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诗句——《霜月》
《霜月》原文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霜月》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晚唐著
名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诗歌成就很高。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
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
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
四。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
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
郑笺”之诮。
有《李义山诗集》。
《霜月》简介此诗作年无考。
冯《注》以为艳情诗。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
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
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
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
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
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
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它的特点在于即景寓情,因象寄兴。
诗人不仅是写生的妙手,而应该是随物赋形的化工。
最通常的题材,在杰出的诗人的笔底,往往能够创造出一种高超
优美的意境。
读了李商隐的这首《霜月》,就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诗写的是深秋季节,在一座临水高楼上观赏霜月交辉的夜景。
它的意思只不过说,月白霜清,给人们带来了寒凉的秋意而已。
这样的景色,会使人心旷神怡。
然而这诗所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却大大超过了人们在类似的实际
环境中所感受到的那些。
诗的形象明朗单纯,它的内涵是饱满而丰富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02 20:43: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10291093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霜月.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霜月.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