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是你应该很熟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出自广为人知的佛教经典《心经》。其实下句话更重要,原句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什么意思?先讲一下佛学中的“五蕴”。色与受、想、行、识合起来即是“五蕴”,也可以说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总和。其中色蕴对应物质世界、受想行识对应精神世界。分着讲:色是色蕴,是一切有形态的客观存在的事与物。包括自身的和外界的,自身指眼、耳、鼻、舌、身;外界指色、声、香、味、触。受是受蕴,是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人事物后产生的情感。包括苦、乐、不苦不乐等等。想是想蕴,是由于接受外界事物产生的直观想法、念头。行是行蕴,是我们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想法后付诸的行动。识为识蕴,笼统的讲是我们积累的经验、认识等;还有也指我们意识的本体,就是让我们能有意识的那个东东,很难说清的那个东西。
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两句话是说:所有的事物和人的精神、思想、意识等等没有不同,而且本质还相同,它们既是空的也是色的。或者说既是没有的也是有的、既是虚的也是实的。我的天!这怎么理解啊?!
五蕴包含的内容与我们之前讲的“知行”及其展开的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差不多,而知行仁义对应着阴阳五行,它是中国文化给出的万事万物的本质,所以事物与人本质相同不难理解。但它们都是空的也是色的则有些不好理解。其实,从知行仁义来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简单重复下之前讲的相关内容。知行是人的本性,也可以说是人具有的两个根本的能力。具体又分为五种能力,智是由实践形成认识的能力,礼是由认识付诸实践的能力。仁是抽象的能力,就是能将具体的事物变为名称、概念、符号以及对事物进行定义、筹划;比如看见水流能名为河流、溪水,觉得难受能名为忧伤、哀愁,应对解决事物能进行筹划计划等等。义是具象能力,就是能将想法、名称、定义、计划等展现、实现、执行出来;比如能将一座大楼的图纸、计划最终建成真实的楼房,能将忠诚的想法用语言行动表达出来等等。信是调和平衡仁义与礼智两对矛盾的能力。
仁、义、礼、智、信作为能力时虽然天生具有,可是你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说不出来它们长什么样,这就叫“空”,或者称为“虚、无”。而一旦它们用出来、化为具体的言行,却能看见听到感受到;如果再做成具体的事物,那还有形状味道、还能触摸到,这即是“色”,或者称为“实、有”。人依凭知行仁义可以认知及应对一切看得见摸得着或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所以知行仁义是最虚无的实有;是色空不分彼此的状态。这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第一层统一的内涵。
再看看二者的另一层对立且转换的内涵。
色蕴是一切有形态的、客观存在的、看起来是稳定的或常态的事与物。人的五种能力及其使用也是一种形态的客观存在,也是是人就有的常规“配置”,那么它们也可以是“色”。色是一种障碍,而五蕴中色蕴是最难看空的障碍。放在这里就是就说:既然五种能力天生具有,而且用出来出也可见可闻可感甚至可触摸,怎么可能虚无、没有呢?!
我们先看“智”怎么成为障碍的。“智”是由实践形成认识的能力。如果一个人实践总框限在某一领域或某一范围内,实践的结果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而这种状态又总是很难更新甚至固化,那在这样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认识自然不全面也不深刻,这是“智”的能力固化了,就成为了障碍。因为固化就是一种稳定或常态,所以我们称之为“实践障碍色”。
举一个例子。我有个朋友一直都在玩股票,将近十几年二十多年。他当然也总结,但总结基本一直是感性的、经验性的。所以对于股票的知识和认识可以说没有什么系统性、理论性。当你请教他如何做股票的时候,他讲不出理论性、普遍性的方法,只能很具体地告诉你选哪一只股票,应该什么时候建仓、什么时候抛掉。其实这是他着了“实践障碍色”。“礼”和“智”是一对儿,是由认识付诸实践的能力。认识上升不到理论高度、总在原地踏步,那么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的炒股操作模式也就很难改变。换句话说“礼”的能力也固化了,成为了障碍,于是他便着了“认识障碍色”。
那么接下来,“仁、义”的能力也将固化成为障碍,他也会着了“观念障碍色”以及“做事障碍色”。为什么?因为二者都是以实践和认识为基础的。既然他的操作模式已成定式,认识也是经验水平,那么做股票的具体想法、概念、计划,具体的手段、手法怎么可能有大的变化?因此,这两年外部环境有一些较大的变化时,他虽然也很关注也努力思考,但一到落实就基本仍以原有的思维与行为去炒股票,真是赔得很惨。
仁、义、礼、智、信五种能力长期没有提升,着了“实践、认识、观念,做事、变通”五大障碍色,人就开始有“欲望障碍色”和“情绪障碍色”。为什么?因为之前的这些固化确实给他带来过成功,确实让他赚到过钱,否则也不会固化。所以他自然总希望用这些固有的东西还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这即是“欲望障碍色”。但是大家想一想,他的思维行为都已经成为了习惯,那在变化无定的环境中,或者说在新的形势、趋势下,是不是还能够赚到钱则很难讲。一旦赚不到钱,甚至还赔了大钱,那他的情绪、心态什么样大家是可以想象的。一旦这种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的情绪成了常态,那就着了“情绪障碍色”。
那什么是“空”?其实,老天给我们的仁、义、礼、智、信五大能力,是让自己的实践范围不断扩大、实践的对象更加丰富;具有的认识不断更新甚至改变,不断趋于全面、深刻、高明,这即是“智空、礼空”;不断去调整甚至改变自己的具体观念和做法,这是“仁空、义空”。所以,当一个人能够改变、甚至抛弃自己固有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他就返回到“五大真空”的状态。有个成语叫虚怀若谷,其实“虚怀”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怀有的仁、义、礼、智、信空虚的象山谷一样,能装得下常变常新的各种事物。
更多内容请到喜马拉雅FM,搜索《张济昭·国学杂论》收听!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1:2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zhishi/a/16777528771117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本文word下载地址:亦复如是的意思(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的意思).doc
本文 PDF 下载地址:亦复如是的意思(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的意思).pdf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