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上世纪70年代的“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使得中美关系破冰,两国迎来合作机遇。然而1977年美国国务卿万斯访华却险些葬送了这一大好趋势。
原因就是万斯在谈判过程中向中国提出了三点荒唐无理的要求,而邓小平当场予以了强硬的回应,让其一时间措手不及。
那么,万斯访华期间究竟对邓公说了什么?后者又是如何挫败其不切实际想法的?
美国外交“常胜将军”——万斯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正式宣告了中美关系的破冰。可惜的是,中美关系正常化在那之后却陷入了停滞状态,其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尼克松制造的“水门事件”让他直接失去了总统之位;其次,继任的福特总统上台后暂时将中美问题搁置,计划在其第二个任期内解决,可惜他并未能迎来第二次当选。
万斯
此外,美国方面的越战失败、物价膨胀、经济不景气、与苏联愈发突出的矛盾,种种因素都在延缓着中美建交的进程。
中国方面,周总理、毛主席的先后离世、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更迭,也让中国暂时无暇顾及中美关系。
直到1977年,邓小平逐渐成为中共中央领导核心,吉米·卡特总统入主白宫,双方才腾出手来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
不过卡特总统上台之初面临的国际问题很多,中东混乱局势、巴拿马运河争端、美苏争霸.....
与这些相比,中美已经停滞了二十年的外交关系对他来说似乎并不紧迫,所以在卡特政府第一次召开会议讨论国家问题时,甚至没有提到对华政策。
当然,这与卡特总统并不擅长国际事务也有一定的关系。卡特是乔治亚州州长出身,平时关注的大多是本州问题,在美国政坛并不活跃,对国际问题鲜有了解。
因此在对外关系上,卡特非常依仗国务卿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
其中,布热津斯基更加看重当下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万斯则认为美苏才是当下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万斯
对于中国,万斯甚至自负地表示:“就经济实力和战略实力,中国还不足以称得上是一个主要战略强国。”
在这一点上,卡特与万斯有着相同的意见。他认为,中美关系正常是的确是符合美国利益的。
但鉴于美苏问题的紧迫性,以及苏联对中国的敏感关系,任何与北京方面的合作,都有可能引来苏联的强烈反应,这是卡特不想看到的。
于是他指示万斯出访中国,希望尽量延缓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度,先解决巴拿马运河争端,同时试探一下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有没有松动的可能。
卡特总统
万斯临行之前,卡特专门交代他:
“如果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速度太快,不仅容易引起国会的混乱,也不利于美国在国际社会其他事务的展开。”
话里话外卡特都在叮嘱万斯,让他在维持中美现有关系的基础上,尽量搁置关系正常化。
1977年8月,万斯奉命来到了北京。对于万斯的访华之旅,白宫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担忧,因为万斯是公认的“解决国际纠纷的能手”。
出身于律师的他,早在国防部工作期间就展现出了自己的外交才华。
他曾先后作为特别总统解决过巴拿马运河事件、调停多米尼加内战、解决土耳其与希腊的塞浦路斯争端,美苏限制军备谈判和越南问题巴黎和谈中也有他的身影。
万斯平日里沉默寡言,可一旦到了谈判场上,立刻就会化身为一个冷酷无情的谈判机器,用尽各种技巧与办法让对方折服。
正是因为万斯在国防部的出色表现,让卡特看到了此人的巨大潜力,于是在组建白宫政府时,卡特第一个就想到了万斯。
万斯最擅长的就是“说服别人”,在向总统进言的过程中,他也总能如愿以偿。
倘若谈判陷入僵局,万斯就会想办法因势利导、巧妙地通过折中的办法消弭各方分歧,从而实现谈判目标。
万斯善于处理外交事务的技巧赢得了白宫所有人的高度评价,他是美国外交的“常胜将军”。美国前总统福特还称他为“解决纠纷的能手”。
万斯的对手认为他是一个无比狡猾的谈判专家,美国报纸也赞扬他处理国家“爆炸性”问题时具备丰富经验。
总而言之,将万斯派往中国显示出了卡特总统誓要将中美关系正常化延缓的决心。
不过令万斯和卡特没有想到的是,他将要面对的邓小平是一位更加优秀、更加难以战胜的谈判大师。
福特总统
邓公强硬回复万斯无理要求1977年8月22日,万斯抵达北京。次日,中国外交部长黄华在钓鱼台国宾馆与其进行了会见。会谈一开始,万斯直接表示:
“只要中美双方能够寻求到一个基础,不至于影响到中国人解决台湾问题,美国就准备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对于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出台的《上海公报》,万斯也表示了赞同。
并且还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甚至可以终止美台防御条约,在台军事力量和设施也可以全部撤走。
