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中国的黄海海域,亚洲第一场现代海战打响
对战双方一方是已经经过三十年资本主义维新的日本,一方是经过上千年闭关自守才刚刚开始有限资本主义维新的满清。黄海海战历时五个多小时,双方投入的舰船加起来总计约十万吨。战斗结果:中国舰队损失五艘军舰,千余名官兵阵亡;日本舰队也有五艘军舰受到重创,但无一沉没,六百多名官兵阵亡。从这个结果上看,只能说日本舰队小胜,而中国舰队也并非是完败。这是一场不难分辨胜败的战斗,但在这场战斗背后,却有多少发人深省的历史原因。
明代以来,中国的海疆就不断受到倭寇的袭扰,从那时起,中国政府就下达了禁海令。到清朝康熙年间,为了对付割据台湾的郑成功,中国政府又下达了迁界禁海令,从此中国沿海寸板不得下海,更别提什么海军了。到了满清末年,一波又一波的强盗从海上而来,他们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高高在上的皇族终于明白,没有海防的中国只能是强盗嘴边的肥肉。什么时候想吃一口就吃一口。
于是从1861年开始,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在大清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他们提倡师夷之长技以自强,大清国一场自下而上的资本主义维新开始试水。五年后,李鸿章奏请朝廷建立福州船政学堂,为中国培养第一批近代海才。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朝廷立即批复同意,从这所学堂里走出来的严复、邓世昌、刘步蟾等后来不仅成为了北洋舰队的中坚力量,也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奠基人。后来在学堂的第一批学员中,满清政府又选送一批学生去英、美等海军发达国家学习,而他们的日本同学中就有以后赫赫扬名世界海军的日本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
与此同时,清政府每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四百万两白银作为海军军费,这笔钱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五。要知道那时中国财政还承担着巨额的战争赔款,拿出百分之五做海军军费实在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用这笔钱,李鸿章在1875年向英国买了四艘炮舰,1897年又向英国订购了两艘巡洋舰,后来又陆续向德国订购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铁甲舰和巡洋舰。到1888年,北洋舰队常军、北洋水师已是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力量。有了这样的海军力量,当然不能只摆在自家门口。
1886年,北洋水师访问日本,当巨型的铁甲舰让日本军舰相形见绌的时候,日本人感到深深的恐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摆出了一副学生姿态,接待了来访的中国北洋舰队,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脸上志得意满,但是他不知道就是这次出访不仅让日本加快了赶超中国的步伐,也让日本坚定了中日之间早晚一战的决心。
也是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也开始了他的资本主义维新运动。当时的明治天皇看到西方国家强大的舰队高度发达的经济,也看到了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老师"中国的大门,他就知道未来的世界是属于海洋的。为了实现他的海军强国梦,他甚至不惜从自己内廷费用中抽出三十万元贴补给海军经费,也要海军购买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天皇这一举动虽然出钱不多,但是影响力巨大,日本所有商家、贵族纷纷捐款,短短几天时间,日本国内凑齐的海军经费就达到一百万元之巨。同时天皇还号召国民吃西餐、穿西服、说英语。日本全国都在积极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社会制度也渐渐地由原来的君主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化。日本国内为海军培养基础人才的学校比比皆是。到了甲午海战开战前夕,日本已经能自主培养海军的基础人才,甚至可以自主建造一些舰船。
1891年,英国同时向中、日两国推销一种快速巡洋舰,这种舰船不仅装甲牢固、主炮口径巨大,而且有十门六英寸的快速炮,是当时世界上火力最猛的军舰之一,可惜中国高层在那时已拿不出钱来购买这样的军舰,而日本天皇在看见军舰图纸时就下决心一定要买下这艘军舰,哪怕是变卖自己皇家的藏品。最后日本如愿以偿,这艘军舰到达日本后被命名为吉野号。日本海军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逼近了超越中国海军实力。
然而对这一切信息不通的满清政府浑然不知。从日本访问归来,满清皇族恩威四海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再加上确实是由于北洋舰队实力强大,就连英、美等国也忌惮三分,大清国来自海上的威胁也越来越少,北洋舰队在自己的母港一停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中国止步不前,甚至连个像样的指挥体系都没有。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一生没有学习海军指挥的经验,仅仅是靠资历获得了水师提督官衔。满清政府也知道丁汝昌管不好北洋舰队,于是聘请了英国海军军官朗威里作为丁汝昌的副官,代替丁汝昌管理和训练北洋舰队。
