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2002年,在江苏连云港街边一个不起眼的小工地上,一位工人无意间发现了一座汉代古墓群。
经过现场考古专家几个小时的勘察,最终确认了墓群中共有三个墓穴。
而就在其中的三号棺中,挖出了一具汉代女尸,时隔千年不仅没有发生腐烂,其躯体保存得还极为完整,肌肤仍然具有弹性,栩栩如生。
可是,女尸的表情却十分狰狞,扭曲的造型也显得特别诡异,似乎在生前曾遭受到某些非人的待遇。
消息一出,不仅轰动了整个中国考古界,甚至还引来了诸多国外媒体的热切关注。
她到底是谁?
她的身上到底有什么秘密?
这具女尸为何能历经千年而不腐?
工地之下,竟藏着千年古墓双龙村的大街上,路上的行人在烈日的灼烧下匆匆忙忙,道路一旁施工大队的修路工人们一边擦着额角的汗,一边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为了能赶上工期,他们几乎是彻夜未眠。
突然,一声巨响传来,所有工人都被吓了一激灵,纷纷向工地的中心看去。
只见开挖掘机的师傅连忙站起身来,向周围人大喊:“快过来,我好像挖到啥东西了。”
众人闻言赶紧围了上去,仔细一看原来是块长长的木板横在了沟壑的中央,于是大家便拿起了铁锹准备将其挖出来。
挖着挖着工人们越发感觉不对劲,这好像不是普通的木头,而是一块完整的棺材板!
工人们顿时傻了眼,施工过程中遇到棺材可真是头一遭,手足无措的众人也不敢耽搁,连忙将此事上报给了领导。
而连云港当地的考古学家们收到消息后,第一时间来到了现场进行保护和后续挖掘。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抢救工作后,古墓的全景渐渐展露出来,大家这才发现,这并不只是一口棺材,而是一座古墓群,现场的专家根据现场的情况粗略估计,墓室的主人应该来自汉代,身份显赫,绝非平民百姓。
看到这般情景,现场的工作人员不禁想到,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东海郡太守的古墓被发现,距离这次发现的墓室并不远。
按照古时候的郡县制来看,一个郡差不多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省,而太守则是一郡之王,同时拥有着行政权和兵权,其级别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省委书记,但是权力明显远在其之上。
因此,郡守在下葬时排场都很大,在之前东海郡守的墓室内就发现了多达300件汉代的陪葬品,而这次发现的木棺在质地、尺寸上都与先前极为相似。
现场的工作人员大胆推测:两处墓室的主人会不会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关联呢?
清理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些细节也慢慢被挖掘出来,墓室横向排开,包含了一大一小两个墓穴。
其中大的墓穴合葬着一男一女,从结构上看两人应该是夫妻关系,南边不远处是一个较小的墓穴,里面只有一口棺材,工作人员将棺材标好序号之后就开始逐一进行清理。
首先被清理干净的是小墓穴中的一号棺,本想着可以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可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棺内除了一些日常用品以外,什么陪葬品都没有发现。
之后的二号棺情况也差不多,棺内空空荡荡,仔细观察后在棺板上发现隐隐约约印着“东公”二字。
在古代,东公象征着名望非凡,因此这两个字通常只会出现在达官显贵之人的棺板上,但要证明其具体身份,仍然没有丝毫头绪。
几个小时的忙碌过后,已经是临近傍晚,专家决定将所有棺材和陪葬品运送回博物馆进行下一步处理。
开棺验尸,一波三折今天,对于连云港市博物馆的所有成员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将挖掘出的文物进行系统地统计入库之后,所有人又在为开棺进行准备,大家沉默不语,却纷纷将目光落在了三号棺上,能否找到墓穴真正的主人,成败在此一举。
而正在这时,现场的专家发现这三号棺与前两个好像有所不同,棺板里似乎还有一层很结实的木板,紧紧地和棺材连在一起,而这口棺材的质地看上去也非同一般,极其的坚硬。
见此情景,大家悲喜交加。
悲的是无论使用什么办法,费了多大劲都没把棺材打开,若贸然使用蛮力开棺,则很有可能会对内部的文物造成损害,进退两难。
喜的是正因开棺如此不易,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件事:三号棺的主人非同小可。
经过一阵商讨,专家决定先从棺材上方打开一个小口,将里面存积的棺液打捞出一部分后再进行开棺,因为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棺材内部对于外壁的挤压,便于后续的操作。
工作人员用钢钎将木板撬开一个小口之后,棕褐色的棺液缓缓地从小口中流淌出来,大家还没来得及去舀,就看到了两条白花花的东西,类似于被氧化后的莲藕,用手一摸还非常的光滑,房间内顿时陷入了一阵寂静。
正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一位女专家走上前去,观察了一会大声说道:“诶,这不是条腿吗!”