但万斯也提出了美国方面的要求:中国必须同意美国自由安排政府人员以非官方的名义留在台湾,这些人不具备政府身份,更没有大使的特征和权利。
再者,万斯表示:“美国政府将会在合适的时候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有兴趣让中国人自己解决台湾问题。”
但是他要求中国不能反对美国的声明,更不能强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万斯的这几点要求看似做出了很大程度上的让步,但实际上处处显露了其阴险用心。
首先,台湾问题本就是中国自己的问题,美国人以“在台湾问题上的让步”做条件与中国谈判,本就是一件荒唐的事。
钓鱼台国宾馆
再者,万斯只说“准备”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会在“合适”的时间发表声明,这无疑于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方便其拖延两国关系正常化进城,于中国并无半点益处。
况且,美国人坚持留一部分政府人员在台湾,且要求中国不能武力解放台湾,明显就是不想撒手台湾问题,其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黄华自然听出了万斯话里话外的意思,于是果断拒绝了对方的提议。他甚至提到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政策,暗示万斯中国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
二人结束会谈后来到了钓鱼台国宾馆的花园中散步。在一座小桥便,万斯停下来意味深长地说道:“看来中国政府不想接受我方‘灵活处理’台湾问题的提议了?”
黄华
黄华再一次以严正态度予以了回绝,这多少让万斯有些意外。
在他的预想中,此次访华之旅将会十分轻松,可没想到一上来就碰了个钉子,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邓小平的身上。
8月24日,邓公在中南海接见了万斯,此时的万斯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对手。
邓公处理外交事务的能力、谈判过程中表现出的坚定立场,这些都给万斯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象。
邓公在谈判一开始就掌握了绝对的主动权,他没有先讲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而是首先批评了美国在美苏关系中的“绥靖表现”。
接着在谈到中美关系正常化时,邓公更是严肃的表态:“就美国当下的作为来看,这于中美邦交正常化不是进步,而是退步,是《上海公报》的退步!”
邓公的一番发言震慑住了万斯,让其一开始就落入了谈判下风。不过随着谈判的进行,万斯还是尝试性地提出了美方的三点要求:
首先中国必须向全世界做出承诺,不使用武力解放台湾;
其次,中美两国建交后,中方不得干涉美国向台湾的武器出口;
最后,台湾的美国大使馆可以撤掉,但必须保有联络处。
面对这种无理、荒唐的要求,邓公直接强硬的回复道:“废除美台军事防御条约,从台湾撤离美国军队,与台湾彻底断交。这是中美建交的底线和原则!”
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已经牵涉到了中国的内政问题,这严重妨碍了中国的统一。接着邓公又补充道:
“中美建交后,美国与台湾可以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人员流动,甚至可以派遣非政府代表,但中国绝对无法容忍任何形式的官方代表在台湾出现。”
邓公的态度大大超出了万斯的想象,他不明白中国为何会如此看重一个“小小的”台湾岛,甚至不惜与美国交恶。
万斯哪里明白,台湾问题是牵动着无数中华儿女心弦的家国统一大事,是中国近现代一百多年来民族独立、家国统一的最终夙愿。
这是中国的绝对底线,在这方面不可能做出任何让步。
紧接着,邓公让助手播放了一段基辛格访华时的录音。基辛格表示:“中美关系正常化一定是在尊重中国的立场上。”
邓公还提到了福特总统来华时的讲话,福特也表示了对实现中美建交的信心。
而后邓公话锋一转:“你的建议实际上就是想在台湾设立一个没有国旗的大使馆,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基辛格访华
谈话的最后邓公向万斯声明:“你方应该意识到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不会一直放任台湾问题不光,二是中国为了台湾可以继续等下去。”
话已至此,万斯意识到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可能有丝毫的松动,甚至不惜放弃与美国的交好,只能灰溜溜地回到了美国,这是他首次在外吃了败仗归国。
历经艰难,中美关系恢复正常8月28日,万斯回到了美国,随行人员为了掩饰谈判失利的尴尬局面,于是对外表示万斯的访华之旅取得了成功。
这句话经过美国媒体的渲染和猜测,逐渐被揣测放大,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放松了立场”。
对此,邓小平和中国政府对这一言论进行了严正的指责和纠正。邓公再一次通过美国媒体向全世界宣称:
“实现中美邦交正常化的前提,一定是建立在美国废除条约、从台湾撤军、与台湾断交这三大原则之上,其他国家与中国的交往也不能逾越这些原则。”
