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古脊椎所科研团队与巴西科研团队合作,研究了新疆哈密早白垩世翼龙动物群中首次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并命名了两个恐龙新属种,这一成果于8月1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发表。
据悉,这次报道的3件恐龙化石发现于新疆哈密吐哈盆地下白垩统吐谷鲁群胜金口组,都属于蜥脚类恐龙中的多孔椎龙类,其生活时代距今约1.3亿—1.2亿年前。化石均不完整,分别保存了一段关联的颈椎、一段关联的尾椎和一段荐椎,另外还有一枚与尾椎保存在一起的兽脚类恐龙的牙齿。研究人员依据其中两件保存较好的化石的特征,建立了两个恐龙新属新种: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体长约为20米和17米。
自2006年以来,中科院古脊椎所连续十多年在哈密戈壁进行科考,发现了罕见的哈密翼龙动物群,这一地区已成为世界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通过十多年的科学考察和抢救性采集,不但首次发现三维立体保存的雌雄翼龙个体,还发现了大量翼龙蛋和翼龙胚胎与之共生。
此次发现并研究的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的多样性,也增加了我国早白垩世蜥脚类恐龙的多样性。同时两种多孔椎类恐龙的出现,为这一恐龙类群的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进一步证明了亚洲早白垩世多孔椎龙恐龙的广泛多样性。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568041082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新疆发现恐龙化石(新疆发现的恐龙化石).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新疆发现恐龙化石(新疆发现的恐龙化石).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