所有人听后围了上来,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这才注意到在其顶部正是五根脚趾!
众人还没来得及思考,又听到“啊”的一声惊叫,一位从棺材的缝隙向内观察的工作人员慌张地跑出了房间。
众人被她这举动也吓得不轻,连忙询问她什么情况,这位工作人员目光呆滞,一直喘着粗气,好半天才整理好情绪,说:
“我看见她的眼睛,一个是睁着的,一个是闭上的,表情特别狰狞,就像是活着一样!”
这番话就像是一枚炸弹在整个考古队中引爆,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棺内女尸没有腐烂,这次的发现是继马王堆辛追夫人后,新中国发现的第二具不腐女尸!
在场的专家深知此事意义重大,连忙组织大家把棺板盖上,进行重新密封,连夜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上级领导。
而消息一发出,全国的考古专家都沸腾了,其中就包括了之前负责马王堆辛追夫人出土工作的专家们。
而当年由于技术手段匮乏以及专业程度不够成熟等原因,辛追夫人刚出土时就像是睡着了一样,皮肤光滑而完整,后来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地保护,皮肤快速地氧化,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
之前的经验教训让各位专家不敢怠慢,立刻启程连云港,势必要把握住这次机会,不留遗憾。
当所有准备工作正式完成之后,棺板再一次被打开,而这一次,三号棺的主人终于完整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女尸的年龄应该有50多岁,身高大约在1.60米,全身的肌肤保存得十分完整,身体具有弹性,五脏六腑均未腐烂,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体内的血管。
这样的保存程度相比于辛追夫人而言,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引来现场一阵阵惊呼。
为了成功解开女尸的身份之谜,专家们又紧忙开始对棺内的陪葬品进行整理,与之前相比可谓是收获颇丰。
不仅找到了能够证明其社会地位的各类生活用品,还发现了能够证明其身份的一枚龟纽印章,在印章的底部刻着“凌氏惠平”四个大字。
龟纽印章在我国诸多出土的文物中并不罕见,自秦朝开始横跨几百年,到明朝末期均有发现,一方面,龟纽主要用于佩戴在腰间,属于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大富大贵之人才有资格拥有。
另一方面,由于古人对龟赋予的意义较为神圣,因此龟纽印章也代表着一种美好的祝愿,寓意着佩戴者健康、长寿。
至此,专家根据既有的发现已经可以初步确认,女尸名为凌惠平,地位要比之前发现的东海郡太守还要高,或许还拥有爵位,并且根据二、三号棺的摆放位置,也能够基本判定两人为夫妻关系。
女尸的身份问题得以回答,没等众人缓口气,后续诸多的疑点,又接踵而至。
疑雾重重,扑朔迷离棺内明显没有采用过非常特别的防腐工具,虽然在保存程度上与辛追夫人不相上下,但本次发现的墓穴内明显要简陋得多。
而且,从时间上面看,三口棺材的下葬时间相同,可为何二、三号棺内的尸体早已腐烂,三号棺内的尸体却保存地如此完好?
想到这里,众人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一个疑问霎时间萦绕在所有人的脑海中:这口棺材,真的是汉代的吗?会不会近些年被人打开过?
工作人员又对墓穴和棺材进行了一次整体性检查,在墓穴周围没有发现这里曾被掘开的痕迹,下葬的棺材也是符合汉代标准的,同时,棺板在此之前也保存得十分完整,不存在被盗墓的可能性。
可是,墓中的陪葬品虽然能够证明凌惠平的身份,但并不能匹配她的身份,一个拥有如何之高社会地位之人,墓中的陪葬品简直少得可怜。
难道说,凌惠平在生前曾遭遇坎坷、家道中落,在临终前已经无法按照以往的规模进行下葬?