中国的强硬态度也是卡特没有想到的,为了维持与中国的关系,他不得不暂时放弃万斯的对华观点,转而启用国家安全顾问助理布热津斯基。
此时卡特对于中美关系有了新的期待,因为《巴拿马运河条约》完成了签订,这意味着白宫可以腾出手来应对与中国的关系。
1978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主导权转移到了布热津斯基手中。对于这位致力于推动中美建交的美国官员,中国方面也表示了欢迎。
于是在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来到了北京。来华之前布热津斯基便与卡特进行过交流,二者认为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已经无法动摇,所以美国只能做出让步。
有了这一点共识,双方的谈判工作无疑要顺利许多。5月20日晚间,布热津斯基飞抵北京。
按照惯例,黄华首先与其进行了会面,两人探讨了中美未来发展的长期共同利益和战略目标,以及在世界局势中可以携手应对的风险。
布热津斯基
第一天两人都很有默契地避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直到谈话结束之际布热津斯基才透露:“美国可以同意中方提出的三点原则,但保留要求和平解放台湾的权利。”
就布热津斯基的表现和做出的口头承诺来看,这次美国政府的确有了不少诚意。
次日下午,邓公接见了布热津斯基。双方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讨论了中美关系问题,邓公表态:
“其实现在的问题就是你们的总统下定不了决心,恢复建交是大势所趋,对两国都有利。”
邓小平与布热津斯基
布热津斯基对此表示了赞同,并提出美国愿意与中国共同推动关系正常化,还建议两国从下个月就可以开始关于恢复邦交的谈判。
对于邓公一直强调的三个原则,布热津斯基当面表态赞成,不过他也再一次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提上了台面。
布热津斯基建议由己方发表一个说明,表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很重要。邓公表示:“我们不反对这样的声明,但我不建议把这当做两国交往的条件。”
布热津斯基闻言,沉默着点了点头。谈判结束后,布热津斯基做出判断:中国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方面有紧迫感,但更有信心。
伍德科克访华
邓公谈判中的表现彻底使布热津斯基折服,在后来向卡特总统的汇报中他直言不讳地表示:“邓公把我吸引住了,他富有才华、机智、理解力,强硬而率真。”
返回美国后,卡特称赞了布热津斯基的访华之旅。
很快,当美国在国际社会发表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重要性”的声明时,中国也予以了回应,双方的谈判工作正式提上日程。
美国方面派出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与其进行谈判的中方代表是黄华。双方举行了数轮会谈,将一系列阻碍两国邦交正常化的问题摆上了台面。
过程中虽说争议不断,甚至因为美国人在军售问题上的出尔反尔,双方谈判一度陷入停滞。
不过,卡特考虑到与中国秘密谈判被曝光的可能性,还是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让步。
时间来到1978年12月16日,卡特正式在华盛顿向世界宣布:中美已经就关系正常化达成协议,协议内容将从1979年1月1日起生效。
与此同时,为了向世界传递中美友好信号,美国也向邓小平发来了访问邀请。
1979年初,74岁的邓小平远赴重洋来到了美国,在为期一周的访美时间里,邓公参加了八十多项活动,一度被国外媒体形容为“美国刮起了一阵邓旋风”。
邓公此次访美,直接向世界宣告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也标志着两国关系迈入新纪元。
邓小平与卡特
结语中美关系一直是一个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两国的动向关系到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
其实不管是上世纪成立之初的新中国,还是现如今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国东方雄狮,我们始终愿意抱着与美国和平共处的心态。
但正如邓小平所言,台湾问题是底线,原则问题不可逾越。所以当万斯向中国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时,邓公予以了强硬回复。
当时的中国尚且不会向美国低头,如今,我们更加岿然不惧。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600491138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1977年的尼克松水门事件(1977年的尼克松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1977年的尼克松水门事件(1977年的尼克松水门事件是怎么回事).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