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放鞭炮的来历(新年放鞭炮的来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3-02 22:09:13 阅读: 评论:0

鞭炮和桃符、春联一样,最早是用来驱邪的。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过年时放鞭炮已成为一种习俗。此风俗记载于《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魈恶鬼。”这也是人们过年放鞭炮的由来。可见,“鞭炮”一词的本义是燃烧、爆炸。火药发明后,人们不再烧竹子,而是在竹筒里装满硝石、硫磺、木炭等。但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使用“鞭炮”这个名字。

宋代,人们用纸筒代替竹筒,装满火药,内装药线,制成新的鞭炮。时至今日,我们仍沿用这种方法,但工艺有所改进,图案也得到了翻新。宋代有人用麻茎将纸鞭编成串,称其为“织鞭炮”。因一束鞭炮声持续时间长,清脆如鞭声,故又称“鞭炮”。

明清时期,鞭炮的种类更多了,放鞭炮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除夕的清晨。除夕夜开始了,并在午夜达到了高潮。这个时候,无论贫贱,都要放鞭炮。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放鞭炮的情景。

春节鞭炮的由来

俗称“大年初一”。人们早起放鞭炮,相传这是为了赶走“山魈”。山魈自古相传是深山中凶猛的独角鬼,但它最怕声音,所以人们用烧竹的爆破声来吓跑它。人们用火药将火药装入竹筒中制作鞭炮,然后用纸筒制作鞭炮,又称爆战或枪战。

春节放鞭炮的由来

相传,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一种非常凶猛的野兽,名叫“年”。每年农历十二月的除夕,它都会出来吼叫吃人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避免“年”之灾,人们不得不在除夕杀猪宰羊献祭过年,使它吃饱,以免伤及人畜。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忘记杀猪杀羊来纪念“年”。 “年”一来,他们就喊着要吃人。人们只好关上门,爬上竹楼躲起来。年挨家挨户地走来走去,四处寻找吃的东西。当它什么也没看到时,它忍不住愤怒地嚎叫起来。这时,附近一户人家的竹楼起火了,火势太大,竹子燃烧起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年”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跑回了森林。

躲在楼上的人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他们都会砍下很多竹子烧,竹子一噼里啪啦,“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怕鲜艳的红色,于是将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两侧。后来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代替了鞭炮,红对联代替了桃符。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61531156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年放鞭炮的来历(新年放鞭炮的来历是什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年放鞭炮的来历(新年放鞭炮的来历是什么).pdf

标签:来历   放鞭炮   新年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