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刘基 画像)
刘基生来就是个神童,这是十里八乡都众所周知的。
神到什么地步呢?
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八岁熟读四书五经,十二岁经史子集倒背如流。
看书的时候一目七行,别人两天才能看完一本书,刘基可倒好,十分钟就看完了。
十分钟看完还不算,刘基往往还能倒背如流,一字不差。
虽然,那时候的刘基并不知道把一本书倒背如流有什么实际意义,正如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其实本来都没有意义,但人们还是义无反顾要去做。
刘伯温的故乡,是在浙江青田,那里虽然是江南温润之地,但却兀自有一股豪迈奔放的气息。
万山纵横,连绵不断,独开平壤数十里,湖水浩渺,微风轻拂,吹开簇簇细浪。
家乡虽好,但年轻人的心中憧憬着未来,所以刘基总要离开。
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刘基来到浙江府,在当地郡庠(相当于高中)继续深造。
元朝的郡庠,说实在的,教的不是很多,老师们最常让学生们研习的,是一部《春秋经》。
(春秋经)
这个经,晦涩深奥,言简意深,学习难度很大,一般来讲,学生们能读,能背诵就不容易,但刘基不愧是神童,再次给大家表演了一波能读能背能解释,顺便附赠倒背如流。
四年之后,刘基离开了郡庠,原因很简单,老师们没啥可教给他的了,他在这里也学不到什么了。
著名作家莫言曾经说过: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唤醒另外一个灵魂。
那么毫无疑问,少年时代便身负奇才的刘基的灵魂,是寂寞的。
他的灵魂需要高人来帮他唤醒,所以他很快投师于当时的著名教育家郑复初的门下。
很多人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其实往往容易忽略掉元朝的存在。
其一呢,元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区区九十八年的国祚实在是太短了。
其二,是因为元朝的文化,科技,社会等发展的确是不太显著,导致人们提起元朝的时候,很难想到什么比较著名的人物。
但很难想到,不代表没有。
你比如,明初大才子汪广洋的老师,是元末著名忠臣余阙。
余阙这个人你可能不熟悉,但他在历史上隶属于一个叫做“庐阳三贤”的组合,而该组合的另外两位成员,一位是明代的周玺,一位是宋代的包拯。
再比如,刘基拜的这位老师郑复初,可以说是元末明初时期的学问大家,专攻程朱理学,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施耐庵 形象)
这人最著名的学生,还不是刘基刘伯温,而是一个叫做施耐庵的人。
是的,没错,就是写《水浒传》的那位。
郑复初是个好老师,对刘基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他的教导下,刘基博览群书,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练就了一身的好本领,什么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泥瓦打洞,刷机解锁,按摩松骨,可以说是无所不能。
十数年磨一剑,身负大才的刘基学成归来,立刻马不停蹄地去参加了科举考试,并且一举考中了进士。
别的不说了,咱这一身本领,不能浪费啊。
朋友们,能考中进士,那半只脚可就踏入仕途了,到时候混个一官半职,出任CEO,迎娶白富美,那还不就走上人生巅峰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刘基考中进士的时间节点,是元末。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这时节兵荒马乱,战火纷纷,元王朝的官僚体系几近崩溃,刘基的进士是考上了,但却没人有闲情逸致,或者说是有时间来给刘基安排工作,没办法,刘基只能揣着他考取的功名返回乡间,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元末战乱)
刘基当然不甘心就这么就此隐退,平平淡淡地过日子,他师出同门的师兄施耐庵能隐居,是因为至少施耐庵有本小说可写,刘基是文学家不假,但他更想要做一个投身政治的文学家。
老刘不想错付时光,上天似乎也不愿意埋没这位人才,所以,从至正二年到至正十二年这十年里,刘基也陆陆续续的在大元朝廷里任职过。
他在江西高安当过县丞,严正执法,为民办事,素有好名,但却被当地豪绅恶霸打压排挤,刘基气不过,只好辞官回乡。
他在浙江当过提举,兼任浙江本地科举的主考官,整肃考风,公正办学,但却被跟他不对付的御史举报,结果又遭弹劾下台。
