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

更新时间:2023-03-02 21:06:37 阅读: 评论:0

仿佛若有光-松红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清明节的来历
2023年3月2日发(作者:面条制作)

中国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

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

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

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

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

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2006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

的文化内涵清明节历史悠久凝结中华文化精华传统节日清明“属”阳历

清明起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

花村。”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但在起初,清

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

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

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

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

此前两天(或一天)的寒食节有关。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

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

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

遗迹。原始社会,我们的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

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

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

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

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由于寒食节期间禁止生火做饭,就需准备一些事先做好的熟食

(即冷食),以备禁火期间食用,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寒食节期间

的食品,在北方,主要有以面粉做成蒸饼,上附红枣并捏成燕子形状的“子

推燕”;有用梗米及麦芽糖调制成的醴酪。在南方,主要有油炸至金黄色近

似今日点心的环饼;有用糯米与雀麦草汁舂合而成,以枣泥或豆沙为馅料的

蒸食——青白团子。此外,鸭蛋、枣糕、杏仁粥、冻猪肉、冻鱼肉,也是寒

食节常用的食品。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

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

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

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

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

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

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

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

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

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

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21:0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23971145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清明节的来历.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清明节的来历.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