朗威里接任初期,北洋舰队军纪严明,战斗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形象,李鸿章才敢提议北洋舰队反日。可是后来北洋舰队官兵中洋人和中国人矛盾越来越严重,最后发生了香港撤旗事件,朗威里愤然离职。赶走了朗威里,北洋舰队的指挥权落到了左翼总兵刘步蟾的手中,这样一个等级不明、指挥多头的舰队,就算有再好的装备,打起仗来恐怕胜算也不大。作为北洋舰队的最高指挥官,李鸿章甚至是满清皇族也知道这样的情况,但是一来这里面有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社会因素,二来他们也不懂海军,除了任由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也别无他法。七年,北洋舰队停滞不久;七年,日本海军却埋头赶超。到了甲午海战爆发的前夜,中日海军无论是从舰船吨位、舰船先进程度还是战斗人员素质,中国舰队已被日本舰队远远地甩在身后。
一八九四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作为朝鲜宗主国的大清国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于是清政府出兵朝鲜,日本当时也在朝鲜获得了驻军权,日本也悍然出兵朝鲜。不过清政府出兵不过一千五百人,而日本第一次出兵就是四千余人。在朝鲜叛乱被平息之后,朝鲜要求两国同时撤兵,日本却把兵力增加到上万人,并且在朝鲜建立大本营,还扶植傀儡政府,矛头直指中国。光绪皇帝牢记失寸土者不得入祖宗灵位的祖训,坚决主战。慈禧太后也觉得连扶桑小国也要欺负大清,实在是应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于是在1894年的8月8日,中日两国同时宣战。在陆地上的战斗,中国军队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只得不停地向朝鲜增兵,于是北洋舰队就成了海上增兵的守护神。而此时的日本海军早就羽翼丰满,他们集结在日军佐世保海军基地,等待着和北洋舰队面对面的那一刻。
1894年9月15日,丁汝昌率领着北洋舰队十艘军舰和八艘后勤船只,护送陆军4000多名士兵登陆朝鲜。早在佐世保港待命的日本舰队哪肯放过这样的机会,就在中国舰队起航的同时,日本舰队也得到了起航的命令。中国舰队在卸下4000名士兵返航的途中就和日本海军在黄海海面上相遇了,一场亚洲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海战在中日之间爆发。
战斗一开始是在5300米距离上打响,北洋舰队定远舰首先向日军舰队开炮,在这个距离上,北洋舰队大炮虽然射速慢、舰船航速也慢,却还吃不了大亏。但是当双方距离越来越小,日军舰船射速快、航速快的优势渐渐显露。战局开始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北洋舰队五艘军舰先后沉没,而日军舰队虽然也有五艘舰船受到重创,但全部都开回了母港,战斗一直持续了五个多小时。在下午的两点左右,北洋舰队致远舰受到日军吉野舰和高千惠舰的夹击,舰身多处受到重创,炮弹全部打光。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对舰上官兵说,吉野号是日军旗舰,只要击沉了它,日本舰队就会不战而败。舰上几百名官兵听从邓世昌的命令,全速向吉野舰撞去。吉野舰上的官兵大惊失色,除了全速规避,还命令舰队其他舰船向致远舰射击。最后致远舰中弹沉没,船上官兵除几人得以生还,其他全部殉国,这里面也包括管带的邓世昌。
时隔四个月后,在海军基地威海卫避战的北洋舰队被日军舰队堵在家里,一场恶战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舰队长官、水师提督丁汝昌在战败后服毒自杀以谢国人,晚清政府砸锅卖铁换来的北洋舰队在组建了仅仅七年后就灰飞烟灭,随同北洋舰队覆灭的,还有大清帝国的复兴梦。
1896年甲午海战结束后,李鸿章率队访问德国,德国首相俾斯麦只是礼貌性地接见了他们。对于李鸿章,俾斯麦也只是礼貌地回答了他三个问题,就把他晾在了一边。这倒不是俾斯麦傲慢,其实他在甲午海战以前就预言中日之战,日本必胜、中国必败。因为他看见日本谋求的是国家根本改变,而中国只是把战舰买回去就算了。严格地说,晚清的中国政府不是一个不思进取的政府,他们为强国也做出了自己全部努力。
七年时间对于一个买来的海军来说,根本谈不上形成战斗力,更何况那时候的中国也没有相应的工业基础来配合海军。炮弹靠买、军舰靠买,甚至连军舰维修都要靠外国人来完成。晚清政府不明白这种情况的危险吗?事实并非如此,否则也不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公派留学生。历史已经把晚清政府推到了风口浪尖,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陋习冗余、几百年来放弃海防形成的恶果、苦酒都让晚清政府一并饮下,不管他愿意还是不愿意。
后人指出,不是清朝海军太弱,而是日军太强大。日本海军在创立之初就处处以德国海军为师,外强中干的北洋舰队当然不会是这样狼群的对手。就连当时世界军事强国北极熊—沙皇俄国,也在十年后与日本海军的战斗中惨败而归,海军司令战死,俄国的库页岛和中国东北的利益尽数归了日本。一战时期,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向他的老师德国宣战,抢夺了德国在中国胶州湾的利益。就是在那个时候,日本称霸全球的野心极度膨胀,二战时日本给全球带来的灾难其实在甲午海战就埋下了祸根。回顾当年中日甲午海战,当时处于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实际上正是国本最脆弱的时期,而日本却是疯狂成长、机体巅峰的上升期。
难怪有历史学家评价这段历史时说,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时机太早,那时中国刚刚正处于上升期,再有五年的建设,国力足以战。而甲午战争正相反,开战时机对于清朝是明显迟了,如果提前五年甚至两年,那时的日本完全不是清朝的对手,一次次错过历史时机,一步步落后于世界,这就是中国诡异而悲催的近代史。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577611131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中日甲午海战(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遗址在哪里).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中日甲午海战(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遗址在哪里).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