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三六二年,秦魏大军于少梁展开恶战。两国死伤无数,战况不分上下。
赢渠梁率三百死士活捉魏国丞相公叔痤。然秦国国君赢师隰也被魏国狼毒箭所伤,性命悬于一线,赢师隰不得已命令赢渠梁主持大军撤退事宜。
北面山头的秦军已经准备偷偷地撤退了,对面山头的魏军还在琢磨着明天开战要怎么夺回主帅。
春秋时期,两国约架很讲礼仪,基本没有半夜劫营偷袭这种事,要打仗都是两军堂堂正正摆好架势再开打。
所以魏军完全没想到秦军趁黑早就偷跑了,第二天来到战场摆了半天架势等着秦军开打,结果左等右等不见半个人影,等探子回来禀报的时候领,领军的公子卬顿时傻了眼,想再追也来不及了。
电视剧里回到栎阳的赢师隰面对立储问题很是纠结了一番。赢师隰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赢虔虽然是庶出,但是作战经验丰富,常年领兵,在军中威望很高,是典型的老秦人性格——好战!
嫡次子赢渠梁性格宽和,文武双全,也是十二三岁就开始随军打仗,老甘龙评价他比起赢虔更擅长政务。
赢师隰受伤后回到栎阳,把两个儿子都留在了栎阳之外。赢虔原地驻守,赢渠梁任陈仓令。
此时的赢师隰身体虽然已经是强弩之末,但仍然先在政事堂召见了大臣,众人散去后,甘龙独自留下,他向赢师隰谏言让赢虔回来主持政务,其中意思很明白——拥立赢虔,赢师隰对此不置可否。
随后赢师隰又让黑伯推着他见了秦国的一干老兵,这些老兵常年征战沙场,残的残、伤的伤,因为战争每个人都是一身毛病,却没有爵位和封赏,过着最苦的日子。赢师隰毫不避讳的问老兵们,觉得他的两个儿子哪个更好,这些代表底层人民的老兵和老氏族持不同意见,他们更愿意跟着赢渠梁。
原因很简单,赢渠梁更能体察下层人民的生活不易,秦人勇武不惧战,但是自从献公赢师隰继位秦国几乎每年都在打仗,连年的战争使国家无钱、无粮、无兵器,秦国已经山穷水尽,没办法再打下去了。
而赢虔直来直去的性格比起赢渠梁来说更好揣测,他虽然如献公说的是个内明之人,却在更多时候没办法摆脱老氏族,所以老氏族们更愿意让赢虔继位。加上军中大多数人也都听赢虔的,如果这时秦国爆发储位争夺战,赢渠梁几乎没有胜算。
赢师隰最终还是选择了赢渠梁,他知道秦国确实该修养生息了。
赢师隰招来赢虔,逼着赢虔断指立誓,扶助赢渠梁继位,又写下遗诏由黑伯当庭宣读,赢渠梁终于名正言顺的继承国君之位。
在原著里赢师隰对于继承权并没有过多犹豫。原著中,大军撤退,赢虔负责断后,安排好一切事宜后他带着一千人马回到栎阳,之后独自来见赢师隰,赢师隰拔完箭头后首先召见赢虔,赢渠梁在院中等候,半个时辰后赢虔出来,左手用白帛裹着。
赢渠梁在赢虔之后面见赢师隰,赢师隰在心里早就认定了赢渠梁为太子,不过为了避免他卷入无谓的风浪才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明确确立他为太子,并向他交代了三件大事:
其一,卧薪尝胆,富国强兵,不要急于复仇。
其二,善待臣下,尤其是氏族元老。
其三,兄弟同心,不得交恶。
说完,把赢虔立下的血势白帛交给赢渠梁以防万一,上面用血写着八个大字:若负君弟,天诛地灭。
赢师隰刚交代完,还没来得及召见大臣便毒发身亡,这是大忌。这样一来原本明朗的局势就说不清了。
此时,赢渠梁的处境十分危险。
国君交代后事既没人证,也没有大臣接受辅佐重任,而且他是最后一个单独见赢师隰的人,如果此时有人心怀不轨,给他安一个弑父弑君兼矫诏的罪名那他是怎么也说不清的,所以此时赢虔的态度非常关键,赢虔无事,则国中无事,赢虔有事,则国中必乱,有可能赢虔一句话,赢渠梁就会和他的公父赢师隰一样走上被放逐的命运。
但是对于赢虔的态度,赢渠梁一时却有点拿不准,而让他拿不准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赢师隰让赢虔立下的血诏。他想:好端端的公父为什么让赢虔立下血诏,是不是公父察觉了什么。
政事堂里,大臣们焦躁不安的等待着,猜测着,突然一排铁甲武士来到堂外,大臣们一个个紧张的汗如雨下,赢虔宣布:朝臣列班就坐,听候国君书命。黑伯出来宣读遗诏,众大臣一个个沉默以对,仍在猜测着赢虔的态度,赢虔再次高声有请新君即位,赢渠梁出来,一时场面安静的尴尬,谁也不肯开口,这时赢虔拔出天月剑将殿里一截石柱劈成两段,怒喝:国君遗命,新君即位,谁人不从,有如此石。这才镇住场面,使众大臣拜服。
就这样赢渠梁终于惊险即位,成为使秦国命运发生巨大转折的秦孝公。
…………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讨论,喜欢本文观点也可以点赞关注哦!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570281083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裂变演员表).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裂变演员表).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