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丨酉时
编辑丨Chloe
审核老师丨曲晓艳
“摆烂”,一个经常挂在广大社畜和大学生嘴边的词语。
要理解摆烂,可以先从最经典的案例之一——“胡适打牌”入手:
7月4日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7月14日打牌。7月15日打牌。7月16日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制订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7月17日打牌。7月18日打牌。
看完这段让人直呼”太真实了“的案例,让我们看看”摆烂“在百度百科的定义:
摆烂是指“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不过,摆烂这个词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它的最初含义是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不同的人嘴里所说的“摆烂”,含义是否一样?不同的“摆烂”又具有怎样的心理意义?
“不抱希望,就不会失望”:防御性悲观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一场重要的考试前,你和班上公认的一名学霸都说“我已经摆了,我要挂科了”。然而成绩一出,学霸还是一如既往地考得很好,于是你心中愤愤不平,认为学霸骗了所有人。
对于这种情况,有一种更常见的说法,叫做“明摆暗卷”。而实际上,学霸可能只是在无意间使用了一种叫做“防御性悲观”的心理机制,来抵抗可能的失败所带来的挫折感。
防御性悲观(defensive pessimism)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认知策略,能够通过降低自身期待来维持自尊,并预防真正失败所导致的受挫感。
还是开头的那个例子,当你说自己“要挂科了”时,虽然你最后确实考得没有学霸好,但是你其实可能也没有像自己考前宣称的那样“挂科了”。你和学霸实际上都是在使用”防御性悲观“而已。
此外,有时候你确实不折不扣地在学习,但你还是习惯一边努力一边说自己在摆烂。有时候,你说得太过确信,以至于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真的在摆烂了。但其实你真正做的和你声称的完全是相反的。
你是否思考过这种声称的“摆烂”和现实的矛盾?“声称摆烂”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悲观。如果事先声明自己在摆烂,那么即使结果不好,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自己摆烂的结果,以免直面自己“努力后也失败了”的结果。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能稍微原谅一下说自己要挂科的学霸,以及同样这样宣称的自己了呢?
“摆烂,是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真烂”:自我妨碍
你或许对这种经历深有同感:在面对一个ddl时,你突然想洗个澡然后赶紧早早睡个好觉,亦或是突然感觉游戏异常好玩,于是打游戏到深夜三点半。
无论是睡眠还是游戏,你都收获了满足感和意义感。一切都似乎毫无问题,除了那个该死的ddl。
其实,无论是早早睡觉还是熬夜打游戏,都是自我妨碍的行为。
和防御性悲观很像,自我妨碍(lf-handicapping)也是为了维护自尊和心理状态的稳定而出现的。只不过,防御性悲观只出现在认知层面,而自我妨碍上升到了行为,是实实在在的会真正导致失败的举动。
为了维护自尊,个体可以说是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妨碍自己达到原本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在所不惜。
你可能会在心里暗自吐槽,怎么可能有人故意让自己失败呢?
当然,没有人想让自己失败。所以自我妨碍实际上是个体的无意识举动,个体会在其妨碍行动的本质之上,外加一层额外的“糖衣”(即表面看上去的目的),以使妨碍的行为更加容易被接受。
最常见的自我妨碍之一就是拖延,这也是摆烂的一种常见形式。
那么拖延的原因是什么呢?研究发现,完美主义倾向与拖延之间存在高相关。此外,自尊水平越高,越容易出现自我妨碍行为。
自尊水平高当然是好事,但是凡事都是过犹不及。自尊水平越高,对自己失败的容忍程度也就越低,因此越容易出现摆烂行为,此时导致真正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面对失败的结果,与其沾沾自喜地表示“毕竟我摆烂了,得到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应当”,你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这样的结果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一时摆烂一时爽,一直摆烂一直爽”:习得性无助
以上情况针对的都是你有能力对当前处境造成改变的情形。然而,如果你长期处于一种难以改变的环境中,且频繁经历失败,这时候就很难指责你的摆烂了。
心理学上一般将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的情形称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当一个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多次付出努力,结果却反复失败时,可能会形成“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此后,个体可能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
如果我怎么努力都没用,那我不摆烂谁摆烂?
结束摆烂的方法
01 真的是我自己想摆烂吗?
从社会化的角度而言,现实中存在“沉默的螺旋”现象,即当个人意见与大多数人或周围环境的观点意见产生分歧时,人们通常会因为孤独和恐惧而放弃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变得沉默,从而使单方面的意见势力不断壮大。
这是很容易设想的,当你一回到寝室就开始学习时,很可能会遭到室友的冷嘲热讽:“别卷了,和我们一起开摆吧”;或者是当你每次下班都留到最后再走,很可能会遭到同事同样的挖苦。这时,你还能保证自己能保持一贯的行为方式吗?
02 为负面情绪留下接纳空间
德国社会学家莱克维茨认为,我们当前所处的“独异性社会”中,存在着一种强制人们“自我实现”、“改变自我”的律令。 每个人都应该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这样才不会浪费人生。
在这种社会文化下,人们倾向于将生活上的失败归结为主体个人的责任。
然而,这种归因方式给个体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以至于无法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正常的休息需求。
“古人摆烂”文案的流行,可能就反映出人们对于自己的休息需求无法接受,而必须给自己一个借口或理由——连古人都有摆烂的时候,我又何尝不能摆烂呢?
“我最大的能耐就是躺着不动。”——卡夫卡
“我从没喜欢过工作,我的目标永远是得过且过。”——雷蒙德 · 卡佛
“你想干什么?我想游手好闲。”——毛姆
在无法正常表露自己欲望的情况下,除了隐喻,人们还经常使用自嘲和幽默的方式。如心理咨询师崔庆龙在央视网记者的采访中说到:
心理学一直把自嘲和幽默看作一种很高级的心理功能,某种程度上,它能够帮人们解构掉一些压力。相当于人们借助这个途径,把自己内心相对负面的东西给倒出去了。大多数人他们本质上不想“摆烂”,还是想进取的,只是这个过程很艰辛,好比爬山爬得很累,中途休息一下,但过后还会继续向上爬。
当一个人真正去享受所谓的 “摆烂” 时刻——我个人更愿意把它称作休息——一定是在你付出了体能或心理上的劳力之后。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适当的,从工作模式到娱乐模式的摆荡节奏,只有在这样一个恰当的节奏中才能找到舒适的感觉,而在两端中的任何一端——无论是持续地工作还是只有娱乐——都不可能真正地满足自己。
其实所有的摆烂,都有其深厚的心理学机制。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摆烂”,都发挥着你难以意识到的维护心理健康的作用。
因此,诚实地面对自己的需求吧,慢下来休息一会儿,这不会耽误你的旅程。
注: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30: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56551154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摆烂是什么意思(摆烂是什么意思梗).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摆烂是什么意思(摆烂是什么意思梗).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