学校董事会再次找到威尔斯夫人谈话。警告她,如果还拒绝认同2+2可以等于22的话,就以“妨碍儿童心智发育”为由,要求她暂时停职。
但是威尔斯夫人仍然决绝妥协,她认为2+2就等于4,在数学课上,这是个事实,没有商量的余地。
很快,威尔斯夫人接到了校长的电话,她被告知——为了大家好,学董事会决定将你开除,明天过来结算工资收拾东西走吧。
因为事情已经闹得很大,所以,威尔斯夫人的离职手续现场,还来了很多蹭热度的媒体。
为了撇清学校与威尔斯夫人的关系,校长当着这些媒体的面前结算了威尔斯夫人的工资——上学期2000美元,这一学期2000美元,一共是4000美元。
而此时,威尔斯夫人却不紧不慢地说道——2000+2000应该是22,000美元....
短片就此结束。
显然,这个小短片映射的,就是当今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一种令人迷惑的现象——科学靠边站,都要服从“政治正确需要”。
特别是公立教育,为照顾那些学业方面的“弱势群体”,不至于让他们留级,更倾向于把合格标准定的非常低。
同时,为了不让这些人在学习方面产生明显的挫败感,然后早早辍学出去“混社会”,再加上美国人素来崇尚的“怀疑精神”和“个人主义”——到了实际授课环节,对于老师们来说,无论学生表现有多差劲,提出的问题多荒唐,也必须加以表扬和鼓励,不可随意批评。
就仿佛孩子们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和错误一般——所谓的“错误”,那只是他们“独立思考”的表现。
孩子们被这样一通教育下来,不管学习成绩是否理想,但自信心普遍还是可以的。
这就出现了一种很麻烦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愚蠢而又自信的美国人。
而且,在短片《不一样的数学》中,丹尼是个白人小孩,这样的安排其实还让问题不是那么复杂,如果丹尼再是个非洲裔、LGBT,那就属于“多重政治不正确”了。
比如,最近这些年,很多非洲裔群体都在呼吁要在中小学阶段的一些关键考试中取消数学学科,来体现“真正的种族平等”。
学校这边呢,竟然真的及时给出了一些“积极”的回应——从2020年起,美国的公立学校中学教育阶段掀起了去除数学分班制度的风潮,从西海岸的加州一路吹到了东海岸的纽约。
比如,按照加州教育部的最新文件,K12阶段学生,从此都被要求按年级而不是课程来上数学课——这意味着,能力最强、进度最快的学生,不能提前学习高阶数学,而要和大家保持相同的节奏。
为了让一个人也不“掉队”,大家一起原地踏步,除非你家有足够的经济条件送你去昂贵的私立学校或者买学区房就读知名公立学校(全美的公立学校都是按照家庭住址,划片入学的,要买房再争取入学名额的花销,加一起的就读成本,可能比一般的私立学校还高)。
加州的惠特尼高中就是一所公立学校,周边房价寸土寸金
没成想,当中小教育表示出政治正确方面的“积极进步”后,竟然又有人开始趁热号召所有的大学,逐步关闭数学、科学、技术、工程等课程——因为上述课程的相关专业,即便他们通过体育特长或者“种族配额制”的优惠获得了入学机会,在学习过程中,也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不公平啊。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某理工类专业的2021年新生:东亚人13个,南亚人15个(有长得黑的),白人5个,黑人0个
老实说,这么多年来,美政府在高等教育方面,对非洲裔还是挺够意思的,没少给他们搞各种政策倾斜。
典型的比如,民主党政府主导的“种族配额录取制度”——公开“合法合理”地对黑人学生刻意降低门槛,而对亚裔、华裔申请者,往往又会大幅度提高录取标准。
即,用牺牲亚裔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来提升非洲裔、拉丁裔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
更说明问题的,像咱们的央视都报道过的一个真实的事件。
2015年,一个印度裔小哥在比他更优秀的学长被15所名校拒绝之后,决定利用自己的“黝黑的外形特征”,假扮非洲裔去申请大学。
结果,他轻松拿到了包括哈佛、耶鲁在内的11所名校的面试邀请。
就是他
其实,所谓的黑人总在抱怨的“数学能力”不平等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就是人们的一种刻板印象——黑人的运动和语言天赋发达,但不适合搞科研和学术,甚至是一些非洲裔自己都说“我们没有数学天赋”。
当然,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天赋确实很重要,但某些人也应该扪心自问一下,你在说“我没天赋”之前,认真努力过吗?
