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资料简介(拜登资料 百度百科)

更新时间:2023-03-02 21:28:32 阅读: 评论:0

美国第59届总统选举总算尘埃落定,

最终拜登成功当选美国第46任总统,

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老的总统。

要说大洋彼岸的这次总统大选可是无比激烈,

过程一波三折,

简直让咱中国的老百姓也跟着“揪心”(chi guaa)

这两位平均年龄都达到75岁以上的"老年人"争起总统的位置来,可一点都不比小年轻差。甚至被网友戏称为"乘风破浪的爷爷们"。

而78岁当选的拜登,已经算是高龄老人家了,此前他更是夸下海口要连干 8 年,这可让许多人操碎了心。

要知道,拜登长期与口吃做斗争,还曾得过脑动脉瘤,动过两次开颅手术。

不仅如此,他还曾被确诊过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媒体报道称其有中风风险。

是的,中风风险始终伴随着房颤患者。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中风,轻则偏瘫,重则丢命。

而拜登已是78岁高龄,很难让人不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是否能顺利完成四年任期。

要想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来聊聊:

房颤,全称是心房颤动。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通俗点说,就是心房毫无规律地乱跳。

据估计,2010年全球房颤患病人数约为3350万。

如今在中国,至少有1000万的房颤患者。像拜登这样的老年患者也是非常多的,流行病学显示,75岁以上老年人12%患有房颤,而56%的房颤患者年龄超过75岁。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房颤?

首先,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衰老等生理变化会对心脏的传导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比较容易发生传导障碍及心房颤动。

其次,老年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这些都是老年房颤最常见的诱因。

再者,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窦房结功能可能存在障碍,在应用对心脏传导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时,比年轻人更容易出现副作用,导致心房颤动。

那房颤对老年人的危害有哪些呢?

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不同,高龄患者追求的是高质量的日常生活,安度晚年。但房颤一般会伴有胸闷、头晕、气短等症状,容易在生活中感到疲惫不舒服。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现象,非常危险。

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容易造成焦虑和恐惧,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使得他们无法保障日常生活的质量。

长期房颤会导致心脏的扩大、"泵血"能力下降,发生心力衰竭。随着心衰越来越严重,还会导致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减退甚至衰竭,直接影响患者的寿命。

卒中是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会给老年人带来非常大的危害。

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由房颤导致的中风一年致残率超过50%,一年死亡率超过30%,一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1/3。

更关键的是,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相关卒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且这种比例升高和年代有关,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这一比例持续走高。

回顾性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相关卒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老年人房颤后应该如何进行控制管理呢?

一般来说,房颤的综合管理模式包括5大方面:

1、房颤急性发作时心率/心律控制,稳定血流动力学;

2、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管理;

3、脑卒中和其它系统性血栓栓塞事件的预防,包括口服抗凝药和左心耳封堵;

4、心率控制,改善症状和左室功能;

5、节律控制,包括药物、射频/冷冻消融、电转复和外科手术。

而对于老年人而言,控制心室率和安全抗凝则是关键。

当老年人房颤发作过频过快时,应在短期内控制心室率。由于老年人活动强度减少,对心功能的需求变小,不必强求恢复窦性心律。

但老年人栓塞风险大,更易因房颤引发卒中,进而致死或致残,所以应及时对老年房颤患者进行出血与血栓风险评估,给予安全有效的抗凝治疗。

得先从风险评估开始!

在实际抗凝治疗中,医生会根据脑卒中风险评估表(CHA2DS2-VAS)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分。

但抗凝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抗凝治疗可以降低血栓栓塞风险,但在服药时必须要衡量与抗凝治疗相伴的出血风险。

基于此,相关指南推荐以HAS-BLED评分评估患者出血风险。

可以看出,年龄是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75岁以上老年房颤患者血栓栓塞风险明显增高,具有抗凝的适应证,而这部分高龄患者又往往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并服用很多种药物,这些可能会增加抗凝治疗过程中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多项研究已证实了高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必要性,同时表明了高龄患者抗凝治疗的净获益可能更大。

并且一项高龄抗凝出血情况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切监测下,出血事件发生率是低的,所以不应将出血评估分增高视为抗凝治疗禁忌。

除此之外,针对老年人还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评估:

比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衰弱筛查(FRAIL)、步态异常与跌倒风险(TUGT)评估和认知功能(Mini-Cog)评估等等。

同时还建议对老年人的肾功能、多重用药、营养状态、情绪障碍、生活环境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作用可不小:

它们都和老年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关系着他们的出血风险评估、提供病史的可靠性、对医嘱的理解力、对疗效观察的可能性和治疗的依从性,尤其是抗凝治疗。

所以,这些综合评估都是指导老年人房颤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总之,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擅自停药

"是药三分毒"的观念深入老一辈的心中,加上有些房颤本身症状并不明显,病人往往凭主观意愿擅自停药。

其实这非常危险,经过上面一系列评分后,结果显示有卒中风险的,无论有无症状,都要每天坚持服用抗凝药。

所以,在老年房颤患者的治疗中,还需要家人一起参与进来,起到监测和督促的作用,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综合管理效果。

房颤不是不治之症,在合理的综合管理下,老年患者是完全能够安然与房颤共存的,也能享受幸福的晚年人生。

我们再说回拜登,有卒中风险的他真能顺利度过任期吗?

这个可能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他的生活方式来大胆猜测一下。

首先,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团队成员大都年富力强,很多事情不需要亲力亲为,这对他的健康倒是一件好事。

其次,他保持着一颗良好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他所经历的每一次不幸,都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更加强大,这也能很好保持健康。

最后,拜登本人一直以来生活习惯都很好,他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每周运动5天,跑步、骑车都不在话下。

另外,他身后还有发达的医疗技术和健全的医疗保障作支持,或许度过第一个任期还是没问题。

至于能不能连干8年,这还得看他未来四年干得咋样了。

参考资料:

[1]秦明照,张新军,张迎怡,郭豫涛,李小鹰.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2016)[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09):915-928.

[2]杨倩红,陆有为,陆洁,郭小芳,孙珏,王少治,杜腾.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现状与安全性和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12):1281-1284.

[3]孙尧,谷玉,韩刘君,孙红,张钰英.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06):732-735.

[4]胡大一,万征.老年房颤治疗的四大经验.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2015-6-6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37121101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拜登资料简介(拜登资料 百度百科).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拜登资料简介(拜登资料 百度百科).pdf

标签:资料   百科   简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