他还在江浙一带担任过元帅府都事,主要负责协助当地长官平定反贼流寇,结果严重腐败的当地官僚反而和乱贼沆瀣一气,刘基深感前途黑暗,最终还是选择了辞职。
想当年,刘基也是个满腔壮志的年轻人,但现在,他辞去官职,孑然一身,孤单寂寥地回归了故里。
或许直到这一刻,刘基才明白,想要让世道清朗,想要惩恶扬善,光靠他自己仗义执法,清白做官是没有用的。
他以为个人的努力可以改变大环境,乃至于影响大环境,但如今看来,十数年的努力实在是杯水车薪。
自己的前途就此走上绝路,想必这大元江山也不会久了。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形象)
当年成吉思汗,忽必烈金戈铁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事到如今,这个所谓的大哉乾元,就如他最后一任皇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的汉译名一样,是一口铁锅。
一口千疮百孔的大铁锅。
一代奇才,到如今,人生真如一场幻梦,似乎就这么结束了。
不过,看起来,上天似乎虽然已经打算放弃元朝,但却并不打算放弃刘基。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赋闲在家的刘基突然收到了已经占据南京,割据一方的义军首领朱元璋的邀请,希望他可以出山襄助自己。
刘基没有犹豫,他知道,这或许是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
既然大元命不久矣,那么只有投身义军,才能建功立业。
老实说,加入朱元璋集团的刘基,并不是很起眼,虽然这位仁兄的民间形象简直能和诸葛孔明一战,但翻开厚厚的史书,我们会发现,刘基的戏份并不多。
不过,虽然戏份不多,但刘基很显然是个给几秒钟时间就能抢戏的老戏骨。
相比之李善长整日陪王伴驾,抑或是杨宪替朱元璋做情报工作,刘基不仅出场的机会很少,给朱元璋的建议,拿得出手的,也只有区区一条,那就是:
他建议朱元璋先打陈友谅,再收拾张士诚,也就是先难后易。
(陈友谅纪念馆)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这无疑是一条妙计。
朱元璋主要对手,有这么几个。
一是浙东的方国珍,二是江南的张士诚,三是两湖的陈友谅,四是元廷的陈友定。
方国珍和陈友定属于陪跑型选手,真正的敌人,是张士诚和陈友谅。
张士诚软弱贪婪而势小,陈友谅凶悍勇猛而势大,一般来说,想要升级,都是先拿势小的开刀刷经验,所以那时节朱元璋集团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先易后难,先收拾张士诚,再和陈友谅决战。
只有我们的刘基认为,如果先打张士诚,那么素有野心的陈友谅一定会援助张士诚,因为联合张士诚打败朱元璋之后,弱小的张士诚对陈友谅来说就根本不算一盘菜了。
而如果我们先攻陈友谅,那么一向懦弱的张士诚必然不会伸出援手,所以只要拿下陈友谅,剩下的张士诚对朱元璋来说同样不算一盘菜,到那时,天下弹指可定。
可怜的张士诚,原来从头到尾连盘菜也算不上。
是啊,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如果真的有上天,有命运之神,那么他们总是会在这世间挑选出一些人,给他们成就功名,缔造传奇的机会,或许朱元璋已经意识到,自己是被选中的一员。
朱元璋当然会觉得很幸运,但在幸运之余,他也感受到了,这不是过家家,不是玩游戏,而是一场残酷的角逐,成功的人,屹立世间,失败的人,那就连渣也不剩了。
面对强大的敌人,勇敢很重要,选择更重要。
最终,朱元璋选择,相信刘基。
而事实证明,在鄱阳湖的滔天巨浪后(灭陈友谅),平江城的数月鏖战后(平张士诚),朱元璋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
(鄱阳湖之战)
有李善长,朱元璋大事已定,但若无刘基,朱元璋霸业难成。
只不过,比起李善长的风风光光,刘基更愿意做一个深藏功与名的人。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登基称帝。
当年那个从安徽凤阳走出来的佃户之子,皇觉寺的和尚,四处乞讨的乞丐,成为了天下的主人。
龙盘虎踞的气象之下,是百官跪伏,高呼万岁,是钟磬齐鸣,烟花盛放,然而,在朱元璋的眼帘中,呈现出来的,却是当年那个冬凉夏暖,一贫如洗的家。
父母饿死的惨状,地主刘德的羞辱,食不果腹的日子,沿街乞讨的心酸...
一切的一切,犹如潮水一般浮上心头,使得朱元璋不由得喃喃自语:
爸,妈,别说你们不敢相信,就连儿子自己,也不敢相信,会有这一天。
朱元璋登基了,刘基的日子也应该好过起来了。
帮老朱得天下,就算不是居功至伟,那也是一等一的功臣,那么作为开国功臣,高官厚禄,福荫子孙,光照门楣,还不是基本操作?
