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未公开图片

更新时间:2023-03-02 20:57:11 阅读: 评论:0

图文//石一

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4周年纪念日,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灾害。往事一晃而过,悲伤沉淀在心底,14年弹指一挥间,14年的时间并没有让人忘却当年的惨烈和地震中的真情。灾难的记忆里,有刻骨铭心的悲恸和感动,也有不屈不挠的抗争与奋斗……

灾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就在汶川大地震地震发生一小时后,我受报社指派就立即动身赶赴地震灾区。

当晚7时10分,我和文字记者陈勇乘飞机降落在重庆,没有停留,就立即租车奔赴成都,次日凌晨,我们不顾频繁余震,风扑尘尘地来到了重灾区之一的四川都江堰市采访,当时天下着瓢泼大雨,学校、医院、民房一处处倒塌的房屋,街头一个个无家可归的灾民,让我为之震动,目睹灾区这种种惨烈景象,眼泪夹带着雨水刷地就流了下来。不知不觉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完成了采访后,幸遇两位开车到灾区来做志愿服务的成都志愿者,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才得以乘车离开已经无交通运营车的都江堰。

5月14日14时28分,我已经由成都驱车踏上了去北川县采访的领土。而此前48个小时,就是这片大地,无数名同胞已掩埋在山体滑坡的泥石流下和房屋倒塌的瓦砾下。走过遇难者前日曾经过的山体滑坡地段,我在想,我与死亡约会错过了整整48个小时。

在安县与北川的交界,公路也无法通行了,剩下约有10公里左右的险峻山路只能靠走。由一名志愿者带路,我步行至一处约有70度的半山腰时,突然发生了余震,虽然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北川城。山体一旦发生滑坡,人就只能跟着石头一起滚下去,尸骨无存。

好在这次余震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我艰难地走进了北川县城。

举目看去,县城一片断壁残垣,老旧的房屋大都倒塌,滚石碎瓦随处可见,一些新建楼房上巨大的裂痕也让人触目惊心。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大门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和蓝红绿各色彩旗依然在迎风飘扬,但县委的大楼却不见踪影。

原北川县城震后景象

震中一座永久停留在2点28分的钟

被滚落的山石砸坏的汽车

救援

翻过废墟,我无意中转到了曲山幼儿园,正遇上一名咸阳武警抱着一刚刚从废墟救出的一名女孩。记者看到她时,她双手紧扣在一起,仿佛在祈求什么。孩子的意识此时还非常清醒:“我叫黄龙龙,今年四岁半。”听着孩子稚嫩的话语,在场人员忍不住掉泪。 据说,这里曾经有600多名孩子,5月12日的大地震,几乎没有几个人逃出来,包括幼儿园的老师。

  据咸阳消防支队支队长杜中平介绍,他们下午2时赶到北川县城,已经救了两名孩子,第一名是一个女孩,叫王蓉蓉。

在曲山幼儿园参与救援的还有江苏地震救援队,负责人刘晓华对记者说,他们也是上午才赶到的,已经救了5个人。救出来的第5个人是一个6岁半的女孩,叫任思宇,身上多处受伤。

武警战士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个任思宇真是特别,在救援的过程中,她一直在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坚强!”还唱起了歌。这个孩子的爸爸是北川县城的医生,估计已经遇难,其母在外地打工。

地震发生后,北川县余震不断,就在我在一高点拍摄消防官兵及解放军战士抬着一名被埋50小时的北川获救群众,艰难地从100多米深的山坡下向上抬时,感受到了一次震感较为强烈的余震。整个地面好像都在抖动,同时有嗡嗡的响声。我跑突发新闻已近10年时间,直面大大小小的火灾爆炸伤亡抢劫的危险场面数不胜数,然而,就在这一刻我做梦都想不到。我伫立在山上滚下来的乱石中间,竟然没有逃生的反应。而此时,我所在的位置,恰恰是背面是山,前面是100多米深的陡坡坡无路可逃的地带,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后果难以想象。

此时我所处的位置,是北川县城救援的唯一通道 这条从坡底延伸到半山腰有100多米高,是一波又一波救援人员和志愿者一步一步踩出来的“生命通道”。不少受伤群众躺在担架上,被救援队员抬着在陡坡上向上攀援。

下午4时许,一名女孩刚刚从废墟里被“掏”出来,生命垂危,必须马上送往外地医院。

八名由武警、消防及志愿者等身强力壮的救援队员抬着她,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由于坡路比较陡峭,泥土也很滑,队员们有手拉手的,有的拽着绳子携力向上攀。一位来自乐山QQ志愿者救援队员事后告诉记者,当时这名体重只有80来斤的女孩,在他们肩膀上感觉犹如“泰山压顶”。“雄起!雄起!”大家一起吼着这句表达“加油”意思的著名四川方言。“当时浑身被汗水沁得透湿,又累又渴,但想着救命要紧,就坚持下来了。

成都军区一抢救队员告诉我,他们第一批200人13日晚到达北川后,通宵工作,已成功救出不少学生。而今,借助呼唤和生命探测仪器的帮助,确认还有生存者,他们将竭尽全力救出那些师生。

在北川县城5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我亲历了一个个生命的逝去,亲历了一个个幸存者的重生。在救灾第一线,更多的自救、互救场面,让灾难展示出温情的一面。记者用自己饱含泪水的相机,记录下巨灾发生后的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在北川县城5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我亲历了一个个生命的逝去,亲历了一个个幸存者的重生。在救灾第一线,更多的自救、互救场面,让灾难展示出温情的一面。记者用自己饱含泪水的的相机,记录下巨灾发生后的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灾民

惊魂未定的灾民

幸存的母女

救援

忘不了,

那位双腿跪地、双手撑地的母亲。她已经停止了呼吸,而身下是一个瞪着大眼嗷嗷待哺的小婴儿……

忘不了,

那位为保护学生而不幸罹难的谭千秋老师。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死死护着身下的4名学生……

忘不了,

那些奋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搜救人员、子弟兵、白衣天使……

更忘不了,那些数以万计的志愿者……

在汶川采访的7天中,我亲历了一个个生命的逝去,亲历一个个幸存者的重生。在救灾第一线,更多的自救、互救场面,让灾难展示出温情的一面。记者用自己饱含泪水的的相机,记录下巨灾发生后的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2008年5月19日下午2点28分,在万尺高空上,记者乘坐的飞机机舱里,全体空乘人员集体脱帽低头,向汶川地震中的遇难者致哀。

2008年5月19日,全国降半旗向汶川地震中的遇难者致哀

祭扫

如果没见过那一片片残垣断壁,你怎知现世安稳的含义。如果没见过残肢断臂和白布蒙上的脸以及流满绝望和希望的泪的脸,你怎能度量和珍惜生死间的距离。汶川地震14周年,惟愿并告诫自己珍惜当下,少一分无病呻吟,多一分活的积极。

作者石一

石一,199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社区重要成员、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从事新闻记者20余年。当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2008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荣誉称号。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18311096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汶川地震未公开图片.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汶川地震未公开图片.pdf

标签:汶川   未公开   图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实用文体写作网旗下知识大全大全栏目是一个全百科类宝库! 优秀范文|法律文书|专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