专家们带着疑问翻阅了大量的史书,可是始终都没有找到与凌惠平相关的资料。
在古代,如果是朝廷任命的要职,其生平详细资料一定是有迹可循的。
凌惠平做女红的蜡像
而凌惠平这种情况应该可以归结为某位皇室成员家的公主,没有什么政绩,也没有继承皇位,仅仅因犯错而被贬到了此地,地位虽然仍旧很高,但是待遇已经是大打折扣了。
另一边,进行尸检的工作人员也有了重大发现。
凌惠平在下葬前有被反复捆绑过的痕迹,面部狰狞,舌头长长地伸在外面,很像传说中的吊死鬼,十分吓人,而且在其右腹部发现了一道长达五厘米的伤口,在其右脚处发现有受伤的痕迹。
难道说,凌惠平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死于谋杀?
专家决定对诸多的疑点进行逐个击破,将尸体送到了医院内进行更加细致地检查。
首先,凌惠平腿部的伤口属于挫伤,应该是在生前有过长时间的病史,使得脚部骨骼已经出现了变形,但是这处伤口并不足以危害生命。
同时,根据对凌惠平脚底和膝盖磨损程度的观察,也证实了其生前的地位,走路的次数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其次,凌惠平身上的捆绑痕迹应该是在其死后下葬之前才有的,因为除了部分肌肉在长时间的捆绑下已经发生变形,其肩部骨骼也出现了凹陷,可是在其身体上并没有发现曾剧烈挣扎的迹象。
专家推断,之所以会进行捆绑应该是为了方便下葬和防腐。
最后,凌惠平右腹部的伤口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按照伤口的长度以及方向来看,很有可能是由利器所致,足以致命!
工作人员再次对凌惠平的内脏进行了检查,可结果与第一次一样,内脏保存良好,没有发现撕裂或破损,也没有找到恶性疾病的迹象,因此,可以基本排除凌惠平死于谋杀的假设。
所有的线索排查完毕之后,还剩下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尸体为何千年不腐?是否与棺内的棕褐色液体有关?
工作人员将棺内的液体提取了一部分后拿去化验,而结果却使所有人大跌眼镜,棺内的液体的PH值为7.5,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弱碱性!
放眼全球,在各国考古界所发现的众多古墓中,千年不腐的古尸并不罕见,例如法国的“睡美人”、西西里岛的小女孩以及阿尔卑斯山谷中的“奥兹”等。
先前发现的不腐古尸的墓穴中从未见过碱性液体,因为想要不腐,问题在于抑制细菌的滋生,而碱性液体不仅不会杀菌,反而会加速细菌的增长。
汉代古尸在弱碱性液体浸泡下历经千年都没有腐烂,这似乎并不合理,也并不科学。
但是大家并没有放弃努力,通过对墓穴地理位置、地势、周围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反复提取样本进行对比,在一次次地讨论与争辩中,事情的真相慢慢显露了出来。
大家发现,由于连云港地区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周围的浅水海域很容易渗透到陆地的土壤下,导致其潮湿度较高,质地比较松软,因此处于地下的墓穴很容易就能囤积起大量的海水,这些海水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而尸体浸泡于其中,还能够非常有效地阻挡空气进入墓内,形成了一道纯天然的屏障。
凌惠平面貌复原图
专家们根据女尸的穿戴推测下葬的时间应该是冬天,温度较低,不易于腐烂,再加上棺材良好的密封性和之后海水的保护,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这才使其千年不腐,形成了一道看似“不科学”的景观。
2002年12月,专家又通过技术手段还原出了凌惠平生前的模样,她的脸型较圆,眉目如画唇如胭脂,鼻梁挺直,眸子里好像盛满了清水,看起来十分地优雅而动人,将其称之为美女毫不过分。
20年后,为了更好地保护各类珍贵文物,连云港博物馆已经经历了多次的改造,而凌惠平经历了几千个春秋的洗礼,如今也安静地躺在博物馆中供游人参观。
可是,她究竟本是谁家的公主哪里的官员?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哪些故事?她为何会来到这里?下葬之际身旁的陪葬品为何如此稀少?
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诸位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古墓丽影”的答案,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慢慢浮出水面。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76251112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凌惠平刚出土时图片(凌惠平出土说了什么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凌惠平刚出土时图片(凌惠平出土说了什么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