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青
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
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
杜牧身处晚唐,写过挺多咏史怀古诗的,但后人对此往往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杜牧这人自小家庭优渥,关系也硬,一路躺赢都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这种人能对朝代衰落有什么作用,能对世态民情有什么感知?
有些人又觉得,杜牧本事不小,虽然是世家子弟,但文武双全,曾经向朝廷提出过许多到位可行的改善政策。可惜大厦将倾非一人之能为,杜牧也只能将所有的才华跟怨气发泄在这些咏史诗中,其中不乏有观点深刻、尖锐犀利的作品。
我个人的观点,杜牧其实就是唐代许多世家子弟一个真实的缩影。
他首先有才华,有家族提供的书籍与知识,掌握文学与历史的各种典故;
其次有阅历,作为大家族的一份子,从小仕宦之路顺畅,很早就以上位者的视角体验了世间百态,见多了人情世故;
其次,他也有世家子弟的娇纵与优渥习气,喜欢去青楼,喜欢纸醉金迷。
总得来说,杜牧很矛盾,但又很真实。他是不需要掩饰自己的,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
这一篇,来分享他的一首经典咏史诗。
【本】
江南春
杜牧 〔唐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境】
这首诗的类型如何定义,其实也还有一点争议。就是让一个不知道“南朝”这个意象的人来读,这首诗就是一首纯粹的写景诗,写江南烟雨,写绿柳红桃,写寺庙山郭。
但毕竟杜牧用了“南朝”,南朝在唐代又是一个明显有着特殊意义的诗词意象,那我们就不应该抛弃掉它的含义去读诗。魏晋南北朝三百年乱世,南朝有宋齐梁陈四个短命的国号。这4个国家除了都很短命以外,第二个特点就是都虔诚地信仰佛教。
正因为有历代统治者不遗余力的宣传和帮助佛教,才有了江南地区遗留下来的无数佛寺故地。这里面有许多佛寺在之前都已经被废弃掉了,但到了杜牧这一代,许多佛寺又重新香火旺盛起来,选择出家当和尚的人也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还是统治者的尊崇。唐宪宗当政时,唐王朝曾有过短暂的中兴架势,但毕竟大厦将倾,历史的洪流不可逆转,唐朝社会还是无可挽回的衰落下去。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唐宪宗对佛教的尊崇,佛教并非治国之道。宪宗之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因为佛寺里的人不算税收人口,国家白养这些人,也大大加重了朝廷本身的负担。
杜牧这一年来到江南,亲眼目睹了佛教发展的盛况,对比自己之前见到生民罹难的惨状可谓天上地下。
写下这首诗,一方面是咏史怀古,抒发自己登高怀远的所见所感,另一方面,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一个委婉的劝诫。
【诵】
我觉得,杜牧的咏史怀古诗虽然也是反映现实,但跟中唐时期,白居易元稹那一派有一个很鲜明的对比。元稹白居易的乐府新诗是力求写实,要用诗歌把最真实的情况反映给皇帝,上达天听。
但杜牧不是,我觉得杜牧更注重自身观点和情感的表达,他比元白更加在意诗词的美。
你读他这首诗,在政治上的用意之外,诗歌本身还是极美极美的小调。
站在高楼上,耳朵里听到到处是春天的莺鸟啼叫,目光里见到满眼是绿树红花的美好。
再往细节上看呢,远处的山郭氤氲出水墨画的轮廓,被春水环绕的村庄美极了,一道旗子挂在人家门口,我知道那是卖好酒的地方。风儿也微微吹动,带着春天的生机活力吹过画里。
在这一片春雨朦胧里,杜牧见到了多一样东西,那就是南朝遗留下来的大大小小的寺庙。它们在山间,也在人间,盘踞着大片土地和天地,收割着生民的祈祷与希望,也收割着生民们的血汗粮食。
这样读下来,这最后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多少有些悲凉了。
这烟雨不仅仅是江南的烟雨,也是唐王朝命运之上笼罩的浓雾。
在烟雨中飘摇的不仅仅是江南的楼台,更是唐王朝的生死攸关。
一介白衣,诗书传世。
我是空青,关注我,共同传承中华文化!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43521151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杜牧是哪个朝代的(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杜牧是哪个朝代的(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著名诗人).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