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量子到底有多神秘?
类器官研究会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什么?
如何把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今天(11月27日),第15期“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在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开讲。本期“赛先生说”以“再铸辉煌 科技自强向未来”为主题,6位来自生物医药、新农业、智能汽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了一场特别的“未来科技之旅”。
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程波出席活动。
苏州市科协党组书记 主席程波、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副院长王超锋为现场的专家学者颁发苏州科普大使奖杯证书。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张仁开、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施郁、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郑四发、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裴仁军、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何耀、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钱春花6位“赛先生”为苏州市民上了一堂特殊的“科学课”。
讲坛亮点来啦
↓↓
《两翼齐飞,助力伟大新时代》
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方略”
演讲嘉宾:张仁开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科技创新和科普事业是助力伟大新时代的两翼。
这十年,中国的科技创新欣欣向荣,中国成功跨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
如何谱写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成为重要议题之一。张仁开认为,要善于战略思考、敢于先行先试、巧于统筹协调、精于执行见效。他提出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八字方略”,暨“融合、拓展、提质、增效”。
所谓融合,就是要构建科技传播体系。包括科普与创新融合,围绕创新链部署传播链,战略耦合、资源整合、体系聚合等;不同区域融合,比如长三角一体化;不同领域融合,比如科普与文化艺术、科普与体育、科普与旅游等;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融合,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方面,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
《未来不可限“量”》
量子改变生活 要坚持量子革命
演讲嘉宾: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量子力学建立以后,成为整个微观物理学的理论框架,取得一个个成功。
量子力学解释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化学键、分子的稳定性等等,都是在电子和原子核的电磁力作用下,量子力学规律所导致。
量子力学帮助人们理解宇宙。宇宙跨越各种尺度,从最小、最微观的基本粒子到原子分子,到可以看见的宏观世界,到天体,到整个宇宙。从光到基本粒子,到原子核,到原子、分子以及大量原子构成的凝聚态物质,量子力学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因此成为现代技术的基础。
量子力学带来非常丰富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文明。
它让人类拥有了新的能源:来自原子核的能量,也让人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原子弹影响了世界历史,而核电则是原子核能量的和平利用。
量子是人类的老朋友,而不是最近才有的东西,是当代文明一个重要基础,要持续坚持量子革命。
《类器官——精准医疗下的“试药替身”》
“类器官”推进药物研发进程
演讲嘉宾:裴仁军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
国际新药研发面临着研发周期长(一般10年左右),投入大,临床成功率小于8%等痛点,而传统的药物筛选技术同样具有临床前的实验筛选不充分等缺点。
精准医疗时代下,若能有个“替身”为患者“试药”,无疑将让治疗更精准有效,还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而类器官技术作为药物开发链条关键技术,就能极大推进药物研发进程,成为“试药”替身。
所谓类器官,暨干细胞(肿瘤细胞等)体外3D培养、分化形成“类似”器官的生物结构,它重现对应器官的部分功能,能提供一个高度相似的生理系统。
比如,肺和结肠类器官就可以作为研究新冠SARS-CoV-2病毒感染和鉴定潜在的新冠肺炎疗法的疾病模型。对1000多种小分子进行高通量筛选,发现FDA批准的药物,包括伊马替尼、酶酚酸和喹吖因二盐酸,能显著抑制肺和结肠类器官的SARS-CoV-2感染。
《“医”起向未来》
用纳米技术“看见”癌细胞转变过程
演讲嘉宾:何耀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 博导
近年来,中国智慧医疗建设全面铺开,但也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和挑战。人类始终无法完全攻克癌症。比如,癌细胞是如何转化而来,还知之甚少。
一个正常的细胞如何真正变成一个癌细胞?在纳米技术助力下,应用生物荧光成像,可以更加清晰地看见细胞变化的过程。
在纳米尺度下,设计具有新颖功能的纳米探针/药物,可以为疾病相关机制机理研究、检测与治疗提供新方法,纳米药物可以为疾病治疗提供新工具。
《先驱 智能汽车的发展与未来》
智能汽车商业化进程在加速
演讲嘉宾:郑四发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智能汽车非常重要,它已成为带动AI、信息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汽车与相关产业加速跨界融合和深度协同,产业链重构,价值链不断扩展延伸;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功能和使用方式深度变革,汽车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强化部门协同合作等措施,发达国家已形成智能汽车先发优势。
苏州智能汽车发展起步早,以相城区、园区、常熟为代表,相城区自动驾驶独角兽众多,园区Tie1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布局广,常熟有龙头整车企业。
苏州高铁新城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建设场景城市,依托场景城市的示范及商业应用探索,每天无人小巴、无人出租、无人快递等运营,有利推动了智能汽车商业化进程。
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将实现更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交通。
《中国碗中国粮》
种子先行 依靠科技实现高效育种
演讲嘉宾:钱春花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钱春花认为,农业农村的振兴发展,种子首先要先行。种子是农业“芯片”,保证种子质量安全,才能种出大家满意的粮食。“中国粮”要把握在自己手里,要深刻认识到种子安全的重要性,依靠科技实现高效育种。
水稻植物工厂,为水稻和其他作物的加代育种和高效栽培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植物生长依赖光合作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光、温度、水、气、肥等参数各有不同。在植物工厂里,科学家们只要精准模拟自然环境,把各项参数调节到最理想的状态,给秧苗吃上“私人定制”的“小灶”,光合作用就自然加速。
提早开花,加速结果,稻子从插秧到收获只需60天左右,比在常规大田的生长周期整整缩短了一半。
精彩的演讲和生动的解析引发了线上观众的强烈反响。线上观看的网友们就“智慧农业”“智能汽车”“纳米技术”等问题与现场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全程听完演讲,觉得很有收获。”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副院长王超锋说,“内容涉及面广、讲解通俗易懂,受众范围也广。我们学院就有很多学生连续几年都在线上看直播。”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技要向自强。“这一次我们选取了生物医药、农业等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进行分享,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科技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起全社会尊重科学、重视科学的氛围。”苏州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志军表示,下一步,“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仍将坚持初心;坚持品牌效应,在选题上更贴近和呼应民众需求;走多元化道路,走进学校、企业,为传播科学持续发力。
本次活动由苏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联合主办,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苏州中心、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苏州独墅湖创业发展中心共同承办。
>>“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
一百年前,热血青年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掀起了倡导科学的新文化运动;百年之后,苏州设立“科学家日”,向全球发出尊重人才、致敬科学家的“苏州宣言”。苏州自古是状元之乡,如今又是院士之城,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苏州市科协在2020年创新举办了“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
今天是“赛先生说”苏州科学文化讲坛的第15期活动,也是2022年的第5期。接下来,将会有更多的科技、教育、经济、文化、艺术等各路大咖陆续汇聚苏州,进行跨界思潮碰撞,为推动苏州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澎湃动力。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553941125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生活手抄报).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科技改变生活(科技改变生活手抄报).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