在洪武初年的史料中,我时常看到这么一种说法,那就是:
朱元璋起家于安徽,他和他的众多创业初期的小伙伴们,属于淮西集团,而刘基家在江南,在当地素有名望,是文人之首,所以刘基代表了浙东集团。
两大集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搞得皇帝不厌其烦,皇帝毕竟还是胳膊肘向内,所以只好打压刘基,灭一灭浙东集团的风头。
人们为刘基鸣不平,认为朱元璋厚此薄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李善长 形象)
洪武三年,李善长因病从丞相的位子上退下来的时候,朱元璋曾经极力邀请刘基进入中书省担任中书右丞,也就是大明朝廷的二把手,但却被刘基拒绝了。
一年之后,刘基辞官回乡,又成了自由人。
看见了吧,不是我朱元璋不厚道,是刘基这位老不好好把握啊。
其实,不是刘基不好好把握,而是他本来就是一个无心仕途的人。
他不像淮西集团的那些人,也不会和朱元璋一样,跟元王朝有着不可调和的血海深仇,因为刘基的出身,是元朝的进士,元朝的官员。
所以,他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要报,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强的信念感。
那他想当官么?
答案是想当,但又不是特别想当。
他对官位,对功名没有眷恋之心,如果有,那么当年他在元政府就不会一次又一次的辞官。
大明开国之后,他曾经试图在朝廷里找回熟悉的感觉,想要努力工作,当个好员工,然而当相似的经历再一次上演的时候,他还是失望了。
李善长跟他不对付,杨宪跟他不对付,胡惟庸跟他也不对付。
大臣们相互攻伐,御史们检举揭发,朝臣们总搞弹劾。
对刘伯温来说,太乱了,也太烦了,自己学不来。
既然辅助朱元璋称帝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自己又何必留恋这朝堂的方寸之地呢?
(朝堂)
所以,他投身起义军也好,辅佐朱元璋也好,本质上只不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什么抱负和理想?
只不过是希望自己这么多年勤学苦读,一身才华,不要白费。
所谓“不负平生所学,一展胸中壮志”,便是这个道理。
该做的我已经做完了,现在我要走了。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奉天殿上的任何一片云彩。
无独有偶,几十年后,一个和刘基想法相同的人横空出世,帮助燕王朱棣推翻建文朝廷,却不愿做官,只愿辞官归隐,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姚广孝。
洪武八年,赋闲在家的刘基生了点小病,身体微恙,大概是感冒风寒之类。
消息传到京师,朱元璋甚为挂怀,派大臣胡惟庸带御医亲自去探望。
看着躺在床上无精打采,身形已然有些干枯和消瘦的刘基,纵然和他是死对头的胡惟庸,也不禁有些唏嘘。
这还是当年那个神采飞扬,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刘军师么?
两人相顾无言,多年前的身份和境遇,到此时已经有了不少的变化。
御医给刘基开了治病的房子,刘基按方子抓药,这本来是一件寻常到再不能寻常的事儿,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御医的药不吃不要紧,一吃病更重,结果没过多久,刘基就领了盒饭,死了。
这不是偶然,因为后来根据那位御医的交代,正是胡惟庸安排他在药方中动了手脚,导致刘基吃错了药,加重了病情,这才一命呜呼。
胡惟庸要害刘基,这很好理解,因为他们是政敌,政敌落水,必然要痛打,还要斩草除根,因为如果你不痛打落水的政敌,明天落水的很有可能就是你了。
但问题的关键是,胡惟庸不是主动去加害刘基的,而是被朱元璋委派过去的。
(胡惟庸 形象)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对这件事儿是否知情,又或者是不是朱元璋才是始作俑者,是他指使胡惟庸杀害刘基的?
实在不好意思,作者在史书上翻来覆去,都是一些猜测,所以,无可奉告。
我们只能知道的是,刘基死了,而且是非正常死亡。
当年那个青田县的年轻人,志得意满,闯荡世间,几度沉浮,几番波折,在建功立业之后,终于憔悴的死在了病榻上。
刘基病逝的时候,只有六十五岁。
当年的那些同僚和旧友如今风风光光的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而他却已经隐入残砖败瓦下的昏暗深处。
团缩龙钟,昏眊重膇,死之将至的刘基,在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洪武年代,彻底沦为了一团尘土。
只是不知道,在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刻里,他会不会想起当年那个沟壑纵横,流水潺潺的故乡,和他人生中一幕又一幕的来临和离去呢?
看来,神机妙算的刘基,能算得了天下大事,却终不能算尽自己的命运。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7925116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刘伯温四不像图(刘伯温四不像图资料刘伯).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刘伯温四不像图(刘伯温四不像图资料刘伯).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