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生很宽容,可对死一直很忌讳。你也许很惊讶,但有人正在为活着而努力的时候,也有人为能够死去而苦苦哀求。他们希望用死亡终结痛苦,有尊严的死去,在亲人的陪伴下安静地离开。2月24日,台湾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傅达仁的家人公开了其去年6月份在瑞士进行安乐死的最后画面,一时间刷屏网络,令众人心酸。视频中,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傅达仁保持着体面,甚至风趣。他遵照医生的叮嘱,慢慢喝下四口药,每一口都让家人心如刀割,但一旁的家人依然流着泪安慰他:“喝下去就没有痛苦了”,“真勇敢”。
一旁的儿子泣不成声:“爸爸我们爱你“”,“好,这下不痛了”。
经过两个小时的“漫长”告别,傅达仁悄然的结束了生命,倒在儿子怀中慢慢睡去,享年85岁。
傅达仁84岁那年开始被病痛反复折磨,多次主动要求去瑞士执行安乐死,家人劝阻多次,用尽方法也没能让他“回心转意”。傅达仁告诉家人,就算积极治疗,也只剩50%的生存机会,而且即便活下来,也只能一直躺在床上、失去自由,他不想要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过得这么痛苦,他想要快快乐乐,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
2017年11月,傅达仁举家去瑞士安乐死机构,但因家人不舍最终放弃,回到家中。之后,病情急剧恶化,昔日的体育健将瘦到只剩下49公斤。2018年6月,家人再度陪同傅达仁到瑞士,最终完成了“安乐死”。作为至亲的儿子,傅俊豪形容自己的感受是:“那一刻,很平静,平静得就像父亲只是睡着,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他真的走了,也是这一刻,我们真正释怀,觉得这是对父亲最好的方式。
曾经我们不谅解他、曾经我们觉得他自私,曾经我们希望他可以陪在我们身边,但是父亲身上的痛苦,真的不是我们可以体会的,我们对父亲的爱,就是尊重他的意愿,我们陪在他的身边,他离开的那一刻,我们全家都在,父亲知道我们是爱他的,我想那就够了。”
对有些人来说,活着很容易,死却太难。因为争议巨大,目前只有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等国安乐死是合法化的。美国、加拿大则只有个别州允许安乐死。
而在美国,当年一位叫做杰克•凯沃尔基安的医生为推动“安乐死”,曾被控一级谋杀。从1990至1998年,杰克•凯沃尔基安共协助了130名病人自杀。在这期间,他曾4次逃脱牢狱之灾,其中3次无罪开释、1次无效审判。但在1998年11月,因一盘“死亡录像”,他被控一级谋杀并最终被送进监狱。这盘“死亡录像”记录了一名病人被实施安乐死的全过程,杰克亲自将它送给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并要求在CBS最权威的新闻节目《60分钟》节目上播放。
该片播放后,引发轩然大波,杰克•凯沃尔基安被称为“死亡医生”。在他看来,“死”也是每一个人不容侵犯的权利,他只是协助了他人,他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处罚了法律。2010年,一部由该事件改编的电影《死亡医生》 (You Don't Know Jack)上映。
杰克•凯沃尔基安由好莱坞传奇影帝阿尔·帕西诺扮演,导演是凭借《雨人》拿下奥斯卡最佳的巴瑞·莱文森。影片扎实翔尽的讲述了杰克从萌发协助他人“安乐死”念头,不断为其抗争的经历。影片没有多余的技巧化渲染,完全凭借演员们的发挥,通过各个历史事件,展现了“安乐死”在美国社会引起的巨大争议。同时,制作者也没有单纯将杰克塑造为改革英雄,在尽力保持中立的情况下,表现了杰克逐渐陷入“孤军奋战”的逆境,突出了安乐死合法化的不易。
影片中,杰克为自己的好友,得癌症的女医生执行安乐死的场景几乎和傅达仁视频中的场景高度雷同。病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安静离开,双手合十,面露轻松。能够帮助朋友摆脱病痛,保留活着的尊严,杰克虽悲伤不易,但依然能坦然接受。可面对自己的亲生姐姐,心脏病突发去世,他没能陪伴其边,被医院通知去停尸房看最后一眼时,他拒绝了。他不想看见姐姐现在的样子,那不体面。他只想记住姐姐活着时的音容笑貌。影片以逐渐低落、触底的方式推进。一开始,杰克的身边聚集了一批能人善士为他出谋划策。他得到了律师的协助,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可随着协助“安乐死”数量的增加,各方压力纷来沓至。宗教人士质疑他亵渎上帝;州议员揪着他不放,三番五次想判他谋杀罪;最后州法院专门设立了禁止协助他人死亡的禁令;加上律师,朋友,亲人相继离去,杰克最终选择以卵击石,不但亲自执行了“安乐死”,而且把录像带寄到CBS电视台,以挑战法律的极端方式希望获得“安乐死”合法化的认可。法官在最后宣判时提醒了杰克,法庭并没有因为他协助安乐死而针对他,但他的行为藐视了法庭,凌驾于法律之上。
而法律是现行社会正常运转的保障,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没有人可以用任何行为胁迫法律就范。对此,杰克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度过8年的牢狱生涯后,杰克开始推动安乐死立法,他通过发表演讲、撰写文章、参加电视节目等方式呼吁安乐死合法化,还在2008年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以失败告终。2011年,他在密歇根州一家医院因肺血栓去世,终年83岁。《死亡医生》展现了法与情的博弈。一边是病人家属对死亡的渴求,一边是法律对于这种行为的钳制。其中并没有所谓的善与恶之分,虽然杰克一次次把对于重病病人的治疗比喻为拖延死亡的纳粹行径,不过是医院为了盈利的手段。
但对于大多数医生来说,延长生命又是他们的职业理。且在法律禁止的情况下,他的行为不光挑战了法律底线,也挑战了当时的社会底线。影片以此表现了杰克推动“安乐死”合法化的困境。这其实也是人性的困境,道德伦理的困境,是文明尚未给出答案的终极问题。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到哪里去?三大哲学问题中,人将到哪里去,这里面是否包含了死亡之地,尚未有人能给出解答。选择有尊严的死去,这是自己的一种权利。但也有人认为,“安乐死”如果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可能会被一些人利用,用以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另外,在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未经法律许可帮助他人结束生命,有悖于生存权利的道德准则。
对于未来“安乐死”立法的可能性,有律师说:“立法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律也是跟一个国家的各方面情况有关,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我个人认为,目前在中国,立法允许‘安乐死’,条件是不成熟的,不现实的。”无疑,“崇高的法律”与”尊严的生命”还将持续论战。直到,人类真正懂得何为“生命”,看清“生死”。我相信,答案不在科学和宗教,不在伦理和道德,而在文明的程度,文化的灌养中。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570681083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最不痛的死亡10种方法.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最不痛的死亡10种方法.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