而且,在科研领域领域,确实曾经涌现出一些很棒的黑人专家。
但注意那是“曾经”,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在美国全民开始“政治正确”之前做出的成绩。
比如,咱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的一些词汇,像二元体制、农村剩余劳动力, 还有经济学上的“刘易斯拐点”,都来源于一位黑人经济学家——威廉·阿瑟· 刘易斯,他也是1979年诺贝尔经学奖得主。
还有老早前的种族隔离时代,电影《隐藏人物》的原型——数学家凯瑟琳·约翰逊(图三中间那位),她曾经和自己的非洲裔同事们一起拿着白人1/2的工资,人工计算航天轨道。
《隐藏人物》三位女主的原型,中间为凯瑟琳
1961年5月5日,水星计划的“自由7号”将美国第一位宇航员艾伦·谢菲德送上太空,这艘飞船的运行轨迹正是凯瑟琳计算的。
1962年,约翰·格伦在首次环绕地球的太空飞行中,就指名要求凯瑟琳帮忙验算后才敢上天(后来,约翰·格伦完成了飞行任务,标志着美国在太空竞赛中首次超过了苏联)
对于作为新生事物的计算机,他很不放心,更愿意相信凯瑟琳,他直接对NASA的部门主管说:“如果那个女孩(指凯瑟琳)说没有问题了,我才算准备好。”
准备“出任务”的约翰·格伦
整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尽管电脑已经被应用于轨道的计算,但是NASA却仍坚持人工计算校验,特别重大的事项,必须经过凯瑟琳这台“人肉计算机”验算,才敢起飞。
一屋子西装革履的男性们,像欣赏卓越的艺术品一般,痴迷地看踩着梯子,在偌大黑板上飞速解析公式的凯瑟琳
但是,由于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凯瑟琳提出的建议或得出的计算成果,最后的报告上,却只能署上别人的名字。
她做着最核心的工作,却拿着最微薄的薪水和享有最低等的待遇。
当年,像凯瑟琳这样的有色人种女性在NASA专门从事航天计算工作的不在少数,以至于那时NASA对她们有一个专门指代——“colored computers”(有色人种计算机)。
直到21世纪,因为一部记录文学,美国才重新意识到了这些女性计算员的存在。并以凯瑟琳为主要原型,拍摄了电影《隐藏人物》。
《隐藏人物》中,在NASA的有色人种区域工作的“colored computers”们
工作中的凯瑟琳
而凯瑟琳作为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幕后大英雄”,终于迎来了属于她的荣誉——奥巴马总统亲自授予了她自由奖章。
说到这儿,有人会质疑了——你看凯瑟琳她皮肤不黑啊,只能说是个有非洲裔血统的人,怎么能算是黑人呢?她不能代表黑人。
但是,你再换个角度想想。至今,无论是梅根王妃还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他们原本黑白血统各占50%,梅根的甚至还要更多一点,但无一例外地都会被叫成“黑人王妃”、“非洲裔总统”。
梅根的妈妈也并非是100%的纯非洲裔血统,所以梅根的白人血统占比实际上是高于黑人血统的
这样的刻板印象,就源自美国种族隔离时代“一滴血原则”——黑人的法定判断标准为——具有1/32以上黑人血统,就是黑人,适用全套“种族隔离政策”,即使此人外形完全一副白人模样,哪怕能查询到一丢丢黑人血统的存在,他也会被定义为“有色人种”,不能与白人同行、同校、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战斗.....
即便如今早就没有人再敢提这个说法,但很多美国人心里,有意无意之中,难免还在用“一滴血原则”来衡量现代社会的人和事。比如——黑人王妃梅根,黑人总统奥巴马,没人会叫他们“混血王妃”或者“混血总统”吧?而早在种族隔离时代,大部分美国人总是过得“黑白分明”。
黑人精英再出色,也只能在黑人社区里居住,跟黑人结婚、交朋友。
站台也要分黑白两部分
那时候,黑人精英阶层往往会给周边家庭提供一种榜样的力量,接受教育、诚实礼貌待人都是公认的美好品德。
平权运动后,黑人精英们大多离开了原来的社区,迁入了中高档地段。他们的后代多数空有一身黑皮,在成长过程中,和自己的族裔并无太大交集。
渐渐地,原黑人社区只剩下了底层人士。
这些社区变得治安差、基建差、学校差,孩子们的父母素质堪忧,甚至还不乏瘾君子和在押人员,很多都是单亲家庭。
其实,真正要提高黑人的学习能力,应该先从改善黑人社区的经济和治安环境上面做起。
但是,这要花钱,花很多钱,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改造时间。
政客们想想,还是算了吧,不如搞点“政治正确”的口号去喊一喊划算。
这样的环境中,社区里的黑人们开始放飞自我,无心努力,甚至觉得一个黑人小孩好好学习,热爱理工类学科,就背离了自己种族的“特色”,属于“怪胎”。
如今,美国在政策和社会舆论方面,处处都在讲究体现种族平等的“政治正确”,有些环节,还得体现出“非洲裔优先”——不管考得多烂,只要有资格去申请,总会上大学的机会留给你。
甚至,你拒绝黑人优先,还会被指责“政治不正确”,比如,学校按照老规矩进行数理化教学等等。
或者,你去阻止和批判他们“零元购”,也成了一种“不正确”。
然而,非洲裔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收入水平,仍旧没什么起色。
美国黑人已经被解放超过一个半世纪了,而真正扣在他们身上的歧视枷锁,又是什么呢?
教育的“公平”,并非只是一个“社会正义”问题。
要想不再被歧视,请先回到学校好好读书,从2+2=4做起。
在学术能力上打败对方,对方才会真正尊重你。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70428111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美国第一位宇航员(美国第一位宇航员的故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美国第一位宇航员(美国第一位宇航员的故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